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眼水清岸綠!渝北湖庫水生態修復見成效

2020-12-09 澎湃新聞

滿眼水清岸綠!渝北湖庫水生態修復見成效

2020-03-30 0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春日暖陽的映照下

位於渝北城區的木魚石公園

湖水清澈見底、波光粼粼

放眼望去

儘是「藍天碧水、蔥蘢綠樹」的春日景觀

而這個畫面

只是湖庫水生態修復見成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在城區湖庫汙染治理工作中,渝北創新性地採用生物綜合治理技術,對5個城區湖庫實施了水生態修復,使湖庫水質得到極大改善,全力打造水清岸綠的生態宜居環境,從而有效助推我市「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建設。

據了解,2018年底,渝北採用「食藻蟲引導水下生態修復」這項國家專利技術,通過在水下栽植水草、水中投放食藻蟲等方法,對木魚石公園湖庫進行水生態修復。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木魚石公園湖庫水生態修復已完成,成效顯著。

上海太和水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李鋒介紹,這項技術主要是由該公司的兩項核心技術組成,一是食藻蟲、二是矮型耐汙型的苦草。具體來說,就是先要給所有的動植物營造一個家、建立完整的植物鏈。然後把魚、蝦、螺、貝,還有微生物投放進去,使它形成完整的食物鏈。食物鏈打造好了以後,食藻蟲就開始吸收水體裡的富營養化物質和氮磷。尤其是這些氮磷,會降低轉移,使它達到一個穩定的平衡狀態,水體就會慢慢變清。

據了解,這項生物綜合治理技術,由渝北區於2017年11月啟動,並在全市率先試點。它打破了環湖截汙、庫底清淤、定期換水、搭建生態浮床等傳統治汙方式,可以在不排水、不清淤的情況下,對湖庫的水生態系統進行修復。與傳統的湖庫治理方法相比,具有施工期短、不擾民、維護簡單等特點。

目前,渝北已經完成前兩批,包括碧津公園、晚晴園、龍舌湖等5處城區公園湖庫的水生態修復,整治面積達28萬多平方米。

封面圖片由姜智勇提供

微信團隊

記 者 | 唐春琳

編 輯 | 羅棋元

責 編 | 謝正媛

審 核 | 陶茂洲

監 審 | 朱 強

原標題:《滿眼水清岸綠!渝北湖庫水生態修復見成效》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滇池又見水清岸綠
    滇池又見水清岸綠 2020-06-27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態修復丨雲南:還百姓以水清岸綠
    2017年,撫仙湖地區被納入中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省、市、縣各級自然資源部門圍繞突出問題,開展流域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 打造湖岸溼地、推行低肥低農藥作物、提高百姓生態保護意識……目前,撫仙湖流域生態惡化勢頭得到根本扭轉,「保一類」成功,在中國81個水質良好湖泊保護績效考評中名列第一。 湖體保護修復變的不只是水質,還有老百姓的生活方式。
  • 南岸:苦竹溪生態修復出成效 水清岸綠百姓點讚
    現在不一樣了,經過治理後,原本垃圾淤積的河道變得乾淨寬闊,還經常有水鳥嬉戲,出門就可以逛公園,就像變魔術一樣,水清岸綠的苦竹溪又回來了。」說起苦竹溪的變化,長生橋鎮同景社區居民陳潓玲很是欣喜。駁岸花開,岸綠景美……此番沿河美景都是治水治出來的。
  • 杏壇:水環境治理顯成效,水清岸綠景美_杏壇新聞_順德城市網
    12月14日,杏壇鎮羅水大華湧和逢簡見龍湧順利通過黑臭水體整治驗收,這也意味著,杏壇鎮全面完成2020年的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工作。  杏壇是典型的嶺南水鄉之地,水網密布,隨著城鎮發展排汙量增大,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原有生活汙水有效截汙率比較低,時有河湧水質投訴,部分河湧甚至出現黑臭現象。
  • 江西九江是如何實現水清岸綠的?
    十裡河畔水清岸綠,碧水潺潺,沿岸居民共享治理成果攝影:劉聖賢家住九江市水木清華小區的程有勇,吃過晚飯後沿著十裡河岸散步。他說,以前的十裡河蚊蠅亂飛、臭氣燻天,人們經過時紛紛掩鼻而過。如今,十裡河畔水清岸綠,柳暗花明,碧水潺潺,新配套的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讓這裡成為九江市民熱門的打卡地。十裡河、濂溪河、小楊河、五柳河、龍門溝、八裡湖、賽城湖......九江城區水系發達,河流縱橫,豐富的水資源為這座宜居城市增添了無限靈性。
  • 以督促改見成效②|青島:從「惡臭難聞」到「水清岸綠」
    編者按實踐表明,組織開展中央、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推動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平臺,是推動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的關鍵抓手,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是推動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硬招實招。近年來,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決扛起中央、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的政治責任,聚焦重點難點問題,層層傳導壓力,壓緊壓實責任,建立完善協作配合、系統推進的長效工作機制,有效解決了一大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督察整改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人民群眾的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顯增強,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堅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 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打包」治汙,明年將現水清岸綠美景
    在外沙湖、楚河、水果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指揮部,本次工程特聘專家、湖北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生態修復專家康玉輝告訴記者,外沙湖、楚河、水果湖都屬東沙水系,不僅水體聯通,岸上的管網更是「緊密相連」。如果說只單獨治理其中一個,那麼在水體流動過程中,也會影響其他的湖河水質,達不到治理效果。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打包」綜合整治將大幅改善河湖水質,打造水清岸綠的生態景觀。
  • 秀水青山滿眼綠 生態萬山入畫來
    近年來,萬山始終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綠色引領建新城」,圍繞「無綠添綠、有綠添彩、見縫插綠」工作思路,深入實施城市提質升級工程和城市建設大會戰,把綠水青山引進城區,把生態美景留在萬山。
  • 羅帶河:生態修復顯成效 河暢水清入畫來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羅帶河好風光。經過生態修復和綜合治理,羅帶河迎來了美麗蛻變。下面請跟隨記者的鏡頭去感受她的變化。戴富文是錦江生態環衛公司的一名員工,他告訴記者,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同事分組,對羅帶河河道的水草、岸邊的垃圾進行清理,看著經過修復後的羅帶河環境越變越好,水質清澈見底,過去的黑臭水體也不復存在,他也感到十分的開心。錦江生態環衛公司員工 戴富文:我們每天都按規定的時間到這裡來清理河道兩邊的垃圾。
  • 【「十三五」輝煌成就】秦州水利:交好水清 岸綠 河暢的民生答卷
    【「十三五」輝煌成就】秦州水利:交好水清 岸綠 河暢的民生答卷 2020-12-15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松江:九亭的河道為何水清岸綠?靠的是什麼?
    松江:九亭的河道為何水清岸綠?靠的是什麼?面對評選結果我們不禁會問:九亭的河道為何水清岸綠?靠的是什麼?,還居民一個水清岸綠的美麗家園。老九亭人印象中臭氣燻天的河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水清岸綠的美麗生活「秀」帶。
  • 衡東縣:打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洣水生態環境
    紅網時刻衡陽11月4日訊(通訊員 劉炳南 李花 記者 石珊)紮實做好河長制各項工作,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河道治理,打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洣水生態環境,11月3日,衡東縣委副書記、縣長徐志毅前往洣水河段開展巡河,重點查看了「四亂」清理整治、水域岸線管理保護及河道保潔與水質情況。
  • 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成效,營造天藍、地綠、水清的秀美安義
    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成效,營造天藍、地綠、水清的秀美安義 2020-12-02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水清岸綠生態美 流水泱泱白鷺飛
    為全面加強轄區內河流生態環境治理,努力讓水更清、岸更綠,在河長制工作總體安排部署下,全區各部門建立了協作機制,採取有效措施開展聯合執法,全面改善水生態環境。建立河長辦責任單位協作配合和信息共享機制。制定零陵區《河道採砂管理辦法》,規範採砂行為,出臺《零陵區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方案》,全面推進禁捕退捕工作,推廣種養平衡、生態平衡技術,全區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在92%以上,專業戶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100%,瀟水河道安全和生態環境得到有力保護。在礦區,整治與修復相結合。
  • 如今的會城紫水河——水清岸綠!
    如今的會城紫水河——水清岸綠!現在環境好了,水清岸綠,每天早晨、傍晚,大家都喜歡沿著河邊散步。」近日,市民梁阿姨走在會城紫水河邊,對這幾年的黑臭水體整治成效讚嘆不已。重點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黑臭水體是民心之痛、民生之患,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
  •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唐山市穩步推進全域治水清水潤城工程「視頻」
    今年以來,唐山市水利局嚴格落實中央、省、市關於河湖長制工作決策部署,紮實推進河湖長制工作落地見效,全市河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請看記者王媛媛的報導。按照《唐山市2020年度重點工作推進方案》,市水利局紮實開展河湖清理整治、河道採砂整治、河湖水域岸線管控、河湖水環境源頭治理等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持續開展打擊非法採砂「颶風行動」,全面取締小散亂採砂,全市偷採、盜採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歷史遺留沙坑得到生態修復。
  • 零陵:水清岸綠生態美 流水泱泱白鷺飛
    為全面加強轄區內河流生態環境治理,努力讓水更清、岸更綠,在河長制工作總體安排部署下,全區各部門建立了協作機制,採取有效措施開展聯合執法,全面改善水生態環境。建立河長辦責任單位協作配合和信息共享機制。制定零陵區《河道採砂管理辦法》,規範採砂行為,出臺《零陵區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方案》,全面推進禁捕退捕工作,推廣種養平衡、生態平衡技術,全區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在92%以上,專業戶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100%,瀟水河道安全和生態環境得到有力保護。在礦區,整治與修復相結合。
  •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如此景致再現江蘇靖江……
    累積騰退沿江生產岸線6.9公裡、26條河道水質已達消除黑臭標準、拆除內河「兩違」12.4萬平方米……今年,我市深入推行河長制,通過河長履職、「兩違」整治、樣板河道打造、水體汙染防治、河湖生態修復、問題督查整改等重點工作,聚焦水生態,優化水環境,保障水安全,提升水景觀,彰顯水文化
  • 長安鎮的長青渠經系列治理水質明顯好轉 「水清岸綠 我們很自豪」
    原標題:長安鎮的長青渠經系列治理水質明顯好轉「水清岸綠,我們很自豪」   「經過治理,長安鎮的長青渠水質明顯好轉,看著水清岸綠,我們也感到很自豪!」
  • 黔西|生態鴨池河 展現水清河暢岸綠
    近年來,地處鴨池河上遊的畢節市黔西縣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深入推進鴨池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全面落實五級河長制,聘請村級護河員和護林員、志願者加入護河護林隊伍,加大鴨池河環境保護力度。大力實施鴨池河流域石漠化生態修復與農業結構調整相結合的植樹造林工程,因地制宜引導、幫助農戶培育生態效果好,經濟效益高,可持續發展的枇杷、櫻桃、桃子等立體生態農業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