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區南山鎮漫江大道以西、南起工業園C區、北至枕頭灣水庫這個規劃面積約9平方公裡的片區,路網、汙水管網、通信工程等基礎工程正在緊密施工,這裡將逐步建設成中國(南山)大健康產業谷。
位於佛山最北部的南山鎮,森林覆蓋率達59%,南山鎮正充當著「城市三水」生態涵養發展區的重要角色,為區域發展提供綠色動力。南山鎮以堅守良好生態環境為前提,實施雙擎驅動發展大健康產業、建設富硒小鎮,堅持雙中心發展推動城鎮品質提升,全面推進「城市南山」工程,集全鎮之力打造高品質生活區、「城市三水」生態涵養發展區、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的「精品康城」。
統籌:王伯樂 撰文:梁楚欣 梁彩雲
堅守生態
不忘初心打造佛山北部生態屏障
森林覆蓋率達59%,其中生態公益林面積3791.9公頃,佔林業用地總面積的70.6%,這是一個被森林覆蓋、青山環繞的小鎮。去年,南山鎮入選首批「廣東省森林小鎮」,成功創建生態旅遊型森林小鎮。這並不是它憑藉生態優勢獲得的第一個榮譽。
「中國綠色名鎮」「珠三角最美鄉村」「中國慢生活休閒體驗鎮」「廣東的香格裡拉」和「中國壽極」……儘管經濟在快速發展,南山鎮不忘初心,十年如一日保護這裡的青山綠水,故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並未改變,並成為南山鎮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獨特生態優勢。「我們不會走犧牲環境換取發展的道路。」南山鎮委書記劉勁濤多次強調這個觀點。
隨著「城市三水」發展新階段開啟,南山鎮更是成為三水綠色發展的生態擔當。在「城市三水」發展圖景中,南山鎮被寄予了堅守良好生態環境,加快發展大健康產業的厚望,充當著「城市三水」生態涵養發展區。地處佛山最北部的南山鎮,還是佛山北部生態屏障。
「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對綠水青山的堅守,更要通過綠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好山好水發揮價值,讓南山之綠由量的積累上升到質的飛躍,提升人民獲得感與幸福感。」劉勁濤說。
今年南山鎮全面實施生態文明工程,開啟全域景區新徵程。「山青」行動、「水秀」行動、「天藍」行動、「地綠」行動已經全面推開。如「山青」行動中的九道山森林公園建設計劃4月份開工,「水秀」行動中的南山汙水處理廠已完成工程設計,「天藍」行動中的石灰窯關閉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地綠」行動中的綠化管護工作水平不斷提高。
不難發現,南山鎮不僅在堅守原有的綠水青山,還通過組合式的生態保護舉措,不斷提高轄區內的生態環境質量,讓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藍、地更綠。優質的生態環境和資源,已經成功轉化為發展動力,南山鎮逐步走出一條綠色協調發展路徑。
「落子南丹山建設佛山首個健康養生文化產業園,看中的是當地優越的生態資源和豐厚的文化底蘊。」佛山中邦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去年下半年,佛山中邦、南山鎮與佛山南丹山原生態風景區共建的「南丹山健康養生文化產業園」籤約落戶。
「在發展的道路上,我們每個人都應當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的理念,著力保護生態環境,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劉勁濤說。接下來南山鎮將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和水汙染防治行動,強化土壤汙染管控和修復,加強農業源汙染防治,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工程,配合市、區實施提升城市形態專項行動,確保南山鎮常年山青水秀天藍地綠。
產業提升
做好健康產業谷和富硒小鎮兩大文章
既要堅守生態環境,又要城市、經濟穩步發展,這對當地的產業選擇、招商引資、城市規劃等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劉勁濤說,經濟發展是南山鎮發展的基礎,綠色健康發展是做好南山鎮經濟工作的根本要求,南山鎮堅定綠色協調發展之路,全面推進產業提升工程,確立以大健康產業發展和富硒小鎮建設作為經濟發展雙引擎。
發展大健康產業,產業載體先行。南山鎮將漫江大道以西、南起工業園C區、北至枕頭灣水庫,面積為9平方公裡的南山湖片區建設成中國(南山)大健康產業谷。今年一季度,該片區的基礎配套設施工程有序推進,目前C區路網建設、汙水管建設、通信工程已完成90%。同時,南山鎮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溢出資源,加大產業招商引資力度。
大健康產業谷片區範圍內原來已經有初具規模的工業園A區,但工業園A區產業形態相對傳統,而且有部分廠房、用地閒置,載體資源並未得到高效利用。南山鎮推動盤活工業園A區的產業載體,引導廣州卡特琳娜生物科技化妝品、廣汽林田「標識導視+智慧4S店」、億典新型家居材料等項目,嫁接盤活一批閒置低效廠房用地,進一步豐富產業內涵,推動產業結構向高附加值方向邁進。
富硒小鎮載體建設速度也在加快。南山鎮劃出面積約8.86平方公裡的區域,以漫水河為軸線,南至廣四線、北至舊漫江墟、東至觀音山、西至大健康產業谷C區,建設富硒小鎮核心區。目前,設計單位正對富硒小鎮規劃設計方案進行調整、完善。
據了解,南山鎮此前專門邀請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分析測試中心進行土壤富硒含量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南山送檢的110個土壤樣本,硒均值為0.52毫克/千克,硒元素含量最高為1.21毫克/千克,富硒土壤佔比超過70%。「南山鎮土壤所富含的硒元素均值,明顯高於全國均值,屬於富硒土壤。」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教授雒昆利曾說。
富硒土壤的先天優勢為南山鎮打造富硒小鎮有了優越基礎。南山鎮正在大力推進富硒小鎮創建工作,力爭成功創建申報為第二批市級特色小鎮。目前,南山鎮已委託第三方設計公司,針對富硒小鎮區域,策劃健康頤養方面的產業項目,精準化規劃富硒小鎮產業項目庫,確保富硒小鎮項目運營更符合市場需求和鎮發展實際。
劉勁濤表示,接下來將圍繞大健康產業谷和富硒小鎮兩大招商主戰場,瞄準高端生態型農業,健康食品、生物製劑、醫美用品等環保產業以及養生養老、休旅度假型服務業,繼續深化與廣東省營養健康協會等中介機構的招商引資戰略合作,促進一批在談健康產業項目落戶。
城鎮提升
大力建設「城市南山」強中心
「城鎮建設基礎薄弱一度是我們的發展瓶頸。」劉勁濤說,南山鎮將在三水城市建設進程中,堅定城鄉融合發展道路,堅持「城產人文旅」融合發展戰略,全面推進「城市南山」工程,集全鎮之力打造高品質的生活區、「城市三水」生態涵養發展區、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的「精品康城」。
今年一季度,在鎮中心城區城市形態提升專項行動中,城市形象和品質正在發生變化。漫水河流域景觀提升工程成效初現,該工程包含的漫水河蓄水壩工程已完成,城市客廳首期項目已經完成總體概念設計,漫水河生態溼地公園建設工程已出方案,東排湧水質提升及綠化景觀提升工程已完成提升方案設計。
南山僑苑迎來居民入住,城市陽臺等城市項目有序推進,南山鎮打開一個新的城市格局。與此同時,舊市場、凰僑片區、富民達商業城等「三舊」改造工作也提上了日程,六和片區市政設施改造力度將加大,進一步提升城鎮配套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品質。
隨著城市、產業發展,與日俱增的人流量、車流量將帶來更大交通路網需求。近年來,南山鎮不斷實施城市道路外聯內引工程。南山大道是南山鎮無縫對接三水其他鎮街的主幹道,建成後將大大提升該鎮交通區位優勢。目前,南山大道南段擴建工程已經完成總工程量的91%,基本實現全線貫通,起點段1.7公裡的綠化及路燈工程已基本完成。鎮內的交通路網建設同時全面推進,如幸福商城北民樂一路、南50米道路、西25米道路已完成80%的工程量,市政配套建設除亮化工程外基本完成;幸福大道基本完成路基填築,康城大道及康城橋主體工程基本完成。
南山鎮的城鎮化離不開農村現代化的支撐,該鎮要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推動城鎮品質提升。「我們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劉勁濤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該鎮致力將漫江社區建設成為環境美、風尚美、人文美、服務優、產業優的美麗文明村居。同時爭取各方政策,全力發動村小組、村幹部,按照成熟一條建設一條的思路,全力推進新農村掃尾工程。
城鎮品質還體現在城市文化內涵上。南山鎮正在努力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充分利用村居場室建設鎮圖書館、文化館在村(居)的服務點,將公共服務延伸到村(居),逐步實現公共文化均等化,讓鄉村群眾也能共享發展成果。此外,南山鎮還以「南山五彩釉」非遺工藝為基礎,打造南山陶文化;推動南丹山開元寺復建,弘揚禪宗養生文化;以「龍形拳」的校園傳承,培養堅毅奮進的青年一代,推動形成具有南山特色的多元文化體系。
三產融合
深入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國家無公害稱號的富硒農產品」「十裡水果長廊」等這些叫得響的特色名片,都是出自南山鎮。南山鎮受益於優質的生態環境,現代農業發展迅猛,目前已形成「水果種植+銷售+採摘+農家體驗」發展新方式。
「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鄉村振興、生態富民。」劉勁濤說。廣東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南山鎮而言是一次發展新機遇。南山鎮農業基礎紮實,但是在產業結構、產業鏈環節、產業附加值等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南山鎮希望依託富硒土壤佔比高、硒資源豐富的優勢,通過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優化鎮內的農業結構。
推動農業向高附加值方向發展,是該鎮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任務。據了解,南山鎮農業部門已與佛山中國科學院產業技術研究院對接,並制定《佛山市三水區南山鎮生態高值化農業示範與推廣基地項目合作協議》,意在整合雙方在生態農業方面的人才、技術、市場、土地和資金等資源,推動雙方在優種育種、技術優化、產業應用、示範推廣、市場開拓等方面進一步合作。
同時,南山鎮還以農業為基礎,探索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業向更高附加值的二產、三產延伸。事實上,早年南山鎮在「十裡水果長廊」品牌活動的帶動下,農業旅遊觀光方興未艾,只是仍未能形成規模。南山鎮農林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已經草擬一二三產業融合農業發展扶持工作方案,加快推進富硒農業創品牌育品牌工作,推動現代農業向都市農業、休閒農業延伸發展。
目前,南山鎮農業品牌、旅遊品牌在珠三角地區內知名度仍不算高,生態優勢並未最大程度地轉化為發展優勢。南山鎮農林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說,由於南山鎮農業旅遊仍未建立起具有較高識別度的品牌,缺乏具有強大龍頭帶動力的大型農業旅遊項目支持,當地的農業旅遊仍未發展到理想程度。
讓農業旅遊走向品牌化發展,是南山鎮當下的嘗試。南山鎮計劃一方面以十裡水果長廊、東洲農業園為主戰場,建設富硒農業公園,實現富硒農業創牌育牌;另一方面加快提升旅遊業競爭實力,豐富現有文化旅遊項目內涵,提升服務水平及知名度,搭建「南山湖」片區、「蒲坑」片區、「糧倉」片區等文旅招商載體,全面加快全域旅遊景區建設。
同時,南山鎮繼續辦好「水果採摘季」「森林歡樂節」等活動,打造「森呼吸·漫生活」南山文旅品牌,打造出南山特色的活動品牌。
發展惠民
多舉措增進民生福祉,吸引高才落戶
截至今年3月23日,南山鎮危房改造工作已經完成限價房建設1000戶、自建點建設302戶、拆舊建新233戶、舊房維修1094戶,其中自建點建設工程還配套了籃球場、停車場、文化室等配套設施。危房改造一直以來是南山鎮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2000多戶危房戶喜遷新居,受益人口達8000多人。
除了危房改造,南山鎮今年還將多舉措增進民生福祉。加快中心城區居住市場改革,探索人才住房政策,有效吸引高層次人才落戶;加大僑民居住點配套設施建設,大幅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今年一季度,南山鎮開始推進城區舊公房收回工作,確保今年6月30日前全面收回城區舊公房,制定保障性住房供給政策,通過公有資產市場化運作,讓全鎮人民住有宜居。
在保障鎮內人民住有宜居的基礎上,南山鎮進一步提高轄區內公共服務能力,讓人民享有更好的生活環境。今年一季度,南山鎮不斷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全鎮醫療機構規劃建設,提升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提高醫療人員專業水平,增加醫院床位供給,樹立「大健康」理念,繼續推進全民健康體檢工作。
在教育方面,不斷提升教育質量水平,加快逕口中心小學新教學樓建設,確保新增優質學位不少於350個;加快鎮內兩所小學多媒體設施改造,加快六和小學運動場地和廁所等配套設施升級改造,改善教學條件和生活條件。在平安建設方面,成立專職消防隊,建立交警大隊南山中隊,全面推進食品安全示範市創建工程和平安村居視頻監控工程,積極打造「中心+網格化+信息化」的社會治理新模式,確保城市安全、社會安定、百姓安寧。
此外,南山鎮是三水區內精準幫扶工作的一個重點,今年要確保該項工作完滿收官。今年,該鎮將按照「一年籌備啟動,兩年推進落實」的總體要求,全面完成精準扶貧帶動的新農村建設、村村通自來水建設、農業公園建設和貧困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等工作。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為困難群體提供託底保障,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探索敬老院運營新模式,推動退管服務中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