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們常說「早起三光」,你知道是哪「三光」嗎?

2021-01-16 科學興農

提要:老人們常說早起三光,「三光」指的是什麼呢?

在家時總會聽到老人們說「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催促我們早上早起,或者是提醒我們做什麼事情的時候要提前做好準備,以免慌慌張張。那麼,具體該怎麼理解這句話,「三光」又是指什麼呢?有什麼典故呢?

在古時候「早起三光,晚起三慌」的作用是什麼?

在古代其實「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多是用來勸誡婦女,因為婦女作為操持一家老小衣食住行的人,不僅要管理好自己還要為一家人一天的生活做好安排,尤其是早上。在梁秋實的散文《雅舍菁華》裡這樣解釋這句話:這裡的三光和三慌是用在婦女的頭、臉和腳上。

意思是婦女要早早起來梳好頭、洗好臉、裹好腳,把自己的「婦容」展現出最好的狀態,使自己保持體面,整潔。如果起床晚了,就手忙腳亂,頭、臉、腳都沒時間收拾,或者收拾的時候慌亂不堪。也可以說這是激勵或者勸勉古代婦女不僅要早睡,更要早起。

現代人都用「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勸誡什麼呢?

在現代這句話不僅僅是勸誡人們要早起,而且這裡的「三」也不僅僅是指頭、臉、腳等體面問題,更多的是還是告誡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什麼事情都要早做準備。相信我們很多年輕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本來只需要早起十分鐘就可以不慌不忙,把所有事情都準備妥帖之後去上班,結果就因為懶惰弄得自己慌慌張張,丟東忘西,不僅影響自己一整天的心情,還會給單位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都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可能就跟這句俗語有異曲同工之妙。

「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不僅僅用於勸誡我們要早起,還延伸到做其他事情要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不都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嘛,我們部分年輕人除了愛賴床,還有拖延症的壞毛病。什麼事情總是拖到不能再拖才開始著手去做,這樣一來不僅影響工作質量,更不用談工作效率了,所以這句話還可以用來勸誡年輕人做事趁早,這樣做出來的工作不僅體面,效率也高。

如果能夠「三光」就儘量不要選擇「三慌」了。流傳幾千年的老話還是很有哲理的,看來古代人早早就悟透了許多這樣的生活哲理,不僅指導古人早睡早起,身體健康,身心愉悅,又可延伸到現代勸誡我們做事早著手,講究體面,展現效率。

這裡是科學興農,帶您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什麼意思?在農村這是真的嗎?
    一說起農村人,很多城裡人都會豎大拇指:農村人是真的勤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甭管什麼天氣什麼日子,每天早上天一亮,準時起來開始一天的勞碌。這點在小編每回回老家過年的時候深有體會。今天我們要了解的這句俗語,說的就是農村人的勤勞和質樸。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什麼意思?一起來看下吧!
  •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什麼意思?在農村這是真的嗎?
    一說起農村人,很多城裡人都會豎大拇指:農村人是真的勤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甭管什麼天氣什麼日子,每天早上天一亮,準時起來開始一天的勞碌。這點在小編每回回老家過年的時候深有體會。今天我們要了解的這句俗語,說的就是農村人的勤勞和質樸。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什麼意思?一起來看下吧!
  • 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三光是什麼,三慌又是啥?古人都知道
    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三光是什麼,三慌又是啥?古人都知道俗話說得好,時間就是金錢。民國時期有一位大作家就說過,時間就好比是海綿裡裝著的水,你用勁去擠,總會擠出點的。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大家就對時間有了自己的認識。古代文人在書中寫到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經驗!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在農村這是真的嗎?一些農村俗語總是包含著更深奧的道理,就拿起床來說吧,也是有很多俗語的。比如「富人是條狗,天不亮就走;窮人是條龍,睡到太陽紅。」除此之外,還有「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人有飯吃」等等。不僅是我們老祖宗的俗語,還是外國的一些諺語,對人們的起床都有合理的解釋。那麼這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呢,在農村這是真的嗎?李子來回答。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呢?
  • 老農常說「早起三光,晚起三慌」,這三光和三慌分別是指什麼?
    老農常說「早起三光,晚起三慌」,這三光和三慌分別是指什麼?   在我們悠久的歷史長河之中,有無數令我們覺得自豪的文化。文化除了存在於文人騷客的秀美詩篇中,同樣也存在於鄉野農夫口中的俗語中。很多人都聽過不少俗語,這些俗語有些通俗易懂,揭示做人的道理。
  • 農村老人常說:「早起三光,晚起三慌」,究竟啥意思?
    老祖宗就曾經留下一段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早晨作為一天當中最為寶貴的時間段,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是彌足珍貴的,如此,咱們一起去看看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到底合不合理吧? 在古代農村,基本上一到晚上就沒啥娛樂活動了,若是白天比較長還好,在晝短夜長的時間段,缺乏娛樂活動無疑是非常致命的,想來這也是為什麼每家每戶都有那麼多孩子的原因吧。
  •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啥意思呢?在農村真的是這樣
    ,帶來的是更多的不利,所以對於一個好習慣的養成尤為關鍵,在農村就有一句對於生活習慣的描述,叫做: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指的是什麼呢?農村的俗語有時候都是有好多種的解讀方式,雖然目的是一致,但描述的事物卻大為不同,像這句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在我們的農村就有很多種的說法,其實最終的道理還是一樣,都是一個好習慣的養成,才能身體健康,工作也能夠取得更好的成就。
  • 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啥意思呢?在農村真的是這樣?
    大多數農民都有早起的習慣,尤其是到了夏天,五六點鐘就能看到已經在田間開始耕作的老農。農村人以早起為榮,晚起為恥,在農村還流傳著「早起三光,晚起三慌」的說法,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早起三光這裡有一種說法是指的早上起床之後,要做到床鋪乾乾淨淨,衣服整整齊齊,臉面洗的潔淨,指的是床鋪
  • 農村老人說「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講了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都是農民祖祖輩輩在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的,所以很能經得起歷史的考驗,我們生活中能聽到好多農村俗語,直到現在依然很有道理。比如接下來要說的這3個俗語,大傢伙看看聽過沒有,覺得有沒有道理?1、家有金山未必久,針尖挑土日月長。這句農村俗語,不知道有多少人聽過。不過這句話一說出來,大傢伙基本上就可以明白一二了。
  • 俗語:「早起三光」到底啥意思?下一句才是關鍵,越早知道越好!
    早起三光就好比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早起三光」俗語,這一句只有4個字,非常短。但似乎句子越短其中的含義越難理解。這句俗語單從字面上來看,相信很多人都會理解錯誤。「早起三光」中的「三」,指的並不是具體數字,而是虛數而已。我們常聽人們說起「早起蟲兒有鳥吃」,那麼這句俗語「早起三光」按理說就是「早起來吃個精光」的意思。
  • 農村俗語「早起了有三光,晚起了要三慌」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進入到4月以後,很多的農民在這個時候也是開始了農忙,對於目前也是春耕農忙的時候,大家這個時候也樹忙得不可開交,畢竟一年之計在春,一天之計在於晨,早睡早起一起是農民的良好習慣,畢竟農村不和城市一樣那麼繁華,到了晚上的時候,大家就早早的休息,等到第二天就要努力地去地裡幹活,所以農民的生活也是比較單調
  • 早起三光,晚起三慌
    「早起三光,晚起三慌」這句話可能很多人都聽過,不過這裡的「三光」和「三慌」又是指什麼呢?每天早上起床要早一點,就有足夠的時間把自己的頭髮梳得光光亮亮,手臉洗得乾乾淨淨,腳下也收拾得利利索索,這樣也會有足夠的時間把其他事辦好;相反,如果每天自己都收拾不好,所有的事情都堆積在一起,自己也會產生厭煩的情緒。
  • 農村老人常說「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到底是什麼意思?
    到現如今,流傳下來的農村俗語很不少,大多都能從老一輩的嘴裡聽到,對於現在的我們,依然很有教育指導意義。今天我們來看看這兩句俗語都有些什麼教育意義呢?「早起三光,晚起三慌」這句話可能很多人都聽過,旨在號召大家每天早上起床要早一點。如果早上起早一點,就有足夠的時間把自己的頭髮梳得光光亮亮,手臉洗得乾乾淨淨,腳下也收拾得利利索索,也有足夠的時間把其他事辦好。
  • 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古人經驗之談,句句在理!
    早晨無疑是一天最為寶貴的時間,即便是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的作息時間安排上依然保持著早睡早起的前提,只是有的人選擇了晚睡晚起。在古代早起不僅僅局限於老百姓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還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句民間俗語說的是「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則更加生動形象地體現了那個時候人們的生活情形。
  • 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啥是三光和三慌?若能讀懂受益終身
    而民間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其實也在告訴大家時間的重要性,啥是三光和三慌?若能讀懂受益終身。在古代,「三」只是一個泛指數字。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三光」可以解釋為三種時光,而「三慌」則是三種令人發慌的事情。第一、早起三光時間就像東去的流水一去不復返,所以每個人都要珍惜有限的時間或生命。對於一個人而言青春年少時,才是人生中最寶貴的階段。一旦錯過了這段美好的時光,就只能留下無盡的感嘆和回憶。「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說的就是這種遺憾。
  •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什麼意思?形象生動而又不失深意
    文/月童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什麼意思?形象生動而又不失深意從古至今,我們都很重視時間,我們一天中做的事情都會依據時間,在古代,沒有鐘錶,古代人會以其他的東西來代替時間,比如一柱香、一彈指等等,看來時間對我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時間也是最公平的。
  • 老祖宗說:成大事的人都是「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光的是什麼?
    這也絕不是說靠面相就能看出來的,畢竟天有失策之時,凡事無絕對。而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往往能夠看出這個人是否具備成事的條件。老祖宗常說:「早起三光,晚起三慌」,這也是一個成大事的人應該具備的一種品質,那麼這句話的意思是神麼?三光指的是什麼?三慌又是指的什麼?
  • 早起三光,遲起三慌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姿勢
    早起三光,遲起三慌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姿勢時間:2020-02-27 16:10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早起三光,遲起三慌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姿勢 語出《增廣賢文》。
  • 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年輕人一般都不明白是啥意思!
    而古人早有此感悟,便流傳下來很多珍惜光陰的老話警示世人,老話中的「三光」和「三慌」到底包含了怎樣的深意呢? 並且很多古代的學者和名人都懂得珍惜光陰的道理,他們抓緊早起的時光學習和練習本領,往往都是在雞叫的時刻起床,像頭懸梁錐刺股和聞雞起舞,這些古代惜時如金的典故,對後人有深刻的勸勉意義
  • 對越反擊戰中的「三光」,你了解多少?
    對越反擊戰中的「三光」,你了解多少?文/七哥說史我們都知道中越反擊戰最後以雙方宣布勝利而告終,而在這場反擊戰中有一個「三光政策」,人們談起「三光政策」總會想起日本曾經實行三光——燒、殺、搶。但是中國在對越反擊戰中實行的三光並非燒殺搶,而是:燒光、毀光、運光。這跟日本實行的三光是不同的,而這場反擊戰的最終勝利也正是因為實行了三光政策。中越反擊戰之前越南已經與美國較量過,所以對於戰後的越南蘇聯和中國分別在軍事、經濟等方面對支援越南。但是後來蘇聯和中國的關係逐漸惡化,越南為了討好蘇聯便屢次挑釁中國,中國別無他選只能發動對越反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