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嘲諷地主寫下「一二三四五六七」上聯,下聯更是讓人拍手叫好

2020-12-14 易書清史

我們都知道對聯是古代文人非常喜歡的一項活動,文人在聚會或者無聊的時候總喜歡出一些對聯,古代的對聯講究的是一個整齊押韻,也就說上聯必須要與下聯的結構相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這幅對聯是出自一個大秀才之手,這個秀才利用這副對聯,不帶任何一個髒字的嘲諷了地主。這個對聯的上聯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更是讓你們意想不到。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樣的一副對聯能讓人拍案叫絕的。

事情是這樣的,當時一個小鄉村裡有一個出了名的農民,他整天就知道剝削農民,壓榨百姓,很多村民非常氣憤,但是又不敢吭聲。因為地主在當時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加上是如此蠻橫不講理的地主大家更是敢怒不敢言了。

有一次正值地主過壽,因為地主本身沒有什麼文化,所以就請了鄉裡一位秀才,想讓這位秀才寫一個對聯給自己,顯得自己的文化非常的高。

於是有一個秀才過去了,這個秀才很早就對他這種在鄉裡橫行霸道的行為看不慣了。他很文雅的寫下一副對聯。上聯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我們也說了地主是個沒有什麼文化的人,看到這幅對聯有很多的好字,就認為是一幅好的對聯,但是前來賀壽的有學問之人,只要看到這幅對聯便哈哈大笑,地主非常的疑問,然後就像一些人請教,問這幅對聯究竟是什麼意思,有人告訴他這個對聯其實是在罵他。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少了一個「八」,在古代成雙成對是最完美的,而這句話是忘八(王八)的意思,地主繼續問,下一句呢。下聯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沒有了一個「德」字,在古代《論語》中,就有八德,這八德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德,而這幅對聯剛好少了一個「德」字,言外之意就是罵這個地主缺德。

地主知道了整件這個對聯的意思後,覺得自己被這個秀才耍得團團轉,非常的氣憤,趕忙把對聯從門上撕了下來。

大家覺得這個秀才是不是很厲害呢?這幅對聯是不是很有意思?一般不懂文化的人是很難發現這個幅對聯的意思的,所以說學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文化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東西,大家有什麼想法呢?或者你見過什麼有意思的對聯也可以跟大家分享。

相關焦點

  • 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很絕,秀才變相罵人,地主卻還被蒙在鼓裡
    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很絕,秀才罵人,地主被蒙在鼓裡 要說在千百年的歷史長河當中,中華文化也已經是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存在了,實則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早已經是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就接觸到了孔孟之道,從唐詩宋詞中也是學到了諸多的一些個基本的國學常識,而無論是何種文化所帶來的影響
  • 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堪稱千古絕對,讓人捧腹大笑
    在民間故事裡,就有這樣一副對聯堪稱經典,上聯平淡無奇,下聯卻是讓人拍案叫絕,嘖嘖稱奇。在我國古代,普通的勞動人民的日子是非常艱苦的,而有錢有勢的地主可以魚肉鄉裡,作威作福。有這麼一位地主,家裡有不少的錢財,但是卻不學無術,經常剝削農民,在當地稱為一霸,老百姓是敢怒不敢言,只好默默忍受。
  • 歷史上「最會罵人」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才是精華
    在中國歷史上,只要提到對聯,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紀曉嵐與和珅,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個世上最會罵人的對聯,上聯非常簡單一二三四五六七,甚至還會因此而欺壓百姓,就例如這個故事的一個地主了。
  • 最有意思的數字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更妙!
    最有意思的數字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更妙!古代的讀書人文採都很好,他們會寫詩詞,會作畫,還會寫對聯。如今會寫對聯的人不多了,很多經典的對聯都是古代流傳下來的,而且這些對聯還有著不同的故事。
  • 村霸門前一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寡婦一看下聯笑出聲
    村霸門前一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寡婦一看下聯笑出聲對聯是現在逢年過節都會用的一樣東西,不要看小小的一幅上聯下聯,其中蘊含著非常多的文化知識。不管是平平仄仄還是什么正常的其中的寓意,很多時候都能夠給人帶來朗朗上口的感覺。
  • 秀才給地主寫對聯,上聯是「一二三四五六七」,罵人不帶一個髒字
    話說古時候有個地主,就對農民剝削十分嚴重,他家裡很有錢,又十分顯擺,等到過年的時候,他想要寫一幅對聯,炫耀自己的好處,結果管家告訴他,村頭有一位秀才,此人十分有才識,可以請他來寫,地主便派人去請秀才了。
  • 村霸門前一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一看下聯眾人笑出聲
    村霸門前一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一看下聯眾人笑出聲我們的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國家,經過了五千年的歷史沉澱,我們也是流傳下來了非常之多的文化村霸門前一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一看下聯眾人笑出聲這個故事是發生在吳淞間的,在吳淞間有一個非常可惡的村霸,這個村霸平時就是非常的欺善怕惡,老是欺負那些比較弱小的人家,也正是因為這樣大家都非常的討厭他。
  • 村霸門前一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寡婦一看下聯笑出聲
    村霸門前一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寡婦一看下聯笑出聲對聯,作為一種古老的文字體裁,正在逐漸受到我國人民的重視。它作為古代人民經常拿來使用的文字體裁,學問可是非常深的。在歷史中出現的很多對聯都是讓人不停回味的作品。其實,對聯還曾經衍生出很多的小故事。今日的女主角就是一個村婦,她寫出的那個下聯讓人印象深刻。這個故事發生在古代。傳說,在一個村莊裡有一個非常壞的村霸。他平日裡就喜歡欺負弱小的村民,還喜歡佔便宜。這樣的人在哪裡都是招人嫌棄的。由於他有後臺,一時半會兒也沒有人能夠動他。
  • 罵人不帶髒字的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才是精華所在
    這個故事有關於一個地主的,而這幅對聯可以說是罵人不帶髒的對聯,你不禁感嘆古人的智慧。它的上聯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而它的下聯才是精華所在,其實那時候也沒有人想到,對聯還可以用來罵人。在古代,一般有錢人都叫地主。而他們通常不是善良之輩,總是欺壓老百姓。由於生活的富裕,讓這些地主就覺得自己高高在上,看不起一般老百姓。
  • 一副不帶髒字罵人的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是精華
    上聯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是精華所在。我們都知道,古代的地主通常是貶義詞,因為他們總是欺負百姓,總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從前有位地主不識字,但是又不想讓人覺得自己沒文化,於是就想找個秀才給自己寫副對聯,讓自己看起來有點文化。這位秀才想著地主平時總是看不起百姓,仗勢欺人。
  • 村霸門上被人寫上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有點狠
    村霸門上被人寫上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有點狠文|文史星空對於村霸這種人物,放到現在,幾乎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是在古代很多地方的村霸,地頭蛇,真的是當地官府和百姓都拿他沒有任何辦法。其實在明朝的時候,朱元璋從小生活貧寒,對待村霸是非常的痛恨,看不慣地頭蛇仗著自己有幾畝土地或者手上有幾個錢,在官府裡認識人,對待村民根本就是不當人看。當時他到地方去巡視,看到有一個村霸的家門口的對聯很狂妄,要想弄死我,除非天塌下。這樣的對聯朱元璋看到了,非常氣憤。就打算幫助當地的百姓教訓教訓這個村霸。
  • 古代不帶髒字的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才是精華
    對聯其實用處很大,儘管如今它大多在春節的時候才會使用,但是它依舊經久不衰,不會被人取代。今天要講述的就是一幅奇妙的對聯,古代不帶髒字的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才是精華。那麼它到底是什麼呢?
  • 罵人不帶髒字的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沒文化看不出來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對聯,更是中國文化的象徵,在如今,對聯更是成了春節的一個重要的習俗。在古代,一副對聯也能輕易看出一個文人的才華高低,除了有誇人的對聯,自然也有罵人的對聯,筆者今天給大家講一副罵人不帶髒字的對聯,這副對聯也號稱是歷史上最會罵人的對聯,沒文化的人一般都看不出來。
  • 經典上聯:六木森森,松柏梧桐楊柳;下聯更精彩,讓人拍手叫好
    文章經典上聯:六木森森,松柏梧桐楊柳;下聯更精彩,讓人拍手叫好系奇聞野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而在古代,對聯也是文人墨客之間互相比試的手段,今天說的對聯就是「六木森森,松柏梧桐楊柳」,下聯更為精彩,讓人拍手叫好。
  • 史上「最會罵人」的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堪稱絕妙
    ,炫耀自己的好處,結果管家告訴他,村頭有一位秀才,此人十分有才識,可以請他來寫,地主便派人去請秀才了。秀才一聽地主要請自己寫對聯,這地主平日裡魚肉鄉民,自己早就想懲戒他一番,可惜找不到機會,如今他有求於己,正好借這個機會嘲弄他一番。
  • 古代對聯罵人不帶髒字,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沒文化看不懂
    這種關係不好,雖然不能夠推之於所有人,但是同輩文人之間,即便是摯友,內心其實始終存了比較的心理。只是,即便關係不好,彼此還是要維持體面,哪怕要罵人,都不能光明正大地來,必須不帶髒字。對聯罵人比如明朝的神童解縉,遭人輕慢,對方出上聯:「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嘲諷解縉區區小兒,不過空有虛名。解縉巧妙應對下聯:「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回罵說你倒是年歲久,有一張老臉皮,可惜腹中空無一物。
  • 才子給惡霸家門貼一對聯:一二三四五六七,眾人看下聯,紛紛叫好
    不管在哪個社會,都會有蛀蟲一般的人存在,他們每天只懂得以欺凌別人為樂,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是他們認為對的,別人那他們都無可奈何,所有的人都像避瘟神一樣躲避著他們,就像我們在電視上看的古裝劇一樣,裡面有很多混混俗稱惡霸,不管他們做什麼事情,總是能將你們氣的跳腳,但他們也是所有人最討厭的存在
  • 秀才與神童的對聯之爭,才子上聯說男女情感,神童下聯卻充滿童趣
    文章秀才與神童的對聯之爭,才子上聯說男女情感,神童下聯卻充滿童趣系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而今天板橋說的就是這麼一則關於對聯的故事,它是一位秀才和神童之間的對聯之爭,才子上聯細說男女情感,神童的下聯卻充滿童趣。明朝時期,山東當時有一位神童,叫做李開先,李開先自小就熟讀詩書,和人比拼對聯也是多有精彩之處,當時的名聲已經傳到了當地的十裡八鄉,很多人也都知道有這麼一個神童。
  • 秀才出上聯:「兄弟又連襟,親上加親」,下聯一出,令人拍手稱讚
    下聯對的也是非常的工整啊!並且把東西換成了左右匠心獨具啊!紀曉嵐聽了,非常的高興,認為戴震這學問有了大的進步。   第二個對聯也是在清朝被寫出來的,在道光年間,有一對兄弟,哥哥叫做李陽,弟弟叫做李慶,這兩個兄弟到了改成婚的年紀了,於是有人介紹哥哥娶了一個非常賢惠的女子為妻,這個女子見自己的丈夫的弟弟還是孤家寡人,於是就說自己還有一個妹妹,想要嫁給李慶,到了成婚的時候,寫對聯的秀才寫了一副非常好的對聯令人拍手稱讚
  • 棺材店貼一對聯,看到的人都拍手叫好,下聯太經典了!
    棺材店貼一對聯,看到的人都拍手叫好,下聯太經典了!對聯是我國的一種傳統文化,特別是過年的時候,大家都要貼對聯。還有一種就是在開店的時候為了一個好生意也要貼上一副對聯。古時候賣東西是靠吆喝,後來有了店就開始在店門口貼一副對聯。今天我們一起來看衣服千古絕對,在棺材店門口貼的一副對聯,看到的人都拍手叫好,下聯太經典了。我們一起來看看貼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