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的歷史上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謀士,其中兩位就是司馬懿和諸葛亮。
這些神機妙算,或者滿腹「陰謀詭計」的謀士們靠著他們的強大智慧撐起了三國的另外一番天地。三國中的一些人物也被羅貫中用一種新的形勢記錄在了《三國演義》中。雖然在這部章回體小說中,有些情節是羅貫中再次創造的,但是也是符合了歷史人物的原型。就比如在「諸葛亮大擺空城計」中,羅貫中就將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兩位謀士之間的智慧、勇敢、謀略、心計給表現得淋漓盡致。在「空城計」這一回中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心理戰」,而「心理戰」所玩的就是謀士他們的智慧。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這一場較量,最後是諸葛亮獲得了勝利。諸葛亮的沉著冷靜成功打敗了司馬懿的多疑的心理。所以,在這場心理攻堅戰中玩的就是他們二人之間的那一種心理較量。司馬懿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被自己誤導。
諸葛亮也被成為臥龍,他的那一個《隆中對》更是直接就預測出了時下將會發生的一些天下大勢。諸葛亮是智慧的代表。易中天教授就曾在電視節目上將三國的另外一位謀士和諸葛亮作比較,易中天教授認為這位謀士和諸葛亮有很多的共同點。而這位謀士就是曹操帳下的軍師祭酒郭嘉。
郭嘉獲得世之奇士的榮譽稱號
歷史上的郭嘉被史學界成為「才策謀略,世之奇士」。由此可見他的智慧和謀略是得到了史學界的認可的。
有關郭嘉的成就的事跡記載,是他在曹操帳下謀事的時候。可是早期的郭嘉可並非是曹操陣營裡的人物。他原本是袁紹那邊的人,郭嘉胸懷大志,在他年輕的時候就已經非常有遠見。他預測到東漢的天下即將大亂,所以他就早早遠離人世的紛亂,然後在私底下和自己認為可以交往的豪傑、英雄秘密交往。後來,郭嘉來到了袁紹的帳前,在袁紹那裡做了一位謀士。可是呢,袁紹並不是一個能夠看得到郭嘉才華的人物,或許袁紹看到了,但是他因為嫉妒,所以不肯重用郭嘉。於是乎,郭嘉覺得在袁紹這裡已經難以滿足自己,所以再一次過起了歸隱的生活。
郭嘉幫助曹操做了哪些事情
後來,經別人的介紹,郭嘉和曹操兩個人相見恨晚。從此,郭嘉就在曹操這邊做起事情來。曹操也十分看重他,郭嘉幫他出謀劃策,不僅幫助曹操打敗了呂布,讓這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三國第一猛將」的呂布求著曹操放過他。除此之外,郭嘉還幫助曹操平定了河北,他還出險招讓曹操帶領大兵去和袁紹的幾位兒子打仗,趁熱打鐵進攻烏桓。最終還幫曹操平定了遼東。
諸葛亮這三點可以完勝郭嘉
易中天教授認為郭嘉和諸葛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首先他們兩個人都是少年天才;其次都能給自己找一個好的老闆;再者他們二人的謀功過高,最後他們都對自己的老闆忠心耿耿。易中天認為,如果郭嘉和諸葛亮活在同一個時代,那麼他們二人避免不了要來一場對決。
那麼如果郭嘉活到了諸葛亮的年代,他真的可以和諸葛亮一較高下嗎?
筆者認為,在諸葛亮面前,郭嘉沒有絲毫的勝算。而諸葛亮可以說是完勝。
諸葛亮完勝的點體現在這三個方面。
首先是他們的成名之作對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是非常出名的,他不僅幫助劉備分析了局勢,也幫劉備制定了一系列的成長計劃,讓劉備成功成為「漢中王」。而郭嘉的《十勝十敗論》也是幫曹操分析了局勢,只不過他的這一篇內容並沒有什麼實際上的作用。他只不過是他曹操誇了一遍,將袁紹的不足給羅列了出來。所以,這一篇應該只是一篇郭嘉稱讚曹操的「彩虹屁」的文章。
其次,在官位上諸葛亮也是完勝郭嘉。怎麼說呢?諸葛亮憑藉著自己的能力成功登上了軍師的寶座,並且劉備最後還在白帝城託孤,將蜀國的重任都放在了諸葛亮的肩膀之上。而郭嘉到死也只是曹操的一員軍師祭酒。所以,在這一點上來看,諸葛亮完勝。
最後,在品質上。諸葛亮也是完勝郭嘉。諸葛亮他能夠克制自己,做到獨善其身,同時又能夠時常反省自己,提高自己的修養。而郭嘉呢?他喜歡飲酒,而且私底下的生活並不是很檢點,所以他的身體並不是很強壯。郭嘉最後是死於水土不服,他這樣的身體狀況讓他沒辦法一直待在曹操的身邊。所以,從他們二人當地品質、生活上,諸葛亮也是完勝郭嘉。
諸葛亮是一個神話,當然郭嘉也不賴,他們二人皆是三國時期頂天立地的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