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岸綠生態美 流水泱泱白鷺飛

2020-12-17 湖南24小時

初冬時節,陽光和煦。沿著湘江西源、瀟水流域巡遊,細水騰騰、青山嫋嫋,碧水長天之間,呈現出一幅壯美景色。

「你曉得不,近年來這些河啊庫啊都有『長』管著呢,景色一年比一年好。」市民的褒獎就是對河長制引領治理的水生態文明成果最大的肯定。

如今,生活在古城零陵的每一個人似乎都切身感受到,身邊的瀟水河、賢水河、黃溪河等流域,河水變清了、河道變美了,城市山水的容顏已經煥然一新。

領導掛帥 高位推動

河長制工作責任進一步落實

全面推行河長制,是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實踐。

瀟水是湘江的源頭,永州的母親河。瀟水是湘江上遊最大的一條支流,瀟水零陵段全長58.5公裡,瀟水支流共有27條,其中一級支流6條、二級支流21條,流域面積12099平方公裡。

近年來,零陵區將推行河長製作為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制度創新,層層落實責任、層層組織發動,形成全面參與、部門聯動、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黨政領導、部門聯動,問題導向、因地制宜,強化監督、嚴格考核」的基本原則,零陵區委區政府準確把握中央、省、市關於「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汙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經過多次調研、徵求意見,制定了《零陵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明確了河長制實施範圍、總體目標和階段目標、組織體系和責任單位,保證職清責明、履職到位,確保河長制工作按照方案順利實施。

按照「領導掛帥、高位推動」的要求,零陵區設立了區、鄉、村(社區)三級河長317人;實行黨政領導、部門聯動,落實區級責任單位26個、成立民間河長行動中心1個,民間河長23人。各級河長守河盡責,巡河調研3287次,印發區總河長令9個,召開河長會議、工作部署會、專項工作研究會、督辦會、座談會20餘次。結合工作實際,零陵區將制度建設作為落實河長制工作的重要一環,制定出臺河長會議制度、信息報送制度、信息共享制度、工作督察制度、考核問責和激勵制度、驗收制度6項制度,保障了河長制工作規範有序推進,進一步壓實了河長制工作責任。今年來,區級河長、鄉級河長、民間河長分別巡河178人次、2178人次、931人次。區本級共下發交辦函、督辦函28份,涉及63個問題,已解決61個;鄉級交辦問題283個,全部按要求整改到位。河流「清四亂」各鄉鎮開展自查100餘次,區直各職能部門開展巡查執法53次,出動執法人員198人次。

為確保河長制「有名」向「有實」「有力」「有效」轉變,零陵區嚴格落實區、鄉、村(社區)三級河長水資源保護目標責任,將任務細化、實化,上級對下級進行管理和監督,下級對上級進行匯報和反饋,做到責任明確。零陵區積極學習借鑑先進地區經驗,完善區、鄉、村(社區)三級考核激勵機制,對河道整治進行過程性考核和結果性考核,定期組織對河長進行考核打分、評比,及時反饋考核結果,並納入年終實績考核,對失職不盡責的河長,堅決追責問責。如今,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省級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繼續保持100%。為更好地接受社會監督,增強群眾對河湖保護工作的責任意識、參與意識,零陵區製作了統一標準的區、鄉、村(社區)級河長公示牌359塊,標明河長姓名、職務、職責、河湖概況、管護目標、監督電話等內容;通過微信、網絡、電話等受理並及時處理河道管理保護等群眾反映的問題,切實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群眾對河湖保護工作的責任意識、參與意識明顯增強,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的良好局面已經形成。

協調聯動 齊抓共管

河庫管護力度進一步加大

思路清則方向明。為全面加強轄區內河流生態環境治理,努力讓水更清、岸更綠,在河長制工作總體安排部署下,全區各部門建立了協作機制,採取有效措施開展聯合執法,全面改善水生態環境。

建立河長辦責任單位協作配合和信息共享機制。零陵區印發了《關於建立河長辦責任單位協作配合和信息共享機制的函》,建立了河長制工作微信群和QQ群,方便各責任單位之間聯絡配合,統籌各方力量;區河長辦通過《河長制工作簡報》,將推行河長制日常工作動態及好的經驗做法及時反饋到各級河長和河長制工作責任單位。

建立河長辦與檢察機關協作配合機制。零陵區成立「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由區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部門牽頭,區河長辦、區水利局、交通運輸局、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等行政執法部門聯合,開展公益訴訟「保護瀟水河」專項活動和「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將河庫管理保護與司法部門有效銜接。

建立部門聯合執法機制。零陵區專門成立了零陵區河庫綜合整治工作小組,制定了《零陵區河庫聯合執法工作方案》,區水利局、自然資源局、交通運輸局、生態環境分局等部門20多次聯合開展河湖聯合執法行動,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點位建立工作檯帳,實行整改倒排時間,將責任落實到人。

深入開展「清四亂」專項行動。為打擊破壞河道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有效維護河道安全,零陵區制定了《零陵區「清四亂」專項行動集中整治實施方案》。各相關單位按照方案要求,針對河庫「清四亂」排查出的問題,及時建立臺帳,並結合具體情況制定整治措施和完成時間表,對問題臺帳依據時間表和完成情況進行逐一銷號。近年來,零陵區累計投資600萬餘元,整治河道「四亂」問題47個,清理疏浚河道5處11.6公裡,清理洪水過流垃圾、生活建築垃圾20餘萬噸,處置亂採亂挖7處,封閉地下水源井181眼,關停非法上砂碼頭8處,關停非法機械制砂11家。

延伸治水「觸角」。零陵區還從生活汙水處理、工業汙染治理、農業面源汙染防治三個方面,強化源頭控制,加強過程管理,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2020年,零陵區用水總量控制在3.31億立方米,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分別降低18.6%和20.3%,農田灌溉水利用係數達到0.6,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積3760畝,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城鎮汙水集中處理率86.5%,城鎮汙水再生利用率達到82.3%,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據生態環境部通報今年1至10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湘江幹流零陵段、瀟水零陵段水環境質量在「國考」中取得好成績,位列全國地級城市第17位,湖南省排第一位。

突出重點 綜合治理

地區水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

清理河道

深入實施重點流域汙染防治規劃,制定專項整治方案,嚴格控制汙染物限排總量,完成5處「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定編制工作,每年投入安排河道保潔專項資金近200萬元,聘請專業的河道保潔公司對水面漂浮物進行打撈,完成河道清淤29.8萬立方米,疏通河道5.63公裡,實現河面無漂浮物、河中無障礙物、河岸無垃圾的「三無」目標。穩步推進瀟水國家溼地公園建設,合理開發利用城區的瀟水河段,將生態理念與城市建設、旅遊休閒、環境治理、防洪安全等有機融合,聯動零陵古城建設,開發河道兩岸的夜景風光帶,一體打造堤、路、景,建設了以瀟水河、石期河和賢水河為代表的18條樣板河流,使域內河流成為了一條條安全線、生態線和風景線。

在農區,清理與保護相結合。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加大區級資金投入力度,建成城鎮汙水處理廠3座、水美新村3個。持續打好「清四亂」攻堅戰,今年開展自查巡查300餘次,出動執法人員800餘人次,完成問題整改82個,清理河(庫)岸線21.9公裡,累計清除垃圾、漂浮物40餘噸,全區河庫「四亂」問題實現存量清零。制定零陵區《河道採砂管理辦法》,規範採砂行為,出臺《零陵區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方案》,全面推進禁捕退捕工作,推廣種養平衡、生態平衡技術,全區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在92%以上,專業戶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100%,瀟水河道安全和生態環境得到有力保護。

在礦區,整治與修復相結合。對非法採礦、洗礦、汙水直排行為採取「兩斷三清一恢復」(斷水、斷電、清除設備、清除原料、清除產品、恢復原狀)鐵腕整治,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治理地質災害隱患點14處,修復林地10466畝、草地5036畝、旱地2385畝,大力建設石期河、茆江河、賢水河流域水土保持工程,順利通過全省水土流失動態監測,礦區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以水安全、水管理、水環境、水生態、水景觀、水文化為重點,零陵區圍繞水資源保護、河庫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執法監管等主要任務,編制並完成了河流「一河一策」實施方案,完成了瀟水零陵段等17條河流、2座中型水庫管理範圍劃定工作和黃溪河、桴江河、茆江河等3條河流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編制工作,讓規劃充分發揮「紅綠燈」「高壓線」的作用。

進入新時代,河長製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實踐。探索建立河湖管理保護長效機制,持續推動河長制從「有名」向「有實」「有力」「有效」轉變,是建設幸福河湖、改善生態環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途徑。

如今,治水合力逐步形成,治理成效開始顯現,「水在城中、城在水中、濱水而居」的水生態文明城市格局。零陵,以水為墨,揮毫寫下全面治水的恢宏篇章;以綠為題,勾勒出水清流暢、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生態新圖。今後,零陵區將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充分利用河長制工作平臺,不斷鞏固擴大水生態文明成果,讓市民共享愈加美好的「水生活」。

來源:零陵區河長制辦公室

覺得不錯,請點讚和在看↓↓↓

【來源:零陵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零陵:水清岸綠生態美 流水泱泱白鷺飛
    市民的褒獎就是對河長制引領治理的水生態文明成果最大的肯定。如今,生活在古城零陵的每一個人似乎都切身感受到,身邊的瀟水河、賢水河、黃溪河等流域,河水變清了、河道變美了,城市山水的容顏已經煥然一新。領導掛帥 高位推動 河長制工作責任進一步壓實全面推行河長制,是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實踐。
  • 水清岸綠生態美 流水泱泱白鷺飛——零陵區2020年河長制工作紀實
    市民的褒獎就是對河長制引領治理的水生態文明成果最大的肯定。如今,生活在古城零陵的每一個人似乎都切身感受到,身邊的瀟水河、賢水河、黃溪河等流域,河水變清了、河道變美了,城市山水的容顏已經煥然一新。領導掛帥 高位推動 河長制工作責任進一步壓實全面推行河長制,是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實踐。瀟水是湘江的源頭,永州的母親河。
  • 洪暢 堤固 水清 岸綠 景美 渭水泱泱 造就八百裡秦川生命線...
    2010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在「十二五」期間全線綜合整治渭河的重大部署,要求通過加寬堤防、疏浚河道、整治河灘、水量調度、綠化治汙、開發利用,實現渭河「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把渭河打造成關中安瀾的堅實屏障、堤路結合的濱河大道、清水悠悠的黃金水道、綠色環保的景觀長廊、區域經濟的產業集群,遵循「安瀾惠民、健康和諧、環境改善、持續發展」四大理念,實現由剛性治水向柔性治水理念的轉變
  • 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
    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湖南省退耕還林還溼試點見聞通訊員 歐日明 張瑜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劉勇 潘文秀湖南是我國溼地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探索溼地保護修復新路徑「退耕還林還溼,主要是通過營造人工森林、溼地生態系統,開展森林、溼地生態恢復,發揮森林、溼地生態系統水源涵養和汙水淨化能力,減少排汙總量,改善湘、資、沅、澧四水水質。」
  • 滿眼水清岸綠!渝北湖庫水生態修復見成效
    滿眼水清岸綠!近年來,在城區湖庫汙染治理工作中,渝北創新性地採用生物綜合治理技術,對5個城區湖庫實施了水生態修復,使湖庫水質得到極大改善,全力打造水清岸綠的生態宜居環境,從而有效助推我市「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建設。
  • 江西九江是如何實現水清岸綠的?
    三面環水,一面環山;百萬人口,千萬人流;在九江長達2200年的歷史中,這座江南小城被水文化滋潤著,百姓傍水而居,城市因水而美,經濟因水而旺。十裡河畔水清岸綠,碧水潺潺,沿岸居民共享治理成果攝影:劉聖賢家住九江市水木清華小區的程有勇,吃過晚飯後沿著十裡河岸散步。他說,以前的十裡河蚊蠅亂飛、臭氣燻天,人們經過時紛紛掩鼻而過。
  • 水清岸綠景美蘊深,水潤朝陽展新容!
    如今,一個個水系連結成網,形成暢通的「水動脈」;一條條河流恢復生機,重拾往昔容顏;全民共享水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人水和諧的美麗畫卷,正在朝陽徐徐展開。治水:政企合作再現水清岸綠東三環燕莎橋下,一灣碧水就是亮馬河。
  • 散文丨劉先衛:清花河畔白鷺飛
    稀裡馬哈/攝清花河畔白鷺飛朝霞破雲而出,如夢似幻的晨霧漸漸散去後,在碧水橋與渡槽的一段窪地的淺水處,一群白鷺有的在梳洗羽毛;有的在水中嬉戲覓食;還有的在河面低空飛翔。河道上偶爾有兩個早行人經過白鷺的神聖領地,也許是急促的腳步聲打擾到它們的寧靜,白鷺旋風似地從河道騰空而起,一團團白影輕盈掠過樹梢,迅即排成隊列飛過曠野,從容不迫地扇動著翅膀,飄逸多姿地遨遊在廣闊的碧空。
  • 衡東縣:打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洣水生態環境
    紅網時刻衡陽11月4日訊(通訊員 劉炳南 李花 記者 石珊)紮實做好河長制各項工作,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河道治理,打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洣水生態環境,11月3日,衡東縣委副書記、縣長徐志毅前往洣水河段開展巡河,重點查看了「四亂」清理整治、水域岸線管理保護及河道保潔與水質情況。
  • 李村河濱水景觀長廊:岸綠遊人至 水清白鷺飛
               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偉  10月19日下午,在李村河君峰路段東側,20多隻白鷺正在此覓食、嬉戲。通過近幾年對李村河的整治,增加了活動廣場、健身場地、景觀橋梁、親水平臺等人性化的設計,形成了一條水清、岸綠、景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濱水景觀長廊。
  • ...⑤水清岸綠,繪就大美生態畫卷 到2020年全省黑臭河將全部疏浚一遍
    徐州市水利局水資源處處長韓剛介紹,徐州按「兩岸截汙、兩端貫通、河內清潔、河岸景美」的設計要求,調查摸底、擬定方案,逐一確定每條黑臭水體的具體整治內容,因河施策,系統實施控源截汙、清淤疏浚、水系貫通、生態綠化和景觀提升等工程措施,確保工程取得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 生態修復丨雲南:還百姓以水清岸綠
    近年來,雲南省自然資源、林草、生態環境、水利等部門加大滇池、撫仙湖、洱海等水域的治理力度,開展退礦、宅基地搬遷、退耕還溼、河道治理等工程,湖泊水質逐漸改善,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 在滇池西南角、滇池盤龍江入水口,一塊佔地154畝的溼地保護區風景如畫,紅嘴鷗、白鷺等水鳥在溼地上空自在飛翔。
  • 魚翔鷺飛!「人水和諧」生態新圖景再現茅洲河
    李志表示,以前的茅洲河汙染比較嚴重,但是現在整個生態環境好了很多,在巡邏的時候,都有魚時不時地跳出來。由於住在茅洲河附近,市民萬祖金經常來到河邊休閒散步,觀看沿岸生態美景。「退潮後,我看到河邊有好多小魚。」空氣清新,水質好,魚也多,垂釣愛好者便慕名前來。
  • 滇池又見水清岸綠
    滇池又見水清岸綠 2020-06-27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長制」做活「水文章」ll黔西南州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自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黔西南州率先推動「河長制」化為「河長治」,每條河流都有河長看護,全州做活水文章,實現了水資源的經濟、社會、民生和生態效益同步提升。5月26日,記者走進興義市馬嶺河溼地公園,河面碧波蕩漾,白鷺翔飛;岸邊綠樹成蔭,花草芳香。
  • 松江:九亭的河道為何水清岸綠?靠的是什麼?
    松江:九亭的河道為何水清岸綠?靠的是什麼?面對評選結果我們不禁會問:九亭的河道為何水清岸綠?靠的是什麼?,還居民一個水清岸綠的美麗家園。老九亭人印象中臭氣燻天的河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水清岸綠的美麗生活「秀」帶。
  • 鳥飛魚躍水草豐,水清岸綠遊人來
    白雲治水多年這些,都是治理後的景象石井、流溪河畔迎白鷺去年以來,白雲區多處河畔發現候鳥棲息。石井河畔、流溪河畔接連發現有成群白鷺覓食、嬉戲,「去年在流溪河邊就陸陸續續看到少量白鷺飛過來了,今年越來越多,成群成群的,真的靚。」
  • 海口:美舍河碧波綠樹美 魚兒泛波白鷺歸來
    人民網訊 海口美舍河經過幾年的生態恢復治理後,如今的美舍河處處景觀生態美,兩岸樹木繁茂、青林綠草坡,花兒繞岸,芳花泌人心。魚兒回來了,白鷺歸來了,幾隻小鳥悠閒自得借著這美好的在藍天中自由地翱翔,舒展英姿,處處是宜人的優美怡景。
  • 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打包」治汙,明年將現水清岸綠美景
    在外沙湖、楚河、水果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指揮部,本次工程特聘專家、湖北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生態修復專家康玉輝告訴記者,外沙湖、楚河、水果湖都屬東沙水系,不僅水體聯通,岸上的管網更是「緊密相連」。如果說只單獨治理其中一個,那麼在水體流動過程中,也會影響其他的湖河水質,達不到治理效果。外沙湖、水果湖、楚河「打包」綜合整治將大幅改善河湖水質,打造水清岸綠的生態景觀。
  • 修復生態 重現綠色 廣陽島上白鷺野鴨又飛回來了
    本報記者 崔曜 ▲ 白鷺、野鴨在廣陽島江邊溼地上空飛翔。(攝於二〇二〇年三月三十日)特約攝影 鍾志兵\視覺重慶「嘎嘎嘎,嘎嘎嘎……」三五成群的野鴨行走在廣陽島東島頭,打破了清晨的寧靜;另一側的兔兒坪溼地,一群群白鷺在一片竹林上空飛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