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首沒入選《唐詩三百首》的經典,每首都是千古名作,沒選是損失

2020-10-11 美詩美文的世界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黃金年代,期間湧現了大量的詩人和詩歌。對於整個唐詩整理統計地比較全的當屬在康熙年間編校的《全唐詩》,共收錄了兩千兩百多位詩人的四萬八千九百多首詩。面對這般數量的《全唐詩》,基本很少有人能夠通讀,大家一般所看的都是各種不同的唐詩選本,而其中最流行且最被家喻戶曉的就是《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共收錄了77位詩人的作品,合計311首。從近5萬首詩歌中選出300餘首,妥妥的「百裡挑一」,所以能夠入選《唐詩三百首》的詩基本都是唐詩中的精品。但畢竟是「百裡挑一」,而且也會受到選詩之人的個人喜好影響,所以《唐詩三百首》的編選還是忽略了一些經典之作,就像下面要介紹的4首詩,每首都是千古名作,沒能入選《唐詩三百首》真的是一種損失。

一.《春江花月夜》

出自張若虛之手的《春江花月夜》,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首詩,畢竟它有著「孤篇蓋全唐」的美譽,聞一多先生更是讚譽它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這首詩全篇很長,我們就節選起首4句來看: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詩人起首便直接破題,描繪出一幅春江月夜圖,而且寫得氣勢磅礴,一下子就抓住了讀者的眼球。江潮浩瀚無垠,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明月隨著湧動的江潮慢慢出現,這裡的「生」字,可謂寫得精髓,瞬間便讓江潮和明月具有了別樣的活力,似乎它們不再是死物,而成了活潑的有生命的事物。月光傾瀉而下,隨著江潮的奔湧閃耀千萬裡,這綿延的春江哪一處不在明月的映照之下。

這首詩起首四句單拿出來其實就是一首水平很高的唐詩,但實際上它洋洋灑灑有幾百字,全詩都保持著這種的高水平,讓人不得不嘆服張若虛的筆力。這樣的詩未能入選《唐詩三百首》,實在可惜。

二.《長安古意》

這首詩出自「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看到這個詩名可能很多人都覺得有點陌生。不過這首詩中卻有著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被化用為大家時常掛在嘴邊的俗語「只羨鴛鴦不羨仙」。

但這首詩最為稱道的並不是上面的千古名句,而是結尾四句「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這首詩洋洋灑灑幾百字,共72句,前面64句文風華麗,著力於長安市中的轟轟烈烈,但結尾4句卻歸於終南山上的寂寥。詩人以此抒發了自己的懷才不遇,也有對驕奢庸俗生活的批判,雖然兩者的描寫篇幅對比懸殊,卻給人「四兩撥千斤」的讀後感,可謂別具一格。

三.《李憑篌引》

這首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畢竟很多人在課本中都曾學過,它出自「詩鬼」李賀之手。李白是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很多詩作不僅才華橫溢而且充滿了想像力,而李賀在想像力這一塊並不輸給李白。這首詩本是寫李憑彈箜的高超技藝,但是李賀卻用豐富的想像力和奇麗的語言,將李憑彈奏出的樂曲渲染得驚天地、泣鬼神。

這首詩中筆者最喜歡的是「老魚跳波瘦蛟舞」這一句。以「老」「瘦」來形容魚龍,可謂是別出心裁,因為老魚和瘦蛟給讀者的印象是羸弱不堪的,但是它們在聽到李憑的樂曲後也開始隨著音樂騰躍起舞,這樣出其不意的描寫,無疑反襯出了李憑樂聲的動人。

樂聲本是抽象的東西,但是詩人卻通過自己奇特的想像,將抽象的樂聲具現化,變成人們似乎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物象,這樣的想像力和描寫可謂巧妙無比。能夠入選課本其實已經證明這首詩有多經典,未能入選《唐詩三百首》真的是一種損失。

四.《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這首詩的作者是史稱「十上不第」的羅隱。羅隱一生參加了十餘次進士試考試,但都無功而返。這首詩便是詩人在某次落第時寫就,表明了詩人對於當時科舉制度和朝廷的失望,看似寫「蜂」實則寫人。那不辭辛苦在田間野地奔波的,既是詩人,也是那些底層的勞動人民,但是他們辛辛苦苦付出,最後卻是讓那些不勞而獲者享受著他們付出得來的成果。這首詩全詩都用很直白的言語,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是在平淡中卻表達出了詩人的思考,可謂言淺而意深。

五.不少人抱不平:比孟郊的「寡婦」詩強

以上四首都是唐詩中的經典詩篇,但是都沒能入選《唐詩三百首》,所以有很多詩詞愛好者對此也是頗為不平,畢竟《唐詩三百首》也並不是只有300首,而是311首,說明數量並沒有特別限制,為什麼不把這些經典之作也選進去呢?還有人更是拿孟郊入選《唐詩三百首》的《烈女操》作對比,稱這些經典作品都被孟郊的「寡婦」詩強,不能入選《唐詩三百首》實在可惜。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女貴徇夫,捨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孟郊的《烈女操》宣揚的本就是封建主義思想,女子亡夫當隨之殉情。這樣的詩作到了現在已然完全不符合時代。不管是文化傳承還是其他的傳承,本就是「留其精華,棄其糟粕」的一個過程,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其實像《唐詩三百首》這樣的啟蒙類典籍也應該有所增減,使其更能符合當下的時代,尤其是《唐詩三百首》本就是唐詩選本,增刪詩詞並不會影響到它本身的閱讀體驗。

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相關焦點

  • 沒想到,《唐詩三百首》竟然騙了我這麼多年
    提起《唐詩三百首》,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你還記得語文課本每首詩後「背誦並默寫」的心理陰影麼?但《唐詩三百首》到底有哪300首呢?為了一探究竟,小編不惜耗「巨資」,買了十幾本不同版本,親自檢測。更何況,孩子是閱讀唐詩最多的群體,讀瘦身版本,難道從小就和某些流傳千古的必讀唐詩失之交臂?那麼,經典的《唐詩三百首》長什麼樣呢?
  • 賈島唯一入選《唐詩三百首》的詩,只有4句,卻留下一個千古遐想
    《唐詩三百首》是歷代唐詩選本中流傳最廣的,可謂是家喻戶曉。之所以能夠如此流行,是因為《唐詩三百首》在選編時就以「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為標準,從各個躺屍體裁中選取那些既經典又優美,並且篇幅適中通俗易懂易於背誦的唐詩佳作。
  • 十首落選《唐詩三百首》的唐人名作,每一首都熠熠生輝
    有道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在歷代詩詞的選本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唐詩三百首》了。清代乾隆年間,當過中學教師(縣學教諭)不甘於安享晚年的孫洙(蘅塘退士)有感於《千家詩》「工拙莫辨」,選編了《唐詩三百首》。此書選入75位唐代詩人、2位無名氏的詩作共310餘首。
  • 十首落選《唐詩三百首》的名作,每一首都熠熠生輝
    有道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在歷代詩詞的選本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唐詩三百首》了。 清代乾隆年間,當過中學教師(縣學教諭)不甘於安享晚年的孫洙(蘅塘退士)有感於《千家詩》「工拙莫辨」,選編了《唐詩三百首》。此書選入75位唐代詩人、2位無名氏的詩作共310餘首。
  • 杜甫最驚豔的一首絕句,卻沒能入選《唐詩三百首》
    後人評價唐詩與唐代詩人,常言李白、王昌齡、王之渙、杜牧等長於七絕,王昌齡甚至被稱為七絕聖手。而杜甫的絕句,不論是生前還是後世,所獲評價都不算很高。就連《唐詩三百首》所選錄的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中,杜甫也僅僅只有兩首入選,一首七言絕句《江南逢李龜年》,一首五言絕句《八陣圖》!
  • 杜甫最精彩的絕句,好多人都會背,卻沒入選唐詩三百首
    杜甫的詩有好多都被收錄進《唐詩三百首》,但是杜甫有一首非常精彩的絕句卻沒有入選唐詩三百首。後世對於杜甫的讚頌和崇拜,是一點都不亞於李白的。這位現實主義詩人,流傳下來的佳作是唐詩裡最多最廣泛的,對後來文學界的影響極其深遠。因此,在《唐詩三百首》中,杜甫的詩歌被選入的是最多的,一共是38首。
  • 《唐詩三百首》中最特殊的三首詩,一首民謠、一首怪詩、一首絕唱
    《唐詩三百首》是歷代數百種唐詩選本中普及最廣的一個選本,其編修的本意是取簡去繁、分門別類,專選唐人經典且膾炙人口之作,以便記誦學習,使之成為合適的家塾教材。《唐詩三百首》中共收錄了唐代77位詩人的311首詩作,分五言七言,體裁上再分為古體、樂府、絕句、律詩,乃成七卷。
  • 《唐詩三百首》中最特殊的三首詩,一首民謠、一首怪詩、一首絕唱
    》是歷代數百種唐詩選本中普及最廣的一個選本,其編修的本意是取簡去繁、分門別類,專選唐人經典且膾炙人口之作,以便記誦學習,使之成為合適的家塾教材。《唐詩三百首》中共收錄了唐代77位詩人的311首詩作,分五言七言,體裁上在分為古體、樂府、絕句、律詩,乃成七卷。這三百餘首經典唐詩中,大多都是名家名作。比如詩聖杜甫就有38首詩作入選,李白、王維、李商隱都有二十多首入選,其餘如王昌齡、孟浩然、白居易、杜牧等等名家不勝枚舉。
  • 《唐詩三百首》中最不應入選的一首詩,入選理由:詩人官太大
    唐詩輝煌璀璨,後世歷代都不乏編選唐詩選本,以至於後世選本眾多,令人眼花繚亂。而歷代唐詩選本中選錄唐詩最多的便是《全唐詩》,流傳最廣的選本則是《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是清代蘅塘退士所選編的唐詩選本,共收錄了77位詩人的311首詩作。
  • 他是唐朝最無恥的詩人,卻寫下千古名作,還入選《唐詩三百首》
    在唐朝就有這麼一位詩人,卑劣無恥,忘恩負義,毫無文人風骨,但她卻寫出了千古名作,還入選《唐詩三百首》。此人叫宋之問,這首詩名為《渡漢江》,全詩如下: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首詩是在他被貶嶺南之時所寫。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在唐宋時期,嶺南是尚未開發的蠻荒之地,加上古代本就通信不便,所以詩人被貶嶺南後才會感慨收不到家人的來信。
  • 李賀水平最高的三首詩,首首都是絕唱,卻落選《唐詩三百首》
    波詭雲譎的畫面,寫出了戰爭形勢的風起雲湧,整首詩歌中都塗抹著一片沉重的色彩,瀰漫著一股壓抑的氣息,但是在這種壓抑中,又湧動著一種熱血報國的情懷。同樣是邊塞詩,王昌齡的絕句是「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與李賀的風格是完全不同,王昌齡雄渾豁達,李賀卻是雄渾中帶著詭譎。
  • 《唐詩三百首》:最經典的童蒙讀物
    我們常能在影視劇中看到上私塾的兒童搖頭晃腦地朗讀詩歌,他們需要經典作品作為課本,而《唐詩三百首》就是運用廣泛的"家塾課本"。對應當下的教育體系,《唐詩三百首》就相當於幼兒園或小學的教材,為什麼這部供兒童學習的教材能成為經典並廣受推崇呢?這要從《唐詩三百首》的編者說起。
  • 《唐詩三百首》版本無數,我只推薦這一本
    今天給大家推薦這本由果麥文化 x 書享聯盟 x 詩詞世界全網獨家首發的絕美圖文典藏版《唐詩三百首》,禮盒版限量5000冊,由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引馳選編,篇篇都經典,千古名句都入選。
  • 劉禹錫這首唐詩膾炙人口意義深刻,沒入選唐詩三百首真是可惜
    不過劉禹錫的作品在唐詩三百首當中,並沒有得到很高的重視。查閱一下,只有4首古詩入選唐詩三百首,分別是《烏衣巷》、《蜀先主廟》、《西塞山懷古》和《和樂天春詞》。這四首古詩是很經典,不過在這四首之外,劉禹錫還有很多經典。
  • 典藏禮盒版唐詩三百首,簡明易讀,膾炙人口
    即使經過多次篩選,普通讀者依舊難以遍讀如此繁多的唐詩。今天給大家推薦這本由果麥文化 x 書享聯盟 x 詩詞世界全網獨家首發的絕美圖文典藏版《唐詩三百首》,禮盒版限量5000冊,由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引弛選編,篇篇都經典,千古名句都入選。
  • 他一生僅傳下一首詩,便成千古名作,還入選《唐詩三百首》
    作詩當參此意,便有神聖工巧」,又如《唐詩箋注》:「此詩增減不得一字,與「三日入廚下」詩,俱為五絕之最」。由此可見,《春怨》這首詩成為千古名作,入選《唐詩三百首》,不無道理。下面我們便來一起看一看金昌緒的這首詩: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 他只留下了一首詩,卻入選《唐詩三百首》,短短20字令人叫絕
    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這個詩人,只留下了一首詩,卻入選《唐詩三百首》,短短20字令人叫絕。 而金昌緒也是如此,若非這首《春怨》,恐怕後世不會有人記得他是誰。 我們也知道蘅塘退士在編選《唐詩三百首》時,有一個原則就是非膾炙人口的不選。 那麼金昌緒的這首《春怨》為何可以那麼多相同題材的詩歌中脫穎而出,千年傳唱不衰呢?我覺得有三個原因。
  • 一首經典唐詩,短短4句卻句句經典,絲毫不遜色於唐詩三百首
    說到《唐詩三百首》,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這絕對是一本極為經典的傳統讀物,在我們每個人沒上小學的時候,可能我們連字都認不全,但是我們卻一定讀過這本書。毫無疑問,能夠入選其中的每一首詩,絕對都是流傳千古的經典佳作,只不過可惜的是雖然這本詩集如此出名,但是也不是沒有遺憾,比如說一些同樣十分經典的作品就並沒有被收錄其中。
  • 《唐詩三百首》五首五言古詩,每一首都是千古名篇
    《唐詩三百首》五首五言古詩,每一首都是千古名。起首兩句,警拔新穎。在外為官的人對於歲月的推移,景物的變化,總是比較敏感。接著四句,是寫早春的景色,十分貼切。最後兩句,與首句呼應,也扣緊一個「和」字。《雜詩》沈佺期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
  • 被《唐詩三百首》遺落的一首詩,通篇句句是經典,值得我們一讀!
    《唐詩三百首》那是最經典的傳統讀物,每一個人還在沒有上學之前,也都必須要先讀這部作品,裡面的每一首詩,那都是優中選優,也都是難得的經典之作,但是這部如此著名的詩集,其實也還是有遺憾,一些同樣很經典的作品,可是它同樣沒有收錄,其中最經典代表性的則是高適的《別董大二首.其一》,這首詩無論是寫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