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的這首詩為何這麼有名?

2020-12-07 文眼看世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很多人知道杜牧,是因為這首詩。為何這首詩這麼有名,這麼受人喜歡和誦讀呢?哲學詩畫認為,80%的原因就是它跟清明節聯繫到了一起。下面咱們就一起解析下這首詩。

這一天正是清明佳節。詩人杜牧,在行路中間,可巧遇上了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常常趕上「鬧天氣」。遠在梁代,就有人記載過:在清明前兩天的寒食節,往往有「疾風甚雨」。若是正趕在清明這天下雨,還有個專名叫作「潑火雨」。詩人杜牧遇上的,正是這樣一個日子。而時間過去千年,現在的清明節依然是每次都下雨,可見中國古人之智慧。

詩人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那天的「雨景」,真是好極了。怎見得呢?「紛紛」,若是形容下雪,那該是大雪,所謂「紛紛揚揚,降下好一場大雪來」。但是臨到雨,情況卻正相反,那種叫人感到「紛紛」的,絕不是大雨,而是細雨。這細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它不同於夏天的如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種淅淅瀝瀝的秋雨絕不是一個味道。這「雨紛紛」,正抓住了清明「潑火雨」的精神,傳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悽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這「紛紛」在此自然毫無疑問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還有一層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實際上還在形容著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慾斷魂」。「行人」,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於「遊人」,不是那些遊春逛景的人。那麼什麼是「斷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靈魂嗎?不是的。在詩歌裡,「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斷魂」,是極力形容那一種十分強烈、可是又並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比方相愛相思、惆悵失意、暗愁深恨等等。當詩人有這類情緒的時候,就常常愛用「斷魂」這一詞語來表達他的心境。

清明這個節日,在古人感覺起來,和我們今天對它的觀念不是完全一樣的。在當時,清明節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鬱的大節日,本該是家人團聚,或遊玩觀賞,或上墳掃墓,是主要的禮節風俗。除了那些貪花戀酒的公子王孫等人之外,有些頭腦的,特別是感情豐富的詩人,他們心頭的滋味是相當複雜的。倘若再趕上孤身行路,觸景傷懷,那就更容易惹動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溼,這給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層愁緒。這樣來體會,才能理解為什麼詩人在這當口兒要寫「斷魂」兩個字;

所以說,紛紛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緒;甚至不妨說,形容春雨,也就是為了形容情緒。這正是我國古典詩歌裡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一種絕藝,一種勝境。前二句交代了情景,問題也發生了。怎麼辦呢?須得尋求一個解決的途徑。行人在這時不禁想到:往哪裡找個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尋到一個酒店,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小飲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溼的衣服;最要緊的是,藉此也就能散散心頭的愁緒。於是,向人問路了。

是向誰問路的呢?詩人在第三句裡並沒有告訴我們,妙莫妙於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在語法上講,「牧童」是這一句的主語,可它實在又是上句「借問」的賓詞——它補足了上句賓主問答的雙方。牧童答話了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動」為答覆,比答話還要鮮明有力。

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營造作之痕。音節十分和諧圓滿,景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美、興味隱躍。詩由篇法講也很自然,是順序的寫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悽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轉」,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而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藝術上,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後的手法。所謂高潮頂點,卻又不是一覽無餘,索然興盡,而是餘韻邈然,耐人尋味。這些,都是詩人的高明之處,也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繼承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唐代出詩人,而且都是大詩人,而杜牧就是其中一個,他的人生經歷如何呢?一起來了解下。

杜牧(約公元803—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詩人杜牧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看完了杜牧的介紹,就讓咱們欣賞下他的其他著名詩句吧!也不枉這個緬懷故人後神思無盡的清明了。

《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江南春》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贈別二首》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讀完了上面這幾首,真的是太佩服杜牧的才華了,這要是現在絕對是個學者型的大詩人,可以繼續把中國的詩文化繼續發揚光大下去。

好了,今天的杜牧詩就分享到此,明天是清明節,願我們通過上墳都能體會到故人的哀思。

相關焦點

  • 杜牧《清明》詩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關於「清明節」名字的來歷,《曆書》中曾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有人說,這首詩像是一場獨幕劇,交代了時間、地點、環境、人物、事件。「清明時節雨紛紛」交代了時間:清明節;天氣:下雨天。「路上行人慾斷魂」交代了地點:路上;人們的狀態:由於傷心過度,愁苦極深,魂魄都要飄散了。「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交代了人物:路人甲、作者和牧童。事件:向牧童問酒家的地址的經過。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的一首詩為何家喻戶曉?
    這首詩是唐朝詩人杜牧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為何這首詩至今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呢?首先,這首詩是描寫了清明節的情景,讓人們每到這個時節,就會想起這首詩。而詩中的描寫,能夠把人們帶到清明節的情境之中,讓人們感到身臨其境,從而讓人難以忘懷。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清明
    >】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⑵紛紛:形容多。⑶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斷魂:神情悽迷,煩悶不樂。這兩句是說,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⑷借問:請問。⑸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此詩影響,後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為什麼斷魂呢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杜 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為什麼「斷魂」呢?因為「古墓花影白楊樹,儘是生死離別處。」冬後生命的蓬勃生長,使人想起逝去的祖宗親友。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吟詠清明的小詩,今天讀來仍然那麼哀怨,那麼親切。可見古往今來,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四海相通,古今相通。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說到關於清明的詩詞,很多人都會想到晚唐詩人杜牧的那首《清明》,千年來無人能超越。《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雖然這首詩只有28字,卻堪稱史上最經典的「清明詩」,這首詩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杜牧是晚唐最出名的詩人之一,和李商隱合稱「小李杜」。
  • 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牧為何路上欲斷魂?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是唐朝大詩人杜牧的《清明》,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那麼在清明這天,杜牧為何在路上欲斷魂呢?有人說是杜牧在城外祭祖回來的路上,有感而發所作。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聽風聽雨祭故人
    這首詩中,不僅可以看出掃墓的悽涼悲慘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掃墓習俗中寒食與清明是一回事。的確,每當此時,一些漂泊異鄉的詩人墨客,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的這首詩為何這麼有名?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詩詞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天正是清明佳節。詩人杜牧,在行路時,碰巧遇上了雨。但是臨到雨,情況卻正相反,那種叫人感到「紛紛」的,絕不是大雨,而是細雨。這細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慾斷魂」。「行人」,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於「遊人」,不是那些遊春逛景的人。「魂」不是「三魂七魄」的靈魂。
  • 每天一首古詩詞|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這是您在詩享書局打卡的第65首詩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這一天,人們會去掃墓、踏青、插柳 。這首《清明》是杜牧流傳很廣的一首詩,寫於池州杏花村。這一天正是清明佳節,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突然細雨紛紛而至,悽迷綿密,路上的羈旅行人個個失魂落魄。
  • 清明時節雨紛紛,行人為何「欲斷魂」?
    大家都聽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關於清明節的句,但很少有人會想,何行人為何「欲斷魂」?清明難得連假,出遊踏青卻因下雨敗興,崩潰欲斷魂。這才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真相。看似違反直覺與常理,但清明本來就不是只有悼念與哀傷的日子。「清明等於掃墓」其實經過了許多演變,唐代的清明時節可是踏青出遊、尋親訪友,甚至是踢踢蹴鞠、蕩蕩鞦韆的好日子,有詩為證:王維《寒食城東即事》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詩到底是悲,還是喜?
    每當清明,我們總會隨口吟出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雖然這詩朗朗上口,婦孺皆知,但這詩到底表達的情感是悲,還是喜呢?按理說,清明是祭祀掃墓的節日,該悲。而詩的後兩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不像很傷心的樣子。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因何種原因作出的詩?
    本文系作者卻都不屬於我的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我們對杜牧的這首《清明》實在是太熟悉,我相信,每年清明節前後,大家忙著祭祖掃墓的時候,腦海裡很自然就會想到他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的繪圖杜牧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一句太應景了。
  • 詩詞| 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兩句是說,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借問:請問。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此詩影響,後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 清明節丨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著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著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著鞭子,一手遙遙指著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是源於《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它充分表達了詩人的沉重心情,也表達了我們此時此刻的心情。今天又逢清明節,我們學校組織四年級全體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天空灰濛濛的,沒有風,也沒有陽光。一路上我們非常沉默,到烈士陵園門口,我們個個神情更加嚴肅,因為我們聽老師說過烈士陵園是一個神聖的地方,這裡埋葬著許多英烈的靈柩。
  •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是杜牧寫的?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逢清明節,人們都會想到這首杜牧的名作。然而,4月4日晚,《藏在節日裡的古詩詞》作者章雪峰在線直播分享清明節詩詞時說,「清明時節雨紛紛」這首家喻戶曉的《清明》很可能不是唐朝大詩人杜牧寫的,一時引發網友們熱議。
  • 杜牧《清明》中的名句:「路上行人慾斷魂」——為什麼「欲斷魂」?
    杜牧的清明詩裡說路上行人慾斷魂,為什麼會斷魂呢?現在的很多人清明節不都過得很快樂嗎?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作為天下之主是不是也會斷魂?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相信很多人都對杜牧的這首《清明》朗朗上口,也都知道清明節是祭拜先人的大日子。那麼,清明節為什麼要祭拜先祖嗎?清明時節,這個融合了寒食節、上巳節部分習俗的重大傳統節日,傳統活動也是豐富多彩的。不過,今天我們只談談對後世流傳最廣的墓祭文化。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皆斷魂,這是對先祖的一種思時之敬,也是中國傳統孝道文化的另一種表現方式。那麼,清明節為什麼要祭拜呢?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為什麼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
    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詩詞
    關於清明節的詩詞很多,尤其是晚唐詩人杜牧的《清明》詩,膾炙人口,婦孺皆知,連小學生都耳熟能詳。其實,除了杜牧等人的清明詩詞,還有很多的的清明詞,我們一起來看最美的清明詩詞。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