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督促改見成效②|青島:從「惡臭難聞」到「水清岸綠」

2020-12-19 閃電新聞

編者按

實踐表明,組織開展中央、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推動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平臺,是推動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的關鍵抓手,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是推動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硬招實招。

近年來,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決扛起中央、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的政治責任,聚焦重點難點問題,層層傳導壓力,壓緊壓實責任,建立完善協作配合、系統推進的長效工作機制,有效解決了一大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督察整改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人民群眾的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顯增強,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堅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為集中展示各地組織督察整改的顯著成果,加強學習交流,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收集整理了一批「以督促改見成效」示範案例,現予刊發,敬請關注。

青島:從「惡臭難聞」到「水清岸綠」

2018年8月,山東省對青島市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期間,有不少群眾對膠州市雲溪河、護城河兩條過城河道異味擾民問題進行投訴舉報。群眾的訴求,就是「集結號」,為此,膠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現場辦公,帶領多部門研究破解過城河道的汙染問題。

1

提標改造,16年「老廠」華麗轉身

膠州市城區汙水處理廠始建於2004年,設計規模5萬噸/天。近年來隨著膠州市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城區人口不斷增加,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汙水處理廠規模雖然提升到10萬噸/天,但是汙水處理能力依然明顯不足。為此,膠州市將城區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及三期擴建工程擺上重要議程,多部門協同聯動,加快推進汙水收集和配套管網建設,提高汙水處理能力,確保應收盡收、有效處理,切實改善城鄉居民生產生活環境。汙水處理廠三期工程總投資2.8億元,已於2020年10月正式通水,全廠汙水處理能力達到15萬噸/天,實現出水水質提升到準四類標準,可滿足全市汙水處理需求。

整改前的過城河舊貌

2

生態補水,為過城河道注入「新活力」

2015年,膠州市曾投資7400萬元建設補給水淨化廠,在青島市率先實現利用中水實施河道生態補水,但存在運行不暢、補水能力不足等問題。為進一步提高汙水處理能力,2018年,又投資3300餘萬元完成補給水淨化廠升級改造工程,新建曝氣生物濾池、磁混凝沉澱池等設施,對尾水進行深度處理,出水進入城區河道,不僅實現了水資源的再生利用,更是推動了城區水系「活」起來,切實改善河道水質。目前,補給水淨化廠設備已全部投入運行,日處理能力5萬噸/天,每年可向城區河道補充景觀用水1000多萬噸。

生態補水源頭一角

3

加強巡查,實現河道常態化管理

膠州市生態環境、城鄉建設部門建立了聯合會商機制和定期巡查機制,對發現的問題集中分析研判,確保過城河道水質穩定達標。安排專門施工隊伍定期巡查、維護,確保管網引排通暢。成立專門的河道保潔隊伍,定人、定崗、定責,常態化、持續化開展保潔模式,實現「水清岸綠景美」。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破解過城河道的水汙染問題,既是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信訪件整改的重要任務,也是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環境訴求的民生工程。為此,膠州市交出了一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生態環保答卷。

整改後的過城河美景

編輯:孫魯軍

相關焦點

  • 滿眼水清岸綠!渝北湖庫水生態修復見成效
    滿眼水清岸綠!渝北湖庫水生態修復見成效 2020-03-30 0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西九江是如何實現水清岸綠的?
    十裡河畔水清岸綠,碧水潺潺,沿岸居民共享治理成果攝影:劉聖賢家住九江市水木清華小區的程有勇,吃過晚飯後沿著十裡河岸散步。他說,以前的十裡河蚊蠅亂飛、臭氣燻天,人們經過時紛紛掩鼻而過。如今,十裡河畔水清岸綠,柳暗花明,碧水潺潺,新配套的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讓這裡成為九江市民熱門的打卡地。十裡河、濂溪河、小楊河、五柳河、龍門溝、八裡湖、賽城湖......九江城區水系發達,河流縱橫,豐富的水資源為這座宜居城市增添了無限靈性。
  • 如今的會城紫水河——水清岸綠!
    如今的會城紫水河——水清岸綠!現在環境好了,水清岸綠,每天早晨、傍晚,大家都喜歡沿著河邊散步。」近日,市民梁阿姨走在會城紫水河邊,對這幾年的黑臭水體整治成效讚嘆不已。重點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黑臭水體是民心之痛、民生之患,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
  • 松江:九亭的河道為何水清岸綠?靠的是什麼?
    松江:九亭的河道為何水清岸綠?靠的是什麼?面對評選結果我們不禁會問:九亭的河道為何水清岸綠?靠的是什麼?原來,近幾年九亭鎮黨委、政府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高質量轉型發展上精細化推進「河長制」,進一步加強河道治理機制,創新治理措施,保持河道生態平衡,保障河道安全,全面提升九亭鎮河道水環境質量,還居民一個水清岸綠的美麗家園
  • 打卡「綠道之城」長安②十餘裡茅洲河碧道水清岸綠好風光
    今天第二站,我們來到長安茅洲河畔,給大家展示一個美麗的「綠色長廊」,領略水清岸綠好風光。圍繞「撥草現珠,串珠成鏈,多鏈成環,環環相扣,扣扣相通,通山達海」理念,長安「綠道之城」建設呼之欲出。近年來,長安舉全鎮之力推進茅洲河水汙染綜合整治,基本達到了「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目標,沿岸的碧道成為了長安「網紅打卡點」,每天都有大量的市民來到這裡唱歌、跳舞,舉辦各類文化休閒活動,成為周邊市民的親水平臺。當前,11.88公裡的茅洲河碧道上錯落有致的建成了9大主題公園。
  •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如此景致再現江蘇靖江……
    近日,我市馬橋鎮嚴家港樣板河道打造初步完成,如今的嚴家港再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致,不僅具有排澇、灌溉的河道功能,河兩岸更成為村民休閒、娛樂、健身的好去處。這是我市樣板河道打造的一個縮影。今年,我市已完成8條樣板河道的打造,總長度逾28公裡,累計投入5000餘萬元。
  • 長安鎮的長青渠經系列治理水質明顯好轉 「水清岸綠 我們很自豪」
    原標題:長安鎮的長青渠經系列治理水質明顯好轉「水清岸綠,我們很自豪」   「經過治理,長安鎮的長青渠水質明顯好轉,看著水清岸綠,我們也感到很自豪!」
  • 滇池又見水清岸綠
    滇池又見水清岸綠 2020-06-27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杏壇:水環境治理顯成效,水清岸綠景美_杏壇新聞_順德城市網
    杏壇水環境治理顯成效,生態環境得以改善。在「水清岸綠」的嶄新面貌,成為村民飯後休閒散步的好去處。驗收組成員表示:目前已治理河道水清、岸綠、景美,整治成效非常突出。   杏壇水鄉,因水而生、因水而興。通過黑臭水體治理工程的實施,全面推進治水攻堅工作,不僅滿足群眾的生態環境需求,更通過完善基礎建設打造良好投資環境,助力高質量發展。杏壇生態環境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水環境治理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需要持續鞏固、長治久清。
  • 重慶日報‖瓊江重現水清岸綠
    補齊管網短板從今年初瓊江水質降至五類水質,到如今重回三類水質,近一年來,瓊江流經的潼南區和銅梁區各級河長們,積極想辦法、思對策,徹底整治瓊江沿線汙染源頭,終於重現了瓊江水清岸綠之景。瓊江是涪江一級支流,由四川進入我市境內後,流經潼南、銅梁匯入涪江。去年底,通過一些整治,瓊江水質也曾達到三類水質,但到了今年初,瓊江水質再次惡化。
  • 「街鎮動態」從乾涸淤泥到水清岸綠,九亭一直在努力!
    經諮詢了解到,該河道正在進行大整治,目前正處於清淤階段,清理完畢後將重新注水,屆時整條河將恢復水清岸綠的整潔環境。雖然沒看到魚,但是在現場有了很多其他「收穫」。河道內單車、三輪車不知默默躺在河內多久了,車身已鏽跡斑斑!除此之外,河道內還有瓦罐、家具等雜七雜八的物件。若不及時清理,將嚴重影響河道生態!
  • 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打包」治汙,明年將現水清岸綠美景
    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打包」綜合整治將大幅改善河湖水質,打造水清岸綠的生態景觀。「一湖一策」精準治汙,護住一湖清水27日上午,轟隆的機械聲中,外沙湖湖底的淤泥不停被挖起,通過管道輸送到岸邊的處理廠處理。
  • 南岸:苦竹溪生態修復出成效 水清岸綠百姓點讚
    「沒整治之前,水面垃圾四處漂浮,河道堵塞導致河水也發出陣陣惡臭,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居民來這裡駐足觀景。現在不一樣了,經過治理後,原本垃圾淤積的河道變得乾淨寬闊,還經常有水鳥嬉戲,出門就可以逛公園,就像變魔術一樣,水清岸綠的苦竹溪又回來了。」說起苦竹溪的變化,長生橋鎮同景社區居民陳潓玲很是欣喜。駁岸花開,岸綠景美……此番沿河美景都是治水治出來的。
  • 十多年前滸苔"圍海" 如今水清岸美!滸苔去哪兒了?
    「十一」假期,漫步海濱,水清岸美,山海如畫。從小就生活在海邊的杜波對來青島旅遊的朋友說:「今年夏天,滸苔少了很多,沙灘更乾淨更美了!」一組數據印證了杜波的觀感——「青島市今年滸苔清理13.34萬噸,比去年減少71%,其中海上打撈減少60%,陸域清理減少85%。滸苔上岸率創歷年來最低。」這是9月上旬青島市政協向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提交的報告中的數字。
  • 【「十三五」輝煌成就】秦州水利:交好水清 岸綠 河暢的民生答卷
    【「十三五」輝煌成就】秦州水利:交好水清 岸綠 河暢的民生答卷 2020-12-15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實現水清岸綠,南京東山總部園讓水「活」起來
    揚子晚報網12月6日訊(通訊員 姚冬梅 記者 劉麗媛)近日,記者從南京東山總部園了解到,繼完成轄區內黑臭河道整治、實施水質提標及雨水管網檢測維修兩大工程後,今年以來,東山總部園牽住「活水」的「牛鼻子」,推動園區水環境持續改善,確保「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 衡東縣:打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洣水生態環境
    紅網時刻衡陽11月4日訊(通訊員 劉炳南 李花 記者 石珊)紮實做好河長制各項工作,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河道治理,打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洣水生態環境,11月3日,衡東縣委副書記、縣長徐志毅前往洣水河段開展巡河,重點查看了「四亂」清理整治、水域岸線管理保護及河道保潔與水質情況。
  • 武漢開發區三角湖綜合整治工程完工 重現水清岸綠
    武漢開發區三角湖綜合整治工程完工 重現水清岸綠 2019-05-20 14:35: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武漢5月20日消息(記者張卓
  • 守住水清岸綠 保持景美河暢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壽縣聚焦群眾反映的淮淠河採砂領域突出問題,突出抓好打擊和嚴管兩個重點,採取一系列針對性強、切實可行的整治措施,河道採砂管理工作成效顯著,淮河壽縣段非法採砂亂象得到根本扭轉,河道採砂管理的穩定局面基本形成,淮河沿線水清、岸綠、景美、河暢的目標正逐步呈現。
  • 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成效,營造天藍、地綠、水清的秀美安義
    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成效,營造天藍、地綠、水清的秀美安義 2020-12-02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