《焚書坑》——唐代章碣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這是唐朝詩人感嘆楚漢相爭的一首詩,別管他詩的意圖如何,也造成劉邦項羽大老粗的形象,造成了人們對他哥兩的錯誤認識。劉項真的不讀書嗎?肯定不是,不光讀,而且他兩個寫的詩,都比章碣寫的還好。下面就把二人寫的詩簡單介紹一下。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上,一共出了494位帝王。如果按司馬遷的計算辦法加上楚霸王項羽,一共也只有495位。
帝王,本是天選之子,享受著至高地位,
當然是人中龍鳳,因此,25史,說白了就是這495位皇帝的家譜。當然,在他們裡面,也有很多英雄豪傑,寫下了無數傳奇故事,一直流傳千古,成為了神話。然而,他們基於自己的地位,也寫下了不同的詩篇,反映他們不同的胸襟和抱負,也為中國詩歌史上增添了光彩。下面就對他們的作品做下簡單的鑑賞。
第一位被大家耳熟能詳的,卻是戰功赫赫的武將,楚霸王項羽。也有人說他不是帝王,但楚霸王一統江山,分封諸侯,雖無皇帝之名,卻有皇帝之實,而且司馬大人將他列入本紀,已經承認了他的皇帝地位,大家就別再爭論他的屬性問題了。
公元前202年,楚漢相爭到了最後攤牌的階段,楚霸王被那個從別人胯下爬過的小子韓信圍在垓下。真是四面楚歌催人老,一夜霸王也白頭。面對死局,霸王想到自己年少起兵,帶領弟子八千北渡徵秦,巨鹿之戰破釜沉舟以寡敵眾,威震天下。當時真是意氣風發氣吞萬裡如虎,而如今卻被一個流氓和一個書生逼的無路可走,真是造化弄人,英雄末路,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看著美麗動人的虞姬,不由悲從心來,把酒而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這就是著名的霸王別姬的垓下曲。詩的第一句簡單明了,寫出了自己捨我其誰的霸氣,第二句就寫出了自己面臨的困境。光從這兩句看,霸王的詩充滿了滿滿的英雄氣。無論成功失敗,這兩句都應該是非常的有氣勢的,贏得明白,輸的乾脆,願賭服輸,不失英雄氣概。如果只看這兩句,也許會把項羽歸於豪放派詩人。但,最後兩句,卻道出出了霸王的優柔寡斷和兒女情長。雖然無情未必真丈夫,但面對困境,只會怨天尤人的悲嘆,豪放不羈的詩最後成了婉約派的悲嘆,雖讓人感嘆,卻也令人失望。從這四句詩,也可以看出霸王的失敗,是必然的。後人說霸王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真的是貼切的很!而這首詩,傳達的情緒是一種無能為力的絕望,虞姬最後選擇了自殺,我想原因更多的是對霸王這種情緒表達的結果。而虞姬的死更今霸王絕望,之所以不選擇過江東,我想,應該是他對自己的失望。其實,從虞姬自殺的那一刻起,霸王的心已經死了。
同樣,高祖劉邦在平定天下之後,也意得滿滿的回到了沛縣老家,衣錦還了鄉。還清了賭債酒錢之後,想著以前在老家騙吃騙喝,欠了很多人情債,大概有點不好意思了,就請父老鄉親們喝了好幾天的酒。酒酣之餘,高祖不由想到自己以前混社會的時候,自己沒錢,到處被人嫌棄。就連自己的大嫂吃飯,連鍋底的鍋巴都不給自己,老爸也因為自己40歲了連個媳婦都娶不起而瞧不起自己。而今也闊了,大家看他都如眾星捧月,簡直崇拜的不得了。想到這,也躊躇滿志,也感慨萬分,也喝大了,擊築而歌,寫下了名傳千古的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兮回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本來也想湊夠四句,卻也文化有限,想不出下面的詞了。一想,去鳥,老子是皇帝,寫的即使不好,你們還敢不拍巴掌咋滴。
可是,可能他沒有想到,即使是寫三句,無論從氣勢上和藝術性上,都秒殺霸王的垓下曲。它道出了劉邦成大事的心胸和氣魄,也可以看出他的眼界和抱負。現在書上包括教材上說道出了他對以後的擔憂和江山誰守的悲傷,那是純扯淡,屬於過度解讀了。其實最後那句安的猛士兮守四方,是屬於成功後對自己的自得和驕傲,是個肯定句,而不是反問句。就像馬雲成天嘚瑟說:我其實是個窮人,從來不花錢。你信嗎?
他說他是窮人,你把我們當白痴啊
但這首詩,卻也是這真的好,只三句,就高度概括了高祖起於布衣卻一統天下的過程,至於經歷多少艱難險阻,一概免談,帝王之氣,經歷千年不減,秒殺後世多少墨客騷人!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項羽不但仗打輸了,就連寫詩,也輸了。你說這種委屈和鬱悶,找他麼誰說理去?!
同樣,二人也說過同樣意思的話。那就是在秦始皇東巡尋找長生藥時,二人在秦始皇去徐州的時候見到了他,不約而同的說了類似的話。高祖看了始皇帝的威嚴牛逼風光不由羨慕嫉妒恨,忍不住感嘆道:大丈夫當如是!而我們的古惑仔項羽卻看見始皇帝國讎家恨一時湧上心頭:彼可取而代之矣!
從二人的話,意思基本一樣,但含義大不相同。劉邦目的是想要做像始皇帝一樣的人,項羽想的是改朝換代。因此他們所採取方法也不同,項羽是打翻一個舊世界,是破壞,是革命;劉邦是取代秦始皇的位置,是重建,走的是統一戰線。或許,從見到了秦始皇那天開始,劉、項的結局,已經註定。這即是二人的宿命,也是歷史的必然。
但更狗血的是,當時二人可能在一起見的始皇帝。因為劉邦是徐州旁邊的沛縣人,項羽是彭城人,也就是徐州人。二人不可能在始皇帝路上看見他,因為在路上,始皇帝剛在河南地被張良找人在博浪沙差點幹掉他,所以在路上劉、項根本連始皇帝的邊恐怕都看不著就被護衛幹掉了。因此,他哥倆要見到始皇帝,有切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秦始皇在進入徐州的入城儀式上!想想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個皇帝居然在同一天見的面,那個場景,用周星馳的話說就是刺激不刺激,意外不意外。要是誰能把那個場景發到頭條裡,真無法想像點擊量有多少了。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楚國因為老實人楚懷王被坑張儀所騙死在秦國,所以格外恨秦國,就發了個誓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而秦始皇的東巡,不但創造了一個國家日本,而且為劉邦項羽指明前進的方向,不十年,秦國灰飛煙滅,大漢建立。我想,假設秦始皇泉下有知,一定會後悔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