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傳統村落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霞山村

2020-09-04 鄉村與城市的那點事

霞山村位於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馬金鎮,地處錢塘江源頭的浙皖贛交界處,木材生產、龍頂名茶、香菇木耳等遠近聞名。

由於商埠文化的高度發達,霞山傳統村落除了代表古徽州文化的汪氏和傳承了吳越文化的鄭氏之外,聚集了三省七縣眾多的移民。民俗風情極為豐富,同時霞山也成為了安徽、江西及本地的物資和特產運往外界的重要中轉站。此外由於大埠頭的形成,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的長足發展。

霞山傳統村落位於錢江源頭皖浙贛交界處的浙西開化縣城北唐宋古驛道旁,是馬金大區塊核心歷史古居民保護區,共有明、清、民國初年徽派古民居建築一百多幢,總建築面積達2.9萬多平方米。傳統村落居民以鄭、汪兩大姓氏為主。霞山的祖先因戰亂走歙尾之道經丹山遷於此地,歷經上千年的繁衍生息,發展成一個商貿興隆、經濟發達的大村落。

據《鄭氏宗譜》載,北宋皇佑四年(1052),三國東吳大將開國公鄭平後裔淮陽令鄭慧公君敏繼祖志喬遷丹山(今霞山對岸石壁山)是為肇基始祖。元豐六年(1083)鄭律公因洪水毀村而遷丹山北岸,因見霞蒸丹山、紫氣氤氳、經久不散,故名霞山,迄今有951年的歷史,隸屬開化縣崇化鄉。

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分族人為四房,各建祠堂,名裕昆堂、永錫堂、永敬堂、永言堂,淳熙二年(1175)朱熹、呂祖謙等遊學崇化鄉聽雨軒,族中子弟多從遊朱呂門牆,鄭瑞夫授國予助教不就官,建石柱庵、環翠亭。

另據《汪氏會修宗譜》載,唐越國公汪華後裔六一公汪菘捕獵經此,因霞峰腳下多肥田,故定居於此,取名霞田,至今已逾千年。古驛道石撞嶺背建青雲廟及213級臺階,兩邊輔以欄杆。

霞山自古就是浙西通往安徽、淳安的咽喉,境內從石撞嶺至祝家渡有十華裡唐宋古驛道。南宋建都臨安後,安徽、江西及本地的木材和其它土特產經霞山古埠,沿錢塘江水道通往杭州,故日漸繁華,形成一個以古商埠,古驛道為依託,向四周扇形發射的大村落。明成化年間(1465-1487)大學士商輅回鄉省親途經霞山,曾感喟嘆日:「十裡長街燈光通明,百停木筏不見水道。」如今,老街上的南北雜貨,肉屠酒肆,古埠上的鐵鏈鐵鉤,石鎖石眼比比皆是,霞山昔日之繁華可見一斑。

霞山自宋代屬古徽州,建築風格多為一顆印式徽派結構,粉牆玄瓦,馬頭翹角,錯落有致。門樓、門枋有磚雕並輔以壁畫,花腿雀替,花格窗欞皆修飾得玲瓏剔透,鬼斧神工,令人嘆絕。除卻大量小巧精細的民居外,較大型的建築有愛敬堂、永錫堂、鐘鼓樓、汪氏宗祠及啟瑞堂等。其中霞田汪氏宗祠建築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三進,各有天井,戲臺牌樓式,雕刻精細,氣勢雄偉。另有啟瑞堂佔地面積1000餘平方米,保存完整的有1034多平方米,分中堂、前廳、書房、後花園、水榭、落橋廳等七部分,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值得一提的是,霞山村與霞田村緊緊相連,渾然一體,霞田汪氏為越國公汪華的後裔,木雕以儒、道、佛、玄為主要元素。而霞山村居民為三國東吳大將開國公鄭平後裔,木雕以三國故事為主。吳越文化與古徽州文化在這裡得到了完美的結合,既相互獨立又互為交融。

霞山村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不僅有豐富的民俗文化沉澱,還有許多文人墨客如宋代朱熹、呂祖謙、張栻、陸九淵,明代商輅、方豪,清代戴敦元,近代袁世凱、餘紹宋、於佑任、馬一浮等,都留下了大量的美文墨寶。霞山村大巷多,曲徑通幽,外人進村,東轉西踅,如入迷宮,不易走出,每條弄巷乃至每個角落都蘊藏著誘人的古蹟和美麗的傳說。霞山傳統村落較為完整地保存了明、清及民國初年浙西山區的歷史原貌。

相關焦點

  •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浙江省衢州市大陳村
    大陳村位於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大陳鄉境內,是一處集「徽派古建村落文化」、「汪氏徽宗衍脈文化」、「崇教重學儒家文化」、「春祈秋報民俗文化」於一體、傳統風貌保存完好的浙西傳統村落。這個擁有600年歷史、被近代著名史學家、鑑賞家、書畫家和法學家餘紹宋(樾園)譽為「十裡環山皆松樹,天下應無第二園」的地方,在舊社會以經商辦學揚名;近年,又以弘揚傳統文化與中國村歌發源地聞名遐邇。
  •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浙江省衢州市龍遊縣三門源村
    三門源村位於浙江省衢州市龍遊縣石佛鄉,擁有優美自然風光和古代建築資源的歷史傳統村落。三門源村地處浙江中西部龍遊縣境內北部,北倚千裡崗山脈餘脈,南接金衢盆地,屬於衢州市行政區域,隸屬於距離龍遊縣城北28公裡的石佛鄉。
  • 衢州歷史文化 (傳統)村落名單公布,你老家有幾個?
    在歷史文化(傳統)村落,我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日前,第五批(2017年度)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三年建設工作驗收情況公布!上街村6個村落全部通過驗收。根據《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獲得 90 分(含)以上縣(市、區),在今後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項目安排中將獲得更大的政策傾斜。2013年至今,衢州已有32個歷史文化(傳統)村落分五批次通過驗收。
  • 衢州市6個村通過第五批歷史文化(傳統)村落驗收
    日前,第五批(2017年度)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三年建設工作驗收情況公布!,主要包括住宅和宗祠兩類,至今留存著一批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傳統建築和一條古街。杜五村內現存有壽字廳、杜本仁堂後廳等傳統建築。開化縣馬金上街村傳統建築較多,多為二進二層木結構建築,建築側面或後面多建有一層附房。
  •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浙江省麗水市巖下村
    巖下村位於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壺鎮鎮東北部,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是以石居為主的古民居傳統村落,具有典型的浙中南山的石居風格。渾然一體的石屋、石橋、石道、古磨坊凸顯了巖下石頭村最鮮明的特色,成為目前浙江省唯一的集中且保存完好的傳統山地石居村落。因而,巖下村也有了「江南石頭第一村」之稱。
  •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浙江省麗水市橫樟村
    該村是一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的傳統村落。2012年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2014年被公布為國家級傳統村落。橫樟村是浙江山區以傳統農業和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形成的典型村落,真實地保留著傳統村落格局、自然環境、農田等生產、生活設施,是山區先民在數百年的生產、生活過程中順應自然、改造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共同進化的結果。
  •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福德灣村
    福德灣村位於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礬山鎮,是歷史上一座因採礬、煉礬而生、而盛的傳統村落。福德灣村傳統村落沿雞籠山體而建,坐南朝北,集古礦硐、古街、傳統民居、古老的生產技藝、近現代工業遺址於一體,被譽為「山地採煉礬傳統村落」。
  •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楊家堂村
    楊家堂村傳統村落呈階梯式分布,被譽為江南金色的布達拉宮。楊家堂村位於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三都鄉,地處松陽縣東部約8公裡,村域面積4.01公頃,始建於清順治十二年(1655),距今已有362年歷史。村內20多幢土木結構的清代建築依山而建,坐落於斜坡之上,整個村落上下屋高低落差約2至3米,伸展高層200米,馬頭牆錯落有致、連綿成片,是松陽縣典型的階梯式傳統村落,被稱為「江南的布達拉宮」。
  • 浙江省文化廳公布第四批浙江省傳統戲劇之鄉名單
    >>>更多政策可查看中國經濟網「中國文化產業政策庫」  浙江省文化廳關於公布第四批浙江省傳統戲劇之鄉名單的通知浙文非遺〔2017〕31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國辦發〔2015〕52號)、《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實施意見
  •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浙江省台州市嶺根村
    嶺根村地處浙江省台州市臨海市東塍鎮東片的琅坑嶺東麓,古時統稱為行政村由嶺根、外山和沙灣三個自然村組成,是一個規模較大的傳統村落。村中王姓氏族姓佔90%以上,其他還有張、密、郭等姓氏。村中大多傳統街巷格局嚴格對應山水視廊,祠堂、廟宇等重要公共建築的朝向與對景直接與山水對話。其中,王氏宗祠選址於「三水夾金」北側,軸線正對村落的傳統風水山谷堆山;元代建成的廟宇鍾秀堂背靠殿後山,軸線正對後山。受古驛道等因素的影響,自唐朝起沿古驛道的路徑逐步形成了裡王、下店、上新屋、外王等自然村組團。這些組團由古驛道串聯,依託當地山勢、地形和水型設計防洪、防盜措施,形成了獨特的防禦性布局。
  •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浙江省麗水市河陽村
    河陽村位於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新建鎮境內,西距縉雲縣城15公裡、距新建鎮1公裡,村口有一級公路穿過。河陽村臨近縉雲縣仙都國家級名勝區,東與玉溪村相連,北與潘村搭界,西北與巖下村毗鄰,東南與韓畈村以黃碧山相隔。
  •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界首村
    界首村位於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赤壽鄉,依山傍水,風景宜人。先人對於村落選址、房屋建築、墓穴位置等的風水非常講究,精心布局和規劃。界首村成型於宋代、明代中葉經過了大規模的改造,基本奠定了今天的格局。界首先民們因地制宜,東靠萬壽山,南鄰朝巖山,西近蔭樟源山,北接桃花源、踏馬源,南邊村沿一條松陰溪穿越而過,在狹長的山水之間,構築起一座船形村落
  • 關於第六批浙江省示範文明城市(縣城、城區)和 浙江省文明村鎮...
    (縣城、城區)名單(共11個)  杭州市臨安區、淳安縣、樂清市、泰順縣、金華市婺城區、浦江縣、衢州市柯城區、開化縣、仙居縣、縉雲縣、景寧縣  擬命名表彰的浙江省文明村鎮名單(共416個)  一、擬命名表彰的浙江省文明鄉鎮(共54個)  杭州市(6個):杭州市蕭山區益農鎮、杭州市餘杭區鸕鳥鎮、杭州市富陽區淥渚鎮、杭州市臨安區島石鎮、桐廬縣莪山畲族鄉
  •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新光村
    新光村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虞宅鄉,被譽為「江南喬家大院」,俗稱廿五都朱宅。該村四面環山,東為浦江絕景之一的朱宅水口,南為中華山、筆架山、元寶山和瞿巖古道,西為馬嶺景區和著名奇石美女峰,北為青龍山、高塢,S型太極溪環繞古村。
  •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之:浙江省金華市新光村
    新光村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虞宅鄉,被譽為「江南喬家大院」,俗稱廿五都朱宅。該村四面環山,東為浦江絕景之一的朱宅水口,南為中華山、筆架山、元寶山和瞿巖古道,西為馬嶺景區和著名奇石美女峰,北為青龍山、高塢,S型太極溪環繞古村。
  • 國家公布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你們村上榜了嗎?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6月21日國家文物局公布第五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北京市房山區佛子莊鄉黑龍關村入列。這一批名單,是按照去年住建部《關於做好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調查推薦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各地推薦上報基礎上,經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審查,並向社會公示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決定將北京市房山區佛子莊鄉黑龍關村等2666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 樂清市、泰順縣入圍浙江省示範文明城市候選名單
    其中,樂清市、泰順縣入圍浙江省示範文明城市(縣城、城區)候選名單,文成縣南田鎮、平陽縣順溪鎮、泰順縣司前畲族鎮、蒼南縣馬站鎮入圍浙江省文明鄉鎮候選名單,溫州市鹿城區七都街道樟裡村、溫州市鹿城區藤橋鎮埭馬村、溫州市鹿城區山福鎮平山村等34個鄉村入圍浙江省文明村候選名單,溫州市鹿城區質量技術監督局、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溫州鹿城支行、溫州市房產管理局鹿城分局等51個單位入圍浙江省文明單位候選名單。
  • 浙江省體育局
    近日,浙江體彩開展「進學校」「進鄉村」活動,赴衢州開化縣分別與開化何田鄉浙江體彩希望小學、開化何田鄉禾豐村展開結對共建活動,同時,開展體彩公益宣傳,介紹體彩公益金來源與用途,宣傳體彩公益理念。  當日下午,浙江省體彩中心一行與衢州市體育局領導一同走訪、了解開化縣何田鄉浙江體彩希望小學基本情況,並看望師生,為他們送上公益禮品。校長宋禮雲介紹,該校創辦於1955年,現有6個教學班,學生117名和15位教師:「在浙江省體彩中心的關心支持下,師生的工作和學習環境以及各項硬體設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同時在榮譽上也不斷獲得肯定。」
  • 來陽產古村落,江南風韻十足,一起來感受安徽歙縣古城的魅力
    安徽省黃山市轄縣,北與宣城市績溪縣和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交界,東南與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衢州市開化縣毗連,西南與黃山市屯溪區、休寧縣相鄰,西北與黃山市徽州區、黃山區接壤。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個江南風韻十足,夏日絕佳去處-安徽歙縣著名的風景名勝:陽產古村落。一個有著數千年歷史的非常美麗的古村落。說到古箏大家第一想到的肯定是:安徽宏村以及江西婺源等,但是由於它的人氣不高,但是風景卻很優美,吸引了很多遊客。關鍵是不需要收取門票。
  • 我市6個村通過第五批歷史文化(傳統)村落驗收
    日前,第五批(2017年度)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三年建設工作驗收情況公布!2017年,將軍葉村被列入省第五批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共完成村落修復及改造超過杜五村內現存有壽字廳、杜本仁堂後廳等傳統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