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這首詩無論題材還是文筆,看上去都不高明,為何能入選課本

2020-12-13 美詩美文

郭沫若是現代文學史上最傑出的詩人之一,他的詩充滿著浪漫主義的氣息。他的詩集《女神》,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之作。縱觀郭沫若的詩歌作品,情感噴薄洶湧,辭藻華美,就像火紅的爐炭,灼灼逼人。

其中《天狗》中的「我把月來吞了,我把日來吞了」;《鳳凰涅槃》中的「火便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可謂喊出了時代的最強音。可以說,郭沫若的詩,確實是以熱烈的情感為第一特徵。

然而這個熱烈甚至有幾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郭沫若,居然寫了一首這樣的詩:題材老套陳舊,幾乎被寫爛了;通篇沒什麼「驚人之語」,更沒什麼高級詞,平白如話;文筆也似乎並不高明,現代詩的技巧也略顯不足。更重要的是,這首詩幾乎看不到那種張揚的情感,只有一種涓涓流淌式的情感訴說。這首詩的名字叫《天上的街市》,然而就是這樣一首詩作,卻入選了中學課本。

事實上,郭沫若入選課本的詩作並不算多,其中人教版七年級上冊選錄了《天上的街市》和 靜夜》,人教版八年級下冊選錄了《雷電頌》。放著《女神》中的那麼多經典不選錄,為何要選把與他風格相悖的《天上的街市》呢?讓我們一起來品讀一、二:

如果說一個詩人也有所謂成長的過程,那麼郭沫若早期的熱烈和浪漫算是少年時代的年少輕狂。而他真正深入人心的詩作,一定是長成以後的成熟作品。《天上的街市》就是這樣一部作品。這首詩最難能可貴的一點,就是返璞歸真,將曾經的熱烈情感、瘋狂吶喊,化作恬淡的嫻靜與美好,令人魂牽夢繞。

郭沫若選擇了一個被「寫爛」了的題材——牛郎與織女。然而,郭沫若筆下的這個題材,卻寫出了任何一個時代的詩人,都無法企及的新意。縱觀歷代牛郎織女題材,大抵逃不脫「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套路。

郭沫若的浪漫主義精神,不允許這種相思卻不能圓滿的悲劇重現。在郭沫若筆下,天上並不悽冷,並不荒涼,而是「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這街市是如此美麗:「遠遠的街,天上的明星」,互為對照,互為比喻。星一樣的燈,燈一樣的星;天上也有人間的溫度,人間也有天上的企盼。這一段描寫,讓人浮想聯翩,美不勝收。

詩歌的第二部分,詩人展開豐富的聯想,把讀者帶入一個奇幻的天上的街市。「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這是全詩的轉折,因為奇珍雖好,但一定好不過人間的真情。

引出牛郎織女。一個「你看」,讓人無限欣喜。「那淺淺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寬廣。那隔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郭沫若大概是第一個說天河不甚寬廣的詩人吧,這便是他的獨到之處。詩人展開瑰麗的想像,想像「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我想他們此刻,定然在天街閒遊。」

最後一句為點睛之筆,「那朵流星,那怕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這首詩,可以說看似平淡,但卻將郭沫若的浪漫和想像發揮到極致,比起郭沫若早年吶喊式的豪情,確實要更令人動容。大家喜歡這首詩嗎?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王安石這首詩年年入選小學課本,無論文筆還是思想性,那都是一流
    其實對於一位歷史人物的評價,不應該僅憑古人幾句話就去跟風,我們還是要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給出合理的結論。那我個人認為王安石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改革家,無論是人品還是學識,在那個時代都無人能出其右。
  • 朱熹入選課本最多的一首詩,整首詩就是一幅畫,但你真讀懂了嗎?
    雖然宋朝是以詞名聞天下,但裡面還是有很多的經典的詩作,一些作品更是還充滿了哲理,這也正是宋詩與唐詩所不同的一個地方。我們都知道唐詩它是比較抒情,然而宋詩又是不一樣,它主要還是以哲理為主,很多的詩作看上去很普通,可是裡面卻是充滿了深刻的哲理,讀這樣的作品只要理解透了,把那些哲理讀懂了,相信一定是會受益匪淺。
  • 楊萬裡的這首小詩,年年都入選小學課本,那麼它到底好在哪裡呢?
    這其中尤其是陸遊,他寫過了無數驚天動地,表達了自己遠大志向的詩作,他的那些詩作每一首都很是令人感動。那其中的楊萬裡,他同樣的也是寫過很多這方面的詩作,但是人們比較熟悉的還是他的那些描寫鄉村風景的小詩,這些作品就地取材,寫得生動有趣,讀來更是朗朗上口。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每年都入選小學課本,成為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王維的很多詩也都是膾炙人口,一些比較經典的作品,更是還時常會入選我們小學的課本,譬如他的這首《畫》,便是一首極為難得的佳作,整首詩寫得很是簡練,也很是直白,只不過是描寫了一幅畫,卻是同樣的充滿了詩情畫意,同樣沒有高超表現手法,但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對於事物的細膩的觀察,則是令人讚嘆不已。
  • 才子為山中寡婦寫了首詩,被古人貶得一無是處,卻入選了中學課本
    其中有不少被古人和今天都奉為經典,如李白、杜甫等名家的多數作品,這在大家眼裡應該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有些詩,雖然古人看不上,卻被今人奉為神作。當年7歲的駱賓王寫了首《詠鵝》,如今年年入選小學課本,成為必背古詩之一,但翻遍典籍卻很難找到古代名家對它的點讚。《唐詩三百首》等古代入門級詩集也並沒有收錄它,可見古人對它其實是「無感」的。
  • 朱熹這首詩年年入選小學課本,但是想要讀懂,還真要下一番功夫!
    當然今天並不是要談朱熹的「理學」思想,還是來繼續讀詩,所以筆者要推薦朱熹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春日》,這首詩很多人都讀過,其實並不會陌生,它每年都入選小學課本,成為了大家最為熟悉的一首宋詩;寫得也是很美,儘管只有寥寥數語,但是每一句都如詩如畫,美得令人心醉;其實想要讀懂這首詩,還真要下一番功夫,如果沒有足夠的閱歷,可能無法理解其中真正的意思。
  • 朱熹這首詩年年入選小學課本,但是想要讀懂,還真要下一番功夫
    當然今天並不是要談朱熹的「理學」思想,還是來繼續讀詩,所以筆者要推薦朱熹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春日》,這首詩很多人都讀過,其實並不會陌生,它每年都入選小學課本,成為了大家最為熟悉的一首宋詩;寫得也是很美,儘管只有寥寥數語,但是每一句都如詩如畫,美得令人心醉;其實想要讀懂這首詩,還真要下一番功夫,如果沒有足夠的閱歷,可能無法理解其中真正的意思。
  • 史上最好背的一首詩,入選一年級課本,為何有人對其嗤之以鼻?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後來教材改革,將第一篇古詩調整成為宋朝邵康節的《一去二三裡》: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這兩首詩都簡潔輕快,韻律很高,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容易背誦。因此入選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的第一首古詩,也是再好不過了。
  • 乾隆這輩子寫了41863首詩,為啥只有一首入選課本?原因很簡單
    即便是沒什麼文化的人都能背一些詩句出來,說上兩三個詩人的名字那是簡簡單單。但要問哪一位文人一輩子寫的詩歌最多,那恐怕大家就拿起手機來查一查資料了,今天就要來介紹這位詩人,他一生非常高產,他的身份也極為特殊,他正是大清朝的乾隆皇帝。乾隆這輩子寫了41863首詩,為啥只有一首入選課本?原因很簡單!
  • 這首年年入選初中課本的詩,讀來果然是回味無窮!
    很多人喜歡讀唐詩,唐詩多短小精悍,讀來朗朗上口不說,還可以想像一下古人當時作這首詩的時候是懷著怎樣的一種心情,短短幾句話中所表達的意思是什麼,這些都是讓讀詩的人喜歡唐詩的原因。今天七哥想跟大家聊聊這首年年入選中學課本的詩,能選入課本讓學生們學習肯定是有特別之處。
  • 郭沫若著作《天狗》,通篇瘋言瘋語中英摻雜,為何能選入教科書?
    毫無疑問的是,身為新詩奠基人的郭沫若自然是有著一顆開明的心,無論是文學理論還是他的文藝創作,都是他先進思想的載體,而他這樣獨特寫作風格的形成與他的水平經歷自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獨特作品《女神》主要就是在郭沫若留學日本的時候創作的,而這篇多次被選入課本當中的《天狗》就收錄在《女神》當中,而且《天狗》還是詩集《女神》當中最著名的一篇。但在許多人看來,這篇《天狗》讀起來生澀而又拗口,不僅缺乏詩感而且還沒有像別的詩裡面的意境創造,顯然也是缺乏美感的。
  • 窮酸才子為寡婦寫首詩,被古人貶得一無是處,如今卻入選課本
    唐朝是詩歌的盛世,《全唐詩》更是收錄了近五萬首作品,其中很多直到現在都備受追捧和好評。不管是李白、李商隱還是其他名家,他們的詩詞在世人眼中都仿佛出自「天界」,可是在當年有些詩因為作者不出名,人們便少了一層「名人濾鏡」,古人便對這些詩不屑一顧,但是現在人們發現了這些古詩中的內涵和深意,並將其選入了語文教材。
  • 郭沫若的一篇瘋言瘋語的詩作,夾雜著中英文,為何被多次選入課本
    但就是這篇頗具爭議的文章,卻被多次選入課本,原因何在?詩與詩人的共同重生郭沫若於1892年生於四川樂山。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等到長大成人便借著留學的風潮到日本求學。郭沫若與文學巨匠——魯迅一樣,起初到日本學習的都是醫學專業,最終都拿起了筆做匕首,刺向敵人的心臟。
  • 郭沫若的代表作,通篇瘋言瘋語,像是兒童說話,卻被多次選入課本
    以海子、顧城、北島為代表的新生代力量撐起了中國19世紀末詩歌的天空,新詩發展至此,已經幾近完備,因此優秀作品層出不窮,《一代人》、《亞洲銅》等都曾被選入課本。而新詩萌芽初期,則同樣湧現了一批奠基人,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就是其中的領軍人物。
  • 唐伯虎這首雞詩古代沒什麼名家看得上,卻入選課本,學生喜歡得很
    因為他們的課本中,有一首詩他們喜歡得很的詩,這就是唐伯虎的《畫雞》:《畫雞》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裁 一作:戴)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唐寅這首詩,小學生看到的是一個「雞」字,但歷代讀者看到的恐怕只是一個「俗」字。
  • 郭沫若贈給陳毅的詩,通篇氣勢磅礴,其中一句是:將軍本色是詩人
    對於郭沫若的詩,咱們其實應該整體來評價。不可否認,他的白話詩裡確實有一些略顯稚嫩的作品,但作為白話詩先行者,這都是他做的嘗試。當他找對了自己的風格後,寫出的《女神》就已經達到了較高水準了。所以我們不能抹殺,他是新詩奠基人的這一基本事實。
  • 一首杜甫都仿不來的詩,有水平有千古名句,家長卻不願它入選課本
    這樣的詩,作者本應被我們大家記住。但是很多人在讀此詩時,都不願意提及作者。這是為何?在解開這個謎團之前,讓我們先品一品這首詩:《渡漢江》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首詩,五言四句,二十個字,估計很多人都會恍然大悟:原來是這一首,小時候讀過。估計還有不少朋友能夠背出後兩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一個「怯」字寫得真情出;「不敢問來人」,以反筆寫出苦況,令人為之動容。歷代詩評家都對這首詩讚賞有加,其中有評論家指出「五絕中能言情,與嘉州『馬上相逢無紙筆』同妙,這是將這詩的水平提到了岑參的高度。
  • 郭沫若贈錢學森的詩,郭老寫得霸氣,錢老識貨,都令人肅然起敬
    作為近現代詩壇的泰鬥,郭沫若先生的詩作卻一直備受爭議。提到他的現代詩,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何看上去那麼「幼稚」,但他卻仍被稱為新詩奠基人?其實關於這一點,不只是很多網友不太懂,就連文化名人馬未都先生都曾當眾表示:「郭沫若的詩是小學生水平,還不如我!」事實真的馬先生所言嗎?
  • 郭沫若贈錢學森的詩,郭老寫得霸氣,錢老識貨,都令人肅然起敬
    作為近現代詩壇的泰鬥,郭沫若先生的詩作卻一直備受爭議。提到他的現代詩,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何看上去那麼「幼稚」,但他卻仍被稱為新詩奠基人?其實關於這一點,不只是很多網友不太懂,就連文化名人馬未都先生都曾當眾表示:「郭沫若的詩是小學生水平,還不如我!」事實真的馬先生所言嗎?
  • 詩人找小孩問路對方不回答,他不但不生氣還寫趣詩,入選小學課本
    此人是否上過學都是個問題,史書上對他的記載不多,只說從小家貧,長大後一直居住在村裡。有一天胡令能去拜訪好友,路上遇到一位釣魚的小孩,便上前問路,沒想到這孩子卻因專注釣魚不回答。胡令能不但不生氣,還隨手寫下首名為《小兒垂釣》的趣詩。沒想到這信手拈來的小詩,卻超過了許多名家名作之作,入選了小學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