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喜歡魚,也喜歡釣魚。也許是因為魚的逍遙自在,也許是因為魚的無欲無求。在莊子筆下出現過三條著名的魚,代表了莊子遊心逍遙的人生哲學。莊子:3條魚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3種境界,你是哪一條?
北冥之魚:
北冥有魚叫做鯤,化為鵬,遨遊九天令人驚讚,那麼從此這條魚真的可以逍遙自在了嗎?在莊子看來這條魚能不能翱翔於天際取決於風,因為它必須依賴於風,如果沒有風的助力鵬便會墜落。
莊子的人生哲學即是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而不要讓物慾限制了自己。如果欲望少一點,便會少一點失望,多一點快樂。所以說人應該駕馭物,而不是做物的奴隸。
過於依附於物質,只能沉迷而不能自拔,並不會真正地擁有存在的價值。
只有內心深處的豐富才能使你一直強大。
懂得控制欲望,內心深處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寧。
濠河之魚:
莊子和惠子來到濠河岸邊,二人一同欣賞著遊來遊去的魚,莊子忍不住說:「你看這些魚遊得多快樂啊。」可是惠子卻不這麼認為說道:「你又不是那些魚,你怎麼知道它們是否快樂?
莊子是玩哲學的,而惠子是玩邏輯的。這兩位聖人無意中的對話卻點醒了我們。人生最大的快樂,就是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式活著,不要在意別人怎麼說,更不要盲目羨慕別人,也不要貶低自己,珍惜當下才是真正的自由。
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有獨立的思想、處於適合自己的環境、詮釋屬於自己的人生。
所以眼睛不要總是盯著別人的好,而忽略了本身的閃光點。就像卞之琳的句子:「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戶,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淺溝之魚:
莊子講了一個故事,掉到淺溝裡的兩條魚,因被困太久,快要被渴死了。在兩條魚奄奄一息的時候,只好選擇口對口彼此用唾沫來維持對方的生命。後人用來形容患難中的夫妻,看似浪漫感人,卻並不現實。
莊子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艱難地活著,或是同歸於盡,還不如奔向大海,相忘於江湖,各自安好。
莊子的人生哲學,簡而概之便是「無待」和「逍遙」。
看似簡單的兩個詞卻寓意深刻,「無待」就是看淡世俗中的各種欲望,金錢、權力,乃至生死。當你看淡一切,放下一切的時候,這樣的人生反而會更加輕鬆自如。要知道自得其樂也是一種幸福。
歡迎關注「史味兒」,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文字原創,禁止未經許可的轉載,歡迎轉發到時尚圈、名流圈、朋友圈、馬桶圈、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