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和賀鑄差不多是同一時期的詞人,賀鑄比蘇軾小十五歲,但是他們之間為什麼沒有過多交集,唯一可知的是,元祐三年,蘇軾曾為賀鑄推薦官職。但是二人並無詩詞上的往來唱和,這背後的原因,你們不好奇嗎?
反正十二是挺好奇的,查閱了一些資料,沒有找到答案。猜測可能是兩人年齡差距太大,蘇軾又經常全國各地貶謫,所以兩人交集才會這麼少的吧。
如果哪位書友知道一二的,還請留言告訴筆者。
賀鑄雖然和蘇軾交集甚少,但是和蘇軾的學生秦觀、黃庭堅等人卻是交情不淺。

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貧窮困頓的黃庭堅寓居鄂州(今湖北武漢市武昌),在這裡,黃庭堅給賀鑄寫下一首極富深情的詩。結尾「只今唯有賀方回」之句,每每讀來,百般感慨。
《寄賀方回》宋·黃庭堅少遊醉臥古藤下,誰與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
從題目就可以知道,這首詩是黃庭堅寫給賀方回的,賀方回就是賀鑄,比黃庭堅小七歲。
詩雖然是黃庭堅寫給賀鑄的,但是這裡面還提到了一個人,秦觀。首句「少遊醉臥古藤下」的「少遊」就是秦觀,此一句的意思秦少遊醉倒在那古藤花下,只是這一醉就是永遠,就醒不來了。因為此前,秦觀、蘇軾、範純仁等好友已經相繼去世。所以黃庭堅這裡以少遊開篇是表示知己凋零,結合他此時遭際,孤寂之中更生悲涼。
同時「醉臥古藤下」一句本就出自秦觀的詞《好事近·夢中作》「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由此也可以看出詩人對摯友的深深懷念。
「誰與愁眉唱一杯」的「一杯」當作「一曲」講,但是這裡不用「一曲」,而用「一杯」,此正是黃庭堅句法的獨到之處,晏殊《浣溪沙》詞說:「一曲新詞酒一杯」,故而黃庭堅用「唱一杯」代指「唱一曲」。同時「一杯」與前句「醉臥」相呼應,如此便是好友對飲,友醉臥古藤下,獨餘我昏昏沉沉在尋找對飲的人。
「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此兩句真是精妙。前一句化用自賀鑄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彩筆新題斷腸句」,這首詞是賀鑄的成名詞,因為這首詞,賀鑄得到了「賀梅子」的雅號。
同時賀鑄此詞也是秦觀生前極喜歡的,南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載有黃庭堅的評價:「此詞少遊能道之。」又與前文秦觀有所關聯,這裡的意思是,秦觀去世了,還有誰能寫出江南腸斷的好句?如今只有賀鑄了。
既照應題目、點明主題,又毫不掩飾地流露出對賀鑄的讚美和推崇。
絕句易寫難工。這首詩雖是寄友懷人之作,但不落入俗套,詩人並沒有寫:老賀啊,我們從前如何如何好,我們現在如何如何慘。這些都沒有,詩人另闢蹊徑,以共同的摯友為橋梁,詩的內容也並不著筆寫具體的感情事實,而是陳述「師友凋零、故舊相繼辭世」的現狀,由此二人感情更顯珍貴、難得。
全詩短短28字,字字深情。
文|丁十二圖|網絡如果喜歡本文,歡迎分享轉發,您的轉發支持就是十二創作的動力。每天共話詩詞,關注十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