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中央文明辦公布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前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雲南省昆明市、曲靖市等7個市(縣)成功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昆明創建文明城市成功,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也是一次姍姍來遲的認可。曾經的「落榜」,並沒有讓我們踟躕不前,而是讓我們臥薪嘗膽,最終收穫成功。無論是決策者,還是普通市民,這一次,都與有榮焉。這是我們生活的城市,每一個人都是城市的細胞,文明城市的創建,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與配合。
文明城市是一個城市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等文明的集中體現,是一種榮耀,更是一種認可。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強調,「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讓群眾過得更幸福」。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城市建設的宗旨和方向,也道出了文明城市的內涵與真諦。創建文明城市成功之後,「下半篇文章」怎麼寫?我們又該如何繼續前行?需要認真思考。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創建文明城市成功的確帶來了很多的現實啟示,這些啟示對我們今後維持文明城市的榮耀,具備極大的現實價值。但在創建文明城市成功的背後,我們同樣需要擺平心態,不能沾沾自喜,而應當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帶領中國女排多次摘金奪銀的主帥郎平曾經說過,「走下領獎臺,一切從零開始」,這是女排精神的寫照;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國勳章時也坦言,「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要繼續努力,繼續攀高峰」,這是科學家精神的見證。呵護好文明城市這份榮光,也需要有這樣的心態,戒驕戒躁,持續努力。
榮譽來之不易,對每一個市民來說,都應該將這當成新的起點,持續提升個人素質,永葆文明底色,不給文明城市蒙羞,只為文明城市添彩,畢竟,文明城市的保持沒有旁觀者。而對城市管理來說,也應不斷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向「更文明」邁進。今年10月底,昆明市就印發了《常態長效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將繼續保留昆明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總指揮部及辦公室、9個分指揮部,要確保居民小區、背街小巷、城市道路、農貿市場、校園周邊、重點區域衛生環境和社會秩序「六個不滑坡」,推進小區微改造、小區社會治理、城市景觀形象、城市文明交通、數位化城市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六個持續提升」,這是久久為功的寫照,也更加契合「後創文時代」的現實需求。
「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的人追求的是什麼。」芬蘭著名城市規劃大師伊利爾·沙裡寧如是說。對一座文明城市而言,核心依然是人,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有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這是文明城市的初心,也是城市管理和服務的標尺,更是「後創建文明城市時代」的必然追求。唯此,才能更大限度地延伸城市的內涵,真正讓昆明成為「一座你來了就不想走」的文明城市。(龍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