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童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什麼意思?形象生動而又不失深意
從古至今,我們都很重視時間,我們一天中做的事情都會依據時間,在古代,沒有鐘錶,古代人會以其他的東西來代替時間,比如一柱香、一彈指等等,看來時間對我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時間也是最公平的。
有一句俗語是這樣說的:「早起三光,晚起三慌」。這句俗語形象生動而又不失深意,「三光」是什麼?「三慌」又是什麼?不急,讓小編向大家娓娓道來吧!
這一句俗語顯然是說明早晨的時光重要性,「三光」中的「三」並不是一種具體的次數或事情,它是一種比喻,如果早晨早早地起床,就會覺得井井有條,處處是光輝,倍兒精神。
相反地,如果起晚了,那就很糟糕了,首先一睜眼就非常慌,不知道該怎麼把一天中計劃好的事情處理好,因為在睡覺的時候,時間依然在流逝,不會因為你晚起而讓時間停留,這樣對別人也不公平,「三慌」很顯然地就是說明起晚了的人會非常慌。這句俗語了了八個字就把兩種人的兩種狀態表達的非常生動,大概這就是俗語的力量。
仔細想想這句話,雖然有些誇張,但是說得很有道理。想必大家也深有體會,如果我們很早的起床,一切都安排好來,有條不紊地忙著一天的事情,很有收穫感。
而且如果是學生,早起的話,會多學到很多東西,大家一定深有感觸,那就是學習到新的東西會很開心,如果停滯不前,心情也就會很沉悶;如果是上班的人,早起會吃一份健康的早飯,精神滿滿的上班;如果是退休的人,早起可以賞到清晨的陽光,一定很美。
如果起晚了,那就糟糕了,一天的事情就會壓縮到寥寥無幾,效率極低,昏昏沉沉,實在是意志消沉,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感受?
起得晚,會很久都沒有什麼力氣和精氣神兒,而且做事效率很低,集中不起來精力。現在有很多人都熬夜,他們已經成為了習慣,第二天如果工作的話,早起時多多少少都會有怨氣。
如果第二天休假,那麼就會睡到中午,直接吃午飯,這樣是非常不好的,因為早餐是一天的飯中最重要的,如果省掉了早餐,長期以來,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且如果不及時改正這個壞毛病,成為了習慣,會耽誤日常太多事情,精神也不好。
所以,大家平常一定要注意時間的把握,不能隨意浪費時間,因為如果不在意一分一秒,那麼就會一年一年地浪費,早晨的時間是比較重要的,早晨的陽光甚好,吃一份健康的早飯然後開始忙忙碌碌,是平淡又充實的生活,心裡也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大家一定要早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