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今唯有賀方回」,黃庭堅寫給賀鑄的這首詩,字字真情

2020-12-09 十二讀書

蘇軾和賀鑄差不多是同一時期的詞人,賀鑄比蘇軾小十五歲,但是他們之間為什麼沒有過多交集,唯一可知的是,元祐三年,蘇軾曾為賀鑄推薦官職。但是二人並無詩詞上的往來唱和,這背後的原因,你們不好奇嗎?

反正十二是挺好奇的,查閱了一些資料,沒有找到答案。猜測可能是兩人年齡差距太大,蘇軾又經常全國各地貶謫,所以兩人交集才會這麼少的吧。

如果哪位書友知道一二的,還請留言告訴筆者。

賀鑄雖然和蘇軾交集甚少,但是和蘇軾的學生秦觀、黃庭堅等人卻是交情不淺。

黃庭堅像

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貧窮困頓的黃庭堅寓居鄂州(今湖北武漢市武昌),在這裡,黃庭堅給賀鑄寫下一首極富深情的詩。結尾「只今唯有賀方回」之句,每每讀來,百般感慨。

《寄賀方回》宋·黃庭堅少遊醉臥古藤下,誰與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

從題目就可以知道,這首詩是黃庭堅寫給賀方回的,賀方回就是賀鑄,比黃庭堅小七歲。

詩雖然是黃庭堅寫給賀鑄的,但是這裡面還提到了一個人,秦觀。首句「少遊醉臥古藤下」的「少遊」就是秦觀,此一句的意思秦少遊醉倒在那古藤花下,只是這一醉就是永遠,就醒不來了。因為此前,秦觀、蘇軾、範純仁等好友已經相繼去世。所以黃庭堅這裡以少遊開篇是表示知己凋零,結合他此時遭際,孤寂之中更生悲涼。

同時「醉臥古藤下」一句本就出自秦觀的詞《好事近·夢中作》「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由此也可以看出詩人對摯友的深深懷念。

「誰與愁眉唱一杯」的「一杯」當作「一曲」講,但是這裡不用「一曲」,而用「一杯」,此正是黃庭堅句法的獨到之處,晏殊《浣溪沙》詞說:「一曲新詞酒一杯」,故而黃庭堅用「唱一杯」代指「唱一曲」。同時「一杯」與前句「醉臥」相呼應,如此便是好友對飲,友醉臥古藤下,獨餘我昏昏沉沉在尋找對飲的人。

「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此兩句真是精妙。前一句化用自賀鑄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彩筆新題斷腸句」,這首詞是賀鑄的成名詞,因為這首詞,賀鑄得到了「賀梅子」的雅號。

同時賀鑄此詞也是秦觀生前極喜歡的,南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載有黃庭堅的評價:「此詞少遊能道之。」又與前文秦觀有所關聯,這裡的意思是,秦觀去世了,還有誰能寫出江南腸斷的好句?如今只有賀鑄了。

既照應題目、點明主題,又毫不掩飾地流露出對賀鑄的讚美和推崇。

絕句易寫難工。這首詩雖是寄友懷人之作,但不落入俗套,詩人並沒有寫:老賀啊,我們從前如何如何好,我們現在如何如何慘。這些都沒有,詩人另闢蹊徑,以共同的摯友為橋梁,詩的內容也並不著筆寫具體的感情事實,而是陳述「師友凋零、故舊相繼辭世」的現狀,由此二人感情更顯珍貴、難得。

全詩短短28字,字字深情。

文|丁十二圖|網絡如果喜歡本文,歡迎分享轉發,您的轉發支持就是十二創作的動力。每天共話詩詞,關注十二讀書

相關焦點

  • 「只今唯有賀方回」,黃庭堅寫給賀鑄的這首情詩,字字真情
    結尾「只今唯有賀方回」之句,每每讀來,百般感慨。《寄賀方回》宋·黃庭堅少遊醉臥古藤下,誰與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從題目就可以知道,這首詩是黃庭堅寫給賀方回的,賀方回就是賀鑄,比黃庭堅小七歲。
  • 「只今唯有賀方回」,黃庭堅寫給賀鑄的這首詩,字字深情
    結尾「只今唯有賀方回」之句,每每讀來,百般感慨。《寄賀方回》宋·黃庭堅少遊醉臥古藤下,誰與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從題目就可以知道,這首詩是黃庭堅寫給賀方回的,賀方回就是賀鑄,比黃庭堅小七歲。
  • 黃庭堅這首詩寫得很有趣,短短的二十八個字,還誇起了秦觀和賀鑄
    ,還有《牧童詩》裡的「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那都是他詩作裡的經典句子。小編今天同樣的要為大家推薦他一首詩作,而且還是一首非常有趣的詩作,那便是《寄賀方回》,這首詩寫得非常有趣,也非常的生動,並且在這首詩中,黃庭堅一連誇了兩位大文豪,那就是秦觀和賀鑄。在這裡要稍稍說一下,詩名裡的賀方回,便是現在我們所熟悉的賀鑄。
  • 秦觀在外地因病逝世,賀鑄也鬱鬱寡歡,黃庭堅悲痛欲絕寫下斷腸詩
    秦觀的逝世讓好友黃庭堅感慨萬千,所以當他在寫詩給另一位好友賀鑄時,在這首《寄賀方回》裡表達了悲痛的同時,也訴說了人生的無奈,還有感傷之懷。畢竟好友已然作古,自己和賀鑄同樣是鬱鬱寡歡,這也使得他悲痛萬分,在這首詩中道盡了酸甜苦辣,以此來表達內心的悲痛之苦,因此,整首詩每一句都感人至深,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
  • 秦觀死後,好友黃庭堅寄了首詩給詞壇另一高手,開篇就是驚豔之語
    唐代李白、杜甫、劉禹錫、孟浩然之間的友誼一直是文壇佳話;而今天小編要說的宋詞三大高手——黃庭堅,秦觀,賀鑄,他們的友誼也足矣令人動容。秦觀和黃庭堅的友誼,世人皆知,二人都是「蘇門四學士」之一,黃庭堅比秦觀年長4歲。黃庭堅的為人就像他的草書一樣,雄強逸蕩;而秦觀的性格,卻遠不像他的經典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一樣看得開。
  • 3首傳奇般的《青玉案》,見證了黃庭堅的3段深情往事,感動千年
    第一首就是著名詞人賀鑄的《青玉案這首詞在宋代詞壇非常有名,因詞作結語「試問閒愁知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而傳誦一時,交相讚譽。事實上,這首詞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橫塘路》,是詞作者賀鑄根據詞中的「凌波不過橫塘路」而改的。那麼,賀鑄與黃庭堅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原來,賀鑄與黃庭堅交好。因為這首詞,黃庭堅還專門賦詩一首寄給賀鑄,這首詩就是《寄賀方回》:「少遊醉臥古藤下,誰與愁眉唱一杯。
  • 黃庭堅一首詩,說盡三位宋詞大家的友情,讓人感動
    而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則是與另一個小圈子的友誼有關,那就是宋朝的黃庭堅、秦觀、賀鑄這三位宋詞大家的的友情故事。《寄賀方回》宋.黃庭堅少遊醉臥古藤下,誰與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
  • 黃庭堅送給好友的一首宋詩,28字提到了兩個當時很著名的詞人
    作為蘇軾門下的弟子,黃庭堅在文學圈內也有很多的知己好友。今天我們所品讀的就是他一首送給好友的詩作。短短28個字當中,提到了當時兩個很著名的詞人。且看:少遊醉臥古藤下,誰與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
  • 賀鑄《青玉案》裡有答案
    這首《青玉案》在當時曾被廣為傳唱,轟動天下。人們因為詞中那句「梅子黃時雨」,還把賀鑄稱為「賀梅子」,這闕詞的背後其實還有一段小插曲。賀鑄在蘇州郊外的橫塘建有住所,平日裡會經常在蘇州和橫塘之間往來。路途上曾和一位如花似玉、清秀俊雅的女子相遇,但這位女子的目的地卻不是橫塘。
  • 賀鑄最動人的一首詞,最後1句為最美斷腸句,無數人為之淚奔!
    宋代詞人賀鑄的《半死桐》就將生者對逝者的思念寫得感人肺腑,刻骨銘心。半死桐宋 · 賀鑄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依。這首詞是賀鑄為妻子趙氏寫的悼亡詞。賀鑄才高八鬥,卻鬱郁不得志,生活貧苦。趙氏出生名門,是皇族公爵家的千金小姐,嫁給賀鑄後,勤儉持家,對賀鑄十分體貼。夫妻二人相濡以沫,感情甚好。趙氏的離世給了賀鑄極大的打擊,他將對妻子的哀思寄託詞中,感人肺腑。
  • 北宋大詞人賀鑄最經典的三首宋詞,感受他的英雄豪氣與兒女柔情!
    賀鑄是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之妻亦宗室之女。縱然有這樣的背景,賀鑄一生亦懷才不遇,沉抑下僚,只做過些皇帝侍衛、監軍器庫門、臨城酒稅之類的小官。有人將蘇軾尊為豪放詞宗主,其實賀鑄才是真正的「武林盟主」,那是「劍在手,問天下誰是英雄」的真豪情。更不可思議的是,這個黑臉大漢一直被視為婉約詞的正宗。北宋詞人大多是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唯有賀鑄是英雄豪氣與兒女柔情並存。
  • 晚年隱居蘇州的賀鑄,寫了一首絕美的《青玉案》
    (原創)說起賀鑄,人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他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尤其末句「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幾成賀鑄的墓志銘,故世人稱之為「賀梅子」。這首詞被認為是賀鑄婉約柔美詩詞的代表作。一經問世,便受到大家的喜愛,傳唱一時。
  • 黃梅時節家家雨,賀鑄「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好在哪
    這是賀鑄《青玉案》中的名句,全詞如下: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與上面兩首詩不同,這首詞既不是寫在梅雨季,也不是寫的梅雨景,但賀鑄巧妙地抓住了梅雨季的「魂」——無邊無際、無窮無盡。《青玉案》詞,立意新奇,想像豐富,明寫相思、暗述愁苦。通過對暮春景色的描寫,對美人不在的思念,抒發了作者滿滿的「閒愁」。
  • 黃梅時節家家雨,賀鑄「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好在哪
    與上面兩首詩不同,這首詞既不是寫在梅雨季,也不是寫的梅雨景,但賀鑄巧妙地抓住了梅雨季的「魂」——無邊無際、無窮無盡。《青玉案》詞,立意新奇,想像豐富,明寫相思、暗述愁苦。通過對暮春景色的描寫,對美人不在的思念,抒發了作者滿滿的「閒愁」。
  • 賀鑄因為一首《青玉案》得到一雅號,最後一句堪稱絕唱
    同時因為這首詞,賀鑄還得到一雅號。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 賀鑄很經典的一首詞,最後13字鬼斧神工,令人讚不絕口
    所以說,詩言志,但詩更傳情。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便與眾多情緒裡的閒愁有關。它出自於北宋著名詞人賀鑄之手,是賀鑄晚年退隱蘇州期間創作的一首千古名作。說到描寫閒愁,它其實是古典詩詞中的主要題材之一。如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便在《將進酒》說:「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 賀鑄的悼亡詞足以媲美蘇東坡!
    在賀鑄粗狂的外表下,有著一顆柔軟的心,他深愛老婆,但也期待豔遇;給妻子的悼亡詩寫得肝腸寸斷,給不知名女子的離別詩則更是情深意切,絲毫不遜於風流才子柳永。賀鑄和妻子感情篤深,其妻是濟國公趙克彰的女兒,家世顯赫。嫁給賀鑄這個基層小官後吃盡了苦頭,卻沒有半句怨言。可惜福運不綿,早早就撒手西去。賀鑄滿含深情寫下了足以與蘇東坡的悼亡詞《江城子》相媲美的《半死桐》,讀罷讓人不能忍淚。
  • 1.16.1青玉案(必背+精讀)-賀鑄-宋——古文選二2012版00533
    青玉案賀鑄1.作者簡介賀鑄(1052-1125)字方回,號慶湖遺老。3.注釋[1]青玉案:賀鑄改調名為《橫塘路》。這首詞可能作於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時賀鑄五十歲。[2]凌波:形容美人步履輕盈。三國·魏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橫塘:地名,在今江蘇蘇州西南。
  • 「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北宋詞人大多是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唯有賀鑄是英雄豪氣與兒女柔情並存。賀鑄的人生具有傳奇色彩。他生在舊時王謝之家,太祖的原配賀皇后是賀鑄的祖姑,賀家世代為武將,賀鑄從小就羨慕義薄雲天、慷慨大義之士。他想馳騁疆場建功立業,但現實中他只是一名低級武官,一生沉淪於下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