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華先生去世了,包括相聲演員曹雲金、徐德亮等都在微博發文,緬懷常寶華先生離世。據悉,常寶華先生是在9月7日上午10點46分,於北京海軍總醫院逝世,享年88歲。
1930年出生的常寶華是國內著名的相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51年拜相聲大師馬三立為師,歷年來創作(包括合作)相聲、小品、快板等形式一百七十多篇,全國各報刊發表五十餘篇。授業徒弟包括:趙福玉、牛群、包長春等,退休後仍繼續進行創作。
三大家族:相聲界的黃埔軍校
常寶華出自相聲世家,是正宗的主流派系。相聲自立業以來,基本以收徒授業為主要傳承形式,但細究起來,行內子承父業者也佔了不小的比重。而家庭出身對個人事業的影響,亦是增光添彩。而老一輩的相聲三大家族就是侯家、馬家和常家。
三大家族各有特點,也有著複雜的師承關係。
侯家的特點是:師徒傳承。以侯寶林—馬季—姜昆為主線,徒子徒孫不下百人。侯馬姜,順應潮流,佔盡天時;位居中央廣播文工團,佔盡地利;又與影視、戲曲、二人轉的隊伍聯繫廣泛,佔盡人和。因此一統江湖近一個甲子。
馬家的特點是:家學厚重。從恩培、馬德祿、馬三立、馬志明到馬六甲,傳承五代。馬家從業人數每一代只有一兩個人,所以不像常家那陣容突出。馬家徒弟也沒有侯家主線分明。馬家從來不火爆,但是也不寂寞,人們都知道有馬家這麼一號。
常寶華所屬的常派相聲,其創始人常連安先生,師從焦德海,張壽臣大師代拉師弟。常先生相聲活路較寬,捧逗皆能,尤其擅長單口相聲和太平歌詞,曾長期在北京的電臺播放,家喻戶曉。常先生於1940年至1949年間,在老北京西單商場創辦的「啟明茶社」,為相聲事業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眾多相聲界的巨人,曾在這裡獻藝。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常連安先生任天津市曲藝工作團團長,繼續致力於相聲創作和表演。
常氏相聲直系第二代傳人,常連安先生的六個兒子常寶堃、常寶霖、常寶霆、常寶華、常寶慶、常寶豐。其中,當時最具聲名的著名愛國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堃先生,在京津一帶頗有影響,曾因表演愛國相聲而遭日偽政府迫害。1951年在朝鮮戰場上,慰問演出時犧牲,年僅29歲。「小蘑菇」常寶堃先生英年早逝,現在漫說熟悉,就是知道他的人已不多,這位相聲界英雄的事跡。在相聲藝術的發展史上,他和候寶林、馬三立一樣,都屬於承前啟後、開一代新風的大師級人物。
建國後相聲界的發展日益繁榮,常氏眾「蘑菇」俱都成就不俗,其中「三蘑菇」常寶霆、「四蘑菇」常寶華最為傑出。
目前相聲界裡目前輩分最高的就是「寶」字輩的幾位,最著名的如常寶華,馬志明,楊少華三位,而這裡面,從政治地位,年紀威望來講,常寶華都得排第一。我們來看他的作品,他最出名的幾段如《昨天》,《帽子工廠》等等,都被奉為一個時代的經典相聲案例。
然而老一派的三大家族不僅給相聲行業帶來榮光,他們之間複雜的師承關係與人際矛盾也是為江湖所津津樂道的。
相聲界的恩怨情仇,遠比你想的複雜
像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就頻頻因為師徒矛盾而受人關注。
相聲界之所以矛盾重重,究其原因,並非只有利益之爭,還包括地域之爭,師徒之爭。
互相詆毀,謾罵,甚至是暗自下黑手,奪妻,奪友,爭奪陣營利益,這些亂七八糟的內訌之事在相聲界經常出現,常寶華也曾陷入過這樣的紛爭中。
相聲界一直有拜師的傳承,比如郭德綱拜侯耀文為師,師勝傑拜侯寶林為師,以及馮鞏拜馬季為師,而侯耀華拜師常寶華一事歷來被網友們議論紛紛,時至今日也是各種觀點層生。的確,這件拜師事件確實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
常寶華作為著名相聲藝術家一直也是致力於說相聲,並且在相聲界的輩分極高,因為他拜師馬三立,也就是說他和侯寶林是平輩。
而侯耀華,這位負面信息纏身的藝人一直不被相聲界認可,認為他是影視類演員而非相聲演員,此番拜師侯耀華的動機和目的也為人懷疑。不過侯二爺的個性向來我行我素,看看之前曝料的侵佔侯耀文財產,和兒子交惡以及最近的安娜金徒弟事件,真是讓這位藝人一直保持輿論焦點。
而拜師常寶華也讓他成為相聲圈名正言順的弟子,侯耀華自然和馬季也是平輩,因為馬季是侯寶林的徒弟,這樣馬季的徒弟包括姜昆,馮鞏等人就比侯耀華低了一輩。這也使得很多常家弟子對侯家產生不滿。
當然,不能僅僅從輩分這表面現象來解讀侯耀華的拜師常寶,而應該看到的是兩大家族的強強聯合,侯寶林和常寶華都是著名的相聲藝術家,兩大相聲家族又有了師承關係,此番常寶華其實是提攜侯耀華,也就意味著以後侯家的人也需要照顧一下常家的後人,比如年輕的相聲演員常遠。所以,從這個較短來看,常寶華表示對侯耀華的喜愛以及收徒也是有目的,也想著常家的後人能後在相聲界不被打壓,如果都和郭德綱那樣被人整來整去,實在令人太不爽!
而關於侯耀華與郭德綱的江湖紛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一分一秒。
首先我們來看看兩者的師門關係:侯耀華的師父是常寶華,郭德綱的師父是侯耀文,侯耀文的師傅是趙佩茹。也就是侯郭兩人在師門上不存在從屬關係。但侯耀文是侯耀華的弟弟,有親屬關係。而侯耀文去世後,侯耀華為他的子女分家產,結果分的不能讓人信服,郭德綱為師父打抱不平,侯耀文的女兒要告侯耀華,郭德綱也公開表示願意為師傅的女兒作證,於是矛盾產生了。
之後侯耀華曾經親口說過:侯門有收徒儀式,也會有「開除儀式」,並且已經準備做這件事了;不久更是公開宣布收何雲偉為徒。也就是說,侯耀華公開把郭德綱開除的徒弟何雲偉,變成了自己的徒弟。如此詭異的操作也是讓吃瓜群眾一臉懵圈。
常寶華與郭德綱,亦師亦友亦愛亦恨
而常寶華與郭德綱的關係也是網友們所熱議的。在郭德綱主持人的第三季《歡樂喜劇人》中,郭德綱曾多次與常遠提及其爺爺常寶華,每次都是態度極為尊敬,現場連線也尊稱「師爺」,然而他們間的關係也沒有那麼簡單,常老曾經還指責過郭德綱。
首先,常家大師常連安生常寶華兄弟六人,全部從事相聲,可謂人丁興旺,常寶華是馬三立大師的弟子,常寶豐還是郭德綱相聲啟蒙恩師。這陣容真的可以給年輕的郭德綱上上課了!
常寶華在央視的一檔節目上曾不點名批評「相聲界某些人有江湖氣,說某些人二十歲就有江湖氣,三十幾歲就是個小老藝人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說郭德綱,別人還沒這排場。這時候為什麼批評郭德綱?因為郭德綱還沒有現在這樣的影響力,只是一個四處討飯吃的社會閒散藝人,江湖氣十足,在小劇場重新拾起傳統相聲的那一套做派。作為長輩批評一下也說得過去。
隨著郭德綱的名氣越來越大,德雲社也隨之蒸蒸日上,常寶華對郭德綱的看法也有所改變。
在某衛視電視節目裡,常寶華當著郭德綱的面說:「如今相聲界有喜有憂。喜的是說相聲的人多了,不再是七八條槍,相聲隊伍壯大了,但像郭德綱這樣的少了點。」能說這話,足以證明常寶華是欣賞郭德綱的。如果對郭德綱不感冒,常寶華不僅不會做客郭德綱主持的電視節目,也不會去德雲社看演出,更不會多次參加德雲社組織的活動。
不過欣賞歸欣賞,常老還是比較客觀的。在上面這檔節目裡,誇完郭德綱後,常寶華話鋒一轉,說:「什麼是好作品,就是聽完經琢磨,給予您思考。沒有思想性,全是逗樂也行,也要高尚二字。」常寶華說這些話當然有所指,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現如今的相聲界三大家族馬家,侯家,常家,人才凋落,馬家馬志明先生實力很強,但老先生很低調,很少與人爭辯什麼,踏踏實實研究相聲,創作新品。侯家自從侯耀文先生去世後,就沒有了扛大旗的人,只剩下一個晚節不保的侯耀華。常家就更斷層了,後輩目前只有一個常遠在做喜劇,但已經脫離了相聲,紮根開心麻花。
隨著輩分最高的常寶華的離開,相聲界的排位可能又將面臨一次洗牌;在三大家族的推動下,一代代傳承的相聲文化,總會隨著時代的需求繼續發揚光大。
而相聲裡的江湖,恩怨還會繼續。祝常老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