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湘區《苗壯墨香》首刊編印 推動校園國學文化蔚然成風

2020-12-04 紅網

《苗壯墨香》書籍封面。

紅網時刻衡陽12月1日訊(通訊員 曾曉姣 記者 譚倩)近日,蒸湘區青少年(幼兒)書法繪畫作品選期刊——《苗壯墨香》正式創刊。該刊物由衡陽市蒸湘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辦編印,主要內容為全區中小學生及幼兒書法、繪畫優秀作品。首刊共選錄作品90幅,其中書法作品34幅,繪畫作品56幅。

今年以來,蒸湘區組織舉辦了全區中小學生及幼兒書法、繪畫競賽。區內各級各類學校以此為契機,掀起了「傳承國學文化·爭當書法繪畫能手」的競賽熱潮,參賽師生達8600餘人。經過班級初賽、學校複賽等程序,共擇優推送了276幅作品參加區級決賽,其中書法作品101幅,繪畫作品175幅。

經評委客觀公正評選,共評定獲獎作品90幅,其中一等獎10名,二等獎29名,三等獎51名。這些作品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展現與點讚了偉大祖國、偉大的黨和勤勞奮進的人民,充分體現了青少年及幼兒的愛國情懷。

為以賽興學、傳承與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全區青少年及幼兒的興趣愛好,促進藝術素養的提升,《苗壯墨香》印發後便直接發放到各校(園)班級,供同年齡學生相互學習、鑑賞,藉此推動國學文化在校園蔚然成風。

相關焦點

  • 蒸湘區青少年(幼兒)書法繪畫作品選期刊《苗壯墨香》創刊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曾曉姣 記者李洋傑報導 近日,《苗壯墨香》——蒸湘區青少年(幼兒)書法繪畫作品選期刊正式創刊。該刊物由衡陽市蒸湘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辦編印,主要內容為全區中小學生及幼兒書法、繪畫優秀作品。首刊共選錄作品90幅,其中書法作品34幅,繪畫作品56幅。
  • 【墨香校園】書畫進校園 教室翰墨香
    教室裡,墨香陣陣,四壁掛滿了學生的書法作品。窗外,秋色染紅了樹葉,黃土高原山巒層層疊疊,環抱著這所鄉村校。 「家中無字畫,不是通渭人。」車輛行駛在通渭縣城裡,馬路兩邊隨處可見畫廊、裝裱店。據統計,在這個常住人口不足10萬的小縣城,光裝裱店就有100多家。也正是依託「中國書法之鄉」的地域優勢,通渭縣把書法教育作為構建「墨香校園」的突破點和著力點,大力推廣。
  • 江門鶴山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進課堂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炎炎夏日,走進鶴山市各中小學校,無論晨、午、晚讀時間,還是課間休息或課前三分鐘誦讀,學生脫口而出,皆是詩篇,為文明美麗校園再添幾分儒雅氣質。這是該市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生動寫照。近年來,鶴山各中小學校積極推進大閱讀,引導學生「悅讀『賢書』」,感受經典魅力。
  • 藁城區北邑小學開展墨香書畫進校園活動
    本網訊(通訊員李立娟)為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促進中小學書法教育紮實開展,激發和培育廣大中小學生學習書畫的熱情,11月24日上午北邑小學開展「墨香書畫」進校園活動。通過這次墨香書畫進校園活動,從小激發孩子們愛上書法繪畫,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續發揚,積極弘揚社會正能量。【來源:河北教育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校園「光碟行動」蔚然成風 「舌尖上的節儉」成新風尚
    原標題:校園「光碟行動」蔚然成風 「舌尖上的節儉」成新風尚(二)大象新聞·信息戲曲一體化團隊記者 郭珂序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民族文明源遠流長的重要支撐。
  • 「國學李滄」再添底蘊!李滄區國學研究會成立 國學堂揭牌啟用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環境雅致、古琴嫋嫋、幽幽墨香……國學雅韻一番洗禮,心也靜了下來。12月26日,伴隨著李滄區國學堂的揭牌,李滄區國學研究會也正式成立授牌,「國學李滄」的底蘊再添濃墨重彩一筆。據了解,該研究會成立後將統籌轄區國學傳播資源和渠道,提振李滄區群眾文化自信,讓國學經典成為提升文明素養和道德素質的正能量源泉。
  • 「甲秀評」推動崇儉抑奢蔚然成風
    市直機關和黨員幹部紛紛帶頭,廣大離退休老同志爭做表率,「光碟行動」進社區、進校園……廣泛積極的反響,讓人感到欣慰。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是一項長期、複雜、艱巨的工作。倡導勤儉、反對浪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作風。雖然今天的物質豐富了,但絕不能鋪張奢靡、無端浪費。
  • 「天眼聚焦」貴州推動民族文化進校園:美育有特色,傳承有活力!
    安順市黃果樹旅遊區白水鎮把路小學的師生們正在合唱苗歌——《苗家迎客歌》「我們唱的是苗族民歌《苗家迎客歌》,穿的衣服是苗族大家族中的一員小花苗服裝。」剛剛唱完一曲的把路小學音樂教師梁定細給記者熱情地介紹,把路小學重視民族文化傳承,將民族音樂融入學校音樂教學中,成立了合唱團,意在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
  • 浙江海寧:推動國學教育 弘揚傳統文化
    有著百年歷史的鹽官鎮豐士中心小學將國學經典教育納入學校特色文化建設規劃,融入教育的各項活動中,用傳統的教育智慧改造學校教育,以國學雅知、雅韻、雅行,使學校的「快樂」特色有了厚實的根基,增添了新的內涵。2017年3月,學校成為浙江海寧市首批「國學經典」特色項目學校,2018年,在第七次全國小學國學經典教學高峰論壇上,學校被授予了「國學經典教育實驗基地」稱號。
  • ...建設1萬個「墨香家庭」,湖北省硬筆書協推出「墨香荊楚」計劃
    年會上,書法家題字「崇德尚藝,墨香荊楚」楚天都市報1月7日訊(記者王功尚 通訊員李書林)文化傳國脈,墨香滿荊楚。5日,湖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柳長忠證實,該協會未來5年將通過實施《「墨香荊楚」全民寫字公益推廣計劃》,推動「墨香校園」和「墨香家庭」建設。
  • 衡陽地名,國學「墨香」源遠流長
    記者 許珂  近日,《石鼓書院大講壇國學講座》第157講在全國首個防空防災科普教育館開講,衡陽文化學者許定國再次作客國學講座,主講《趣說衡陽地名》之「衡陽地名的國學資源初覽」。
  • 福建寧化:校園盈溢書香墨香
    寧化縣教育局局長吳革偉近日向記者解開了這個謎團:從2013年起,該縣深入開展「書香」「墨香」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將各校書法教育工作納入校長年度責任目標考核,推出中小學生閱讀考級「闖關」評比,並在每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時,語、數學科各設置5分卷面分。寧化地處閩贛兩省交界山區,是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相比發達地區,在義務教育師資、生源、投入等方面並無優勢。
  • 秋到易湖畔·墨香飄校園——鶴城書法家來校筆會側記
    9月24日下午,由校黨委宣傳部與團委聯合舉辦,齊工程書法愛好者協會承辦的學校建校三十周年系列活動之「秋到易湖畔·墨香飄校園」——鶴城書法家齊工程筆會在我校舉行。深秋九月,學校易湖兩岸層林盡染、五色斑斕,小橋倒映、錦鯉悠遊。
  • 傳承中華文化 共創墨香校園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書法文化傳統,營造書香校園,培養全體學生認真書寫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寫字水平,展示學校書法教育特色校的教育教學成果。蚌埠一中於2020年12月開展了書法教育特色校專項活動——硬筆書法比賽系列活動。
  • 茶香墨香伴書香 藝術長廊展風採
    茶香墨香伴書香 藝術長廊展風採 遼瀋晚報
  • 亳州市百萬學生沐浴國學經典
    精編國學經典叢書「2013年5月,市委書記楊敬農到教育局調研時強調:要讓國學經典走進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國學經典進校園很快納入市教育局重要日程,能否編印出一套高質量的亳州市中小學經典教育叢書,對開展國學經典進校園至關重要。」
  • 蒸湘區大立實驗小學舉辦讀書節 分享讀書心得
    紅網時刻衡陽4月24日訊(記者 譚倩 通訊員 羅小滿)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營造濃鬱的讀書氛圍,湖南衡陽蒸湘區大立實驗小學於當日啟動「讀書節」活動,號召全校師生「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
  • 我市大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進校園
    ,全市各中小學校分眾施策,推進誦讀經典、書寫經典、講解經典、唱響經典,形成了經典誦讀大賽、「大型詩歌朗誦會」、「晨誦展示」、中小學生規範漢字書寫大賽等特色品牌,讓孩子們在享受「與經典為伴,與聖賢為友」吟誦樂趣的同時,把文學經典喚醒、擦亮,以現代人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 上海楊浦國學課程進校園,弘揚民族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發展孕育而來,學習傳統文化是一個潛移默化的複雜過程,需要不斷積澱,需要在傳承中創新。楊浦區各學校積極開設國學課程,讓傳統文化在廣大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在黑白世界中選擇 在縱橫交錯中進取    內江路第二小學進行圍棋的普及與推廣已歷時20餘年,培養了一大批業餘圍棋高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圍棋校本課程,推動了校園文化建設。
  • 弘揚國學經典文化 培育藝術傳承人才
    山東省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研究指導中心執行主任、曲阜師範大學教授單承彬指出「國學兒童劇是傳播國學經典,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形式,祝願東營市國學兒童劇項目能夠蓬勃發展,能夠推向全國、東營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常光興致辭中說到「市文化和旅遊局也將一如既往的關心、支持中華優秀文化項目的傳承和發展。」並對啟動項目作出殷切的希望。相信在各級領導和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在市演藝公司和齊魯金話筒培訓學校的共同努力下,少兒國學劇項目必定進展順利、捷報頻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