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重要內涵

2020-12-16 光明網新聞中心

  作者:謝新水、李有增(均為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種場合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合作實踐取得巨大成效,不但有利於世界各國建立和加強互通互聯的夥伴關係,引導全球治理體系的有效變革,而且為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實現全球共同發展繁榮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強調:「我們將繼續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大步向前,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我國長期而偉大的歷史任務,深刻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重要內涵,有利於更好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合作實踐。

  第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揭示了共建共享的新國際政治倫理準則。共同體是人類生活、交往和發展的基本組織形式。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共同體」。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化時代,國家作為穩定的共同體,它們之間的關係應該如何,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又應該如何?在世界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期,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關鍵問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關注到全球治理問題的高度複雜性和高度不確定性,看到了世界各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度依存狀態及其「共命運」的關係,揭示了國家和國家之間、人和人之間的新關係,深刻回答了這一決定人類未來發展和美好生活的重大問題。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站在國際道義的制高點上,指出了經濟全球化、信息化時代世界各國必須遵循共建共享的準則。

  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生活在由不同國家和地區構成的整體的世界裡。「地球村」的居民,無論屬於什麼種族、膚色和地域,不管身處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或者欠發達國家,都是共生共在的。共建共享是世界各國在解決全球治理問題、促進本國經濟社會發展時,必然要遵守的國際政治倫理準則,是整體性審視人和人之間關係、國家間關係、全球問題和治理機制的結果。共建共享要求全球不同種族民族、不同國家的人們深入合作,超越了以往國家秩序構建中的競爭思維與零和博弈思維;要求世界各國將全球治理問題作為全球發展中的公共問題,並積極參與治理;要求世界各國將合作共贏作為構建國際秩序的新機制,以此來促進世界各國開展有效的合作行動。脫離對全球治理問題高度複雜性和高度不確定性特徵的理解,脫離合作共贏這一構建世界秩序的新機制,就難以真正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更遑論在全球範圍內開展合作行動。

  第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指明了新的探索方向。自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斷深化和發展,開放、合作和包容的力量正在快速增長。然而,由於自我中心主義、分裂性的競爭思維和競爭文化、國際關係中「中心—邊緣」結構等的阻礙,依然引發了眾多具有高度複雜性和高度不確定性的全球治理難題。這些問題包括世界經濟增長乏力、金融危機、發展鴻溝、環境問題、氣候變化、冷戰思維、強權政治、難民危機、恐怖主義和戰爭等。這些全球治理難題是未來人類生存、發展和繁榮必須面對和解決的。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倡導多邊主義,不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超越了以往構建國際秩序的思維和視野,打破了既往國際秩序中的「中心—邊緣」結構,有利於促進世界各國互聯互通、政治互信和共建共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效推動了世界各國各施所長、各盡所能,以雙邊合作、多邊合作等方式充分發揮優勢和潛能。幾年來,通過「一帶一路」建設,既實現了沿線國家商品、資金、技術、人員快速而有效的流通,又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逐漸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共贏的方向發展,為促進這些國家的共同繁榮帶來了新機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基於當今世界發展形勢作出的明智、審慎、正義的政治判斷,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指明了新的探索方向。

  第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為促進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徑。當今世界,極端思想的影響仍不容忽視;保護主義、民粹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在逆風中艱難前行。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演講時明確指出:「當今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人們對未來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這一提問,包含著對全球性治理焦慮的重大關切。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為解決全球性治理焦慮而作出的智慧、審慎的重大倡議,具有時代性、全局性和系統性。目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產生了重大國際國內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將會一直持續。將「發展同各國的外交關係和經濟、文化交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任務寫入我國憲法,進一步明確和堅定了我國與世界各國持續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立場和使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促進很多國家政治行動的改變,產生了巨大力量,不僅推進了我國和世界各國在多領域的合作,而且促使世界各國形成了諸多新政治決策。目前,已有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亞投行」成員不斷增加,國際關係結構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及其實踐,推動了聯合國新的政治決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已經融入聯合國的相關決議中,對順應、完善、形成新的全球治理體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道至簡,實幹為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關鍵在行動」。深刻理解人類命運共同思想的重要內涵,並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指導合作行動,將逐步深化世界各國的共識並將進一步促進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的新治理機制發揮作用;同時,也將進一步保障世界各國共享合作治理利益,有效推動我國同世界各國共同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最終促進全球合作治理模式和全球合作治理文明的形成。

  《光明日報》( 2019年10月23日 06版)

[ 責編:董大正 ]

相關焦點

  • 正確認識和深刻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科學內涵
    他站在人類歷史和時代發展的高度,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高屋建瓴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這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組成之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既契合人類共同發展的美好前景,又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大同思想,還包括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這也是把中國夢與世界夢相銜接,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贏得了人類道義的制高點。
  • 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深刻內涵與時代價值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為全球生態和諧、國際和平事業、變革全球治理體系、構建全球公平正義的新秩序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十九大報告共十三部分,其中第十二部分以「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標題,專門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系統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及其時代價值。
  • 深刻理解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深刻理解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0-09-21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豐富內涵與理論價值
    原標題: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豐富內涵與理論價值 21世紀以來,國際形勢發生了深刻複雜的變化。經濟全球化推動了世界範圍內的資源重新配置,世界多極化使國際關係深刻調整,社會信息化把整個世界連為一體,文化多樣化又引發多種文化思潮交流交融。與此同時,國際恐怖主義肆虐、世界經濟復甦乏力等眾多難題困擾著人們,整個世界都在苦苦尋求治理之道。
  • 如何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智慧與擔當
    如何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智慧與擔當 2020-12-19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戰「疫」的深刻啟示
    中國在防控疫情過程中所採取的這些戰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及其所取得的舉世公認的成效,以實際行動充分展示了中國攜手各國聯防聯控、對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盡責擔當的大國形象,極大地彰顯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緊迫性和必要性,為詮釋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深刻的啟示。  理念共識是前提,人類命運共同體乃共同理念所依。凝聚理念共識是支撐和引領國際合作的基本前提。
  • 學習園地丨全面認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豐富內涵
    學習園地丨全面認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豐富內涵 2019-04-27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時代背景
    原標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時代背景 核心閱讀 國際社會迫切呼喚新的全球治理理念,構建新的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體系和秩序,開闢人類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既汲取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又繼承並創造性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時代是思想之母。
  • 孟子「仁政王道」思想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意義
    孟子「仁政王道」思想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意義 2019年08月19日 10:1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袁維傑 劉娟平 字號 內容摘要:孟子「仁政王道」思想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意義
  • 生態集體主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價值觀基礎
    【內容提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既是中國對外交往的重要策略,也是中國參與以共商共建共享為核心的全球治理的基本方案,已經得到聯合國及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同。也應該看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仍受到一些國家的質疑,甚至不少人對於如何有效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真正落地、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遵循感到信心不足。
  • 人民日報: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卓越的政治家和戰略家的宏大視野和戰略思維,高瞻遠矚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代中國對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論貢獻,已經成為中國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方向的鮮明旗幟。
  • 人類命運共同體: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網】內容提要: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作為當代中國外交核心理念和新時代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淵源十分豐富,馬克思共同體思想是重要的思想淵源。
  • 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文版出版發行
    新華社北京3月29日電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翻譯的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書日文版,近日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發行。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由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收入習近平同志論述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文稿85篇。該書日文版和此前出版的英文、法文版,對於國外讀者深入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刻理解習近平外交思想的豐富內涵和我國外交方針政策具有重要意義。
  • 正確理解和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國際社會引起熱烈反響,國內學術理論界也予以高度關注,並從不同的層面進行研究和闡發,產生了許多思想上的共識。但是,在關於什麼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什麼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怎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一些問題上還存在一些模糊認識,需要進一步深入探討與研究。
  • 準確把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內在邏輯
    【專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重要論述】面對當前的逆全球化思潮,世界亟須理論和實踐創新。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人類發展的高度,倡導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旨在構建世界各國機會均等、合作共贏的發展模式,蘊含著「包容性發展」和「共享」理念的實質,為推動新型國際關係的構建與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 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文版出版發行
    新華社北京4月9日電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翻譯的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書英文版,近日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發行。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於2018年6月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收入習近平有關重要文稿85篇。為適應國外讀者閱讀習慣,英文版在中文版基礎上增加了注釋、索引、縮略語等內容。
  •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文版)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文精裝版)作者:習近平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時間:2020年3月》為開卷篇,以2018年6月22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講話的要點《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為指導,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為收卷篇,收入習近平同志論述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文稿85篇,約32萬字。
  • 中國傳統「和合」理念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和合」理念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標識,富有極其深刻的哲學思辨與中國智慧,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追求與民族性格,是新時代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基礎與價值支撐。  人類命運共同體內部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需要依靠「和而不同」的思想共識  從本質上說,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是一種平等自主、相互尊重的良性關係。
  • 文明交流互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五年來,文明交流互鑑的思想內涵不斷豐富,影響與日俱增,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中國智慧。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位於法國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大樓前的石碑上,用多種語言鐫刻著這樣一句話:「戰爭起源於人之思想,故務需於人之思想中築起保衛和平之屏障。」  秉持「和合」理念,和平發展,正是中方堅持的道路。習近平主席五年前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演講指出: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三個基本問題辨析
    通過辨析和澄清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本質內涵、構建的價值意蘊及其現實路徑,能夠深化我們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構想的理解,從而推動其實現從理論形態到實踐形態的積極轉化。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本質內涵如何理解?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本質內涵應被理解為完成時態下的修繕過程,還是可能性上的建設過程,抑或是以一種否定的形式或表現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