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濟南某廣播電臺的記者要來和我拉一拉關於春節飲酒的民俗和酒文化。我說,馬上過節了,都太忙,您別來,我也不去,我就通過微信語音分段發給您,編輯高興。
前天,忙碌中我在微信裡發去了,至於那小編是否採用,我管不了,我能做到的,就是按時完成作業。我牛嗎?真不牛,因為今年是豬的天下。
今天忙裡偷閒,整理一下我發出的部分內容,把語音變成文字。
說起老濟南喝酒的風俗和酒文化,就像趵突泉日夜噴湧的泉水源遠流長,日日夜夜啦不完。
往遠處說,大約在三千年前,濟南便有了關於酒的記錄。濟南生產好酒,也盛產以酒為伴的諸多名士佳人。比如,唐代大詩人杜甫先後在濟南歷下亭、鵲山湖亭等地盡情飲宴,詩興大發。宋代名家蘇軾、蘇轍在濟南也留下來詠酒詩篇。
曾鞏任齊州太守時曾在大明湖作詩詠酒:
「煙波與客同樽酒,風月全家上彩舟」;
「水心還有拂心堆,日日應須把酒杯」。
南宋著名女詞人、易安居士李清照,不但一生喜歡喝酒,而且還經常喝醉,更是把酒問青天,在她的《如夢令》,《醉花陰》和《聲聲慢》裡,都寫到了「酒」和「醉」,她的《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後」;《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還有另一首《如夢令》:「沉醉不知歸路」等,都帶有酒後的醉意詩文。
辛棄疾也有詠酒的上乘佳作:比如「午醉醒時,松窗竹戶,萬千瀟灑」;《定風波》:「聽我樽前醉後歌」。
這說的有點遠,咱再往近處說,
傳說在我們濟南舊城西門護城河邊,有一個老字號酒鋪叫「賈家樓」,一代好漢秦瓊、羅成、程咬金都在此處喝過酒,結過情,聚過義。濟南的「杜康泉」「醴泉」「酒泉」也有著關於酒的傳說。
近年來,大明湖恢復了「碧筒飲」,農曆三月三百花洲舉辦了「曲水流觴」,這些都是在努力恢復和傳承著老濟南的老民俗和酒文化。
說到老濟南的酒文化,我學術較淺,不敢長篇大論、面面俱到。只能根據記憶,簡單說說名酒廣告帶來的酒文化,產生的好效益。
要說酒廣告能帶出酒文化,帶來好效益,那麼先說說什麼是酒文化?
酒文化是指酒在生產、銷售、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總稱。裡面既有酒自身的物質特徵,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內涵,是製酒飲酒活動過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態。因此有不少文人學士寫下了鑑賞美酒佳釀的酒評,不僅留下了鬥酒、寫詩、作畫、養生、宴會、餞行等酒神佳話,而且隨之產生了一些膾炙人口的廣告語、廣告詞。
比如:白居易為桂花酒做的廣告是"線惠不香饒桂酒,紅櫻無色浪花細"。李時珍為葡萄酒寫下的廣告是"駐顏色、耐寒"。
說得再近一些,我們山東和我們濟南的酒廣告效應,那更為朗朗上口,更具有酒文化色彩。
舉個例子,近幾十年來我記住的關於山東或濟南的名酒廣告有:
孔府家酒,讓人想家。
難捨最後一滴。
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
先有蘭陵酒,後有就文明。
喝趵突泉白酒,此香只有濟南有。
趵突泉特釀,成功的希望。······
至於喝酒中的禮儀講究與喝酒的形式,我們大濟南有著很老的傳統習俗,也有著很多的表現形式。我只想說說其中一種,那就是昔日酒桌上流行的、今天禁止的划拳遊戲。
往日,我們老濟南在全國有著「全國划拳看濟南」的頭冠。
在我的記憶裡,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老濟南的酒桌上,經常可以看到或聽到喝酒時夾雜著划拳的聲音。
當然,「划拳」作為一種太粗放的「酒中之亂」,如今盛況已經大不如前。
但是,粗獷的濟南話尤其是一些老濟南話的發音、音調、俗語、典故等,都已留存在漸行漸遠的划拳記憶中。
為什麼說老濟南人喝酒時喜愛划拳?
這裡面除了祖祖輩輩、代代相傳下來的「用手比劃著贏酒喝」的傳統外,依筆者之見,在許多場合中,酒,都是作為一種文化溝通,一種風俗傳統,一種社會關係來體現的。
這些粗放、豪爽的濟南話,傳承和演繹著老濟南的音貌腔調,他們通過喝酒過程中的划拳習慣,表達了一種特有的地域風俗和飲酒方式,形成了老濟南的一種酒文化。
划拳,指的是三五個或更多一些的親朋好友圍坐在一起喝酒時,為了活躍氣氛或比試一下酒量,要用划拳的方式來比試輸贏,當然是輸了的喝酒。
划拳,也叫「行酒令」。
比如,開始划拳前,兩個人要先伸出大拇指「稱兄道弟」,並用濟南話同時喊道:「兄弟倆好!」或「哥哥好」「弟弟好」,以表示與對方親如兄弟;
如果兩人中有一人系長輩,這一句要改喊成「爺倆好」。
有人說,濟南話發音的特點是「艮、硬、直」。
在喝酒划拳中,大多數人習慣用四個字的成語來表情達意,如「一心敬你」「三星高照」「四紅四喜」「六六大順」;
同一個意思,一部分人則把渾厚的濟南話用三個字喊出來,比如:「哥倆(兒)好」「三星照」「七到巧」「快喝酒(『快』代表數字『九』)」「全到了(『了』,念liao,『全』代表數字『十』)」。
這些酒令詞句,只有用純正的濟南話喊出來,才有濃鬱的酒場氣氛和地域色彩。
不信?你把上面的酒令用純正的普通話或咱們山東的膠東話喊一喊,試一試。
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濟南話基本上是在舌尖上或舌根的部位發出.
為了顯示濟南話發音的爆發力,有些酒友在划拳中就捨去了四個字的詞組和三個字的詞語,直截了當地蹦出一個字,比如:
瞪大眼珠子喊「一」、憨直豪爽地叫「六」等等.
而且蹦出來的單音字後邊都有較長時間的拖音,或者用較長的拖音來重複這一個字,「一、一、一」「六、六、六」。
還有的是帶個後綴音「呢」,而且這個「呢」喊出後,口型不變,口氣不減,還是帶著較長時間的拖音,
比如:「一是個一呢」「六啊六呢」。
像這種划拳的發音、腔調和語速,是全國各地的詞語發音中都比不了的,難怪多年來有此一說——「全國划拳看濟南」。
我們家從我爺爺的爸爸那一代算起,就是居住在濟南的老濟南人.
依我所說的濟南話來分析,純正的濟南話裡帶兒化音的字或詞也頗多。
比如「爺兒倆好啊」「哥倆兒好」「快著點兒喝啊」等等。這些濟南話裡既有親情的流露也有友情的表達。
濟南人圍坐在一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說純正的濟南話就沒有那種憨厚豪爽的氣氛。
比如大家湊到一起喝酒,可以說「走啊,喝二兩」;
有人在喝酒時慢慢騰騰,急脾氣的人就會說,「你真磨嘰,一仰脖就倒進去啦」,「別力根兒楞,不喝拉倒」;
酒到中巡,有的微有醉意,有的「言行不一」,為了防止「打酒官司」,就會有人說:「別膩歪,不就是一盅酒嗎」。
標準的濟南方言,在這個時候就會表現得淋漓盡致,抑揚頓挫。
划拳中,除了有掌拳兒的規矩外,還有替拳兒、砸拳兒、愛拳兒之說。
關於喝酒划拳中帶來的酒文化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划拳口令中的「三星高照」,指的就是舊時說的福祿壽三星,其中「祿星」代表著什麼,現在懂得的人不多。口令中「四紅四喜」又指的什麼?「四紅」是紅襖、紅褲、紅鞋、紅襪,以示節日喜慶,「四喜」則指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其它的「七到巧」「八仙壽」「滿起來」等等,也都有著深奧的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
我本人認為,在積極提倡說普通話的同時,也應該留住本土方言濟南話。雖然在喝酒時划拳已經被明令禁止,但是為了圖個快樂,可以在自己家裡或小範圍內還可以「比劃比劃」。但是,必須要自尊自重做到三點,第一要根據本人的身體狀況和酒量,適量飲酒;二是不能大聲叫喊,不能因此影響到家人尤其是周圍鄰居的休息;三是不能頻頻勸酒,也不要根據輸贏強迫別人喝酒,更不要酗酒藉故滋事生非。
總之,無論是請人喝酒還是被請喝酒,或者在一家人聚會的宴席上,只要有人端起酒杯,就是用來表示一種氣氛,一種友誼,一種情趣,一種心境,或者是藉此以企盼達到一種目的。在我看來,酒,是個好東西,關鍵是看選擇的形式和利用的目的是否正確;同理,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濟南話,雖然它不如普通話那麼悅耳,不如膠東話那麼好聽,但是,濟南話仍然是一個有待挖掘、必須保留且亟需規範的地域方言,當您聽不懂閩南話或聽不慣魯西南話的時候,再說上幾句艮直厚重的濟南話,你就會覺得「槓賽唻」。
(備註:部分圖片選自網絡截圖,如有妨礙可以聯繫刪除)
(壹點號 臺柱子說事兒)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