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三條魚與人生境界

2020-12-16 騰訊網

【注釋】我看世上多貪慾,如何面對利與德?

今天要跟大家聊的一個話題是《莊子》裡面的3條魚。其實想必《莊子》的很多典故大家也都有聽過,但是如果現在問你說裡面關於魚的典故有多少,你能準確地說得出來嗎?但是裡面有最最經典的三條魚,這三條魚代表了三種人生境界。不知道你是哪一條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1.北冥之魚:為物所累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想必上面這句話大家在讀書的年代或是現在正在讀書的同學們都有念過和背過。

這條魚出自《逍遙遊》,其實《逍遙遊》整篇文章想表達的一個意思就是,這條大魚要憑藉著風力才能從北海飛到南海。一旦沒有了風力,這條大魚也就飛不起來了。其實換句話說,莊子也就是在表達一種人生境界,這種人生是為物所累的,一直在追求身外利益,沒有金錢利益自己也就活不下去了。

2.濠河之魚:羨慕別人

這是一場很經典的辯論。莊子和惠子來到了濠河之上,莊子看到水裡的魚遊得很開心,於是他就說,你看這些魚遊得多快樂呀。但是惠子卻嗆了他一回兒說,你又不是那些水裡的魚,你怎麼知道它快樂呢?

其實莊子想藉助這條魚的故事告訴我們,我們應該活出自我而不是一味地去羨慕別人,認為別人的生活肯定就是比自己的好的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並在自己所專長的領域有所見長。

3.淺溝之魚:雪中送炭

《莊子》裡面這一條魚的故事是這樣的:有兩條魚掉落在了淺溝裡,裡面根本沒有水來滋養他們,他們只能互相吐口水來給對方的身體滋養。這裡面有一句話也特別有名,就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但是個人總覺得,莊子是想告訴我們的另一種人生境界就是懂得雪中送炭,對別人伸出援助之手。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真的是一種很可怕的對比,錦上添花不過是一種小人的行為,只有雪中送炭的那些人才值得我們去感激和感恩。同時,見利眼開的,見利必爭的,這樣的人都是要遠離的。錢財身外物,健康伴餘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莊子的三條魚,三種人生境界!
    第一,魚在天光月影、浮萍水草中自由自在的遊曳,看起來很逍遙自在。而莊子追求的就是一種心靈無礙身體無拘的自由的人生哲學,這一點和魚兒的生活狀態很像,所以莊子經常想像自己就是一條魚,就像張雨生唱的那樣,「一天到晚遊泳的魚啊魚不停遊,一天到晚想你的人啊愛不停休,從來不想回頭,不問天長地久。」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來自一號書院莊子可能是最喜歡魚的哲學家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將生活的極大智慧,寫進了三條魚的故事裡。1北冥之魚莊子在《逍遙遊》裡寫的第一條魚,是北冥有一條名為鯤的魚,能化作鵬,遨遊於九天。
  • 莊子的三條魚,三種人生的境界!
    莊子從不進行說教,而是將自己的智慧變成故事,供人自行品讀。 他將生活的精髓,寫進了三條魚的故事裡。 讀懂了這三個故事,就是讀懂了自己的人生。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縱觀古今名人,我認為,莊子算是一個快樂的人。莊子「眼極冷而心極熱」,他冷眼旁觀,卻心懷大愛;他看破世情,卻心憂天下。在他的著作中,魚出現的次數非常之多,其中最有名,最有代表性的有三條,可謂充滿了莊子式智慧。
  • 知見詩社|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插圖畫家:施虹賓 點擊收聽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作者:洞見誦讀:宋彧莊子可能是最喜歡魚的哲學家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將生活的極大智慧,寫進了三條魚的故事裡。讀明白了,人也就活通透了。
  • 知見詩社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人生的三重境界作者:洞見誦讀:宋彧莊子可能是最喜歡魚的哲學家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將生活的極大智慧,寫進了三條魚的故事裡。讀明白了,人也就活通透了。莊子在《逍遙遊》裡寫的第一條魚,是北冥有一條名為鯤的魚,能化作鵬,遨遊於九天。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莊子在《莊子·逍遙遊》裡寫了三條魚:第一條魚:鯤鵬之魚 第一條魚,北冥有一條名為鯤的魚,能化作鵬,遨遊於九天。 《莊子》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讀懂的都活明白了
    大家都知道莊子這個人很喜歡魚,因此他的智慧不少也跟魚有關。就像他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今天咱們就來一起認識下莊子的人生智慧:三條魚,三重人生的境界。讀得明白,活得通透。第一條魚,北冥之魚。莊子的第一條魚,不為物所累。用一句詩來形容,即「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第二條魚,濠梁之魚在《莊子·秋水》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 人生至境,當從莊子的三條魚說起…
    莊子人生哲學的核心便是「無待」,然後是「逍遙」。「無待」為取消一切精神上的樊籬, 打開心靈的枷鎖,拋棄一切欲望,將心放空去有待而無待,人生才能自由。在莊子的著作中,出現過三條著名的魚, 代表著他遊心逍遙的人生哲學,一條是化身鯤鵬的北冥之魚,一條是濠梁之辯中快樂的魚, 還有一條是相濡以沫的魚。三條魚之境,亦是人生至境。
  • 《莊子》這三條魚的故事,道破了人生三重境界,你是哪一條?
    品讀《莊子》之後,發覺人生之三重境界不就是莊子筆下的三條魚嗎,這裡容我細細道來01第一條 鯤鵬就是那條讓眾多高中生苦惱的《逍遙遊》中所記載的那條魚,文中這樣描寫:「北冥有魚,其名為鯤。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這段對話的意思就是說:莊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橋上遊玩。莊子說:「白儵魚遊得多麼悠閒自在,這就是魚兒的快樂。」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
  • 莊子用三條魚,表達三種人生境界,道出生活的真諦
    西漢劉安曾著《淮南子》一書,文中寫道「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由此可見,古人與魚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先秦宋國曾有一位哲學家,也是道家逍遙派的開宗鼻祖,人稱「老莊」之一的莊子,他應該是歷史上最愛魚的人。莊子寫書立著無數,提出很多新穎活潑的哲學觀點,尤其以寫「魚」最為生動有趣。
  • 莊子用三條魚,道出三種人生境界,你是哪一條?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莊子》學習生涯之外的書籍,《讀者》是陪伴我時間最長的。我對它的印象很深刻,直到現在我都記得它曾經問過一個問題:這個世界會好嗎?這個問題可能沒有答案。他曾把自己總結的智慧寫進了三條「魚」之中,在今天也被人們當做三個人生境界,具體代表的是什麼呢?北冥之魚莊子的經典名篇《逍遙遊》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表面上看似十分快樂,乘著夏天的風,從北冥飛到南冥。殊不知一旦沒有風,只能面臨高空墜落的局面。在莊子眼中,人一定不可以過度依賴萬物。
  • 人生的三重境界,莊子所說的「三條魚」,能領悟到的人不多
    導語:歡迎來到情感的世界,人生的三重境界,莊子所說的「三條魚」,能領悟到的人不多。今天跟大家聊聊莊子說的三條魚。這三條魚皆入了人生的三重境界,真正能悟。偷的人不多!但悟透的人!會一生順。遂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是哪三條魚!
  • 《莊子》三條魚的故事,道破了人生三重境界,你是哪一條?
    提起莊子,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他的自由靈魂,他的灑脫。在他的著作當中,有一個東西很重要,貫穿他一生的作品,這個東西就是魚。他將他的生活智慧寫進了三條魚的故事裡。接下來呢,我們就分別來看看三條魚當中有哪三種智慧。第一條魚是北冥之魚。
  • 《莊子》三條魚的故事,道破了人生三重境界,你是哪一條?
    提起莊子,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他的自由靈魂,他的灑脫。在他的著作當中,有一個東西很重要,貫穿他一生的作品,這個東西就是魚。他將他的生活智慧寫進了三條魚的故事裡。接下來呢,我們就分別來看看三條魚當中有哪三種智慧。
  • 莊子:3條魚的故事,蘊含人生3種境界,你是哪一條?
    莊子喜歡魚,也喜歡釣魚。也許是因為魚的逍遙自在,也許是因為魚的無欲無求。在莊子筆下出現過三條著名的魚,代表了莊子遊心逍遙的人生哲學。莊子:3條魚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3種境界,你是哪一條?北冥之魚:北冥有魚叫做鯤,化為鵬,遨遊九天令人驚讚,那麼從此這條魚真的可以逍遙自在了嗎?在莊子看來這條魚能不能翱翔於天際取決於風,因為它必須依賴於風,如果沒有風的助力鵬便會墜落。
  • 莊子:3條魚的故事,蘊含人生3種境界,你是哪一條?
    莊子喜歡魚,也喜歡釣魚。也許是因為魚的逍遙自在,也許是因為魚的無欲無求。在莊子筆下出現過三條著名的魚,代表了莊子遊心逍遙的人生哲學。莊子:3條魚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3種境界,你是哪一條?北冥之魚:北冥有魚叫做鯤,化為鵬,遨遊九天令人驚讚,那麼從此這條魚真的可以逍遙自在了嗎?在莊子看來這條魚能不能翱翔於天際取決於風,因為它必須依賴於風,如果沒有風的助力鵬便會墜落。
  • 莊子寫了3條魚,講了3種人生境界,你更認可哪一種
    我一直覺得莊子是一個非常喜歡魚的人,因為在他的著作中魚的出現次數是非常多的,其中最有名,最有代表性,也最具莊子式的人生智慧的有3條。在這3條魚中,莊子講出了3種人生的境界,不知道你更認可其中的哪一種。北冥之魚這條魚是莊子的故事裡最有名的一條了,出自《莊子》的第一篇《逍遙遊》,裡面對於這條魚是這麼描寫的: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 蘇說書香| 酈波:從「三條魚」看莊子面對人生困境的智慧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以《魚我所欲也——莊子的智慧》為主題,從戰國時期道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莊子論述的「三條魚」出發,向觀眾介紹了在酈波看來,「魚我所欲也」也是莊子對人生狀態的一種追求,莊子筆下所描繪的「魚」傳遞了其在應對困境的哲學思想。   第一條「魚」就是《逍遙遊》中能「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的鯤。「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 在外打拼的人必讀,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莊子在《莊子·逍遙遊》裡寫了三條魚: 第一條魚:鯤鵬之魚 第一條魚,北冥有一條名為鯤的魚,能化作鵬,遨遊於九天。 《莊子》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