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曹丕在《典論》在說道「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後世中也有「文人相輕,武人相重」之語,或許這樣的說法對於一些肚量小的文人是對的,但是對於那些真正的文壇高手而言,就完全是無稽之談。唐代李白、杜甫、劉禹錫、孟浩然之間的友誼一直是文壇佳話;而今天小編要說的宋詞三大高手——黃庭堅,秦觀,賀鑄,他們的友誼也足矣令人動容。
秦觀和黃庭堅的友誼,世人皆知,二人都是「蘇門四學士」之一,黃庭堅比秦觀年長4歲。黃庭堅的為人就像他的草書一樣,雄強逸蕩;而秦觀的性格,卻遠不像他的經典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一樣看得開。但就是這樣兩個性格相左的人,卻為彼此的才華吸引,成為至交好友。在秦觀離世後,黃庭堅傷心不已,曾給賀鑄寫了首詩,名為《寄賀方回》。
《寄賀方回》宋.黃庭堅少遊醉臥古藤下,誰與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
黃庭堅寫這首詩時,秦觀已經離世3年,此時的他經歷數次被貶後漂泊於江湖。想起少遊的死,他心中無限感慨,便寫了這首詩給賀鑄。題目中的「方回」是賀鑄的字號,因為「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的千古名句,他在當時也被稱為「賀梅子」。賀鑄一生仗義豪爽,與黃庭堅、秦觀皆為摯友。
詩的開篇就是驚豔之語。「少遊醉臥古藤下」表面意思是秦少遊醉倒在那古藤花下,其實是暗指少遊的離世。秦少遊一生坎坷,51歲時途經藤州,瀏覽當地的遊光華亭,覺得口渴命人去取水,水到時他卻已含笑離世。對於黃庭堅來說,這位讓他心疼了半輩子的小老弟這樣安詳的離去,就像醉倒在花下。短短7個字,或許是對摯友最美好的祝福。
第二句「誰與愁眉唱一杯」是詩人的惋惜之語,少遊走後,還有誰皺著愁眉再與他唱一杯。蘇軾說「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對於黃庭堅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一個「唱」字看似豪情,卻寫盡種種無奈,這是男人間的友誼。
三、四兩句,「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是對賀鑄的讚美,如今這世上還能寫出像少遊般斷腸的妙語的,只有你賀方回了。一位老友的離世,讓黃庭堅更珍惜賀鑄這位知已。
這首28字的小詩,帶我們了解了這詞壇三大巨匠的真友誼。三位才子雖在當時都不得志,算得上是難兄難弟,但在當時他們能互相欣賞,又何嘗不是人生樂事。人生得一知己,斯世當以同懷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