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寫送別的唐詩,有情有義有景有心,關鍵還有爭議

2020-12-21 如此品讀

唐詩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有代表力的文學樣式,在中國人的骨子裡留下了不朽的文化基因,讀唐宋詩詞就像吃一道家常菜,可口而溫暖,又像是暗夜裡守望的一盞明燈,情深而意重。

文章千古事,詩詞在心中。走到哪裡,詩詞總是隨行的。有枯藤老樹的高古意境,也有渭城朝雨的款款深情,有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江南旖旎風光,更有北風吹雁雪紛紛的蒼涼壯闊。

在那太多太美的詩詞中,送別這一類別的詩詞佔去了半壁江山。雖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但仍是心懷戚戚,依依不捨。在古代因為遊宦是一種常態,在朝做事的官員們便只能東奔西走。在送別時,人們留下了不朽的經典詩詞,既是安慰臨行的朋友,又是自我的安慰。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何等的豪邁!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又是何等的悽涼。達觀的蘇東坡便寫道,此事古難全。只有無奈,傷感和故作輕鬆罷了。

在唐代詩人李白的送別的詩裡,有這樣一首詩,有情有景有心,關鍵是這位大詩人留下的詩,現在有兩個版本,於是便有了爭議。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他所寫的故事發生在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寶十二載)。當時,李白在揚州,聽聞王昌齡從江寧丞被貶為龍標尉,雖不能親赴送行,只好遙寄此詩,做自己的一番心意。這便是有心之作。

詩中情景交融,真情感人。寫在楊花落盡的暮春時節,那當是繁花正盛之時吧,聽那子規聲聲,便生出幾多憂傷。子規啼血這個典故,讓人不禁流淚。應在此景上,增添了送別的悲情。

他說,聽說你被貶了龍標尉。已經舟過五溪。我不能親自送你,可我的心啊,我的那份不舍的心,那份與你一樣感受孤獨苦感的靈魂,會一直陪著你。你可以抬頭看那天上的明月,帶著我對你的牽掛,遙掛中天,伴著你,一你到夜郎以西。

隨風還是隨君,詩詞大會上的爭議

由董卿主持的一檔詩詞節目,曾經在大江南北引起過不小的轟動,因為詩詞大會,讓很多對詩詞不太敏感的人士也紛紛加入到學習詩詞的行列中來,又掀起了學背詩詞的熱潮。

關於是隨風直到夜郎西,還是隨君直到夜郎西。歷來就有爭議,在教材中,大家一般都是以隨君為主要範本。只是這樣的題,甚至是默寫題中,也一直是迴避出題的。但詩詞大會卻考了一次。

中學語文老師夏昆已經過關斬將,當上了擂主,當時的題目是根據線索說出一聯名句。線索給得非常明確,既道出了詩的作者是李白,也說出了贈詩的對象是一個被貶的人,而且還提到了明月。

夏老師勝券在握: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主持人說,他答錯了,理由是是:隨風直到夜郎西。只因這道題,夏老師失去了擂主資格。

無獨有偶,這道題再次出現在詩詞大會的擂臺上。仍然是在網友的質疑聲中結束。其實隨風或是隨君終有一訛,只是大家已經無法再去考證。只要詩中表達的意境與感情沒有問題,無論是哪個字,我們都可以接受。

真情不變,明月相送,人生苦短,我們且行且珍惜,那份來自遙遠的問候。那便是真心,真情,真正詩歌要表達的東西。

願離別更少,願人世團圓,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END

相關焦點

  • 王勃很有意思的詩,全詩無一風字,卻寫出了唐詩中最有情有義的風
    一首是《滕王閣序》,全文不計標點洋洋灑灑共寫了717個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等金句,讓世人見識到這個一個25歲年輕人的驚世才華。另一首是《送杜少度之任蜀川》,「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寫出了唐詩中最打動人心的送別,讓世人知道原來送別也能送出這樣的大格調,從此這10個字被廣泛運用。
  • 孟浩然一首送別唐詩,句句有水,28字就是俊美的江南水鄉
    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唐詩就是如此。是孟浩然最精美的送別詩作,每一句都有水,28個字背後的背景就是俊美的江南水鄉。 這首唐詩就是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題目當中告訴我們這是一首送別唐詩,唐人的送別詩非常之多,尤其對於孟浩然這樣在文壇久負盛名的人來說,結交天下的好朋友更是不可勝數。
  • 劉禹錫以水為題,寫給白居易一首送別詩,有情、有理、有趣!
    在唐詩宋詞裡面,送別詩詞是一個很大的題材,送別詩裡面最常見的意象便是「長亭」「行舟」「飲酒」「折柳」... 了,比如「南北短長亭,行路無情客有情」、「自此改名為折柳,任他離恨一條條」等。以水為題來寫送別詩的,有河水、潭水等,比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可是僅僅只以清水為題,來寫送別詩詞的算是很少了。今天這首送別詩便是以「清水」為題來寫的。
  • 晏殊很感人的一首送別詞,裡面還化用了唐詩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宋朝的文人其實是很有趣,他們在繼承傳統的詩歌的同時,又另闢蹊徑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裡面很多的經典之作,那也是膾炙人口,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北宋詞人晏殊的一首送別詞,也就是這首《喜遷鶯·花不盡》,這首詞情感細膩,寫得也是極為傷感,另外又是化用了唐朝詩人李賀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從而讓這首詞顯得別具一格,還充滿了無限的憂愁,讀來當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 唐朝二流詩人的一首詩,有情有義有水平,不輸王維白居易
    「大曆十才子」是唐朝中期的一個詩歌流派,他們以南北朝的山水詩人謝眺為宗,多寫山水和隱逸類的詩歌。這些人中,有的生平已無法考證,甚至流傳下來的詩歌也所剩無幾,例如耿湋、夏侯審,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當然,也有的雖然比不上李白杜甫王維這些大咖,但是好歹也留下了膾炙人口的篇章。
  • 明代才女寫的一首送別詩,媲美唐詩!快來看看吧!
    明代才女代父親所寫的一首送別詩,情韻滿滿!這首詩是什麼呢?就是:代父送人之新安!他的作者是:陸娟。,其中送別之情,不言而喻!他是寫友人馬上出發,可是,卻沒有其他送別詩的俗套。他寫的是:人立東風酒半酣。酒半酣 一下子就把送別的傷心,自哀,愁怨給去掉了。酒半酣 是一種半醉半醒的境界。我們可以想像到:楊柳依依在渡口,人在渡口,迎著春風,半醉半醒,衣衫獵獵。
  • 杜甫為寡婦出頭寫下一首詩,有情有義,卻被後世評價:最下乘
    李白擅長寫七言絕句和古詩,他的《早發白帝城》甚至被後人評為「七絕壓卷之作」,還有《夢遊天姥吟留別》、《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都是膾炙人口的七言古詩,入選《唐詩三百首》。而杜甫和李白不一樣,他更擅長寫七言律詩。
  • 此人生平僅有6首詩傳世,就有兩首千古絕唱,還有一首冷門重陽詩
    李杜王孟、東坡易安稼軒等等名家都有重陽節詩詞傳世,連近代的偉人也有一首《採桑子·重陽》廣為流傳。他生平僅有6首絕句傳世,其中就有兩首千古絕唱。一首被譽為「七絕之最」,還有一首被稱為五言絕句的壓卷之作、在唐詩影響力排行榜上高居第四。這兩首詩便是大家熟知的《涼州詞》和《登鸛雀樓》。其餘四首也都是盛唐佳作,但稍有些冷門,其中就有這首寫載重陽佳節的《九日送別》,是詩人在薊州任守時期歷九月初九日重陽節登高飲酒送別好友的贈別之作。
  • 一首很美的送別詞,比喻出彩,有溫度有情感的文字讓送別充滿祝福
    或許是距離產生美的原因吧,所以古人就將送別格外地珍視起來。他們會在送別的時候寫首詩詞,藉以增添送別的儀式感,這一首首送別的詩詞也會將親人朋友間的感情加深。空間的隔離感、時空的距離感、心理的距離感讓送別詩詞具有獨特的藝術美麗。
  • 唐詩裡很經典的一首送別詩,通篇淡淡著筆,平淡中蘊含了無限深情
    而唐詩裡面就有很多描寫送別的詩作,尤其是王維的一首《送別》,更是成為了送別詩裡的千古名篇。那除了王維的《送別》一首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同樣很感人的詩作,譬如權德輿的這首《嶺上逢久別者又別》,同樣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悽美,雖然通篇淡淡著筆,但是平淡中又蘊含了無限深情,讀來當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 劉長卿一首送別唐詩,最後14字膾炙人口,頗有王維送別詩的韻味
    劉長卿是唐代中期很著名的詩人,他的五言詩寫的很棒,在文學史上也很有名氣。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就出自他的筆下,不管是五言絕句還是五言律詩。他都做到了極致。而他自己對五言詩也很看重,很是得意,所以才會封自己為五言長城。
  • 孟浩然一首送別友人的七絕唐詩,28字寓情於景如行雲流水一般精美
    今天我們所分享的是他的一首送別友人的七絕唐詩。全文只有28個字,但是卻寓情於景,28個字書寫如行雲流水一般精美絕倫,讓今天的我們也能夠感受到其中的絕美意蘊。這首古詩的題目是《送杜十四之江南》,題目當中就能夠看出這是一首送別古詩。雖然題目和主題都是送別,但是在這28個字除了「君去春江」卻絕少提到送別。每一句都是一幅絕妙的圖景,而且送別的情感就蘊含在這種圖景當中。
  • 隋朝末年一首不知道作者的送別詩,卻已經有了唐詩宋詞的韻味
    雖然有很多創舉,但是年限實在太短,很多的榮耀都歸同到唐朝當中,並稱為隋唐;二則是因為隋朝的詩歌確實不夠太出色,被唐詩的光芒完全覆蓋。唐詩宋詞是中國古典詩詞史上最精彩的作品,其實也不過是在前朝各個朝代歷史的積累而最終帶來的。古典詩詞的發展是一脈相承的,在不同的朝代呈現出不同的形式和色彩。
  • 白居易為劉禹錫寫的一首悼念詩,有情有義有水平,令人感動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白居易和劉禹錫同樣交情匪淺,劉禹錫去世後,白居易寫下一首《哭劉尚書夢得》,有情有義有水平,令人感動。兩人一見如故,白居易為劉禹錫寫了一首《醉贈劉二十八使君》,而劉禹錫則回了一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是他們友誼的開端。此後兩人常有詩歌唱和,例如《和樂天春詞》、《酬樂天詠老見示》等等。
  • 有情有義的蘇軾為小妾,也寫了一首悼亡詞,論深情不輸《江城子》
    蘇軾是一位有情有義之人,從他那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就可以感受到他的一片深情,對於妻子一往情深;雖然當時王弗已經逝世了十年,可是蘇軾依舊還是在思念著她,十年後在密州寫下了這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詞。蘇軾無非就是表達了懷念之情,還有對於妻子的愧疚,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年,當時蘇軾19歲,王弗也只不過16歲,但是兩人恩愛有加,只是命運弄人,26歲時王弗因病逝世,讓蘇軾悲痛萬分。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送別詩,一千多年來無人超越,成為唐詩裡的名篇
    這也就是為什麼唐詩裡很多的經典名篇,使得後世很多的詩人一直去模仿,可是他們的模仿,卻是一直也無法超越。那說起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那當屬李白、杜甫和王維,他們三位也被稱為是盛唐時期的三駕馬車,每個人的作品拿出來那都是驚天地泣鬼神,而且他們的很多作品不僅寫得好,同時還充滿了哲理,有著對於人生深刻的探討,也正是這種深刻性,也令這些作品顯得別具一格,使得人們讀來不僅能夠感受到唐詩所獨有的魅力,同時也能夠從中學會更多的東西,明白更多的道理。
  • 唐詩中很有名的一首送別詩,最後7字是神來之筆,令人叫絕
    所謂送別詩,就是抒發詩人離別之情的詩歌。由於交通不便,通信極不發達,古人往往一別就很難再相見,因此古人特別看重離別,往往設酒餞別,折柳相送,文人墨客更是吟詩話別。如我們所熟知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等,都出自於送別詩。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謝亭送別》,便是唐詩中很有名的一首送別詩。它出自於唐代詩人許渾之手,是許渾在安徽宣城送別友人後寫的一首七言絕句。比較有意思的是,許渾的這首詩久負盛名,但他自己在唐代群星璀璨的詩人中卻只能算一位不知名詩人。
  • 在送別中感悟光陰如水,一首28字唐詩滲透了超越時光的永恆
    在古典詩詞當中,有非常多的送別古詩。在那個交通和通訊及都不發達的古代,人與人之間的送別可以算得上是人生非常大的事情了。因為離別,不單意味著兩個人在空間距離上的拉開,在一定程度上還無法預知下一次相聚時在什麼時間。
  • 唐詩中最絕妙的六首送別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
    送別是古代詩歌中最多的內容題材之一,送別詩也是古詩詞一大類。僅僅唐代將近三百年,四萬餘首唐詩中的送別詩就多逾數千。在最為經典的唐詩選本《唐詩三百首》中,入選的送別詩不下於三十首。其中有很多流傳千古的佳作,也不乏膾炙人口的名句。
  • 李白最美的一首送別詩,簡簡單單28個字,卻美到令人心醉
    導語:李白最美的一首送別詩,看似簡簡單單的28個字,卻美了千年時光,美到令人心醉。 都說詩人是最感性的一群人,他們總是通過詩句來抒發自己最真實的情感,他們總是有那麼多的感慨和感嘆。無論是金榜題名還是名落孫山,不管是郊遊踏青還是友人小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