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特色麵食種類之多,看看你咥過哪幾種?

2020-12-09 陌濤博客

昨天由於小編我的失誤,十大美食裡的麵食只有岐山臊子麵,所以今天專門整理了下陝西的特色麵食,專供想來陝西旅遊的朋友做做參考。

陝西人愛吃麵,大街上的麵館比飯館多,但到底陝西麵食有多少種呢?有人粗略的統計了下陝西麵食大概有50種之多.biang(音)biang(音)面、岐山面、擺湯麵、蒜蘸面、宮廷罐罐面......數不勝數,雖說都是面,但是陝西麵食把每一種面都做的與眾不同,都賦予了深厚的文化,就像陝西的歷史一樣。

1、biangbiang面

面扯的有褲帶寬,油潑辣子再油墨重彩地點綴,這個就不用多說了,有多好吃,陝西人都懂。

2、岐山臊子麵

岐山臊子麵具有3000年的歷史,最早始於周代。製作時以大肉「臊子」(即肉丁)加豆腐、黃花、木耳,烹湯澆面而成。岐山臊子麵以「薄、盤、光、酸、辣、香、煎、稀、汪」的特點而聞名遐邇。

3、臘汁肉夾饃

肉夾饃是古漢語「肉夾於饃」的簡稱,在陝西有臘汁肉夾饃、臘牛肉夾饃、粉蒸肉夾饃等等。最出名的還是這臘汁肉夾饃,幾乎和涼皮、泡饃等成為陝西美食的代名詞。

4、楊凌蘸水面

好的蘸水面要達到「薄」「筋」「光」。湯汁的味道也很講究,湯內突出油潑生薑大蒜泥和油潑鮮紅辣子,再加上鮮醋和炒熟的西紅柿雞蛋花,即使只是小嘗一口湯,也會覺得香味滿腹,食慾大增。

5、葫蘆頭

據說這葫蘆頭跟藥聖孫思邈還有著莫大的關係,且不管傳說如何,但這葫蘆頭的香味確實饞翻了不少人,肥而不膩,味道醇厚,又在近些年發展了不少新品種。

6、蛋菜夾饃

這個就是用飥飥饃夾著各類配料做成的。先抹上一層辣醬,然後鋪一層鹹菜,再夾上兩三個鹹鴨蛋黃,最後再灑上幾粒酥脆的花生米,這樣配合起來吃的夾饃吃起來很有層次感。

7、擀麵皮

擀麵皮以寶雞的最為好吃,筋道、酸辣,具有非常鮮明的西府美食烙印。

8、饊子

逢年過節,招呼客人的必備小食之一,因為油炸而成,所以格外酥脆好吃。

9、烤油角角

富平特色小吃。

10、三鮮煮饃

裡面配料非常豐富,有響皮、丸子、五花肉、木耳等,饃煮好後,往上面蓋上一層現炒的蓮菜肉片,在西安有吃家把這東西叫做「猴戴帽」。

11、太后餅

具有外皮黃焦酥脆,內質層次分明,柔軟可口,油香不膩的特點,久為群眾喜愛。

12、飥飥饃

老陝最愛的吃貨之一,尤其以坊上的最出名。好多人都是拿著熱饃夾涼肉,最正經的吃法。

13、鹹湯面

在陝西銅川耀州人的飲食中,最以鹹(han)湯麵、蕎面餄餎和窩窩面久負盛名,被譽為耀縣「三面」。和名滿三秦的岐山哨子面比起來,鹹湯面則知名度小得多,只在當地受歡迎,並沒有打出銅川,走向三秦。據說,老舍先生當年途經此地,吃了鹹湯面,盛讚「小小耀縣,竟有北京飯店」。如今,外地人盛傳「不吃三碗面,不算行耀縣」。

14、酸湯麵

老陝的宴席上必須要出現的麵食,吃完後整個人神清氣爽,這頓飯才能說是完滿了。

15、小炒泡饃

小炒泡饃是泡饃的一個變種或者說一個分支。泡饃一般是湯的,而小炒湯少是幹的。在用料上,小炒增加了黃花菜、木耳、青菜、豆腐乾、雞蛋等配料,加上切成小塊的牛肉,直接用油潑辣子和醋一起炒制。小炒的味道既有泡饃的濃鬱厚重,還有酸辣爽口的獨到滋味。不能吃辣的筒子們一定要提前交待服務員。

16、蒸餃

西安的蒸餃大多以坊上回民做的居多,又以韭黃牛肉餡的最好吃。

17、丁丁面

白鹿原上非常有名的一道麵食,也有人叫它「懶麻食」。也炒可燴,也可以油潑,吃法很多。這丁丁面用的是白鹿原當地的麵粉,非常筋道,吃起來滑滑的,再加上搭配的蔬菜,很解饞也很頂飽。

18、窩窩面

耀州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天下美味都吃遍,首推耀州窩窩面。」可見其有多好吃。但是話說回來這個也是極費時間和功夫的。

19、酸湯餃子

餃子湯汁酸辣鮮香,有蝦皮、香菜、牛油等佐料,很是講究,而餡料則麻味出頭,咬起來很是筋道。

20、澄城手撕面

原名「撅面」,現名「手撕面」。用手撕出來的面勁道爽滑、具有彈性,跟平時用機器或者刀弄出來的截然不同。

21、椽頭饃

椽頭蒸饃是蒲城地區的一種饅頭,因為蒸出來的樣子酷似「椽頭」,所以叫「椽頭蒸饃」。

22、褲帶面

舌尖2裡面出鏡的陝西麵食之一,寬厚的麵條,乾柴烈火大鐵鍋造就了一碗最實在的絕頂美味。

23、鍋盔辣子

「陝西八大怪,烙饃像鍋蓋。」這如鍋蓋一般大的饃,就是陝西著名的鍋盔,在陝西人眼裡,鍋盔和辣子是天生的一對。

24、合陽踅面

相傳,踅面是由西漢淮陰侯韓信所創,到現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踅面在合陽,在東府,那都是相當有名。而在合陽當地流傳的這句「沒吃踅面沒看線(戲),沒有到過合陽縣」,就更加說明了踅面在合陽人生活中的重要。

25、戶縣擺湯麵

戶縣擺湯麵有點像過橋米線,但只是看著像。一碗擺湯麵的好壞最重要的就是那碗老湯,越是陳年的越好,黑黑的醬油色,上面漂滿切碎的韭菜葉。吃時,夾一小箸麵條,放入湯裡擺一擺,然後再吃,故名「擺湯麵」。戶地民間有樸素而又形象的歌謠形容擺湯麵:「下到鍋裡蓮花轉,撈到碗裡疊絲線,吃到口裡嚼不斷,咽到肚裡香半年。」

26、攪團

真正的吃貨都應該知道「攪團要好,72攪」,可見攪團是非常費勁的一個美食,力道和火候到了,才能保證絕佳的口感。當然,做成攪團後也可以不吃攪團,而再做成漿水魚魚,咱老陝也有叫「蛤蟆骨鬥」的。

27、金線油塔

據傳金線油塔是唐代做過丞相的段文昌家中的一位廚娘創製,後來才傳入民間,因為層多絲細,提起來像金線,放下像金塔,所以取名叫金線油塔。

28、藍田餄餎

藍田當地非常有名的美食之一,一般用苦蕎麥做成。有人說只有藍田的水、玉石和鄉黨,才能做成「藍田蕎麥餄餎」。

29、老鴰撒

老鴰(wa)撒(sa),這三個字要拆開來看,「老鴰」本來應該念lao gua,在這裡讀成lao wa(讀一聲),意思沒變,就是指烏鴉,撒(sa 讀二聲),其實不是這麼寫,應該是左邊一個「月」字旁,右上一個「天」字(就是蠶的上半部),右下一個韭菜的「韭」字(即天字的下面)。

30、老潼關肉夾饃

潼關肉夾饃與其他肉夾饃的區別主要在於燒餅的不同。剛出爐的千層燒餅裡邊是一層層的,皮薄鬆脆,像油酥餅。咬一口,能掉一桌子渣渣。據老吃家講,潼關肉夾饃最傳統的吃法是用剛出爐的熱燒餅夾上煮好的冷肉,俗稱「熱饃夾涼肉」。

31、禮泉烙面

烙面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燒一鍋開水,將面盛在碗中,反覆用開水澆,陝西人稱之為「泖」。然後調上佐料,就可以吃啦。

32、麻食

麻食是陝西一種特有的主食,外形酷似棗核,口感筋韌爽滑,是普通家庭調劑飲食花樣的飯食。

33、面辣子

面辣子以前是窮人飯,卻成為了獨特味型的地方特色。過去將家中捨不得丟掉的碎節粉條、豆腐絲、木耳絲等散碎蔬菜,和麵粉一起製成漿糊狀,加入油潑辣子等調料調味,將饃泡著吃。

34、黃桂柿子餅

這個柿子餅要說可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吃到的,因為柿子之後秋冬季有,所以柿子餅就顯得異常的「名貴」了。相傳,當年李自成在西安稱王,不久進軍北京。當時關中正逢災荒,糧食短缺,臨潼百姓就用熟透的火晶柿子拌麵粉烙成柿麵餅,供士兵們在路上吃。以後,每年在金風送爽、柿子成熟的季節,當地人都要製作柿麵餅吃,用來紀念李自成。後經廚師們不斷改進,形成了現在的黃桂柿子餅的風格。

35、羊肉泡饃

要問牛羊肉泡饃有多好吃,簡單地看看歷史記載就明白了: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曾有「隴饌有熊臘,秦烹惟羊羹」的讚美詩句。明崇禎年間,西安開設了專營牛羊肉泡饃的「天賜樓」。清末庚子之役,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逃居西安,曾慕名來此品嘗,倍加讚揚。

36、削筋面

流行在寶雞一帶的麵食,地方特色十足。削筋面在和面的時候面要揉硬,然後擀厚,切成長短均勻的細條就好了,做好後吃起來非常筋道。

37、羊肉糊

韓城的一大特色麵食,操作工序非常麻煩,但是成品十分誘人。

38、疙瘩面

是三原地方名小吃,一個碗裡擱了三個疙瘩麵團,配料有臊子、辣椒油、酸湯三種,其實也就是三種吃法。這種面也有人叫它「一面三吃」,顧名思義,也就是三種吃法。分別是幹攔臊子麵、過橋面和辣臊子湯麵。

39、菠菜面

菠菜面的綠,好似晶瑩的翡翠,糅合了肉的「香」和菜的「爽」,將「葷」與「素」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夾一縷菠菜面放在嘴裡,仿佛大口大口嚼著天然維生素。滷肉菠菜面色澤鮮亮,營養豐富。那翠綠的顏色,全部來自菠菜的汁,是徹徹底底的自然饋贈。

相關焦點

  • 陝西特色麵食10多種,你咥過哪幾種?
    常聽得人說:陝西人愛吃麵、這話原是不錯的。不少陝西人在一起聊天,彼此問起對飯食的嗜好,多半會自稱"面派"。不少陝西人外出,若是三天吃不上面,就覺得不舒服,若是外出十天半月,回到家裡的第一餐必定是面,而且會連吃幾碗,不盡興不肯罷休。關於陝西麵食,我只想說,老闆,來,幹了這碗面!內附陝西近十種麵食圖片及評價。
  • 陝西麵食種類大全,來西安你會愛上了哪款陝西面
    陝西的麵條的油潑就是一絕,最大的特色在於香兒不辣的油潑辣子,配上當地產的菜籽油,再難吃的面瞬間也能提升一個檔次。一碗麵一勺鹽、兩勺辣椒麵、一瓣蒜,一勺香醋和雞精,配上青菜攪拌一下就變得秀色可餐、香味撲鼻。
  • 陝西不愧是「麵食王國」,10大陝西特色麵食,不吃後悔一生!
    我國的麵食起源於漢代,歷經多個朝代的變遷直到現在,麵食的種類放繁多,不僅種類多,做法也是各不一樣,大家都知道陝西的麵食在全國各地都是非常有名的,有寬如褲帶的扯麵,有撈麵,臊子麵,油潑麵,拉條子等等各具陝西特色,這些麵條不僅爽滑勁道,而且從這些麵條中就可以看得出來濃鬱的陝西風情。
  • 這幾款特色小吃是陝西人的最愛,在夏天咥上一碗,嘹咋咧!
    蕎面餄餎,它是陝西特有的一種小吃,也是陝西著名的傳統麵食小吃,它與蘭州拉麵、山西刀削麵被譽為北方麵食三絕。蕎麥是所有穀類中營養價值最高的一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蕎面餄餎有兩種吃法,一種是吃涼的,一種是吃熱的,在夏季最受歡迎的還是吃涼的,配上香醋、芥末、蒜汁、油潑辣子、鹽等調料,咥上一碗酸辣爽口,讓人食慾大開,沒有吃過的,相信吃上一次就會愛上它。 攪團,起源於陝西,也是陝西最有特色的一種著名小吃,攪團就是用面攪成的漿糊,因製作攪團的主要食材不同,所以有玉米攪團、蕎面攪團、洋芋攪團和小麥攪團這四種。
  • 端上國慶面體會新民俗 西安永興坊107縣特色麵食等你來咥
    永興坊請來3歲到80歲不同年齡層次的56位遊客,按照中國傳統孝道文化、年齡大小依次就坐,年齡越大者端大碗,年齡越小者端小碗,品嘗陝西107區縣百餘種獨具特色的「國慶面」。左手剪紙、手繪、製作糖畫等的眾多陝西民俗手工藝者也來到永興坊,通過自己靈巧的雙手,讓市民、遊客近距離感受傳統民俗的魅力。
  • 陝西的麵食種類繁多,你吃過幾種呢?
    踅面踅面[xué miàn],是陝西合陽獨有的傳統特色麵食是陝西合陽獨有的漢族特色麵食。有的人寫成"旋面",是因為"旋"字在合陽方言裡念"踅"。踅面可稱得上是我國最早的"方便麵"踅面的過程,先是和面,在一個很大的瓷盆裡倒進麵粉和適量水,用一根粗木棒順著同一方向攪,攪得稀稠勻當了,舀一勺子倒在一張直徑差不多有2尺多的大鐵鏊中心,再用半月形的木踅子從鏊心向四周一圈一圈旋著刮開攤平。據說踅面的名字就是由那個半月形的木踅子而得的。但街上也有把"踅面"寫作"旋面"的,想必也與一圈一圈地旋著刮攤有關。
  • 山西的特色麵食看看你吃過幾種
    世界麵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大家提到山西大多數想到的是煤炭,當時山西的煤炭為祖國的建設付出很巨大的功勞。現在我跟大家聊聊山西的麵食。從堯帝開始,有許多帝王在山西建過都城。當時的晉商全國聞名,所以山西當時的商業活動特別多,這樣也給山西飲食的發展鞏固了基礎。山西的地形山多水少,南北溫差較大,自然而然的比較適合麵食類農作物的種植,所以因地制宜,從選擇上也就形成了山西人喜歡吃麵食的習慣。下面就介紹幾種,看看大家都吃過哪幾種,喜歡吃哪幾種。
  • 你只聽過蘭州拉麵,還有四種著名的麵食,看你吃過哪幾種正宗的?
    之前就聽說過蘭州拉麵是聞名全國的,但是其實還有很多和它齊名的一些美食,都是麵食類的,這些都是很有名的,但是你又吃過下面的哪幾種呢?首先說說蘭州拉麵吧。而且在甘肅的,根據甘肅的朋友他們說,基本上在甘肅所有的麵食師傅都可以做到這樣的程度,看著都是非常簡單的,但是這樣會讓我一個不會做面的人,連半個麵皮兒都切不到一樣的大小的人,很是慚愧的。蘭州拉麵最有名的是它的湯,它的湯很濃鬱,牛肉味是特別香的,面到麵條也是非常筋道,再在上面撒一把香菜,配幾片兒牛肉,再添上幾片兒白蘿蔔片,這真的是美不勝收的,紅油油的碗面上,顏色真的是很誘人。
  • 山西和陝西兩個相鄰的麵食大省,總很認真地較量到底誰的更好吃?
    陝西人說陝西是麵食文化發源地,是麵食之光!陝西人笑這說,鬧展,胡求想啥勒!知道啥叫麵食之都嗎?山西地處黃河中遊,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農業起源中心之一,亦被稱為為「世界麵食之根」山西麵食最大的人文因素是百姓的普遍參與性。山西任何一個地區的百姓,特別是農家婦女,都能做一手漂亮的麵食。有據可查的麵食在山西就有280種之多,其中尤以刀削麵名揚海內外,被譽為中國著名的五大麵食之一。
  • 陝西鹹陽美食的名片——biangbiang面,國際麵食之都,名不虛傳
    「老闆,來個大碗的,辣子多點的!」因為太餓了,這個秀才沒幾口就把這碗面給咥完了。咥完之後,當然沒錢付帳,於是他告訴老闆:「你這點沒有招牌,我是讀書人,可以給你寫個招牌。你說吧,想要什麼招牌?」老闆略一思索 ,便說:「街坊四鄰吃我做的面,都說我做面時候有biangbiang 的聲音,他們都叫biangbiang 面。」
  • 陝西的特色麵食,你知道幾種呢?今就給大家推薦一下
    大家一提到陝西就想起那各種各樣的面,對小編這種面控來說真是看著圖片就流口水啊!但是吃過的就很少了,今天就來總結兩個。走在陝西的大街上看到的麵館比飯館多,但具體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面呢?這個還真沒仔細數過,可能也是品種真的太多了。今天就挑典型的幾種介紹一下。
  • 陝西和山西都愛吃麵,有什麼明顯的區別麼?三秦咥文化
    在陝西聊美食,就必須出現一個字「咥」字,讀die,諞個閒傳也是咥,論個長短也是咥,「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走出門把肚子放在前頭」聽到這樣的廢話,就想咥誰一頓!喝著冰峰長大的西安娃現在基本年過不惑,秦鎮米皮、肉夾饃更是歷史悠久,真正的三秦套餐不是統稱涼皮,原來有這樣一句話「乾州的鍋盔岐山的面,秦鎮的皮子繞長安」這是對秦鎮米皮的肯定,據傳是秦始皇的貢品。秦鎮的米皮最開始在大街上支個攤、幾斤重的鍘刀一張一張的切,很壯觀,現在基本看不到了;辣椒油的製作很講究,辣椒麵放在上好的菜油中,加入花椒、茴香等大料小火反覆熬製而成,自然味道不俗。
  • 中國最好吃的6種麵條,北方上榜5碗,你吃過幾種?
    中國最好吃的6種麵條,北方上榜5碗,你吃過幾種?在我們地大物博的中國土地上,美食數不勝數。說到美食,米和面從古至今一直是人們賴以生存的主要糧食。現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家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美食種類也越來越多。
  • 中國十大餃子排行榜,中國各地特色餃子排名!你吃過幾種?
    導讀:中國十大餃子排行榜,中國各地特色餃子排名!你吃過幾種?在我國美食的歷史非常悠久,除去米飯,麵食也是大眾生活中很常見的主食,然而吃餃子更加是人們的最愛了,吃餃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在全國各省市也呈百花鬥豔之態,因各地飲食文化底蘊不同,也造成了餃子味道與形狀的差異,但是餃子的美味卻是毋庸置疑的,它牢牢抓住了中國吃貨的舌尖,那麼中國各地特色餃子都有哪些呢?會不會都被大家喜愛呢?
  • 山西VS陝西誰才是中國的麵食之都
    世人皆知中國人愛吃,也會吃,中國的美食更是多到可以讓你一年365天都頓頓不重樣。可即便是在這千萬種美食中,麵食也依舊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中國北方的麵食足以傲視全球,其中尤以山西和陝西最佳,可到底誰才是中國的「麵食之都」?山西人吃的是花樣說起山西人,你會想到什麼?
  • 孤陋寡聞以為麵食只有熱乾麵、炸醬麵 沒想到陝西的麵食近60種!
    話說,小編所處的城市為中部區域,主食為米飯,除了早餐經常吃到麵食外,中餐、晚餐都是米飯,所以在小編的概念中,面類,只有炸醬麵、熱乾麵、湯麵、湯粉。去了趟陝西,才發現自己的真是見識淺薄,原來面也可以這麼的多樣化。
  • 哪個字最能代表陝西方言 「咥」字網友呼聲高
    原標題:哪個字最能代表陝西方言 「咥」字網友呼聲高 2月21日為世界母語日。當人來到這個世界,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多數就是父母的方言。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遠離家鄉,在外打拼,新一代的人甚至對家鄉話已經些許陌生。你還會說家鄉話嗎?還記得家鄉方言怎麼說嗎?
  • 來到陝西必吃的5道特色美食,沒吃過你就虧大了!
    說起陝西的美食,大家肯定第一反應就是肉夾饃,那麼除此之外,大家還知道陝西有哪些特色美食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來陝西必吃的五道特色美食,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一、肉夾饃首當其衝的肯定是肉夾饃了,沒吃過的朋友光看名字也能猜出來,就是將肉夾在饃中。肉夾饃的種類有很多,各種各樣的配菜可以選擇,再刷上特製醬料簡直不要太爽!肉夾饃的歷史悠久,它不僅是一種美食,更多時候還是一個省份的代表物。
  • 同樣作為中國麵食之鄉,到底是陝西的面好吃還是河南的面好吃?
    陝西和河南都是中國的麵食之鄉,兩省人民都是以麵食為生,麵食貫穿了兩省人民生活的最主要內容。其中陝西的油潑麵、臊子麵、biangbiang面以及肉夾饃,河南燴麵、黃酒板面、餄絡面、蒸滷麵以及水煎包,都是其代表之作。那麼很多人就會有這樣的疑問,同樣作為中國以麵食為主的省份,陝西的麵食和河南的麵食,到底哪一種比較好吃?
  • 咥正宗戶縣軟面!還有……
    這電視劇美幾很!猛幾很!嘹幾很!走,咥飯起!為啥這樣說?那麼西安麵食,必吃 - 戶縣軟面因為咱鄠邑人可以一個月不吃菜但不能一天沒有戶縣軟面走,小編今天就帶你去西安市西南部的鄠邑區最讓鄠邑人犯饞的,絕對是這碗大肉辣子疙瘩質樸的鄠邑人將最喜歡的幾種食物放在一起先把辣子炒香,再用草果、桂皮、八角等18種香料把大肉燉的有滋有味最後下的疙瘩是用韭菜包的小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