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地名,國學「墨香」源遠流長

2020-12-14 衡陽日報社官網

  記者 許珂

  近日,《石鼓書院大講壇國學講座》第157講在全國首個防空防災科普教育館開講,衡陽文化學者許定國再次作客國學講座,主講《趣說衡陽地名》之「衡陽地名的國學資源初覽」。

  「古色古香衡陽堂,湖湘文化源流長,家鄉名勝文墨香,民謠民歌風情旺。」一開場,許定國就以一首詩對衡陽地名的國學資源進行了概括。如,僅衡陽縣537個地名中就有250多個「堂號」冠名,按「經、史、子、集」內容歸類,涵蓋了國學全領域;又如,從衡山的「文定書院」到石鼓書院、船山書院,衡陽在歷史留下的30多所知名的書院地名中,彰顯出衡陽國學資源的豐富,以及歷史文化的厚重。


  古色古香「衡陽堂」,述說著源遠流長的國學文化

  衡陽縣,是一片浸泡著「國學」傳統墨香乳汁的神奇文化「息壤」。其地名,也都透露著國學文化的魅力。

  首先,從「經類」來看。

  燕詒堂在金溪鎮上峰村。舊時豪門大戶堂號名稱,今為自然村名。「燕詒」:燕,安閒;詒,遺留,意為替子孫謀慮。使後代安吉。該詞出自於《詩大雅文王有聲》,「詒厥孫謀,以燕翼子」,該句的意思是「留下治國好策略,庇蔭子孫把福享。」

  鹿鳴堂在欄壠鄉鹿鳴村。「鹿鳴」語出《詩經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O。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唐代規定,鄉試結束後,州縣長官舉行宴請得中舉子的宴會。因在宴會上歌《詩小雅鹿鳴》,故名「鹿鳴宴」。此房主舊時曾經在鄉試得中舉人,故名鹿鳴堂,以顯示其中舉的榮耀。村襲堂名。

  其次,從「史類」來看。

  雙元堂在西渡和順村。「雙元」:雙,兩,一對;元,善,即所謂才子。「雙元」語出《左傳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謂之八元」。杜預註:「元,善也。」意謂此屋曾出過一對才子,故得名「雙元堂」。

  章錫堂在金蘭鎮泉溪村,舊時官宦人家堂號名稱。「章錫」:章,章服,古代以日月星辰、龍蟒鳥獸等圖文作為官員等職標誌的禮服;錫,通「賜」。據《公羊傳莊公元年》一書載:「錫者何?賜也。」故「章錫」即指皇帝賜與朝廷官員穿的禮服。此宅舊時有人在朝廷為官,故得名「章錫堂」。

  再者,從「子類」來看。

  《論語季氏》,「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九思堂在西渡鎮海壠村,堂主精明善思,為人處事,人脈豐厚。在峴山鄉金陽村也有個《善思堂》,可謂無獨有偶,相得益彰。

  《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知音堂在集兵鎮水湖村,舊因高山流水稱知音或知己,故名。今襲用為自然村名。

  最後,從「集類」來看。

  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從子於盤兮,終吾生以徜徉!」盤谷堂在洪市鎮有盤谷村。「盤谷」:盤,盤旋彎曲;谷,幽深的山谷。謂此屋建在盤旋而幽深的山谷之中。

  陶潛《感時不遇賦序》,「餘嘗以三餘之日,講習之暇,讀其文。」《辭海》記「三國魏人董遇教誨學生利用三餘時間」:「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三餘堂在金溪鎮三餘村,意為呼籲大家要珍惜時間、看書學習。


  王船山與衡陽老地名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衡陽「書院文化」在全國是一流水平,「天下書院楚為盛,楚之書院衡為盛,以肅嶽故也」。佔據魁首的「石鼓書院」,唐代元和5年(公元810年)創立,迄今1200多年,中國「四大書院」之一。

  據考證,衡陽城裡先後有14所書院,南嶽衡山更盛有17所。加上其他縣(市)區,衡陽書院總數不會少於30多所,還有遍布城鄉的「私塾」學堂、縣學、府學、義學等,「國學」資源自然豐厚。

  其中的衡山「文定書院」,初名「碧泉書堂」。南宋著名理學家胡安國1133年來南嶽,在紫雲峰下築「碧泉書堂」。傳說,胡安國五年不出山,研究「春秋」,提倡修身為學,經世致用;其子胡宏也在此講學20多年,世稱「五峰先生」,傳播其父學說,培養大批「湖湘學人」,肇始湖湘學派。胡宏在堂後建樓藏書,取名「春秋樓」,被譽為湖湘學派發源地。

  光緒4年(1878),由衡陽名人時任兵部尚書彭玉麟支持,在衡陽城南王衙坪王氏祖祠開辦「船山書院」。光緒11年(1885)遷往「東洲島」,三進四合古典建築。1901年彭親聘國學大師王]運出任船山書院「山長」(院長),為之建「湘綺樓」5間。王]運是清末海內外名儒,船山書院在他20多年的經營下,成為全國一流書院。「學在船山」,也成為了學人的共識。

  而王船山本人與衡陽的一些老地名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衡陽縣曲蘭鎮北五六裡處有座「石船山」。有《船山記》雲,「此吾山也。」自號「船山老人」等,又號「姜齋」「賣姜翁」,因王隱居南嶽蓮花峰下「姜齋灣」,又避難衡陽「耶姜山」得名;王船山59歲時曾與「族人回東洲島祭祖塋」,其元配夫人「陶孺人」葬東洲島對面「王衙山」,有「墓志銘」。可見船山祖祠還是在江東蘇州灣的「王衙山」;衡陽城北旃檀林(羅漢寺),船山進城常住之所,位於青草橋北面的一片寺廟「叢林」(今電廠舊址);康熙18年,清兵收復衡州,船山與友人章有謨避兵至蒸水南岸楂林山中(今洪市鎮道山村),船山在此作《莊子通序》:「己未春,避兵楂林山中,之室也,眾籟不喧,枯坐得以自念」;船山晚年,因「頭不頂清朝天,腳不踩清朝地」,避居衡陽縣演陂橋莫大屋,庵內樓房備有木屐、布鞋、雨傘,不論晴雨,王每出必用。庵門聯「彈指俄然開寶閣,回頭早已過新羅」。王船山居此三年,著述盈筐。  

家鄉名勝文墨香,對聯撰寫出地名的豪氣

  歷史上,「衡州府」內以「八景」聞名遐邇,「衡山南嶽」風光秀美,素稱「文明奧區」。

  宋代黃庭堅的《衡陽黃茶嶺花光寺聯》中寫道,「花光寺下對雲沙,欲把輕舟小釣車。更看道人風雨筆,亂峰深處是吾家。」原來,此地便是「黃茶嶺」的站名,現改「雲沙詩意」,典出於此。

  衡陽縣呆鷹嶺鎮「松亭渡」。羅澤南有《松亭旅舍》詩:「淅淅西風兩岸葭,平橋隱隱散餘霞。誰家玉笛操歸雁,七二峰頭月影斜」。「葭」語出《詩經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這句詩向世人描繪了一幅美景:一片青蒼色,白露霜凝,餘霞隱映小橋,玉笛雁鳴,逗出月色盈峰,江南夕陽、晚景、初月融為一體。

  衡陽縣曲蘭鄉「石船山」有「楓林寺」亭聯:「白雪新詩題過客,石船舊跡溯遺風。楓似甘棠歇召伯,林間修竹樂羲公」。《詩經國風召南甘棠》典:「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茂盛。召伯,西周開國元勳,茇,草舍,居住義。召公有「甘棠遺愛」,在棠梨樹下辦公、勤政愛民的故事。林間修竹是懷念書聖王羲之。

  「大羅山」在曲蘭鄉船山村,源於古詩「霓裳留奏大羅天」,道教「三清天」神仙境界。山下有「清水橋」,有涼亭聯,二聯首字均嵌「清水」二字:「清風徐來,滌人俗慮。水波不興,鑑我雅懷」;「清氣原可人,和光如挹我。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上一聯取自蘇東坡前赤壁賦「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意境。下一聯前二句取自《老子四章》「和其光,同其塵」,「挹」,舀水補不足。意在歉抑克己,不露鋒芒。後二句取自杜甫《江亭》詩,也是心如止水,無意塵爭意。

  在船山故居有副對聯,「清風有意難留我,明月無心自照人。」此聯嵌「明清」二代交替之際,時代風雲,「天崩地裂」。卻化為「清風」縷縷,「月色如水」詩般意境。作者這樣的「履重如輕」,當年卻是「刀光劍影」,不難想像,這朗朗詩意乾坤背後的錚錚鐵骨。

  衡陽縣「長樂區」,後周鄉豪傑劉春甫據此建48座土寨,拒宋兵擾民。清末縣人魏承柷有詩憑弔,「韓通以後無奇節,草莽孤忠大有人。薄海自歸新宋主,深山猶見故周民。一千餘載斷碑碧,四十八峰芳草春。等是鄉名號長樂,不妨馮道是儒臣」。《衡陽縣誌》雲,「古老相傳,大旱不旱,大亂不亂,因有長樂之號」。先是誇讚後周本土豪傑保境安民事跡,是「草莽孤忠」。順便把反對趙匡胤「黃袍加身」的後周忠臣韓通贊了一下。

  民謠民歌風情旺,地名藏在詼諧中

  在「衡陽地名傳統文化資源」裡,伴隨「國學經史子集」的還有流傳各地的「民間文化」即民謠民歌,其大多屬於人們集體口頭創作。

  如,「早餐圓豬圓羊,中餐芝麻裹糖,晚餐三吹三打,外出隨帶乾糧」指的就是衡陽縣井頭江。按字面理解,人們用幽默詼諧「比喻」下是這樣的:「早餐湯水煮番薯,中餐米飯伴番薯,晚餐灶火煨番薯,外出帶乾糧還是番薯幹!」

  「駝背樹,鋸彎板,釘翹船,遊南遊北。空心竹,破扁篾,織方籮,裝東裝西。」指的是衡陽縣赤石鄉「駝背樹」。

  「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閒,大家且來坐坐」「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齊場打個呵呵」,這裡指的是衡陽縣石門坎。

  「煙畫麒麟,從從容容,將人情世故雙眼看破」「洲連鸚鵡,威威赫赫,把英雄豪傑一腳踢翻」,指的是常寧縣煙洲鄉。

  「大和大和,無江無河。三天不下雨,百姓無水喝。油脂貴如金,油筒擦菜鍋,山中不長樹,鳥雀不落窩。」這時指的是耒陽市的大和圩;「養女要嫁沙頭坪,蘿蔔白菜無法稱。櫃裝臘肉屋堆菜,豬牛過園菜不聞」。這裡指的是耒陽灶市鎮的沙頭坪。

  「一翁賣井水,神仙憐之以仙糟。水成酒。翁暴富。後求仙多與糟可餵豬。仙收回。留語: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井水當酒賣,還嫌豬無糟。」此故事流行極廣,指的卻是衡陽縣的板市鄉。

  「三十六灣到高橋,梳妝打扮望夫樓。七星潭內龍現爪,黃龍大坳看日頭。」這裡指的是衡陽縣國慶鄉,其又有「國清寺」「兩冬寺」,宋徽宗皇后避難地,故有望夫樓、龍爪七星等景。

  「富貴場中,幾見衣冠非優孟」「田園樂處,尚存桴鼓是伊蓍」。蓍,舊的意思,此聯以現實反諷「戲臺小天地」。同樣讚頌「戲外大舞臺」的也有這麼一幅聯:「高唱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真情畢露,斯人莫道世間無」。以上均指的是衡陽縣高市鄉的「高真寺戲臺」。(編輯:謝丹 責編:雷昕 三審:李少華)

返回衡陽全搜索首頁>>

-----------------------------------------------------------------------

相關焦點

  • 蒸湘區《苗壯墨香》首刊編印 推動校園國學文化蔚然成風
    《苗壯墨香》書籍封面。紅網時刻衡陽12月1日訊(通訊員 曾曉姣 記者 譚倩)近日,蒸湘區青少年(幼兒)書法繪畫作品選期刊——《苗壯墨香》正式創刊。區內各級各類學校以此為契機,掀起了「傳承國學文化·爭當書法繪畫能手」的競賽熱潮,參賽師生達8600餘人。經過班級初賽、學校複賽等程序,共擇優推送了276幅作品參加區級決賽,其中書法作品101幅,繪畫作品175幅。經評委客觀公正評選,共評定獲獎作品90幅,其中一等獎10名,二等獎29名,三等獎51名。
  • 衡陽書法名家送祝福,濃濃「墨香」迎新春
    衡陽書法名家送祝福,濃濃「墨香」迎新春
  • 湖南衡陽名稱地名歷史由來...
    衡陽地名歷史由來:衡陽之名也稱為「雁城」來源它的地理特性:衡陽地處在蜿蜒千裡的湘江中遊、五嶽獨秀的衡山之南。而衡陽又位于衡山之南,山南水北是為陽。 陽古時是「南」的意思。衡陽,就是衡山之南,古時候很多地方的命名都是以位於名山大川旁來命名的。緣於「南嶽獨秀」的衡山,因地處衡山之陽(南)而得名。南嶽,古名祝融峰,其得名當與祝融部落南遷有關;衡山,《南嶽志》云:"以其星宿當翼、軫,度應璣衡,故為名。
  • 趣說古詩文裡的衡陽「地名之最」(五)|尋常地名裡的特色詩文
    >則是「地名詩文」古人說過「山川以詩為心,詩以山川為境」在衡陽地名文化寶庫裡閃耀璀璨光芒的正是獨具湖湘文化特色的「衡陽地名詩文」>在當前「地名詩詞文化」研究熱潮的推動下衡陽新聞網微信公眾號特於大量衡陽地名詩文裡披沙瀝金從「衡陽地名之最」角度以饗讀者先從
  • 蒸湘區青少年(幼兒)書法繪畫作品選期刊《苗壯墨香》創刊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曾曉姣 記者李洋傑報導 近日,《苗壯墨香》——蒸湘區青少年(幼兒)書法繪畫作品選期刊正式創刊。該刊物由衡陽市蒸湘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辦編印,主要內容為全區中小學生及幼兒書法、繪畫優秀作品。首刊共選錄作品90幅,其中書法作品34幅,繪畫作品56幅。
  • 趣說古詩文裡的衡陽「地名之最」(一)|「古衡州八景」的平沙落雁...
    那麼鑲嵌在「王冠」上的「珍珠」則是「地名詩文」古人說過「山川以詩為心,詩以山川為境」在衡陽地名文化寶庫裡閃耀璀璨光芒的正是獨具湖湘文化特色的>「衡陽地名詩文」在當前「地名詩詞文化」研究熱潮的推動下衡陽新聞網微信公眾號特於大量衡陽地名詩文裡披沙瀝金從「衡陽地名之最」
  • 趣說古詩文裡的衡陽「地名之最」(二)|南嶽七十二峰之磅礴恢弘
    那麼鑲嵌在「王冠」上的「珍珠」則是「地名詩文」古人說過「山川以詩為心,詩以山川為境」在衡陽地名文化寶庫裡閃耀璀璨光芒的正是獨具湖湘文化特色的>「衡陽地名詩文」在當前「地名詩詞文化」研究熱潮的推動下衡陽新聞網微信公眾號特於大量衡陽地名詩文裡披沙瀝金從「衡陽地名之最」
  • 湖南衡陽:童心童趣慶雙節 多彩活動頌祖國
    國慶前夕,在衡陽白沙實驗學校的5年級一班,學生和老師們就用一首原創手勢舞表達自己的心聲,表達著對祖國的熱愛。圖片來源:掌上衡陽客戶端  此次活動共展出燈謎500條,內容涵蓋中秋、國慶、文學常識、人名、軍事歷史等謎題,融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學生們激情高漲,積極競猜,猜中謎語的學生都能領到學校精心準備的節日禮物。   此次活動讓孩子們加深了對漢字的了解和認識,近距離感受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魅力和樂趣,體會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
  • 「轉載」墨香銅臭相關澄清匯總超全一覽,不要因為多就不看啊
    7101167238/4392983476333198(浩然劍作者親友回應):https://m.weibo.cn/6770609509/4409496186659516(補充):https://m.weibo.cn/5241531932/4265073691828761關於《魔道祖師》地名
  • 奮鬥者說⑧︱羅衡衛:醉心國學成名師
    紅網時刻衡陽5月31日訊(通訊員 唐蘭榮 羅潤發 記者 譚倩)雁城的初夏已是熱浪滾滾,然而我們造訪的熱情並不亞於酷熱的天氣。 學生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感受:羅老師的課堂教學,讓他們喜歡語文,喜歡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   「作為一名老師,我覺得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更好地勝任教學。」
  • 值得每一位衡陽人了解的衡陽歷史文化特色及價值
    衡陽,是一座當之無愧的歷史文化名城。在人類文明進程和華夏文明發展過程中,衡陽從來沒有缺席,不但作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而且樹有無與倫比的豐碑。無論是在遠古,還是近代,衡陽歷史文化都是厚重的,深遠的。4.火神崇拜對于衡陽文化的產生與發展具有根本性的影響。衡陽的火神崇拜源遠流長,特色鮮明,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心理。由祭祀火神祝融衍生而來的禮樂制度,演變成為衡陽地區節日與婚喪儀程的範式,其遺風至今仍然得到部分保存,成為有別於他處的獨特習俗。如南嶽古鎮正月十五耍龍燈獅子,突出的是火龍手獅,以稻草紮成龍形,上插點燃的線香,每人用竹竿豎一條,列成長隊,人多時長至裡許,極為壯觀。
  • 他們說衡陽是「火車拉來的城市」?你覺得呢?談衡陽的起源與發展
    一、衡陽的城市發展進程1、古衡陽衡陽城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高祖時期,西漢高祖五年建立 酃 縣,就是我們現在的衡陽市珠暉區酃湖鄉;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衡陽城應該是在清朝,在清朝衡陽稱為衡州府,轄境為衡陽、衡山、
  • 光靠改地名就能提升城市的「逼格」了?
    四條入城主幹道,分別以「宣筆、墨香、宣紙、宣硯」重新命名,彰顯「中國文房四寶城」的地方文化。宣城市民政局表示,更名是在考慮文化因素的基礎上,擴大城市知名度。事實上,每個地名的誕生和變遷都是有其特殊意義和歷史印跡的,這本身就是一種厚重的文化傳統和獨特的人文符號,也是所有曾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的共同的根。如果單純將其當成一種地理代號的話,那不如全部統一編碼為「ABCD」、「1234」好了。
  • 地名來歷:為什麼地名中帶「陽」字的很多,而帶「陰」字的非常少
    而含「陰」的地級行政區數量為零,含「陰」的縣級行政區僅有9個,呈現地名中的陽盛陰衰現象。【地名中的陽盛陰衰】而中國建築比較講究坐北朝南,很多城鎮都建在河流等水系的北面和山的南面,所以出現這麼多的含「陽」的地名。最著名的當屬位於洛水之北的洛陽,衡山之南的衡陽。也有少數地名如淮陰、湯陰等,是城鎮選址相反的原因。
  • 中國名字最難念的十大城市地名,你能讀對幾個?
    中國漢字文化源遠流長,歷經千年的滄桑,許多漢字都已湮沒在歷史的洪流中。儘管如此,我國許多地名依然保留著古稱,一些人在外出旅遊或者一些商務活動中,經常因為所到之處地名生僻鬧出過笑話,在這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地名比較難認的旅遊城市。
  • 衡陽聯合街道開展「2020年,向著幸福出發!」迎新春送春聯活動
    寒冬送春聯,墨香暖人心。農曆新年已經進入倒計時,為營造祥和喜慶的節日氣氛,讓轄區居民群眾切身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氣息,近期,湖南衡陽蒸湘區聯合街道在萬達廣場開展「2020年,向著幸福出發」迎新春送春聯活動。當天共為轄區居民書寫並贈送400餘副春聯。
  • 衡陽史話之文化篇之源遠流長的古文化(三)
    祝融與衡陽有著不解之緣祝融是楚人的先祖。《史記》記載:「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氏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在長沙出土的戰國帛書中記載了一個神話故事,其中有一段說:「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奠四極。」
  • 市民政局參加郴州、衡陽、永州三市行政區域界線第四輪聯合檢查...
    5月28-29日,郴州、衡陽、永州三市行政區域界線第四輪聯合檢查動員會在郴州市蘇仙區召開。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煒帶領市區劃地名科和祁陽、寧遠、新田、藍山縣民政局有關人員參加了會議。
  • 衡陽搭建多彩舞臺 特色德育活動鋪就未成年人成長底色
    圖片來源:衡陽新聞網  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讓全體師生們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精神的薰陶,提高了對革命傳統優秀文化的認識,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弘揚中華美德:建設新村小學小小百家講壇茶香墨韻傳播文明   墨香撲鼻,茶韻悠悠。
  • 安仁地名源流考
    六是「釋奠於國學。」七是「班新律令。」八是「復浮屠、老子法。」九是「免民逋租宿賦。」總之,從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至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淵在位期間,不枉殺政敵,多施仁政。這種施政方略,肯定會影響國內各州刺史的施政。其時,衡山縣屬潭州(長沙),於唐武德置安仁鎮,也是時代使然。安仁鎮之設置,實現了由安仁地域地名向政區地名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