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在臉上,夢在心中,這就是甘肅平涼皇甫謐養生研究院院長陳叢笑給記者留下的深刻印象。陳叢笑說,我的中國夢,就是要把皇甫謐中醫藥養生文化和針灸文化推向世界。
前不久,在中央電視臺4頻道播出的《遠方的家》文化旅遊系列片《養生在平涼》節目中,陳叢笑以平涼養生專家的身份,帶領觀眾走進大美崆峒山、巍峨關山,體驗神奇的皇甫謐針灸文化,認識中醫藥材的種植、生長過程和養生保健療效。她侃侃而談,通過節目把平涼源遠流長的中醫藥養生文化介紹給世界。
陳叢笑的中國夢,是一個創業者對華夏民族博大精深中醫文化執著追求的夢想。
陳叢笑出身中醫世家。陳叢笑的父親陳思平是皇甫謐思平醫院的創辦者,也是恢復高考後,平涼市第一位考入陝西醫學院的研究生。陳叢笑自幼隨父從醫,耳濡目染,從父輩的身上學到了一名從醫者應具備的品質和責任,鑄就了她立志為中醫事業奉獻一生的信念。
小時候跟父親去崆峒山尋找中草藥,是陳叢笑最愉快的記憶。她說:「父親經常帶我到崆峒山深處採集標本,對中草藥的各種功效以及配方進行鑑別。在崆峒山上,我認識了金銀花、獨活、柴胡、黨參、當歸等許多中草藥。」
十來歲的年紀,正是活潑好動的時候,可陳叢笑一來到父親的書房,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安靜地沉浸在醫書的海洋裡。這些中醫書籍,像是一個個磁鐵,深深地吸引著她。因此,陳叢笑在高中畢業填報高考志願時,第一、第二志願都是中醫學院。
大學畢業後,陳叢笑在皇甫謐思平中醫醫院擔任中醫醫師。她致力於中醫研究和探索,並練就了精熟的望、聞、問、切本領,她依靠精準的針灸選穴、熟練的針刺手法以及精良的中藥配方治療好了許多病人。她還在父親創辦的皇甫謐中醫大專自學輔導班裡當講師,教授中醫理論。這期間,她白天授課,晚上潛心研究《針灸甲乙經》《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中醫藥理論。陳叢笑美好的青春年華,是在傳承中醫理論和培養中醫接班人中度過的。
研究中醫典籍的過程,就是和千百年來名醫對話的過程。這讓陳叢笑時時驚嘆古人的智慧和高尚的操守。陳叢笑舉例說,出生在平涼靈臺的皇甫謐,在42歲患嚴重風痺症,他不為病魔屈服,悉心鑽研針灸,以《黃帝內經》中《素問》《靈樞》及《明堂孔穴針灸治要》為根據,總結驗證,寫成《針灸甲乙經》,成為我國醫學經典著作,為後世針灸學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中醫藥的前輩,為我們鋪墊了這樣的中醫之路,我們一定要以刻苦勤奮的精神,把我們民族的中醫事業發揚光大。」陳叢笑說。
2005年,陳叢笑受邀到莫斯科希爾蓋養生保健中心擔任針灸大夫。
在莫斯科,第一位接受陳叢笑針灸治療的是一位老太太,她在一次受驚嚇後,每到晚上零時就開始打嗝,嚴重影響睡眠。陳叢笑說:「我給她用中藥針灸扎『天突穴』,再用心理暗示療法治療,病情很快好轉,15天後打嗝症狀完全消失。」這次成功的治療在當地引起了良好反響,莫斯科電視臺專門就此給她作了專訪節目。
隨之,一名舉重運動員慕名而來,他在訓練時腰部受傷,走路時直不起身子,在莫斯科各大醫院治療均沒有明顯療效,就在這時,他看到了陳叢笑的訪談節目。陳叢笑對他進行了3次針灸療法後,病情迅速好轉。當這位運動員能直起身子行走自如時,他一下子把陳叢笑抱了起來,稱她是從東方大國來的美麗「女巫」。
陳叢笑說:「在莫斯科的那段日子,我最開心,我為中華民族的中醫文化而驕傲。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裡,我先後為4000多名患者進行了中醫康復治療。」
談起如今中醫藥文化的傳承,陳叢笑流露出一絲擔憂,「中醫針灸在中華民族醫療史上作出了巨大貢獻。針灸,堪稱世界文化遺產中的一枝奇葩。中醫針灸如今被全球越來越多的人使用,但隨著現代科技和西方醫學的普及,中醫針灸理論及其文化內涵卻被忽略和淡化,一些需長期實踐體驗才能掌握的特色技法面臨失傳的危險。」
2006年,陳叢笑放棄在國外待遇優厚的工作,回到了家鄉平涼,以完成父親的心願,建設一所世界一流的皇甫謐針灸大學,把平涼中醫養生文化推向世界。
次年,陳叢笑的皇甫謐養生研究院開業。陳叢笑說:「這幾年,我們通過不斷挖掘皇甫謐中醫養生文化的精髓,探索出以皇甫謐經絡養生文化為背景,符合現代人健康生活方式的中醫養生文化理念。未來,我還打算建設『皇甫謐養生苑』項目,建成甘肅省第一個中醫藥生態養生鄉村植物園、中醫藥養生保健體驗中心、中醫藥養生理療中心以及特色中醫藥材展示中心。通過這些項目建設,我們要讓中醫養生學在它的發源地發揚光大,並為保護人類健康發揮作用。」(甘肅日報 記者惠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