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嬰幼兒照護服務注入新動能 構建生育友好社會環境——中國人口與...
本次論壇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導,中國計劃生育協會、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辦,旨在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新時代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注入新動能,推動實現「幼有所育」目標,構建生育友好社會環境,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
如何打破學校和社會的壁壘?優化家校協同教育環境,構建更緊密的...
原標題:如何打破學校和社會的壁壘?優化家校協同教育環境,構建更緊密的互動新格局摘要:構建學校與社會互動新格局,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全國教育大會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圍繞育人制訂的一系列政策的落實,需要學校與社會的協同。家校社協同育人在學術研究和教育政策中儘管逐漸受到關注,但目前變革相對偏重於家庭參與,尤其是學校中家長委員會建立、具有家長委員會的學校比例逐步提高,而立足社區角度的系統變革仍是方興未艾。
-
市場環境和政策支持是加快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保障
【經濟日報記者】工業網際網路發展離不開良好的市場環境和有力的政策支持,我們發現《指導意見》提出要實現這些戰略目標,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面齊心協力,推動發展。在支持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會有哪些配套的政策?謝謝。
-
有關終身教育、學習型社會建設的法律法規與相關政策
有關終身教育、學習型社會建設的法律法規與相關政策 2005-06-23 一、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九條:「國家發展各種教育設施,掃除文盲,對工人
-
說新詞|老年友好型社區要來了,銀髮族將收穫什麼
為了讓老人生活更美好,國家再次出手,這次的目標是:老年友好型社區。最近,國家衛健委在其官方網站掛出一則通知,要創建示範性全國老年友好型社區。時間線很明確,到2025年,要在全國建成5000個示範性城鄉老年友好型社區,到2035年,全國城鄉實現老年友好型社區全覆蓋。15年,從示範引領到全國覆蓋,老年人身邊的環境將對他們更加友好。
-
關於開展示範性全國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的通知
一、工作目標提升社區服務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在居住環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務、養老服務、社會參與、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要,探索建立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模式和長效機制,切實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2025年,在全國建成5000個示範性城鄉老年友好型社區,到2035年,全國城鄉實現老年友好型社區全覆蓋。
-
《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出版
中國訊(記者韓琳)由中國生態文明研究促進會駐會副會長王春益研究員、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吳舜澤研究員等編寫的《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一書,日前由雲南出版集團公司雲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韓琳 攝)本書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為指導,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對我國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進行了研究探討,既闡釋文件的深刻內涵,又分析面臨的實踐問題,圍繞深入全面理解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頂層戰略,進一步探討了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若干問題
-
構建和諧社會的實踐與思考
八大工程:通過實施結構調整、新農村建設、人才強市、社會保障、環境創優、平安晉城、體制創新、文化建設工程,促進社會和諧。為確保組織有力、領導有方,我們大力建立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解決現階段影響社會和諧的主要矛盾和問題,一項根本措施就是堅定不移地推進各方面的體制改革,出臺一系列鼓勵人們幹事業、支持人們幹成事業的政策措施,同時注重在改革中兼顧各方面利益。二是完善保障社會公平機制,以共享激勵共建。
-
胡中華長篇小說《梅山溝》出版發行
近日,胡中華長篇小說《梅山溝》一書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以上世紀60年代初中國作協會員,西部散文學會陝西分會主席李虎山認為,《梅山溝》是商洛作家群長篇小說的補缺之作,是胡中華先生對養育自己那方山水的回敬和報恩。小說中部分歷史背景和人物,在今天看來已經成為現實生活的背影,有些場景的呈現已經變色,但其活生生的人物和一代人用熱血譜寫的歷史,讀來更令人盪氣迴腸,特別是經歷那個時代的讀者,從中不難找回自己的影子。
-
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以解決危害群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問題為重點,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優化產業結構,發展循環經濟,推廣清潔生產,節約能源資源,依法淘汰落後工藝技術和生產能力,從源頭上控制環境汙染。實施重大生態建設和環境整治工程,有效遏制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統籌城鄉環境建設,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和村容村貌。
-
社會政策|走出家庭主義的想像舒適圈
因此,起初艾斯平·安德森(Esping-Andersen)關於西方社會福利三大體系的著名劃分,是以去商品化程度作為核心指標的,探討的是自由與福利這對冤家的獲得所倚仗的國家與市場的角色和資源分配問題,家庭作為公私二重性的中介位置在其中呈現的面貌是模糊的,因為去商品化程度並不能決定一種政策是家庭友好還是個人友好——而這套體系可能壓根沒有考慮到二者之間有何異同,或者根本就把二者當成了一回事
-
雲湖新材年產8萬噸環境友好型特色塗料智能化工廠奠基
11月9日,位於泰興經濟開發區的江蘇雲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8萬噸環境友好型特色塗料項目舉行奠基儀式,該項目將依託先進的生產工藝流水線、雄厚的技術研發力量,建設一個理念更先進、自動化程度高、管理水平強的「環境友好型」特色塗料大型生產基地,全力打造塗料行業新標杆。
-
「十四五」末我國將建成5000個示範性城鄉老年友好型社區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記者田曉航)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近日發布《關於開展示範性全國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在全國建成5000個示範性城鄉老年友好型社區,到2035年底,全國城鄉社區普遍達到老年友好型社區標準。
-
建設生態文明 構建和諧社會
編者按 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實現人和自然和諧相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生態社會和生態社會風氣是構建和諧生態文明社會的重要任務。在精神生態文明的建設中,要充分發揮生態文化對人們思想的引導和啟發作用。要摒棄過度消費和用後即扔的不良習慣,培養節能環保的生態意識和生態行為,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只有人民具備了生態道德和生態行為,只有全民和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構建充滿活力的和諧社會才會實現。
-
汪洋:積極開展對外友好交往,致力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以下為直播實錄: 汪洋:(六)積極開展對外友好交往,致力營造良好外部環境。按照國家外交工作總體部署,務實開展高層交往,深化同外國相關機構、政治組織、媒體智庫和各界人士的交流。豐富對外交流內容和方式,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各族人民奮進新時代的故事、新型政黨制度和人民政協的故事,宣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
治理網絡生態 推動社會界面友好
當網絡生態能夠促進社會主體平等、氛圍和諧友善、行為理性有序時,網絡生態就可被稱為「界面友好」。在「虛實交融」的狀態下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就需要從網絡生態的本質屬性出發,解析其要素構成和互動關係,探索並豐富網絡生態治理的政策工具。只有實現網絡生態善治,才能更好規範社會行為、協調社會關係、化解社會矛盾、維繫社會情感。
-
信陽市:聚焦政策集合疊加 持續釋放政策支持紅利 ——《三年行動...
行動目標:有利於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營商環境明顯改善,信陽革命老區呈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強勁態勢。 重點任務:用足用好政策集合疊加,集中釋放政策支持紅利。
-
語言政策構建國家認同
語言政策是多民族國家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調節民族關係、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統一中發揮重要作用。俄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作為第四大國際通用語言,在蘇聯解體前,俄語不僅是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的官方語言,同時在東歐及巴爾幹國家廣為普及。蘇聯解體之後,伴隨著俄羅斯國際地位的變化,俄語的地位也相應發生了變化。
-
構建和諧社會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到2020年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原則和重大部署。
-
適應與減緩並重構建氣候適應型社會
氣候變化使不同區域之間資源稟賦與環境容量差異擴大,加劇國家間和區域間經濟、社會發展及貿易的不平衡。氣候變化敏感脆弱地區甚至產生氣候貧困與氣候難民。綜上所述,氣候變化已經成為人類面臨的最大環境危機。為此,聯合國在1992年召開的環境與發展世界大會上通過了《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採取全球協調一致的行動來應對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的巨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