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盧綸《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其一

2020-11-24 騰訊網

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其一

鷲翎金僕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註:

張僕射(pú yè):一說為張延賞,一說為張建封。

塞下曲:古時的一種軍歌。

鷲翎:箭尾羽毛。金僕姑:神箭名。

燕尾:旗的兩角叉開,若燕尾狀。蝥(máo,一說音wù)弧:旗名。

獨立:猶言屹立。揚新令:揚旗下達新指令。

盧綸,唐大曆十才子之一。今山西蒲縣人,仕途坎坷,屢試不第,後經人舉薦,時隔不久,又因牽連獲罪。他的詩以五七言詩為主,風格雄渾,情調慷慨,歷來為人傳誦。

我了解到盧綸是因為一句「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兩句寫得太有味道了,讀罷給人以無限的想像,而且紛紛大雪立刻躍然紙上,仿佛即刻將人帶入塞北,雪封萬徑人蹤滅,洋洋柳絮漫天飛。短短十字,竟有如此神力!這或許是滄浪所言,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如水中月,鏡中花,相中色。

這首詩主要描繪的是戰場上的一幕,千軍陣列,將軍令到,萬馬呼聲動寒川,短短五個字「千營共一呼」,十萬貔貅整裝待命,卻似喚之欲出!

「鷲翎金僕姑」是寫箭,「燕尾繡蝥弧」是寫旗,二句俱是實筆,不著一動詞,讀來恰似飛箭流梭、半卷紅旗。

「獨立揚新令」,點將臺一人獨立,振臂高舉新令揮,「千營共一呼」,千營是千軍,對應是一呼,反映的是軍容整肅,軍紀嚴明,整裝待發,而一「呼」似有千鈞之力。

抒發的是詩人渴望建功立業、施展抱負的壯志豪情。

正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

滄浪把詩分為九品,此首應算「遠」和「雄渾」。全詩分明是「沉著痛快」。

相關焦點

  • 《和張僕射塞下曲》共六首,是六件事嗎?實際上是一場戰爭的經過
    盧綸(739年-799年),字允言。大曆十才子之一。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任昭應縣令,貞元年間入河中節度使渾瑊幕,任檢校戶部郎中,這是詩人邊塞軍旅生涯的開始,作邊塞詩《和張僕射塞下曲》共分為六首。
  • 唐代詩人盧綸《塞下曲》,都是經典,讚美張僕射句句高妙
    唐代有位山西籍詩人盧綸,就用他的詩來演繹了藝術式點讚的妙處。確實,點讚有技巧,請看盧綸的《塞下曲六首》。《塞下曲六首》原題為《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僕射」:僕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諸官之長稱僕射。唐代一般指尚書僕射。這個張僕射是誰?一說為張延賞,一說為張建封。總之,是一位高級將領。盧綸的這六首絕句,可以給我們以下的啟發。
  • 未來講堂|盧綸《塞下曲》其三 誦讀:王玥波
    未來講堂|盧綸《塞下曲》其三 誦讀:王玥波 2020-11-18 14: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古詩賞析第九首:盧綸《塞下曲》
    塞下曲(六首之三)唐·盧綸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親身經歷了邊塞生活,看到過雄渾壯闊的邊塞景象,故而創作了一系列的邊塞詩作,內容充實,風格雄勁。這組《塞下曲》共六首,這是第三首,描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聯想豐富,氣勢豪邁。雖為中唐詩作,卻頗具盛唐氣象。
  • 關於雪的詩句: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  朝代:唐代  作者:盧綸  原文: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鑑賞  《塞下曲》為漢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內容多寫邊塞徵戰。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選其四首。這是盧綸組詩《塞下曲》中的第三首。
  • 唐詩鑑賞 :盧綸·塞下曲(其三)
    胡婷婷唱古文 - 《塞下曲》盧綸 塞下曲·月黑雁飛高 盧綸·五言絕句 月黑雁飛高 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愛上古詩:盧綸·塞下曲·其三 1
  • 唐詩三百首·和張僕射塞下曲
    前言 繼每天讀經典系列《道德經》開讀之後,深受大家好評,感謝朋友們的鼎力支持和堅持閱讀,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小編將繼續和您分享其他國學經典,平臺將會陸續推出每天讀經典之《論語》、《大學》、《中庸》、《孟子》《黃帝內經》、《莊子》、《詩經》、《唐詩》、《宋詞》、《史記》、《資治通鑑》等系列經典,每天學習一點,汲取國學精髓,改變人生命運!
  • 盧綸 塞下曲(其三)
    盧綸 塞下曲(其三)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鑑賞:此詩是《塞下曲》六首組詩中的第三首。
  • 經典 | 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其二)
    盧綸為「大曆十才子」之一,由於他有軍旅生活的實際體驗,就比其他「才子」寫有更多的邊塞詩,而且寫得虎虎有生氣。
  • 品讀《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華羅庚教授質疑的詩其實沒毛病
    盧綸,中唐時代的邊塞詩人,留下了許多詩文,被稱為「大曆十才子」之一,但在他的諸多詩文之中,最膾炙人口的詩,便是他的那一組《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中的第二篇和第三篇,絕對算得上是邊塞詩中的佳作。《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全詩書法這首《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
  •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二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二【唐
  • 詩詞| 塞下曲·其四 盧綸(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四唐代:盧綸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譯文及注釋譯文在野外天幕下設下勞軍盛宴,邊疆兄弟民族都來祝賀我軍凱旋。喝醉酒後還要和著金甲跳舞,歡騰的擂鼓聲震動了周圍的山川。
  • 古詩英譯: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唐 · 盧綸)月黑雁飛高
    古詩英譯: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唐 · 盧綸)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 唐詩三百首丨250盧綸《塞下曲·其二》: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首中唐時期邊塞詩中的傑作——盧綸的《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二,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塞下曲》,詩云:「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我們剛才說了,這是盧綸的《和張僕射塞下曲》組詩中的第二首,這組詩呢總共有六首。第二首——這首呢,當然是最有名的,但其實它的第三首也非常有名,詩云:「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 盧綸《塞下曲》(其二)賞析
    一.作者簡介:盧綸,是唐代著名詩人,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盧家場村人。但對他的生卒年代,專家們考據的結果,出入很大,有的說是739~799年,有的說是798~799年,還有其他說法。盧綸是個大才子,卻始終沒有考中,後來由於詩名遠播,被在朝官員推薦,也做了官。但他的仕途也不順利。
  • 盧綸擅長敘事,他的《塞下曲》寫將軍李廣,表達了對李廣的讚佩
    盧綸(748一約800),字允言,籍貫蒲州(今山西永濟西)。晏舉進士不第。德宗朝,官至檢校戶部郎中等。夙負詩名,為「大曆十才子」之一。其詩,軍中之作,多慷慨之音,工於敘事,兼擅眾體,古詩歌行富有氣勢,律詩亦洗鍊明快。《全唐詩》編為五卷。今有劉幼棠《盧綸詩校注》。
  • 盧綸的塞下曲其二,神話般的誇張,為詩歌形象塗上一層浪漫色彩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二【作者】盧綸 【朝代】唐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作者盧綸(748—約799),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濟)人,為「大曆十才子」之一。詩多贈答應酬之作,也有反映軍旅生活的作品,如《塞下曲》等,風格雄厚,情調慷慨,歷來為人傳誦。《塞下曲》這首詩寫將軍夜出巡邊的情形,以李廣射虎的典故描繪將軍的勇武。請兩句寫「夜引弓」,為後面的平時尋箭留下懸念。
  • 二級篇目 |《戲為六絕句·其二》《塞下曲》《望洞庭》
    塞下曲唐·盧綸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月黑:沒有月光。單(chán)於:匈奴的首領。這裡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遁:逃走。將:率領。《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是唐代詩人盧綸的組詩作品。這六首詩通過寫將軍發令出徵、夜巡射虎、雪夜懾敵、奏凱慶功、宴舞狩獵等場面,表現了邊塞真實生動的軍旅生活與將士們英勇無畏的性格情懷,將邊關將士英勇善戰豪情滿懷的磅礴氣勢描繪得生靈活現,躍然紙上。全組詩既是一個整體,而每一首又都能獨立成章,內容豐滿,寓意雋永,氣勢雄闊。
  • 詩詞| 塞下曲·其三 盧綸(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唐代:盧綸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選其四首。這是盧綸組詩《塞下曲》中的第三首。盧綸曾任幕府中的元帥判官,對行伍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較充實,風格雄勁。這首詩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  詩由寫景開始,「月黑雁飛高」並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飛的正常時刻;而宿雁驚飛,透露出敵人正在行動。
  •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軍旅詩人盧綸的邊塞詩
    盧綸一生如此不得意,只是因為權貴的推薦,才作了很短時期的官,可以說是得利於社交。盧綸所交往的人物,不乏權貴大僚。盧綸的詩,以五七言近體為主,多唱和贈答之作。但他在從軍生活中所寫的詩,如《塞下曲》等,風格雄渾,情調慷慨,歷來為人傳誦。元載、王縉獲罪時,盧綸受到牽連,因此還被拘禁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