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這首寫景詩,氣勢磅礴,膾炙人口,唐詩中可謂是上乘之作

2020-12-21 糖糖好物精選

幾日不見甚是想念,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寧先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下來,傳世的詩詞何止千萬首,無論是膾炙人口的唐詩,還是別有韻味的宋詞,亦或是悠揚深遠的元曲,都是屬於我們的文化瑰寶,快來看看今天帶來的詩詞是什麼吧~

李白是一位天才般的詩人,而且自身充滿創造能力,再平淡無奇的景致在李白的筆下也能夠化腐朽為神奇,顯得別具特色。李白不僅僅是一個豪爽的人,性格上雖然不自負,但是骨子裡總是會有不服輸的時候。崔顥的《黃鶴樓》可謂是名滿天下,無人不知哪人不曉。可是我們的詩仙李白登黃鶴樓後卻沒有寫出與之相匹敵的詩作,他心裡當然是不服的,於是於鳳凰臺前作了一首《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這首詩可謂是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詩的開頭便描寫了有關鳳凰臺的傳說,短短的十四個字裡用了三個個「鳳」字,讀起來卻朗朗上口,及其優美。鳳凰在我們華夏屬於祥瑞的一種吉獸,可以象徵著一個王朝的興衰。三國時期的吳國以及後來的東晉,加上南朝的宋齊梁陳都在金陵定都過,所以金陵有著六朝古都的美名,但是再美好的事物也抵抗不住時間的流逝,多少繁華的朝代和風流人物都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淹沒,唯一不變的,只有這廣闊的長江。

李白的寫景詩一向豪放,這首也不例外。頷聯則是由抒情寫到了景致。詩人並沒有一直沉浸在對美好事物流逝的嘆息之中。而是把目光轉換到了眼前的大好河山。三座高高的山峰矗立在雲霧之中,若有若無,就好像落在了天空之外;而江水被白鷺洲分成了兩條河流。頷聯兩句氣勢磅礴、境界闊大,李白詩中的豪邁之情躍然詩句裡。

李白雖然有報國之心,卻無報國之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皇帝受奸人蠱惑,他心情的沉痛則在這最後兩句體現了出來。詩中的「浮雲」則指的是朝廷之中那些達官貴人,詩人登高卻不見長安城,想報國卻無門徑,這怎麼能不讓他痛心疾首。他把眼前的景致和自身的情感融合在了一起,真切自然,毫無矯作之情。

李白是一個極具個性的詩人,他有著自己的思想情感,認為只有自然才是宇宙中唯一永恆的,在他的詩中便可以看得出來。這首詩在格律氣勢上不輸於任何一首詩,語言流暢自然,沒有一個多餘的字眼,作為一首弔古傷今之作,李白把眼前的景物和自身的感受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從而啟發人們更深的思考,實在是唐詩中的精品。

好了,今天的詩詞鑑賞就到這裡了,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不妨給老寧小小的點一個贊和點一點關注哦。我會不斷的進步,爭取為大家繼續帶來更多更好的詩詞鑑賞,我們下期再見吧!

相關焦點

  • 《唐詩三百首》中的上乘之作,力道千鈞,曾被譽為「七言律第一」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最廣的唐詩選集,無論耄耋老人,亦或垂髫小兒,只要是詩詞愛好者,對《唐詩三百首》中的詩歌,總能脫口吟出那麼一兩首,因此也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的說法。作為唐詩的啟蒙讀物,《唐詩三百首》囊括了唐詩中的臻品,而在這311首詩歌中,倍受世人推崇的上乘之作當屬杜甫的七律《登高》,可謂力道千鈞,曾被明人譽為——七言律第一。《登高》是杜甫人生最窘迫時期的作品。公元755年,爆發了安史之亂,大唐風雨飄搖,百姓流離失所,杜甫也帶著一家老小,開啟了漂泊之旅。
  • 這首沒讀過的唐末送別詩,頗有李白風韻,可謂晚唐中之空谷足音矣
    唐人寫離別,可謂數不勝數。就算是只說李白,就有諸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平生不下淚,於此泣無窮」、「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等都可謂膾炙人口的詩篇,就更不用說其他詩人了。
  • 劉長卿秋日遠眺,這首五律蒼涼深邃,不愧為上乘之作
    唐詩是中華文化的珍寶,唐代也湧現了一大批傑出的詩人,可謂人才輩出、青勝於藍。不提李杜的光芒萬丈,也不談元白的精絕綺麗,更無須多言晚唐小李杜的精彩絕倫,單是那些二流詩人就足夠驚豔千古。下面介紹的是劉長卿秋日遠眺,這首五律蒼涼深邃,不愧為上乘之作。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唐代:劉長卿古臺搖落後,秋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雲峰隔水深。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 元曲中的上乘之作,超越唐詩宋詞,一曲寫盡一場雪!
    元曲是與唐詩宋詞並稱的古文化三大瑰寶,在文壇上享有很高的盛譽,只不過因為元曲沒有唐詩宋詞那樣朗朗上口,再加之歷史時代的局限性,故而沒有唐詩宋詞流傳廣泛,但無論在質量和數量上,元曲絲毫不遜色於唐詩宋詞,甚至有些寫景的曲子的藝術價值已經超越了唐詩宋詞,成為難得的佳作。
  • 用數據分析了唐詩三百首,發現最秀的竟然不是李白?
    本文爬取了古詩文網[1]《唐詩三百首》裡唐詩相關數據。首先,分析了唐詩體裁的構成。其次,篩選出唐朝Top5高產詩人名單。然後,分析出不同詩人擅長創作的題材類型。接著,對古詩內容和古詩類型進行內容分析。最後,探討了詩人壽命和作品產量的關係並給出總結。「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想必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其出自《唐詩三百首》編者蘅塘退士所作原序。
  • 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
    這篇文章作為一個匯總,將整體展現唐詩三百首中的經典五絕詩作,且按照作家作品進行排列。在《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當中,我們賞析了王維、孟浩然、王之渙、元稹、王建等人的10篇詩詞,今天我們要繼續賞析杜甫、賈島、柳宗元、白居易、李白、劉長卿和裴迪的10首詩詞。請大家持續關注。
  • 大數據分析《唐詩三百首》發現了這五個秘密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想必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其出自《唐詩三百首》編者蘅塘退士所作原序。關於《唐詩三百首》,你還知道多少呢?唐朝最高產的五位詩人是哪些?《唐詩三百首》中哪種類型的詩最多?你的腦袋中是不是有很多問號?
  • 我用數據分析了唐詩三百首,發現最秀的竟然不是李白?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想必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其出自《唐詩三百首》編者蘅塘退士所作原序。出於義務教育教材的強力推薦,幾乎所有人從小就和唐詩有著不解之緣,我說「床前明月光」,下一句你肯定知道既不是「李白睡得香」也不是「地上鞋兩雙」,而是「疑似地上霜」。
  • 3首經典的《將進酒》,李白和李賀的膾炙人口,只有他的鮮為人知
    這是李白的《將進酒》,不用做過多的介紹了,相信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對於這首詩都不會陌生,整首詩洋洋灑灑,寫得氣勢磅礴,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意,每一句也都膾炙人口;裡面有無數經典的名句,無數人推崇這首詩,認為此詩在《全唐詩》裡可以成為壓卷之作。
  • 《唐詩三百首》中誰的詩最多?李白屈居第三,第一名獨佔38首
    答案無疑就是《唐詩三百首》。民間有句著名諺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由此便不難看出,《唐詩三百首》的影響之大。 那麼,《唐詩三百首》是誰編的?為什麼而編?選錄標準是什麼?收錄誰的詩歌最多?本文,筆者將為大家一一揭曉答案。
  • 全唐詩收錄詩歌近五萬首,排在第一的是它,李白很尷尬!
    全唐詩收錄詩歌近五萬首,排在第一的是它,李白很尷尬!盛唐可謂是我們每一個人最為嚮往的國度,盛唐國力強盛,在當時的世界上也是獨樹一幟,其包羅萬象的璀璨文化更是中國文學的又一個高峰,其中的唐詩更是這諸多文化中最為耀眼的文學奇葩。
  • 讀過無數的金庸武俠小說,不如這首俠客詩來得痛快,通篇氣勢磅礴
    除了金庸的武俠小說之外,古代的詩歌中對於俠客的描寫,那也是比比皆是,李白的《俠客行》中就塑造了一個敢愛敢恨的俠客「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這是對於俠客最好的詮釋,不僅功夫了得,同時豪情萬丈,讀這樣的作品,最是讓人感動,也讓人會有一種熱血沸騰之感,真就把自己當成了俠客。
  • 賀知章最經典的一首詩,成功擊敗《詠柳》,入選《唐詩三百首》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唐詩三百首》在歷代唐詩選本中的經典地位和傳播之廣。《唐詩三百首》是清代文人蘅塘退士孫洙所選編的唐詩讀本。孫洙曾當過教喻之職,也就是負責一縣教化教育工作的「教育局長」。
  • 許渾有感於盛唐的衰敗,登高寫下一首詩,被譽為唐詩中的上乘之作
    今天筆者要給大家推薦的是晚唐著名詩人許渾的一首名篇,是唐詩登臨詩中的上乘之作。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
  • 李白這首詩意境開闊,寫得氣勢磅礴,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李白最為經典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望天門山》,這首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這首詩中,李白把天門山的景色描寫的入木三分,儘管只有短短的二十八個字,卻是意境開闊,寫得氣勢磅礴,讀來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 4首沒入選《唐詩三百首》的經典,每首都是千古名作,沒選是損失
    從近5萬首詩歌中選出300餘首,妥妥的「百裡挑一」,所以能夠入選《唐詩三百首》的詩基本都是唐詩中的精品。但畢竟是「百裡挑一」,而且也會受到選詩之人的個人喜好影響,所以《唐詩三百首》的編選還是忽略了一些經典之作,就像下面要介紹的4首詩,每首都是千古名作,沒能入選《唐詩三百首》真的是一種損失。
  • 張九齡太幸運了,開篇之作選《感遇》,編錄《唐詩三百首》有考究
    如果在浩若雲海的唐代詩歌寶庫中選擇一首水平最高唐詩,李白、杜甫、王維等名字立即就會浮現在讀者的腦海裡,他們的詩作廣為流傳。大家熟知的《全唐詩》和《唐詩三百首》收錄了唐代詩人的詩歌。在編撰時,選擇開篇之作時都是慎之又慎,第一印象實在是非常重要的。
  • 在唐詩三百首蘅塘退士眼裡 李白和王昌齡的七絕輸給杜牧了嗎?
    七言絕句與唐詩三百首七言絕句是舊體詩中最常見的詩體,絕句指的是四句的詩,因為每一句的字數不同,絕句又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和數量很少的六言絕句。我們從小學習古詩一般都從絕句學起,例如黃河遠上白雲間、兩個黃鸝 鳴翠柳、牧童遙指杏花村等如今不用想就能背出來,可見這些詩多麼得膾炙人口。
  • 《唐詩三百首》中最特殊的三首詩,一首民謠、一首怪詩、一首絕唱
    《唐詩三百首》是歷代數百種唐詩選本中普及最廣的一個選本,其編修的本意是取簡去繁、分門別類,專選唐人經典且膾炙人口之作,以便記誦學習,使之成為合適的家塾教材。《唐詩三百首》中共收錄了唐代77位詩人的311首詩作,分五言七言,體裁上再分為古體、樂府、絕句、律詩,乃成七卷。
  • 《唐詩三百首》中最特殊的三首詩,一首民謠、一首怪詩、一首絕唱
    》是歷代數百種唐詩選本中普及最廣的一個選本,其編修的本意是取簡去繁、分門別類,專選唐人經典且膾炙人口之作,以便記誦學習,使之成為合適的家塾教材。《唐詩三百首》中共收錄了唐代77位詩人的311首詩作,分五言七言,體裁上在分為古體、樂府、絕句、律詩,乃成七卷。這三百餘首經典唐詩中,大多都是名家名作。比如詩聖杜甫就有38首詩作入選,李白、王維、李商隱都有二十多首入選,其餘如王昌齡、孟浩然、白居易、杜牧等等名家不勝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