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首以梅花入題的唐詩,膾炙人口,最後1首沒點常識讀不懂!

2020-12-07 歷史上的今天官網

唐詩寫梅花的不少,但寫得好的卻並不多,稱得上千古名篇的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就為大家介紹3首以梅花入題的唐詩,都是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的名篇,最後1首沒點常識讀不懂!

1、《梅花》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很多人知道這首詩是因為熱播的《甄嬛傳》,不過劇中那句詩是「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和崔道融的原句「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還是不一樣,「逆風」和「朔風」不是同一個意思,後者指的是北風。

詩人楊萬裡據說也很喜歡這首詩,尤愛「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這1句中一個「韻」字用得極好,寫的是梅花,透著一股清寒的氣息,妙句天成,自然不加雕飾。意境高遠,伸展入無邊的時間空間。

梅花香氣不高,花朵也不大,更談不上豔麗,選花魁的話,選來選去都輪不到梅花。王冕畫梅,乾脆只用墨色。但香氣貴清而賤濁,宜淡而忌烈,清而持久,淡而有味,是最好的,梅花便是如此,這就是梅花的香中的「韻」,是香中之香。

2、《雜詩三首·其二》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這首詩短短4句20個字,簡單而含蓄。所謂委婉含蓄就是心裡想知道,偏偏問些別的東西,顧左右而言他,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王維對故鄉深情至極卻依然克制,所以面對從家鄉人問得很小心謹慎:「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但是用情至深又如何能夠忍住呢,在平淡的鋪敘之後,詩人終於還是問出來了:「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一個遠在他鄉的遊子,難道關心的會僅僅是窗前的寒梅嗎?不,正是因為心裡千萬個在意,所以才會對人事一往情深不堪問,是擔心聽到一絲一毫不好的消息,故而不忍直言相詢自己真正關切的人事,反而問梅花開了沒有,這是何等純淨而溫柔,飽經滄桑,卻超然物外。

3、《早梅》唐·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沒有生活常識,不懂些許物理知識,我們還真理解不了這首詩。「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這樣的現象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因為水的比熱容比較大,湖泊等水域對於氣候有調節作用。詩中花開應當是冬末春初,較為寒冷,陸地先降溫,溫度低,而水邊降溫慢,溫度較高,近水處的花先開放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3首以梅花入題的唐詩,膾炙人口,最後1首沒點常識讀不懂!

相關焦點

  • 孟浩然4首唐詩,膾炙人口,越讀越有味道!
    孟浩然4首唐詩,膾炙人口,越讀越有味道!孟浩然(689—740年),自號孟山人,世稱孟襄陽。1/《春曉》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詩人孟浩然早年曾隱居在鹿門山一帶,後入長安謀取官職,但是卻不幸落榜了,於是還歸故鄉。這首《春曉》便是他在鹿門山隱居時所創作的。
  • 精讀《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題辭解讀和內容概述
    文 | 謝小樓01《唐詩三百首》書前有一個蘅塘退士的題辭,在精讀唐詩三百首之前,有必要先讀一下這個題辭。同時,也有必要對《唐詩三百首》的內容作一個概述,好讓我們從整體上把握《唐詩三百首》。先讀題辭:世俗兒童就學,即授《千家詩》,取其易於成誦,故流傳不廢。但其詩隨手掇拾,工拙莫辨。
  • 唐詩裡的荷花,這3首荷花詩不可不讀,最後1首最別致!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讀的是3首荷花詩,唐詩裡的荷花,這3首荷花詩不可不讀,最後1首最別致!1、《採蓮曲》唐·白居易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天龍八部》裡,阿碧出場的時候唱的就是這首詩,段譽一聽便為之傾倒,心魂俱醉。誰說《花間集》都是豔詞?皇甫松的《採蓮子》,清新脫俗,天真爛漫。「晚來弄水船頭溼,更脫紅裙裹鴨兒」,短短十四個字,把少女天真活潑,無拘無束的情態活脫脫展現在眼前,讓人忍俊不禁。李冰若《栩莊漫記》評點:「寫女兒憨態可掬。」
  • 典藏禮盒版唐詩三百首,簡明易讀,膾炙人口
    我們讀唐詩,潛心讀去,你會發現,儘管隔了千百年,其中的場景和情感,與現代人之間並無不可跨越的屏障,時或你會有心有靈犀的感覺。以及讀唐詩真的能讓一個人的胸懷變得更寬廣,更大氣。即使經過多次篩選,普通讀者依舊難以遍讀如此繁多的唐詩。今天給大家推薦這本由果麥文化 x 書享聯盟 x 詩詞世界全網獨家首發的絕美圖文典藏版《唐詩三百首》,禮盒版限量5000冊,由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引弛選編,篇篇都經典,千古名句都入選。
  • 劉禹錫的3首唐詩,都和風有關,讀來浪漫而深邃!
    劉禹錫是唐朝著名詩人之一,他有著千古才名,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今天我們就一起讀讀他的3首唐詩,都和風有關,讀來浪漫而深邃!1、《秋風引》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古人言說,「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縱然秋風不冷,可是冷的大抵是波瀾不驚的內心表面下卻有波濤洶湧的思緒流轉。其實,秋風不知何而起,卻有一種孤獨悲瑟的力量,看似徐徐卻有決絕,平靜而克制,這便是秋風的色彩。
  • 杜甫的3首唐詩,年少時不懂,如今再讀,不禁愴然淚下!
    杜甫命運多舛,因著這顛沛流離,他的詩也自有悲涼,好多讀著讀著不禁愴然淚下。小時候讀不懂杜甫,也沒覺得他寫得好,如今才知,他是真知己。今天就和小編一起讀讀杜甫的3首唐詩,年少時不懂,如今再讀,不禁愴然淚下!
  • 全宋詩20多萬首,這10首是「壓卷之作」,不輸於唐詩
    我們知道,在中國古代文化當中,宋詞和唐詩並駕齊驅,相比而言,宋詩就比唐詩遜色一些。一共有20多萬首宋詩,其中有10首超一流名作,可以和唐詩中的精品相媲美,堪稱是宋詩中的「壓卷之作」。1. 林逋的《山園小梅》(二首其一)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 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
    這篇文章作為一個匯總,將整體展現唐詩三百首中的經典五絕詩作,且按照作家作品進行排列。在《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當中,我們賞析了王維、孟浩然、王之渙、元稹、王建等人的10篇詩詞,今天我們要繼續賞析杜甫、賈島、柳宗元、白居易、李白、劉長卿和裴迪的10首詩詞。請大家持續關注。
  • 《唐詩三百首》中8首五言絕句,膾炙人口,首首都眼熟!
    《唐詩三百首》中8首五言絕句,膾炙人口,首首都眼熟!
  • 《唐詩三百首》為什麼是300首而不是500首,多讀才知選者用心良苦
    三百首要一讀再讀,才識其中真味讀《唐詩三百首》,可以選擇的本子有下面三個,因為三百首深受人們喜愛,自問世以來如何來學習閱讀三百首,早有有才華的人給我們鋪好了路子。第一種就是原刻本子,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
  • 沒想到,《唐詩三百首》竟然騙了我這麼多年
    有很多號稱「唐詩三百首」的書,都不足300首,有的甚至剛過100首。你也許並沒有真正讀到300首唐詩。更何況,孩子是閱讀唐詩最多的群體,讀瘦身版本,難道從小就和某些流傳千古的必讀唐詩失之交臂?那麼,經典的《唐詩三百首》長什麼樣呢?
  • 全宋詩20多萬首,這10首是最頂級的「壓卷之作」,不輸於唐詩
    我們知道,在中國古代文化當中,宋詞和唐詩並駕齊驅,相比而言,宋詩就比唐詩遜色一些。一共有20多萬首宋詩,其中有10首超一流名作,可以和唐詩中的精品相媲美,堪稱是宋詩中的「壓卷之作」。1. 林逋的《山園小梅》(二首其一)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 李白這首寫景詩,氣勢磅礴,膾炙人口,唐詩中可謂是上乘之作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下來,傳世的詩詞何止千萬首,無論是膾炙人口的唐詩,還是別有韻味的宋詞,亦或是悠揚深遠的元曲,都是屬於我們的文化瑰寶,快來看看今天帶來的詩詞是什麼吧~李白是一位天才般的詩人,而且自身充滿創造能力,再平淡無奇的景致在李白的筆下也能夠化腐朽為神奇,顯得別具特色。
  • 熟讀唐詩三百首,下一句是?這是誰寫的?唐詩300首真的是300首?
    這句話出自《蘅塘退士原序》,是蘅塘退士孫洙在編寫《唐詩三百首》是寫的序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相信大家耳熟能詳,並且也有很多版本,不過最準確的下一句就是這個版本:不會吟詩也會吟。這句話意思是經常閱讀唐詩三百首這本書,在詩的長時間薰陶下,雖然還不能作一首好詩,但是也能說上幾句了。
  • 3首冷門古詩,第1首哀涼不輸李煜的《虞美人》,最後2首美到窒息
    中國古代有很多優秀的詩詞我們耳熟能詳,但也有不少冷門詩詞也是佳作,非常值得一讀,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讀的就是3首冷門古詩,第1首哀涼不輸李煜的《虞美人》,最後2首美到窒息!1、《在燕京作》宋·趙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黃金臺下客,應是不歸來。詩的意思大概是,我想問一問林和靖(林逋,梅妻鶴子),梅花一年能開幾次?黃金臺下的客人,何時能回到故土?
  • 這首膾炙人口的唐詩七絕,把新婚次日新娘的嬌羞寫絕了!
    比如這首這首膾炙人口的唐詩七絕,把新婚次日新娘的嬌羞寫絕了!且看: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這首詩很多人都已經很熟悉了,題目就是《近試上張水部》,作者就是唐代詩人朱慶餘。
  • 3首關於秋天的唐詩,3首唐詩,3種韻味,讀一次就會愛上
    這3首關於秋天的唐詩,卻讀出3種韻味,相信讀一次就會愛上。所謂「春華秋實」,秋天的山野那是一片秋果纍纍,色彩斑斕。遠在千年之前的杜牧,就曾目睹了清秋的絢爛,一首《山行》寫出了秋色的韻味。杜牧這首詩千古流傳,它著重寫出了秋的顏色。遠上寒山,一條蜿蜒的小路消失在目光的盡頭,順著小路望去在那白雲朦朧的地方散落有幾戶人家。停下馬車,駐足四望,一片讓秋霜染紅了的楓葉,嬌豔似火,如同二月春花。閉上眼,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幅秋色山林圖,那畫面有空山,有青雲,有人家,更有如火一般的楓葉,五彩斑斕的秋就這樣完美的展現,讓人陶醉不已。
  • 2首寫到「柳」的唐詩,韓翃1首,劉禹錫1首,我們都背過!
    寫柳的唐詩太多了,更不用說提寫到柳的唐詩,我們最熟悉的當屬賀知章的那首《詠柳》了,除此之外,有太多的唐詩寫到了柳這個意象了,而且寫得尤其美麗,讓人心生憐愛歡喜。今天就和小編一起讀2首寫到柳的唐詩,韓翃1首,劉禹錫1首,我們都背過!
  • 劉禹錫這首唐詩膾炙人口意義深刻,沒入選唐詩三百首真是可惜
    他的詩歌,自有一股豪氣充盈其中,比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又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等,充滿豪情,而他自己也被譽為「詩豪」。不過劉禹錫的作品在唐詩三百首當中,並沒有得到很高的重視。
  • 白居易這首詩寫於17歲,可謂是句句經典,尤其是前面四句膾炙人口
    白居易被稱為「詩王」和「詩魔」,他少有才華,還在17歲時便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賦得古原送別》,這首詩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特別是前面的四句,更是耳熟能詳張嘴就能夠吟誦出來。這也正是白居易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而且他的這首詩其實是應試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