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是如何實現水清岸綠的?

2020-12-09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千河歸一湖,一湖入長江。這裡是江西九江。

三面環水,一面環山;百萬人口,千萬人流;在九江長達2200年的歷史中,這座江南小城被水文化滋潤著,百姓傍水而居,城市因水而美,經濟因水而旺。

十裡河畔水清岸綠,碧水潺潺,沿岸居民共享治理成果

攝影:劉聖賢

家住九江市水木清華小區的程有勇,吃過晚飯後沿著十裡河岸散步。他說,以前的十裡河蚊蠅亂飛、臭氣燻天,人們經過時紛紛掩鼻而過。如今,十裡河畔水清岸綠,柳暗花明,碧水潺潺,新配套的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讓這裡成為九江市民熱門的打卡地。

十裡河、濂溪河、小楊河、五柳河、龍門溝、八裡湖、賽城湖......九江城區水系發達,河流縱橫,豐富的水資源為這座宜居城市增添了無限靈性。但由於歷史原因,九江中心城區存在大量的管網空白,小區雨汙混流、管道錯接漏接,導致汙水與雨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城市自然水體中,對水環境造成一定影響。

治理前,九江的河湖到底有多糟糕?

十裡河是九江市中心城區的一條內河,河水來自廬山,途經濂溪區、開發區、最終流入八裡湖,奔向長江。十裡河全長約12.5公裡,流域範圍內有生態保護區、城中村、工業園、居住小區及商業綜合體,與九江百姓生活親密相連。十裡河沿岸共有排水口259個,其中排汙口77個、雨水口169個;沿線共有3條支流匯入,分別為濂溪河、小楊河,龍門溝。十裡河上遊水體清澈見底,底部沉積物少,水體流經中心城區後,由於排水系統不規範、沿河棚戶區直排等問題,至兩河下遊部分區段已為黑臭水體,水體渾濁、淤泥沉積,惡臭難聞。

黑臭在水體,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網,關鍵在排口。針對水體、點面汙水源、雨汙管網及處理設施等,長江環保集團江西省區域公司全面普查, 對入河排口、水質和底泥、地下管道、內外汙染源、駁岸、沿岸小區等進行調查,梳理查找出了雨汙合流溢流、初期雨水源汙染、底泥及水生植物汙染、水體自淨能力差等黑臭水體根源問題。採取「市政雨汙管道-河-湖聯動」綜合治理方式,實施控源截汙、生態修復、環境景觀提升等七項工程,治理面積19.25平方公裡,涉及79個小區雨汙分流改造,惠及市民約27萬人。

如何讓黑臭水體治理實現質的飛躍?長江環保集團江西省區域公司組織技術骨幹力量,因地制宜成立技術攻關小組,研究新工藝、新方法,全面梳理了施工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提出解決措施,針對專項問題編制專項施工方案,並逐條落實於現場施工過程中。一是採用「環保絞吸式挖泥船+板框壓濾」處理技術,科學實施十裡河下遊河道疏浚,解決了河床抬高、河床淤積嚴重、汛期過流能力不足的問題;二是採用紫外光固化等管道非開挖修復的方式,解決了開挖施工困難,汙水管網滲漏、破裂等問題,消減對河道水質的影響;三是採用截流井及上遊雨汙分流改造等方式解決汙水直排河道問題,切實做到綜合治理、持續治理、徹底治理。

引活水,潤古城。長江環保人始終堅定不移地將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深刻領會並自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全面優化九江中心城區防洪排澇安全格局,健全市政管網系統的同時,系統解決水汙染、水環境、水生態問題,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提升城市品質。

開門能見綠,推窗可見景。水環境綜合治理讓九江人民共享了貨真價值的生態紅利,收穫了滿滿的幸福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江西描繪長江「最美岸線」:江豚騰躍 水清岸綠
    (資料圖) 程鵬 攝   中新網九江12月10日電 題:江西描繪長江「最美岸線」:江豚騰躍 水清岸綠  記者 李韻涵  「現在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江豚在水中活躍,這在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曾經是漁民的舒銀安如今「洗腳上岸」,成為了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江豚巡護志願隊中的一員。
  • 松江:九亭的河道為何水清岸綠?靠的是什麼?
    松江:九亭的河道為何水清岸綠?靠的是什麼?面對評選結果我們不禁會問:九亭的河道為何水清岸綠?靠的是什麼?原來,近幾年九亭鎮黨委、政府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高質量轉型發展上精細化推進「河長制」,進一步加強河道治理機制,創新治理措施,保持河道生態平衡,保障河道安全,全面提升九亭鎮河道水環境質量,還居民一個水清岸綠的美麗家園
  • 滇池又見水清岸綠
    滇池又見水清岸綠 2020-06-27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湖南百舸水利公司高質量推進江西萍水河治理
    萍水河暢水清。萍水河畔景色怡人。紅網時刻12月11日訊(通訊員 鄧天貴)行走在萍鄉市湘東區萍水河畔,抬眼望去,左邊是清澈的河水依稀見到魚遊淺底,右邊是大片火紅的格桑花海,在陽光下一一搖曳絢爛多姿,「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儼然成了市民心中的一處新的網紅打卡地。這是湖南百舸水利公司挺進江西萍鄉市對萍水河河道實施綜合整治,湘人治水的又一工程。
  • 如今的會城紫水河——水清岸綠!
    如今的會城紫水河——水清岸綠!為了把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象還給群眾,圭峰會城痛定思痛,為守護一河清水積極作為。為了實現青山可望、碧水可親、自然可得,圭峰會城堅持「一盤棋」思想,形成強大合力,打好治水攻堅戰。為進一步鞏固治理成果,圭峰會城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清漂」專項行動、「河小青」護河志願行動,並實施河長保潔制度,致力於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環境,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家園。攻堅克難開展「五清」專項行動
  • 滿眼水清岸綠!渝北湖庫水生態修復見成效
    滿眼水清岸綠!湖水清澈見底、波光粼粼放眼望去儘是「藍天碧水、蔥蘢綠樹」的春日景觀而這個畫面只是湖庫水生態修復見成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城區湖庫汙染治理工作中,渝北創新性地採用生物綜合治理技術,對5個城區湖庫實施了水生態修復,使湖庫水質得到極大改善,全力打造水清岸綠的生態宜居環境
  • 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打包」治汙,明年將現水清岸綠美景
    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打包」綜合整治將大幅改善河湖水質,打造水清岸綠的生態景觀。「一湖一策」精準治汙,護住一湖清水27日上午,轟隆的機械聲中,外沙湖湖底的淤泥不停被挖起,通過管道輸送到岸邊的處理廠處理。
  • 實現水清岸綠,南京東山總部園讓水「活」起來
    揚子晚報網12月6日訊(通訊員 姚冬梅 記者 劉麗媛)近日,記者從南京東山總部園了解到,繼完成轄區內黑臭河道整治、實施水質提標及雨水管網檢測維修兩大工程後,今年以來,東山總部園牽住「活水」的「牛鼻子」,推動園區水環境持續改善,確保「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 以督促改見成效②|青島:從「惡臭難聞」到「水清岸綠」
    青島:從「惡臭難聞」到「水清岸綠」2018年8月,山東省對青島市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期間,有不少群眾對膠州市雲溪河、護城河兩條過城河道異味擾民問題進行投訴舉報。群眾的訴求,就是「集結號」,為此,膠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現場辦公,帶領多部門研究破解過城河道的汙染問題。
  • 南沙河與五一渠、大寨渠等12條溝渠年內織就水清岸綠
    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海澱區水務局「編織」起一張生態循環水網,通過建設泵站和管線、打造溼地等方式,由南沙河帶動北部12條支渠循環流動,既帶活了乾涸的支渠,又改善了南沙河水質,最終實現水清岸綠的目標。近日,相關工程已經正式復工,預計今年年底前完工。
  • 武漢開發區三角湖綜合整治工程完工 重現水清岸綠
    武漢開發區三角湖綜合整治工程完工 重現水清岸綠 2019-05-20 14:35: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武漢5月20日消息(記者張卓
  • 全面深化實施河長制 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目標
    原標題:全面深化實施河長制 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目標   河長制,即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轄區內河流的汙染治理,是從河流水質改善領導督辦制、環保問責制所衍生出來的水汙染治理制度,其目的是為了保證河流在較長的時期內保持河清水潔、岸綠魚遊的良好生態環境。實施河長制,可以讓本來無人願管、被肆意汙染的河流,變成懸在河長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我國「水危機」嚴峻的當下,催生河清水綠的可行制度。
  • 【「十三五」輝煌成就】秦州水利:交好水清 岸綠 河暢的民生答卷
    【「十三五」輝煌成就】秦州水利:交好水清 岸綠 河暢的民生答卷 2020-12-15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長安鎮的長青渠經系列治理水質明顯好轉 「水清岸綠 我們很自豪」
    原標題:長安鎮的長青渠經系列治理水質明顯好轉「水清岸綠,我們很自豪」   「經過治理,長安鎮的長青渠水質明顯好轉,看著水清岸綠,我們也感到很自豪!」
  • 「水清岸綠...
    13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了解到,如今的江陵長江岸線植綠復綠、拆除非法採砂船、整治非法碼頭……在著力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大美畫卷」中,正為這一詩句作出全新的詮釋。建設能源通道:把江陵發展「快起來」公路在上、鐵路在下。
  • 「街鎮動態」從乾涸淤泥到水清岸綠,九亭一直在努力!
    經諮詢了解到,該河道正在進行大整治,目前正處於清淤階段,清理完畢後將重新注水,屆時整條河將恢復水清岸綠的整潔環境。雖然沒看到魚,但是在現場有了很多其他「收穫」。河道內單車、三輪車不知默默躺在河內多久了,車身已鏽跡斑斑!除此之外,河道內還有瓦罐、家具等雜七雜八的物件。若不及時清理,將嚴重影響河道生態!
  • 水清岸綠環境美,朝陽這5處水岸景美又涼快!
    雖然已到了立秋節氣但並沒有感覺到「秋爽」咱大朝陽的氣溫依舊居高不下如何躲開高溫初入馬家灣,河道寬闊蜿蜒,水面平緩舒展,兩岸怒放的花鋪紅河岸,紅中透紫的彩葉草、色彩斑斕的太陽花在坡丘長廊夾道而開。舉目四望,目之所及是綠山,是清水,是白橋,是棧道。流連其中,儼然是到了煙雨江南。
  • 重慶日報‖瓊江重現水清岸綠
    補齊管網短板從今年初瓊江水質降至五類水質,到如今重回三類水質,近一年來,瓊江流經的潼南區和銅梁區各級河長們,積極想辦法、思對策,徹底整治瓊江沿線汙染源頭,終於重現了瓊江水清岸綠之景。瓊江是涪江一級支流,由四川進入我市境內後,流經潼南、銅梁匯入涪江。去年底,通過一些整治,瓊江水質也曾達到三類水質,但到了今年初,瓊江水質再次惡化。
  • 打卡「綠道之城」長安②十餘裡茅洲河碧道水清岸綠好風光
    今天第二站,我們來到長安茅洲河畔,給大家展示一個美麗的「綠色長廊」,領略水清岸綠好風光。圍繞「撥草現珠,串珠成鏈,多鏈成環,環環相扣,扣扣相通,通山達海」理念,長安「綠道之城」建設呼之欲出。近年來,長安舉全鎮之力推進茅洲河水汙染綜合整治,基本達到了「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目標,沿岸的碧道成為了長安「網紅打卡點」,每天都有大量的市民來到這裡唱歌、跳舞,舉辦各類文化休閒活動,成為周邊市民的親水平臺。當前,11.88公裡的茅洲河碧道上錯落有致的建成了9大主題公園。
  • 成都錦江水治理:用一片水清岸綠交出成績單
    如今,市民能泛舟錦江,享受水清岸綠的水環境,與成都錦江水治理的推進密不可分。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肯定了成都做好頂層設計,採取相關措施治理府河成都段取得的成績。他提到:「做好頂層設計後,只要一錘接著一錘敲,必然大有成效。」為治理水環境,成都連續出臺「治水十條」、實施水汙染防治「626」工程、推行河長制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