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篇目 |《戲為六絕句·其二》《塞下曲》《望洞庭》

2022-01-13 傳統文化教育培訓中心

塞下曲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月黑:沒有月光。

單(chán)於:匈奴的首領。這裡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遁:逃走。

將:率領。輕騎:輕裝快速的騎兵。逐:追趕。

弓刀:像弓一樣彎曲的軍刀。

死寂之夜,烏雲遮月,天邊驚起一群大雁。原來敵軍首領趁著夜色悄悄逃跑。

正想要率領輕騎一路追殺,紛紛揚揚的一場大雪,已經灑滿了將士們的弓刀。

《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是唐代詩人盧綸的組詩作品。這六首詩通過寫將軍發令出徵、夜巡射虎、雪夜懾敵、奏凱慶功、宴舞狩獵等場面,表現了邊塞真實生動的軍旅生活與將士們英勇無畏的性格情懷,將邊關將士英勇善戰豪情滿懷的磅礴氣勢描繪得生靈活現,躍然紙上。全組詩既是一個整體,而每一首又都能獨立成章,內容豐滿,寓意雋永,氣勢雄闊。

《塞下曲》為漢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內容多寫邊塞徵戰景象。盧綸《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全系五絕,雖然受和詩的限制,但他卻善於運用這種詩體。這種詩體本不必須遵用詩律,五七言皆可,但盧綸憑他出色的文才,以六首精巧的五絕組成了這部如畫的佳作。這六首詩分別寫發號施令、射獵破敵、奏凱慶功等等軍營生活,語多讚美之意。

本詩是組詩的第三首,字裡行間充溢著英雄氣概,雄壯豪放,雖是中唐時期的作品,卻依舊是盛唐的氣象。

前兩句寫敵軍的潰退。「月黑雁飛高」是寫景,這樣的景是難於刻畫的。「月黑」則茫無所見;「雁飛高」則無跡可尋。雁飛而且高,是由聲音覺察到的。這樣的景,並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飛的正常時刻。而宿雁驚飛,正透露出敵人正在行動。

寥寥五字,既交待了時間,又烘託了戰鬥前的緊張氣氛,直接逼出下句「單于夜遁逃」來。單于本是古匈奴的君主,這裡借指敵軍統帥。敵軍在夜間行動,應當有各種可能。然而詩人但謂「單于夜遁逃」。詩至此,顯示出一股豪邁之情。敵人夜間行動,並非率兵來襲,而是借夜色的掩護倉惶逃遁。

「夜遁逃」,可見敵軍已經全線崩潰。詩句語氣肯定,判斷明確,充滿了對敵人的蔑視和己軍必勝的信念,足令讀者為之振奮,於上句造成的神秘氣氛中,發一驚採。敵酋遁去,己軍縱兵追擒,這是自然的發展。儘管有夜色掩護,敵人的行動還是被察覺了。

三、四句寫己軍準備追擊的情形,表現了將士們威武的氣概。「欲將輕騎逐」,是追兵將發而未發。不用大軍而僅派「輕騎」,絕不僅僅因為快捷,同時也還顯示了一種高度的自信,仿佛敵人已是甕中之鱉,只須少量「輕騎」追剿,便可手到擒來。

當勇士們列隊準備出發時。雖然站立不過片刻,而大雪竟落滿弓刀。「大雪滿弓刀」一句,又發驚採,將全詩意境推向高潮。在茫茫的夜色中,在潔白的雪地上,一支輕騎兵正在集結,雪花頃刻便落滿了他們全身,遮掩了他們武器的寒光。他們就像一支支即將離弦的箭,雖然尚未出發,卻早就滿懷著必勝的信心。

這是一幅非常動人的畫圖:在靜謐中蘊藏著吶喊,在昏暗中醞釀著閃電。雖然是在漆黑的夜間,勇士們被白雪勾畫出的英姿仍然是「煥爾觸目」。

從這首詩看來,盧綸是很善於捕捉形象、捕捉時機的。他不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義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藝術效果的時刻加以表現。詩人不寫軍隊如何出擊,也不告訴讀者追上敵人沒有,他只描繪一個準備追擊的場面,就把當時的氣氛情緒有力地烘託出來了。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並不是戰鬥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時刻。這個時刻,猶如箭在弦上,將發未發,最有吸引人的力量。雖然沒有把結果交代出來,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啟發性,更能引逗讀者的聯想和想像,這叫言有盡而意無窮。神龍見首不見尾,並不是沒有尾,那尾在雲中,若隱若現,更富有意趣和魅力。

相關焦點

  • 「古詩詞」小學生必讀《塞下曲》《望洞庭》《賦得古原草送別》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小學生必讀《塞下曲》《望洞庭》《賦得古原草送別》第一篇:《塞下曲》作者:「唐」盧綸全文: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他雖幾次應考都落第了,也只做過幾任小官,但詩作極佳,特別是描寫邊塞生活的絕句,千年傳湧不衰。《全唐詩》收他的詩339首。第二篇:《望洞庭》作者:「唐」劉禹錫全文:湖光秋月丙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 書法作品 草書:杜甫《戲為六絕句·其二》一一不廢江河萬古流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的這首詩,題為《戲為六絕句·其二》。雖說戲為,其實杜甫的態度是很嚴肅的。詩的意思是說:王楊盧駱開創了詩的新一代風格和體裁,一些淺薄之徒,對它的譏笑是無休無止的。
  • 盧綸 塞下曲(其二)
    盧綸 塞下曲(其二)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鑑賞:本詩是《塞下曲》中的第二首,寫將軍夜獵射虎的故事。
  • 《戲為六絕句》:杜甫對初唐四傑的一錘定音
    這個爭論,最後在杜甫的一系列作為文學評價的絕句中直接給出了定論:戲為六絕句 杜甫其二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其三縱使盧王操翰墨,劣於漢魏近風騷。絕句其二:四傑當時的文章,被人們取笑輕薄,現在取笑的人都灰飛煙滅了,四傑的詩詞卻萬古流傳。絕句其三:四傑的詩,像《詩經》《楚辭》,不如漢魏古風,但是他們就像那千裡馬縱橫馳騁,不像你們這些玩意兒一跑長途就廢。這個評價就相當高,後世對四傑的評價也就基本以杜甫為定論。
  • 杜甫《戲為六絕句》是古代最早的論詩絕句
    戲為六絕句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後生。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竊攀屈宋宜方駕,恐與齊梁作後塵。未及前賢更勿疑,遞相祖述復先誰?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戲為六絕句》寫於上元二年(761),此時杜甫年近五十,正是創作思想成熟的時期。
  • 杜甫《戲為六絕句》賞析
    在杜甫的詩作中,有一組詩是很特別的,一共六首詩,相當於一篇論文,論述唐詩發展過程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初唐時期,以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為代表的「初唐四傑」,對魏晉六朝詩歌進行改革,扭轉了唐朝以前萎靡浮華的宮廷詩歌風氣,使詩歌題材從亭臺樓閣、風花雪月的狹小領域擴展到江河山川、邊塞江漠的遼闊空間,賦予詩以新的生命力。
  • 劉禹錫 望洞庭
    劉禹錫 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鑑賞:劉禹錫在《歷陽書事七十韻》序中稱:「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歷陽(和州),浮岷江,觀洞庭,歷夏口,涉潯陽而東。」劉禹錫被貶官到南方,二十年間往來洞庭,可以考證的約有六次。其中只有轉任和州這一次,是在秋天。由此可以推斷,本詩是詩人轉任和州刺史時途徑洞庭所作。此詩是一首描寫洞庭風光的風景詩,語意清淺,別有韻味。
  • 劉禹錫《望洞庭》:八百裡洞庭煙波浩渺
    今天,咱們來學《望洞庭》。這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劉禹錫的作品。劉禹錫與柳宗元、白居易齊名,人稱「劉柳」「劉白」。大家都聽過這首詩嗎?咱們來一起讀一讀:《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望洞庭劉禹錫03:41來自傳統文化圓桌派《望洞庭》唐·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 芳菲四月,自娛自樂,次韻大宋名相呂蒙正七絕《嶽陽樓望洞庭》
    呂蒙正化項都說北宋的詞作遠勝於詩作,但是北宋時代依然能探尋到很多極佳的絕句和律詩,比如今天拜讀到的北宋名相呂蒙正的七言絕句《嶽陽樓望洞庭》。今天督導呂蒙正的《嶽陽樓望洞庭》,絕對是一首極品的七言絕句。嶽陽樓風光先拜讀一下大宋名相呂蒙正的《嶽陽樓望洞庭》,全文如下:----
  • 古詩詞文賞析《望洞庭》唐劉禹錫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裡一青螺。
  • 望洞庭的詩意 望洞庭的詩意簡短
    《望洞庭》還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詩中通過對洞庭湖風景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洞庭湖的喜愛之情。那麼這首詩的詩意是什麼呢?不知道的小夥伴就要趕緊和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了。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 《望洞庭》劉禹錫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  劉禹錫在《歷陽書事七十韻》序中稱:「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歷陽(和州),浮岷江,觀洞庭,歷夏口,涉潯陽而東。」劉禹錫貶逐南荒,二十年間去來洞庭,據文獻可考的約有六次。
  • 【美聲詩詞】22.杜甫《戲為六絕句》
    杜甫《戲為六絕句》朋友們,晚上好。今天開始,我們要一起來讀詩聖杜甫的詩了。
  • 塞下曲——盧綸(其三)(其二)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小編今天和大家分享盧綸的塞下曲,小編知道塞下曲肯定還有其他第一首塞下曲主要講的就是在月黑鳳高的夜晚,一方軍隊偷襲另一方軍隊,而另一方軍隊的首領趁著夜色逃走,而追的一方,在追的時候下起了大雪!其中將的意思是帶領!第二首的塞下曲主要講的是在傍晚的時候,樹林已經光線很暗了,而樹林中的草又突然地異動,將軍趕快搭起弓,第二天早上,尋找將軍的箭,沒想到將軍的箭隱沒在石稜中!
  • 盧綸的塞下曲其二,神話般的誇張,為詩歌形象塗上一層浪漫色彩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二【作者】盧綸 【朝代】唐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作者盧綸(748—約799),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濟)人,為「大曆十才子」之一。詩多贈答應酬之作,也有反映軍旅生活的作品,如《塞下曲》等,風格雄厚,情調慷慨,歷來為人傳誦。《塞下曲》這首詩寫將軍夜出巡邊的情形,以李廣射虎的典故描繪將軍的勇武。請兩句寫「夜引弓」,為後面的平時尋箭留下懸念。
  • 經典收藏:李白絕句全集
    其二湖闊數千裡,湖光搖碧山。湖西正有月,獨送李膺還。其三水入北湖去,舟從南浦回。遙看鵲山轉,卻似送人來。陪侍郎叔遊洞庭醉後三首其一今日竹林宴,我家賢侍郎。三杯容小阮,醉後發清狂。其二船上齊橈樂,湖心泛月歸。
  • 唐代詩人盧綸《塞下曲》,都是經典,讚美張僕射句句高妙
    確實,點讚有技巧,請看盧綸的《塞下曲六首》。《塞下曲六首》原題為《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僕射」:僕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諸官之長稱僕射。唐代一般指尚書僕射。一說為張延賞,一說為張建封。總之,是一位高級將領。盧綸的這六首絕句,可以給我們以下的啟發。1、點讚有高度。其一鷲翎金僕姑,燕尾繡蝥弧。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 《浙江省中小學經典誦讀推薦篇目》(650篇)
    【杜甫】41、絕句二首(其一)(遲日江山麗)【杜甫】42、絕句二首(其二)(江碧鳥逾白)【杜甫】43、八陣圖(功蓋三分國)【杜甫】44、絕句四首(其三)(兩個黃鸝鳴翠柳)★【杜甫】45、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裡尋常見)【杜甫】46、江村即事
  • 次韻唐朝詩人鄭遨的七言絕句《宿洞庭》
    洞庭湖風光今天讀到唐朝詩人鄭遨的一首七言絕句《宿洞庭》,沒有優美的寫景,也沒有高尚的情懷,但是讀起來卻是那麼的樸素純實!於是自娛自樂,次韻鄭遨先生的《宿洞庭》,寫一首自己的七言絕句,水平有限,瑕疵頗多,請大家多多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