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莊子眼中的哪一條魚?

2020-12-02 風中的竹jhy

一、涸 轍 之 鮒 魚

《莊子·外物》:「 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 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耶?』對 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鬥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 ,我且南遊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 :『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我得鬥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 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

莊子的這條小鮒魚就是莊子本身,當時莊子家貧,如涸轍之魚。當時只要「鬥升之水然活耳」。然「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魯迅說:人不能餓著靜候理想世界的到來,至少也得留一點殘喘,正如涸轍之鮒,急謀升鬥之水一樣。

我們很多時候就是這鮒魚,身處車轍之中。生活艱難,如魚失水。成年人哪有容易二字。我們首先是生活,在我們的微笑背後,大多都是咬緊牙關的靈魂。或許我們正身處車轍之中,或許我們不知道我們的水就乾涸了,我們被迫處於車轍之中。

此時我們應找到自我,真我,然後「忘我」。就算是身處車轍之中的小鮒魚,我們也應該努力,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不滯於物,不困於心,不亂於情。如《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莊子說「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我是我本源,我們首先得找到自己。

二、濠 梁 之 鯈 魚

《莊子·秋水》: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我努力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因為我就是我,子非我。每個都是萬中無一的集合體,都是各種要素合乎度才能存在。生活中我們應當為自己而活,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有自己獨特的美。不必邯鄲學步,東施效顰。生活就是自己當主角的一齣戲。人有一種最大的悲哀就是你明明與眾不同,卻總希望和別人一樣。

自由、平等、快樂等我們來到世上的本質是一樣的,我們應該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堅守真正的自己,你永遠不是我,你永遠不是他。我就是我,子非我,人之命運永遠無法重合。

▲度學創始人、度體書法創造者李雲飛書法作品:真我新我

有很多人總是羨慕別人擁有金錢、權利、美麗。往往忽視了自身。還有很多缺乏獨立的人格,沒有自己真正的目標與追求,沒有自己的主見或者不能堅守自己的主見而隨波逐流,被眼前的功名利祿迷惑了自己,忘卻了真正的自己。

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我們的快樂就是能夠自然生長於世間。因為我就是我,子非我,我非汝,安知不樂耶?

三、北 冥 有 魚 名 鯤

《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魚海棠》中說:所有活著的人類,都是海裡一條巨大的魚;出生的時候他們從海的此岸出發。他們的生命就像橫越大海,有時相遇,有時分開……死的時候,他們便到了岸,各去各的世界。人生是一場旅程,我們經歷了幾次輪迴,才換來這個旅程,而這個旅程很短,因此不妨大膽一些,不妨大膽一些去愛一個你愛的人,去攀一座你想攀山,去追一個你渴望的夢,去喝一瓶有思想有靈魂的酒,激發你找到真正的自己,認識真正的自己······

我們是一條巨大的魚,忘我逍遙遊於天地間。找到真我,堅守真我,就能化魚為鵬,扶搖而上青天九萬裡。而不是如小鳥一般跳躍於蓬蒿之間,得不到天地間的大逍遙,大自由。「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莊子的三條魚,第一條魚:「鮒魚」讓我們找到真我。第二條魚:「鯈魚」讓我們堅守真我。第三條魚「鯤」:讓我們忘我,逍遙遊於天地間。你是莊子眼中的哪一條魚呢?

相關焦點

  • 莊子用三條魚,道出三種人生境界,你是哪一條?
    這樣一位哲學家,立著無數,「魚」也成為了這些觀點中出現最多的字眼。他曾把自己總結的智慧寫進了三條「魚」之中,在今天也被人們當做三個人生境界,具體代表的是什麼呢?北冥之魚莊子的經典名篇《逍遙遊》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表面上看似十分快樂,乘著夏天的風,從北冥飛到南冥。殊不知一旦沒有風,只能面臨高空墜落的局面。
  • 《莊子》三條魚的故事,道破了人生三重境界,你是哪一條?
    提起莊子,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他的自由靈魂,他的灑脫。在他的著作當中,有一個東西很重要,貫穿他一生的作品,這個東西就是魚。他將他的生活智慧寫進了三條魚的故事裡。接下來呢,我們就分別來看看三條魚當中有哪三種智慧。
  • 《莊子》三條魚的故事,道破了人生三重境界,你是哪一條?
    提起莊子,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他的自由靈魂,他的灑脫。在他的著作當中,有一個東西很重要,貫穿他一生的作品,這個東西就是魚。他將他的生活智慧寫進了三條魚的故事裡。接下來呢,我們就分別來看看三條魚當中有哪三種智慧。第一條魚是北冥之魚。
  • 莊子:3條魚的故事,蘊含人生3種境界,你是哪一條?
    莊子喜歡魚,也喜歡釣魚。也許是因為魚的逍遙自在,也許是因為魚的無欲無求。在莊子筆下出現過三條著名的魚,代表了莊子遊心逍遙的人生哲學。莊子:3條魚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3種境界,你是哪一條? 莊子的人生哲學即是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而不要讓物慾限制了自己。如果欲望少一點,便會少一點失望,多一點快樂。所以說人應該駕馭物,而不是做物的奴隸。過於依附於物質,只能沉迷而不能自拔,並不會真正的擁有存在的價值。只有內心深處的豐富才能使你一直強大。懂得控制欲望,內心深處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寧。
  • 莊子:3條魚的故事,蘊含人生3種境界,你是哪一條?
    莊子喜歡魚,也喜歡釣魚。也許是因為魚的逍遙自在,也許是因為魚的無欲無求。在莊子筆下出現過三條著名的魚,代表了莊子遊心逍遙的人生哲學。莊子:3條魚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3種境界,你是哪一條?北冥之魚:北冥有魚叫做鯤,化為鵬,遨遊九天令人驚讚,那麼從此這條魚真的可以逍遙自在了嗎?在莊子看來這條魚能不能翱翔於天際取決於風,因為它必須依賴於風,如果沒有風的助力鵬便會墜落。
  • 《莊子》這三條魚的故事,道破了人生三重境界,你是哪一條?
    南冥者,天池也」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北海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做鯤。鯤的體積巨大,不知道有幾千裡。鯤變化成鳥,它的名字叫做鵬,鵬的脊背,不知道有幾千裡。當它奮起而飛的時候,那展開的雙翅就好像懸掛在天空中的雲。這隻鵬鳥啊,在海水運動的時候將要飛到南海去。南海是個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 莊子寫了3條魚,講了3種人生境界,你更認可哪一種
    我一直覺得莊子是一個非常喜歡魚的人,因為在他的著作中魚的出現次數是非常多的,其中最有名,最有代表性,也最具莊子式的人生智慧的有3條。在這3條魚中,莊子講出了3種人生的境界,不知道你更認可其中的哪一種。北冥之魚這條魚是莊子的故事裡最有名的一條了,出自《莊子》的第一篇《逍遙遊》,裡面對於這條魚是這麼描寫的: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 莊子的三條魚與人生境界
    今天要跟大家聊的一個話題是《莊子》裡面的3條魚。其實想必《莊子》的很多典故大家也都有聽過,但是如果現在問你說裡面關於魚的典故有多少,你能準確地說得出來嗎?但是裡面有最最經典的三條魚,這三條魚代表了三種人生境界。不知道你是哪一條呢?一起來看一下吧!1.北冥之魚:為物所累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 莊子與魚:我的人生與你無關
    莊子有感,說:「你看那水裡的魚兒,遊來遊去,十分怡然自得,這就是魚兒的快樂啊!」 恵施是莊子的好友,很喜歡和莊子互懟,啊,不是,是辯論。 在一旁的恵懟懟,卻不同意,他說:「拉倒吧,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快不快樂呢?」
  • 人生至境,當從莊子的三條魚說起…
    在莊子的著作中,出現過三條著名的魚, 代表著他遊心逍遙的人生哲學,一條是化身鯤鵬的北冥之魚,一條是濠梁之辯中快樂的魚, 還有一條是相濡以沫的魚。三條魚之境,亦是人生至境。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莊子》開篇就是《逍遙遊》,講了一條大魚化身為鯤鵬遨遊於九天的故事。
  • 莊子的魚 -好奇心的魚
    讀莊子的文章,印象很長久,一方面是莊子很逍遙,逍遙到了超脫這個世間世俗的限制,一方面是其恣意縱橫,與萬事萬物都可以在很奇特的角度來圓滿自己的道,圓滿自己的哲學。這一點尤其牛,不是對於世間萬物有很深刻的思考與追尋,不是對於自己的「道」,自己的哲學有很深刻的認知與構建,是達不到可以包容這個世間,這個宇宙,這其中的花鳥魚蟲、龜鳳蛇龍的。
  •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一條魚惹的禍,細看莊子是「槓精」嗎?
    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橋上遊玩。莊子說:「鰷魚在河水中遊得多麼悠閒自得,這就是魚的快樂。」(他認為魚可以遊來遊去就是快樂自在的)惠子說:「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是快樂的?」(言之有理,你又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快不快樂呢?
  • 莊子的三條魚,三種人生境界!
    莊子大概是最喜歡魚的哲學家。他覺得自己很可能就是一條自由自在的遊泳魚。莊子喜歡釣魚,要是那時候流行給自己取號的話,我估計他應該叫自己煙波釣叟之類的名字。莊子為什麼這麼喜歡魚呢?我想大概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魚在天光月影、浮萍水草中自由自在的遊曳,看起來很逍遙自在。而莊子追求的就是一種心靈無礙身體無拘的自由的人生哲學,這一點和魚兒的生活狀態很像,所以莊子經常想像自己就是一條魚,就像張雨生唱的那樣,「一天到晚遊泳的魚啊魚不停遊,一天到晚想你的人啊愛不停休,從來不想回頭,不問天長地久。」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縱觀古今名人,我認為,莊子算是一個快樂的人。莊子「眼極冷而心極熱」,他冷眼旁觀,卻心懷大愛;他看破世情,卻心憂天下。在他的著作中,魚出現的次數非常之多,其中最有名,最有代表性的有三條,可謂充滿了莊子式智慧。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來自一號書院莊子可能是最喜歡魚的哲學家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將生活的極大智慧,寫進了三條魚的故事裡。1北冥之魚莊子在《逍遙遊》裡寫的第一條魚,是北冥有一條名為鯤的魚,能化作鵬,遨遊於九天。
  • 活得通透舒服的人,都知道莊子的三條魚
    莊子把人生所蘊含的大道理都融入到三條魚的故事裡,將故事傳播給世人。讀明白這三條魚的故事,人也就活得通透了。01北冥之魚《逍遙遊》裡有一條北冥之魚,其名為鯤。02濠梁之魚有一天,莊子和惠子一起到濠水的橋上遊玩,看到了一條白鯨魚,這條白鯨魚的名字叫儵。
  • 莊子只愛有江湖的魚,江湖裡的魚卻沒時間搭理莊子
    莊子曾忠告兩條「相呴以溼」的魚,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是在今晚,終於明白:莊子這話,只是自言自語。而已。天下沒有幾人能聽懂。所以,世上只有兩條魚。一條是莊子看到的。一條是沒有時間搭理莊子的。大宗師,從背影看著都像是紅塵深處漂過的神經病莊子就是寫字給自己看的:那條有趣的怪魚。
  • 莊子用三條魚,表達三種人生境界,道出生活的真諦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莊子把快樂的人生比作三條魚,以此表達人生的三種境界,它們分別指哪三條魚呢? 莊子筆下的鯤,不僅擁有龐大的體型,而具備一雙遨遊蒼穹的翅膀,能夠乘著夏天的風,從北冥飛到南冥。 能夠飛翔是多少魚兒夢寐以求的理想。莊子卻說它是一條不快樂的魚,因為鯤只能藉助風才能飛翔,若是飛翔途中,風戛然而止,鯤也會從天空跌落。
  • 知見詩社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莊子在《逍遙遊》裡寫的第一條魚,是北冥有一條名為鯤的魚,能化作鵬,遨遊於九天。《莊子·秋水》說的第二條魚,叫做儵,是濠河之魚。有一天,莊子和惠子路過濠水的橋上。莊子說:「你看這些儵魚在下面遊得多麼快樂。」惠子卻說:「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快不快樂?」莊子立刻答道:「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生活就像一齣戲,我們不在別人的曲目裡,怎麼能知道別人的悲歡。魚的快樂是自由嬉戲在水中,人的快樂是能夠自然生長在世間。
  • 知見詩社|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01 北冥之魚莊子在《逍遙遊》裡寫的第一條魚,是北冥有一條名為鯤的魚,能化作鵬,遨遊於九天。它會乘著六月的風,飛去南冥。02 濠梁之魚莊子在《莊子·秋水》說的第二條魚,叫做儵,是濠河之魚。有一天,莊子和惠子路過濠水的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