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古代人的平均壽命只有30歲,這數據可信嗎

2020-12-16 歷史文化記

隨著科技文化醫療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2019年,全球男性的平均壽命為70歲,女性的平均壽命在75歲左右。然而在某些非常原始的部落裡,人們的平均壽命依舊不過四五十歲,有一個南非的部落更離譜僅40歲,這也充分說明了,人的平均壽命跟生活環境還有醫療條件有很大的關係。

一直以來我們都聽過一個說法,就是說中國古代歷史上,古人的平均壽命其實不到30,那麼這個說法到底可信嗎?

時光荏苒,千年的歷史歲月已過,風雨洗刷腐蝕了太多的真實,過往確實不可追,但是我們或許可以從過往的歷史資料中窺得一磚半瓦。

首先,古人將二八少女稱之為最美的少女年華,豆蔻少女同樣是待嫁閨中,那麼二八跟豆蔻分別是多少歲呢?

二八並不是指28歲,而是指2×8也就是16歲,而豆蔻指的其實是12歲到14歲,換句話說,從12歲到16歲,古人認為這個年紀的女子是最適合嫁人的。

從這樣的一個小數據當中,我們就可以側面看見一些歷史的真實,按照這樣的一個結婚年齡,古代人想要抱孫子,只需要30歲左右,然而就算如此,古代人能夠四世同堂的記載依舊是鳳毛麟角,這足以說明古人平均壽命極低,或許真的活不過30歲也不一定。

正史資料

剛剛我們是通過少女的出嫁年齡,然後結合生子來側面推算了一下古代人的平均壽命,然後可以來觀看一下正史是怎麼說的。

在正史的記載當中,儘管沒有刻意去進行過人口普查,但是對一些重大事件與重大人物的壽命記載是非常清晰,比如說劉備活了多少歲,曹操活了多少歲什麼的,這些東西都是給你記清了,由於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歷史典籍來查真偽,所以真實程度是極高的。

總的來說,古代人的壽命是會隨著時代而變化,如果是硝煙瀰漫的亂世,那麼平均壽命就會很低,而如果是太平盛世,平均壽命就會有所上升。

比如說漢朝與唐朝,這是兩個非常強大的太平盛世,人們的平均壽命在60歲以上,明清兩朝,由於農業與經濟的發展,平均壽命更是達到了70歲以上!跟今天人們的平均壽命相比,差距居然也不是很大,這確實也讓很多人是相當自豪,中國人的老祖宗治國還是有一手的。

可惜太平盛世終歸不會長久,古代的亂世其實佔據了更多的時間段,在三國與五代十國的這些歷史裡,人們的平均壽命被下降到了50歲的樣子,戰爭與亂世太過危險,想來活在那個時代的人真的是非常不幸。

給爺整懵了,到底能活多少歲?

剛剛咱聊了兩個話題論證古人的平均壽命,然而前者平均壽命僅30歲,後者平均壽命卻達到了六七十歲,這麼大的差距完全就很離譜,很多人聽完之後估計更加的一頭霧水,那麼古代人到底平均壽命會是多少歲呢?

綜合來說,由豆蔻年華少女推理出的古人平均壽命是更加靠譜。

正史並非是不靠譜,而是古代跟現在根本不同,古代的歷史根本就不會去記載普通的老百姓!有資格在歷史上留下名字都是大人物。

無論是亂世也好,盛世也好,這些大人物當然擁有數之不盡的資源,再大的亂世他們也可以朱門酒肉臭,也可以隔江猶唱後庭花,這些大人物的平均壽命當不得真,至少沒資格概括所有人。

相關焦點

  • 古代平均壽命只有30歲?不要輕信謠言
    本 文 約 1761 字 閱 讀 需 要 4 min 在人們印象中,古代人壽命普遍都偏低。有的統計數據說古代人平均壽命只有30多歲。
  • 古人平均壽命30歲,為何50歲算高壽?
    根據民國時期許仕廉《人口論綱要》以及1936年實業部公布的的分年齡死亡率統計結果,古人平均壽命就30歲。那為何古人平均壽命會是如此之低?大家可以看到,皇室成員哪怕享受著最好醫療條件和經濟條件也做不到高壽,平均壽命依舊只有40歲左右。
  • 古代人的平均壽命只有30歲,莊子卻活了80多歲,靠的是什麼?
    中國古代的醫療條件不夠發達,所以人的壽命普遍比較短,大概也只有三十多歲,在古時候能活到五十多歲,就已經算得上是長壽了。不過也有一些例外,大約在2000年前的莊子,他就活了八十多歲。放到現在來看,這個年齡是很常見的,但是在2000多年前,這就是一樁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
  • 影響古人平均壽命的原因有哪些?
    即使是在政治穩定、經濟發達的唐宋時代,人的平均壽命也只不過才30-33歲左右。雖然也會有很多長壽之人,但這種情況在古代並不普遍。據數據顯示1949年之前,古代歷史中的各個朝代,人的平均壽命可謂長短不一,但基本年齡區間大約是40歲左右。
  • 上古時期平均壽命30歲左右?
    「期頤」這兩個字一般形容活到100歲的老人。是表示年齡的一個詞語。大家也都知道人的年齡從小到大分別有不同的名詞來代替。比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80-90耄耋(maodie)。期頤就是指100歲老人。
  • 世界上現存的原始部落,8歲發育成熟,平均壽命只有40
    俾格米長得又矮又小,俾格米成年人平均身高只有1.30米至1.40米。因此,俾格米人被譽為非洲的袖珍人,非洲的侏儒。俾格米人還有一些特徵是:肚子大,肚臍眼凸起雞蛋大小的肉疙瘩。膚色較淺,呈深棕色,頭髮不像其他黑人卷的那麼厲害。
  • 為什麼這樣說呢
    剛開始,我也沒有弄懂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後來,我向一位老師進行了諮詢,通過諮詢後我才知道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這句俗語裡的「三十」是指三十歲,「不立子」是指沒有生孩子的意思;「一直累到死」也就是終生勞累的意思。整句綜合起來說就是:假若到了三十歲還沒有生孩子,那麼,自己就會勞累終生了。那麼,為什麼要這樣說呢?據稱,古代人的壽命都非常短。
  • 為什麼這樣說呢
    整句綜合起來說就是:假若到了三十歲還沒有生孩子,那麼,自己就會勞累終生了。那麼,為什麼要這樣說呢?據稱,古代人的壽命都非常短。在新石器時代,男性的平均壽命只有31歲;到了秦漢時期,也許是因戰事不太頻繁的原因,男性的平均壽命陡然提高到了49歲;而到了清朝的時候,也許因戰事頻發或疫病流行的緣故,男性的平均壽命居然又降低到了31歲,又重新回到了新石器時代。
  • 古代人說普通話嗎?古代人都是怎麼溝通的呢?長知識了
    應該不少古代人是說古言的吧,光是那些文言文都令人頭疼。古代人說普通話嗎?古代人都是怎麼溝通的呢?長知識了。語言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其實語調,語音等變化是不大的,只是有些名詞稱謂變化大。比如:小二,我們現在叫服務員,客官,我們現在叫先生,這些問題都不大。大家現在看《水滸傳》、看《西遊記》,基本不存在閱讀困難。各地方言最大的不同,就是語調的不同。
  • 日本相撲手,國內地位極高,常伴金錢美女,平均壽命只有57歲
    相撲選手也都擁有著異於常人的肥碩體型,相撲運動員在外表方面雖然不太符合審美,但是在日本國內的地位卻是相當高的,也正因如此,許多相撲運動員普遍都受到異性的追捧與熱愛。相撲場上,雙方選手需要按照規定赤裸上身,僅穿著兜襠布,開始肢體接觸,進行力量的碰撞比拼。正是這種力與美的較量,讓人們體會了日本這一國家的文化底蘊。
  • 盤點5種狗狗的平均壽命,最短的是英鬥,最長的這隻讓人意想不到
    盤點10種狗的平均壽命,最短的是英鬥,最長的這種讓人意想不到   狗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許多養了狗狗的人家,跟狗狗的感情非常地深厚,但是,狗狗的壽命卻非常短,只有人類的六分之一。在這裡,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壽命最長的10種狗。
  • 30歲左右才開始練書法真的晚了嗎?
    今天,我看了「網紅教授」戴建業的一個訪談,他說:「如果可以重來,我不會再對孩子那樣嚴厲,我會給他一個輕鬆快樂的童年,現在全社會的家長都焦慮,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這樣做是不對的」。教授這麼說,是他意識到了自己早年在教育孩子時一些想法的不合理。
  • 為什麼三國時期平均壽命才30幾歲,而司馬懿卻活到了73歲?
    說到三國,就不能不提一下司馬懿,這貨實在是不一般,堪稱三國的「熬」敗,熬死了曹操,曹丕和曹睿,熬死了諸葛亮,也熬死了他的政敵,死的時候73歲,三國時期人口的平均壽命大約是30~40歲左右,不得不說司馬懿這身體確實好,他弟弟司馬孚更是殘忍地活到了93歲!
  • 日本人運動量少,為什麼平均壽命是世界上最高的?答案只有一個字
    生、老、病、死是我們每個人的自然生理規律,任何人都是無法逆轉的。然而,每個人的壽命的長短是確實不同的,當然這主要是取決於個人的身體素質。特別是到了40多歲,我們會發現養生這件事是越來越重要了,因為中年人的內臟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健康興奮了。
  • 人類平均壽命達到100歲還有多遠?
    章蘇陽:謝謝大家,我是火山石資本的管理合伙人章蘇陽,我們有人民幣和美元兩隻基金,人民幣基金的30%投醫療健康有關的領域,美元基金的50%投資跟醫療健康有關的範疇。兩三年以前,國內醫療改革,我記得也是在清科的一個醫療會議上,我說咱們醫療當年的改革走不通。但這兩三年以來,醫療改革的力度和方向掌握的非常好。
  • 八分量阮安邦:區塊鏈構建可信數據基礎設施
    為什麼選擇創業這條路?「記得在北大第一次面見導師時,我就說想創業,想做最先進的科技,做別人做不到的事。」在阮安邦看來,創業的確存在著一定的風險,但他希望看到自己每天都過得不一樣,「生活一輩子的意義是什麼,未來某天這個人會消失,但怎麼讓名字留下來?就要給社會留下一些東西,創業是最好的選擇」。
  •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如果你活在古代,吃喝拉撒應該如何解決?
    今天推薦的《古代人的日常生活》這本書,就真實的揭露了古代人真實的日常生活。作者「講歷史的王老師」是一名歷史老師,他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古人的日常生活很感興趣。因此就寫了這本專門介紹古代中國人涉及衣食住行、戀愛婚姻、風俗娛樂等方面的書,一次性滿足大家對古人日常生活的好奇。
  • 用數據,看看古代改朝換代的代價
    中國曆朝歷代的人口數據估算,歷史學家葛劍雄教授最為權威,我們來看看他的人口數據,來看看中國古代歷朝歷代改朝換代的代價。元太宗六年的公元1234年,人口只剩下1050萬,只有原來的18%~19%,總人數減少高達80%,下降比例之大舉世罕見。正因為元朝的大屠殺,導致北方人口下降數據太過恐怖,間接致使南宋軍民瘋狂反抗,最終使得元朝元世祖忽必烈下達優待南宋軍民的命令,南宋軍民雖然死亡率也很高,但是的確比中國北方人口下降比例小得多。
  • 古代最短命的職業,平均壽命不到40歲,網友:只做一個月也心甘
    但是有一行是出不了狀元的,因為狀元都是他欽點的,歷史上能做好的人也很少,而且這個職業的平均壽命不到40歲,可是很多人做夢都想要登上寶座,想必很多人都有答案了,這一職業正是皇帝。關於「皇帝」這個稱號,還要從秦始皇開始說起,眾所周知秦始皇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他於公元前221年掃滅六國,家裡大統一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