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博協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落戶上海大學

2020-12-10 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據上海大學官方微博消息,12月10日,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簡稱ICOM-IMREC) 即日起正式落戶上海大學。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在講話中表示,此次上海大學與國際博物館協會聯合成立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作為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平臺,具有高起點、廣影響的優勢,在開發建設國際博物館制度和學術網絡,開展博物館領域跨地區跨學科研究,加強全球博物館研究與合作,特別是促使亞太地區博物館更加融入國際博物館的發展進程具有重要意義,必將在推動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學科建設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下午,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舉辦了圍繞「新冠疫情下的博物館」的首次專題研討會,來自全國各地的博物館館長和高校專家學者近80餘人展開了深入研討。

相關焦點

  • 「國際博協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在上海大學成立
    12月10日上午,作為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The International Museum Research and Exchange Centre of ICOM,簡稱ICOM-IMREC)成立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行。
  • 國際博協與上海大學合作成立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
    12月10日,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在上海大學成立。國家文物局、國際博協總部、中國博物館協會、上海市文旅局、全國部分文博機構、開設文博專業高等院校以及東道主上海大學近二百位領導嘉賓和專家學者參加了成立大會。
  • 「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在上海大學...
    12月10日,作為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The International Museum Research and Exchange Centre of ICOM,簡稱ICOM-IMREC)成立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行。
  • 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在上海成立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朱鴻文、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丁鵬勃、復旦大學教授陸建松分別代表國際博協培訓中心、中國博物館界和兄弟高校先後發言,表達了對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的良好祝願。上海大學有關領導向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相關負責人頒發了聘書。
  • 今天,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落戶上海大學
    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落戶上海大學。 上海大學 供圖12月10日,作為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簡稱ICOM-IMREC)落戶上海大學。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大學了解到,ICOM-IMREC是上海大學與國際博協合作建設的博物館相關領域的國際博物館學術研究和業務交流平臺,旨在開發建設國際博物館智庫和學術網絡,開展博物館領域共同議題的跨地域、跨學科研究,推動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學科建設,發布行業分析數據和戰略研究報告。
  • 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落戶上海 發揮博物館專業化平臺作用
    12月10日,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ICOM-IMREC)成立儀式暨新冠疫情下的博物館觀察與分析研討會在上海大學舉行。ICOM-IMREC是上海大學與國際博協合作建設的博物館相關領域的國際博物館學術研究和業務交流平臺,旨在開發建設國際博物館智庫和學術網絡,開展博物館領域共同議題的跨地域、跨學科研究,推動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學科建設,發布行業分析數據和戰略研究報告
  • 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ICOM-IMREC)成立大會在...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12月10日,作為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The International Museum Research and Exchange Centre of ICOM,以下簡稱ICOM-IMREC)成立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行
  • 故宮、國博等全國博物館都來了!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落戶上海大學
    12月10日,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簡稱ICOM-IMREC)成立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行。「博物館+」跨界創新融入日常生活,「博物館熱」成為社會文化新時尚。坐擁5535家博物館,我國正在從一個博物館大國向博物館文化強國轉變。同時,全球博物館間的合作也為促進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拓展空間。
  • 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成立 開發建設國際博物館智庫
    昨天上午,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成立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行。  據了解,該中心旨在開發建設國際博物館智庫和學術網絡,開展博物館領域共同議題的跨地域、跨學科研究,推動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學科建設,發布行業分析數據和戰略研究報告。同時,將依託國際博協優質學術資源和上海大學文博學科特色教學科研力量,開展中外博物館青年領導者學歷教育,提供博物館管理者領導力建設模塊課程,共享博物館及相關領域前沿性理論和實踐科研成果。
  • 故宮、國博等全國博物館都來了!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
    12月10日,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簡稱ICOM-IMREC)成立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行。 「博物館+」跨界創新融入日常生活,「博物館熱」成為社會文化新時尚。坐擁5535家博物館,我國正在從一個博物館大國向博物館文化強國轉變。同時,全球博物館間的合作也為促進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拓展空間。
  •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成立
    圖說: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成立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近年來,中醫藥國際化已成為國家戰略,中醫藥國際標準化更是推動實現中醫藥國際化國家戰略的重要基礎。今天上午,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張江校區舉行,中心將發揮中醫藥原創優勢,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
  •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成立!打造全球傳統醫學總部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今天正式成立了!在上海中醫藥大學的校區東南角,即將聳立起一座地上12層、地下1層的建築群樓,總建築面積近5萬平方米。中心將以3個國際組織的工作機構為核心、以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相關研究機構為基礎,在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中打造一個全球傳統醫學的總部。中心項目的啟動是市委市府落實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戰略的重要部署,也是發揮中醫藥原創優勢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舉措,成為上海中醫藥大學全面開啟「十四五」時期建設的新起點。
  • 上海科技大學新校區國際交流中心
    上海科技大學新校區的國際交流中心,主要功能為對外營業服務的精品酒店,對內服務的會議與遊泳館。項目位於上海浦東張江科技園區科技大學東北角,與校園生活區相鄰,靠近校園端部的位置使其可以獲得多個獨立的對外交通入口,便於組織內部複雜的使用者流線關係。
  • 國際博協大會博物館展覽會在上海開幕
    新華網上海11月8日電(記者許曉青 孫麗萍)國際博物館協會第22屆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展覽會,8日下午在上海世博中心開幕。海內外100多家博物館、紀念館、名人故居、文物保護機構等參展。國際博協大會及其展覽會是上海世博會閉幕後首次在世博園舉辦的國際盛會。備受矚目的諸多「世博遺產」成為現場的最大亮點。
  • 國際生命科學研究中心落戶泰州
    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  「我們將幫助建立生命科學領域的頂級研究項目,特別是與中國醫藥城的企業合作,把世界一流技術帶到中國並推向市場。」1月6日,國際遺傳工程和生物技術中心(以下簡稱ICGEB)總幹事勞倫斯·班克斯在泰州宣布,ICGEB全球首家區域研究中心正式落戶中國醫藥城,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ICGEB、中國醫藥城三方共同籤訂合作協議。
  • 上海建國際頂尖細胞治療研究中心 提升國際影響力
    上海建國際頂尖細胞治療研究中心 提升國際影響力 2020-06-07 13:43:08 肖鑫 攝   中新網上海6月7日電 (陳靜肖鑫)記者7日獲悉,上海大學與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上海孟超腫瘤醫院基礎上建立「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和建立「上海大學細胞治療創新研究院」,致力建成國際一流精準醫療中心,國際頂尖細胞治療研究中心和以「免疫治療+」為特色的臨床研究型醫院。
  • 上海揭牌成立青少年國際交流中心
    中青在線上海12月15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燁捷)今天,上海青少年國際交流中心成立儀式暨首屆青少年國際交流城市定向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舉行。據悉,未來在團上海市委指導下,上海青少年國際交流中心將通過一系列國際化的民間交流活動,展示長三角及上海地區青少年的風採,傳播優秀民族文化,傳遞中國改革開放的聲音。
  • 國際博物館協會第22屆大會在上海世博中心閉幕
    新華社上海11月12日電(記者 許曉青、孫麗萍)被譽為「博物館奧林匹克」的國際博物館協會第22屆大會暨第25屆全體會議12日下午在上海世博中心閉幕。    這是中國首次承辦國際博物館界最高規格的會議,也是上海世博會閉幕後首次在世博園舉辦的國際盛會。
  • 中國人民大學發起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並舉辦新時代國際文化交流...
    12月3日,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成立大會暨新時代國際文化交流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該聯盟由中國人民大學發起,共23家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共同加入「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當選聯盟理事長。聯盟旨在創新國際文化交流學術研究合作機制,共同研究新時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大問題。
  • 莫奈畫展落戶上海商場 民間力量辦國際展或成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如此「看點十足」的展覽,卻是由一間民營機構上海天協文化引入。3年前,該公司曾在世博園區中國館舉辦過「2011畢卡索中國大展」,被稱為民營資本引入國外大展的「吃螃蟹第一人」。然而,此次的莫奈特展沒有選擇在公立美術館舉行,而是落戶上海鬧市區的商場K11,從而引發了各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