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對聯是古代文人非常喜歡的一項活動,文人在聚會或者無聊的時候總喜歡出一些對聯,古代的對聯講究的是一個整齊押韻,也就說上聯必須要與下聯的結構相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這幅對聯是出自一個大秀才之手,這個秀才利用這副對聯,不帶任何一個髒字的嘲諷了地主。這個對聯的上聯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更是讓你們意想不到。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樣的一副對聯能讓人拍案叫絕的。
事情是這樣的,當時一個小鄉村裡有一個出了名的農民,他整天就知道剝削農民,壓榨百姓,很多村民非常氣憤,但是又不敢吭聲。因為地主在當時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加上是如此蠻橫不講理的地主大家更是敢怒不敢言了。
有一次正值地主過壽,因為地主本身沒有什麼文化,所以就請了鄉裡一位秀才,想讓這位秀才寫一個對聯給自己,顯得自己的文化非常的高。
於是有一個秀才過去了,這個秀才很早就對他這種在鄉裡橫行霸道的行為看不慣了。他很文雅的寫下一副對聯。上聯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我們也說了地主是個沒有什麼文化的人,看到這幅對聯有很多的好字,就認為是一幅好的對聯,但是前來賀壽的有學問之人,只要看到這幅對聯便哈哈大笑,地主非常的疑問,然後就像一些人請教,問這幅對聯究竟是什麼意思,有人告訴他這個對聯其實是在罵他。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少了一個「八」,在古代成雙成對是最完美的,而這句話是忘八(王八)的意思,地主繼續問,下一句呢。下聯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沒有了一個「德」字,在古代《論語》中,就有八德,這八德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德,而這幅對聯剛好少了一個「德」字,言外之意就是罵這個地主缺德。
地主知道了整件這個對聯的意思後,覺得自己被這個秀才耍得團團轉,非常的氣憤,趕忙把對聯從門上撕了下來。
大家覺得這個秀才是不是很厲害呢?這幅對聯是不是很有意思?一般不懂文化的人是很難發現這個幅對聯的意思的,所以說學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文化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東西,大家有什麼想法呢?或者你見過什麼有意思的對聯也可以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