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行業再次限薪,前演員將成為歷史

2020-12-18 尾尾日常V

中國電視劇製作行業協會和首都廣電生產協會向各會員單位下發提案。建議中建議網絡劇製作成本控制在每集400萬元以內,攝影師報酬也降低30%,進一步調整主創、主演工資過高的現象,避免收入失衡,一部電視劇要求導演、編劇和一號男一女的報酬分別不得超過製作成本的10%,所有演員報酬不得超過製作成本的40%。

事實上限薪令是幾年前提出的,當時,網絡反響非常強烈,但也有政策下的對策,在限薪令發布後,行業仍處於畸形狀態,5000萬片酬仍然過高,任何人氣不高的二三線男演員也需要2300萬元起步,導致其他環節同時收入低於演員工資的一小部分,底層演員的工資太低。

影視行業歷來是一個高利潤的行業,這也導致很多人削尖腦袋進入這個行業。由於影視行業的高薪,很多非影視專業的人也有份。這個時代也是王的時代,只要流量高,其餘的都忽略了,工資就直接從1000萬元開始,這種行為也使影視行業混為一談,事故頻發。

明星動輒上千萬元,最上面的演員高達5000萬!與普通人相比,這只是一片天空和一片土地。許多人盡責盡責,一生能掙到少量明星。現在限薪令再次提出網絡受到高度讚揚,這也是人民群眾對影視產業畸形發展的不滿和抱怨!

影視業的鋪張浪費現象非常嚴重,這個限薪令釋放也是為了控制這種邪惡趨勢的滋生和生長,一個好的演員應該提高他的演技,這樣他就可以配得上這麼高的薪水,而不是王的流動,沒有自身的素質和修養。限薪令也讓人們多多更加關注科研人員、醫務人員等職業,給保衛我們的人發更高的工資,這也讓更多年輕人不想發展成娛樂圈而改變整個社會氛圍!

相關焦點

  • 「限薪令」讓「千價片酬」成為黃粱一夢
    近日廣電總局終於出手了,堪稱史上最嚴的「限薪令」和「限集令」雙令齊發,讓動輒上億的片酬成為歷史。「限薪令」明確規定,演員片酬不超製作成本40%,主演片酬不超總片酬70%,明確要求「演員片酬合同複印件」要報備,這就對「限薪令」的執行有了保障,實控性無疑增強。
  •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影視製作"限薪"更須"限心"
    原標題:影視製作「限薪」 更須「限心」 針對當前頗遭詬病的明星片酬虛高問題,9月4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五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強調優化片酬分配機制,明確提出「嚴禁播出機構以明星為唯一議價標準」的要求。
  • 「限薪令」?廣電總局令限制外國國籍的明星,「限籍令」的到來
    國家一直在加強對娛樂圈的管理與約束,從2018年11月9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通知》起的幾次「重拳出擊」就已經向大眾發出了國家對娛樂圈整頓約束的決心,這個通知文件就是所謂「限薪令」的由來。
  • 直呼吳亦凡「老吳」,30歲的鹿晗,會敗給「限薪令」嗎?
    曾在影視圈掀起「流量熱潮」的大IP鹿晗,無需過硬的表演功底,只需在鏡頭前露臉秀顏值,就能拿走上億元的片酬,如今受「限薪令」的影響,在拍攝完《上海堡壘》之後,逐漸淡出影視圈及大眾的視野。近日,剛剛官宣《創造營2020》導師的鹿晗,又以明星代言人的身份出現在薇婭的直播間。
  • 5000家公司註銷、演員做微商、老闆跑龍套,影視行業「大退潮」?
    而該通知的出現,在促進行業規範化的同時,也讓從業者過去的「套路」不再適用——他們必須儘快適應行業的新玩法。無獨有偶,4月初,針對影視行業的限薪令再度升級。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發布了《關於厲行節約、共克時艱,規範行業秩序的倡議書》,提倡網絡劇製作成本應控制在每集400萬元以內,並且攝製組的幕後工作人員工資將縮水30%,提出再一次削減主演人員薪酬的倡議,即全體演員片酬不應超過製作成本的40%,男女主角酬金不應超過製作成本的10%。這也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嚴「限薪令」。
  • 影視行業抱團取暖再次壓縮演員片酬,網友: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關於演員「天價片酬」的爭議由來已久,動輒上億元的片酬也確實讓很多吃瓜群眾驚掉了下巴。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李蘭娟院士提到的一段話,讓演員的天價片酬再一次處在了風口浪尖之上。但不能否認的是,演員天價片酬的現象依然還在。拿《安家》中的主演孫儷來舉例,在《安家》熱播的時候,有網友爆出孫儷單集片酬是30萬,《安家》一共53集,也就是說孫儷整部劇的片酬是1590萬。這是「限薪令」發布後的結果,而在此之前,孫儷的單集片酬曾高達80萬。拋開單集80萬的片酬,就是《安家》中單集30萬,整部劇1590萬的片酬也是很多人這輩子無法企及的。
  • 「限薪令」成為緊箍咒,大腕罷演抵制,楊紫、肖戰還能火多久?
    筆趣城「限薪令」成為緊箍咒,大腕罷演抵制,楊紫、肖戰還能火多久?限制令,主要是限制一些外藝人,例如李連杰、吳亦凡等,而「限薪令」則是為了限制演員的片酬,從2016年開始圍繞明星高價片酬早已引起爭議,曾經的娛樂一姐「範冰冰」連續數年登上國內女星福布斯榜首,在「偷稅事件」中範冰冰偷稅三億,這個數字是普通人意想不到的數目。
  • 安家十八線演員買千萬豪宅,中科院院士薪資5000元,限薪令你信嗎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那些當紅明星是有多能掙,跟其他行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尤其是那些本應被我們歌頌,應該自帶流量的英雄們,可他們的薪酬呢?從網上看到一份中科院院士的平均薪資,竟然是每月5688元!也就是說,他們可能一輩子都掙不到這個十八線演員的錢,是真的嗎?
  • 忽略「限薪令」
    事實上,2017年就有文件明確指出,要降低演員薪酬,控制在合理的製作成本範圍內。文件的主要內容是,演員的報酬總額不得超過製作成本總額的40%,主要演員的報酬總額不得超過報酬總額的70%,其他演員的報酬總額不得低於報酬總額的30%。這是2017年著名的「限薪令」。
  • 路漫漫其修遠兮:從「陰陽合同」到影視寒冬
    然而,不得不承認,這場「陰陽合同」無疑將娛樂圈的一池春水攪得天翻地覆!從範冰冰「消失」於熒幕並成為多家忌諱,到「限薪令」的發布,再到娛樂圈稅收監管的加強……種種跡象無不表明一個事實:  娛樂圈不太平了。
  • 陳戌源的一席話,讓限薪令變成一紙空文!第三方合同將成為主流
    12月14日,中國足協正式確定了下賽季中超的限薪令政策。這樣一來中超球員的薪水將有大幅度的下滑,不少球迷紛紛表示國足高薪低能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中國足球未來可期。然而,堪稱史上最嚴格的中超限薪條令,真的能夠順利實施嗎?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的一席話,讓球迷們的心又涼了一大截。
  • 王千源片酬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浪,文旅部再出重拳整頓演員高片酬
    據北京青年報消息,6月26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文旅部部長雒樹剛在報告中指出,將會對演員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再次進行專項整治。這一舉措不免讓人聯想到前幾天爆出的王千源疑似「天價片酬」、「耍大牌」事件。
  • 演員的天價片酬究竟是誰給的?知道真相的我更加難受了
    近期,「限薪令」的出臺,表示很多明星的高片酬的時代將會一去不復返。大家都知道,明星是一個非常賺錢的「暴利」的行業,許多小鮮肉拍一部戲的片酬動輒就是上億元,這些錢對於我們很多的平民百姓來說,是這一輩子都不敢奢望的,那麼,明星如此的高的片酬,究竟是誰給他們的?
  • 2019寒冬至影視行業、迪麗熱巴無戲可拍、影視行業重新洗牌
    近日在影視行業從業者的動態來看,幾乎所有人都在懷念2015—2017年的影視圈。也代表著2019年影視行業的落寞和衰敗。「大退潮來得比預想更兇猛」,在最近一場文化產業峰會上,一位曾關注影視娛樂板塊的投資人對投中網說道。
  • 為什麼前國腳曲波要站出來指責限薪不可取,他到底說了什麼?
    對於足協限薪,現在支持的人並不多,相反持反對意見的人特別多,第一次降薪還有眾多俱樂部支持,可是足協又提出限薪,這次支持的俱樂部只有三分之一不到,足協也很十分納悶,我是幫你們減負,怎麼還不領情,這次除了俱樂部不支持之外,還有一位前國腳也堅決反對限薪,那他是誰?
  • 接連遭遇中超失冠,亞冠出局,二次限薪,廣州恆大是三振出局還是再次...
    昨天晚上的亞冠小組賽,廣州恆大又一次與水原三星戰平,基本上小組出線已經成為不可能。 一,我們開始習慣了這支球隊的平庸。 相對於第一場與水原的戰平,當平局再次來臨時,我們內心裡竟然還有一絲小僥倖。
  • 限薪令下孫儷片酬曝光,趨美還是人的本性嗎
    就連明星在這一段時間也肯定不是很好過的,因為面臨著「限薪令」的展開,很多明星對此都表現出了焦頭爛額的狀態。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孫儷《安家》片酬曝光隨著大型都市神劇《安家》的熱播,可謂是讓很多居家的小夥伴們找到了所謂的「精神寄託」,與此同時相信很多人,在現實生活當中也存在著這樣的生活現狀。
  • 中超限薪令的組合拳講武德嗎?
    鞭策年輕小將,刺激留洋 有不少專業人士預測限薪令會助推年輕球員留洋。限薪之後國內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人民幣,500萬元人民幣相當於63.85萬歐元。參考日本小將富安健洋(司職中後衛),2018年從福岡黃蜂(日職乙聯賽)轉會至聖圖爾登(比利時甲級聯賽),他當時拿到的薪資是65萬歐元。
  • 出了限薪令,才知道黃景瑜片酬7000萬,尹正片酬6000萬
    全網追蹤】   演員的高片酬一直為大眾所不滿,直到限薪令的執行,演員們拿高片酬的現象才得到了控制。近日,有人爆料,現在的演員能拿到3000萬的片酬已經很不錯了,看來演員的天價片酬時代已經被終結了。話說,不出限薪令,我們還不知道像黃景瑜、尹正這類的演員竟也拿得如此高的片酬。
  •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足協一邊限薪限投資,一邊又開特例
    只是最終的結果是好,還是壞,也只有用時間去驗證了,比如說這兩天的限薪和限投資。只是有點讓我想不通的是,足協的有些操作讓人看不懂。比如一邊對俱樂部限薪限投資,自己卻又一邊開特例,給人一種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