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胡宗憲的東南死局

2020-12-15 胡侃亂說mark
劇照-胡宗憲

大明王朝第三集中

改稻為桑在浙江受阻後,胡宗憲上疏浙江遇到的問題,嘉靖帝連看都不看,面對朝廷的議論譚倫急衝衝來找胡宗憲對話。

譚;你想不想知道上面對你的評價。

胡:不想知道!」你譚倫還是現在就去戚繼光的軍營吧;

譚:「我不會走,也不能走。真到了朝廷追究的那天,我譚綸在,就沒有你胡汝貞得罪。」

譚:你是說,我還沒有學到為官三思?」

胡:真想不到裕王為何如此器重你「我胡宗憲沒有退路,你譚倫來與不來也沒有什麼可變!」

譚:那我這次本不該來!」

胡:你是不該來,「朝野都知道,我是嚴閣老提攜的人……我胡某在大事上從來是上不誤國,下不誤民。」

「我不會讓老家人把我的牌坊拆了!你們都自以為知人,自以為知勢,可是有幾個人真知人知勢的?」

「那麼多沒田地的百姓聚在這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方,今年不反,明年不反,後年,再後年必反!到時候外有倭寇,內有反民,第一個罪人就會是我胡宗憲。」

「你來無論是想勸我,還是想幫我,都只有一個後果,把大勢攪砸了!」

「那樣我要還能做下去,年初朝廷議這個國策的時候,他們早就阻住了,就不該讓這個國策落到浙江!」

劇照-胡宗憲對話譚倫

第一次看到這,不免有些不解為什麼胡宗憲會說譚倫來做,不僅不能幫他還是把局勢給攪亂了呢,看過本劇的人都知道胡宗憲確實是一個好官,也是一個心裏面裝著百姓和天下的人無奈嚴嵩門生的身份讓他不得不被綁架在嚴黨這架馬車上艱難前行。朝中的清流張居正、徐階、高拱之流目的無非是為了倒嚴,他們做出的任何決策都是為了這個目的,所以才有了那句經典的,為天下之大勢,只有苦一苦浙江的百姓了。

下面簡單分析下胡宗憲所處的局勢

嚴黨這邊,嚴嵩用胡宗憲是是以國士待之,二者有著師徒情誼的,所有髒事基本沒有讓他參與;在嚴世蕃的心在,胡宗憲雖然身上有嚴黨的標籤但是過分愛惜自己的羽毛所以毀堤淹田的事情是瞞著胡宗憲做的;

在清流張居正、徐階、高拱的眼中胡宗憲是一個識大體、懂分寸的人但是他的根是在嚴嵩這邊,所以說要派譚倫過來爭取;

在嘉靖帝這邊無非就關心兩點一是東南的局勢不亂,二者是自己有沒有錢花;當嚴嵩提成改稻為桑的建議他是馬上就同意了;而百姓的死活在他這裡是沒有什麼分量的皇帝掌握的天下九州萬方,都是他的子民,所以說一兩個縣淹了也沒啥大事。

這樣在來看胡宗憲對譚倫說的話就可以理解了,譚倫不來改稻為桑他可以慢慢的改,譚倫一來明顯就會把整件事情升級為黨政了,性質就變了。

劇照

在嚴黨那邊改稻為桑的國策是嚴嵩提出來的,你胡宗憲有意阻攔一定是聽了譚倫的教唆;你這就叫我嚴家的飯,卻在為清流做事。所以嚴世蕃接到消息的第一反應是氣急敗壞加破口大罵然後然後罷免了胡宗憲的浙江巡撫的官職。

在清流那邊看來胡宗憲只不過是用來搬到嚴嵩的一個工具,浙江的百姓都是可以用來犧牲的何況一個胡宗憲。

劇照-胡宗憲親自走向抗洪前線

再來看看胡宗憲是毀堤淹田事發後又是怎麼處理的,足見一個他是幹臣、能臣。

送走譚倫,因為譚倫在他身邊他和清流張居正、高拱等人始終是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只有譚倫的離開他胡宗憲做的事情才能表示自己,也算是和嚴嵩等人表明態度;面對危局,首先是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擴散,胡宗憲是親自走到了抗洪現場,分而治之淹了一個半縣,救了九個縣;然後就是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擴散,先把河道監管李玄、馬寧遠、常伯熙等人,給案子先定個性,畢竟毀堤淹田這種事情捅出去對皇上對嚴嵩都不好交代,只有這幾個人死了,對上對下都有了交代。我記得劇中呂芳對胡宗憲有一句經典的評價:

「你說這個胡宗憲到底是個什麼人哪!」嘉靖沒有睜眼,更沒有去接那塊手帕,卻突然問道。

呂芳的手停在那裡,想了想答道:「奴才只好打個比方,不一定恰當。」

「說。」嘉靖睜開了眼望著他。

呂芳:「依奴才看,他就像個媳婦。」

嘉靖:「怎麼說?」

呂芳:「上面有公婆要孝順,中間有丈夫也得顧著,底下還有那麼多兒女要操勞。辛苦命,兩頭不討好。」

胡宗憲在全劇給人最大的感覺,從他第一次出現時就被點名了。兩個字,無奈。

胡宗憲清廉,忠勇。

也很有大局觀的人。

改稻為桑一出臺,他就知道是步死棋,只能延緩實行,無奈事與願違。

明朝這盤棋高手眾多,自己不過是棋局中一棋子而;

劇中胡宗憲和海瑞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心繫百姓天下,但是做事態度完全是不同的,海瑞完全是不會遵守規則出牌的人一心想革天下之大弊,甚至敢和直批嘉靖帝;胡宗憲則是完全相反,這位深知官場規則,也遵守官場規則的人總想著如何在現有的條件下事情做好。雖然處事態度不同,但都是當時的名臣。

相關焦點

  • 徐美潔︱《大明王朝1566》:胡宗憲的率性令人不忍直視
    徐美潔︱《大明王朝1566》:胡宗憲的率性令人不忍直視 徐美潔 2017-04-30 14:10 來源:澎湃新聞
  • 王慶祥解說《大明王朝1566》
    而在眾多實力演員中,飾演胡宗憲的王慶祥無疑讓人關注,因為他在此前還曾在另一部明史電視劇《大明王朝驚變錄》中飾演于謙,說到這兩部明史大戲,王慶祥表示,雖然都是自己出演的,但是《大明王朝1566》不論是從製作水準、思想性和厚重感上,都遠遠超越了《大明王朝驚變錄》。
  • 大明王朝1566有多難懂?胡宗憲的一個舉動藏著三重含義
    這是分析大明王朝1566背後歷史系列第四十七篇要說最難懂的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能排到前面,它的難懂在於每個細節,作為第一部描述權謀的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小到每個動作,都有深層含義,今天給大家解析下第二集中胡宗憲讓譚綸坐到外面的意義
  • 《大明王朝1566》中的3句名言,讀完受益匪淺
    《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7分,穩坐豆瓣高分榜寶座,遠超《康熙王朝》,當初看《康熙王朝》,覺得這是一部非常「長智」的電視劇,但是在看完《大明王朝1566》之後,我才發現《大明王朝1566》才是真正的「長智」神劇。
  • 在《大明王朝1566》中,你認為誰最聰明?
    若論誰最聰明,還真是不好說,在整個《大明王朝1566》中,天底下最聰明的人都聚在一起了,但這其中,卻有三個相對更為聰明的人。哪三位?錦衣衛七爺在經過調查事件原委後,明白了這些都是沈一石的設局,但又因為要顧及很多東西,不能直接說明,因此七爺才會說道,難道你要我上報大明被一個商人玩了不成?
  • 《大明王朝1566》:胡宗憲跟嚴世蕃的對立
    但是嚴黨內部實在合不來的也就兩個人,而且還是嚴黨內部舉足輕重的人物,兩人聯手可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偏偏就是這兩個人,是無論如何也走不到一起了:胡宗憲,嚴世蕃。  嚴世蕃眼中的胡宗憲  嚴世蕃作為嚴黨名副其實的「二當家」,還是相當稱職的:朝堂之上衝鋒第一,清流也好,司禮監也罷,死戰不退,堪稱嚴黨的門面。
  • 大明王朝1566:名醫李時珍不僅治得了疾病,更治得了人心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優秀的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不少人就是因為看了這部劇,而成為了明史愛好者。筆者作為這部劇的粉絲之一,就想通過自己的文字,給大家分享一下對這部劇的看法,權當與各位交流! 今天給大家分享《大明王朝1566》:名醫李時珍不僅治得了疾病,更治得了人心。
  • 架空地理:官場神劇《大明王朝1566》的致命硬傷
    《大明王朝1566》雖然沒播過幾次,但是以其良好的口碑,和豆瓣高達9.6的分值,成為許多人眼裡的歷史題材神劇。《大明王朝1566》也因此被人稱作是中國歷史正劇的最高峰之一。去年初湖南衛視授權期滿,該劇在優酷獨家重播,引發了全民追劇熱潮。那麼,從史實的角度來看,本劇是不是非常完美的呢?在此,筆者拋磚引玉,起碼從區劃地名角度來看,本劇存在著大量的硬傷。
  • 優酷《大明王朝1566》連道具都會講故事堪稱良心劇界之父
    十年前,《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衛視播出時,一撥青春偶像劇正進入電視熒幕,導致《大明王朝》收視率慘敗給無腦劇。   十年後,版權到期的《大明王朝1566》被優酷獨家拿下,才得以重見天日。   這些年,我們受夠了國產劇的粗製濫造和鮮肉摳像,才驚覺《大明王朝1566》的好。
  • 大明王朝:李時珍要給胡宗憲下劑「猛藥」,胡為何不敢收?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42期: 前兩期我們講到了坐鎮淳安縣的海瑞,如何跟兩個帶兵千戶和縣丞鬥智鬥勇,並最終拖過了午時三刻這個時間點,救下了淳安「通倭」百姓。
  • 《大明王朝1566》:中國歷史劇的巔峰之作,這才叫神劇
    中國的政治文明迄今為止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記載了,而大明王朝,就剛剛好的抓住了中國政治文明的根本脈絡。我曾經在《大明王朝》的評論區看到過一個高贊評論是這樣說的:大明王朝1566是中國歷史劇的巔峰之作,毫無疑問,這是很多專業的歷史學術著作都不能夠做到的。也是因為這一高度評價,我抱著嫉妒好奇的態度去看了大明王朝。
  • 讀《大明王朝1566》,有感於胡宗憲
    上周,我廢寢忘食地看完被譽為神劇的《大明王朝1566》的同名小說。如果改編後的電視劇堪稱神劇,那原著的質量十有八九都在上乘。本書細節眾多內涵豐富,將來還會再看幾遍。現在借著殘存印象,姑且說說對書中重要人物胡宗憲的一點看法。
  • 如何理解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的長江黃河論?
    回到題目,我個人很喜歡《大明王朝1566》,這部劇好就好在每個角色都很鮮活,都有自己的動機。 相關內容: 《大明王朝1566》高翰文阻止改稻為桑,鄭何為什麼不寫信給嚴世蕃? 《大明王朝1566》為什麼嘉靖皇帝在倒嚴後,不用胡宗憲了?
  • 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中的人物,沒有臉譜化,真實而生動
    《大明王朝1566》故事中的人物塑造非常好。劇中每一個人物都可以單獨成篇,大書特書。上到嘉靖皇帝,下到浙江淳安的一個小縣丞,都鮮活生動得讓人吃驚。以全劇最精彩最複雜的人物嘉靖來說。一個龐大帝國的主人,神秘、自負又陰鬱。
  • 《大明王朝1566》就是最好的國產歷史劇,沒有之一
    世紀末家喻戶曉的《雍正王朝》,也就此成為七年後《大明王朝1566》的先聲。《大明王朝1566》與歷史史實相去甚遠。無論是與劉和平之前的《雍正王朝》對比,還是和張黎之後的《人間正道是滄桑》對比,或是與日後的《北平無戰事》比起來,《大明王朝1566》對於觀眾都是一次更大的挑戰。
  • 從《大明王朝-1566》熱播看劉和平的「突圍」
    湖南衛視正在熱播的《大明王朝•1566》引發了觀眾的濃厚興趣。作品在遵照歷史真實的前提下,藝術地勾勒了另類、鮮活的人物群像———嘉靖、海瑞、嚴嵩等,在眾多的歷史題材電視劇中,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 《大明王朝1566》能臣胡宗憲的邏輯思維著實縝密
    一向心思縝密的胡宗憲一看這個方案又是一個大坑,決定救救這位初入官場的高大人。於是他約見了高翰文,開始了對這個方案縝密的推理。劇照—胡宗憲點撥高翰文老胡先從數據入手,讓高翰文自己算出目前各方現有總餘糧還能賑濟百姓多少天。高還算是個細心實務的人,不一會就計算出還能頂十天,百姓就會斷糧了。
  • 大明王朝:新安江決堤,胡宗憲騙了很多人,真正主導者其實就是他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84期——人物篇第7期: 上一期我們同時談到了兩個人物,一個是淳安知縣常伯熙,另一個則是建德知縣張知良。 他們在劇中稱得上是小人物,沒有露過幾次面,臺詞也沒幾句,他們只不過是按照上級指令辦事的小嘍嘍。
  • 想當年丨《大明王朝1566》:在史冊裡,在人心裡
    它就是——《大明王朝1566》。《大明王朝1566》海報一、誰在書寫明朝?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中國歷史幾千年,周秦漢唐宋,時間線進展到明朝時,整個政治體系已經非常完備。《雍正王朝》海報在《大明王朝1566》之前,劉和平還寫過一部描繪帝王的劇《雍正王朝》。在那部劇裡,他沿用了託爾斯泰的命題「帝王是歷史最大的奴隸」,站在了雍正的角度進行一元化創作,雖然一改過去史書裡對雍正的暴君塑造,卻依舊停留在了從某一固定立場看問題的創作方法上。因此,不少觀眾批評這部劇過於美化皇帝。
  • 《大明王朝1566》編劇:旱災具體是哪一年開始的,這無關緊要
    《大明王朝1566》這部劇,不同人有不同的體會,有的對帝王權威的崇拜、有的對權謀文化的推崇,有的看到了積極進步的歷史觀,如今,很多歷史劇被翻拍,跟時代的潮流、社會的某些文化心理有關,但不可否認,不少劇反映的風潮和暗藏的文化心理,未必都是積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