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博協與上海大學合作成立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

2020-12-12 閃電新聞

12月10日,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在上海大學成立。國家文物局、國際博協總部、中國博物館協會、上海市文旅局、全國部分文博機構、開設文博專業高等院校以及東道主上海大學近二百位領導嘉賓和專家學者參加了成立大會。

上海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昌勝在致辭中表示,成立國際博協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簡稱ICOM-IMREC)是上海大學近年來在博物館學領域推動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國際化的重要舉措。它需要各個博物館、高校及科研院的努力,共同將中心打造成國際知名的博物館高端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的重鎮。

國際博協主席阿爾貝託·加蘭迪尼通過視頻的方式對ICOM-IMREC的建成表示祝賀,並對國際博協與上海大學攜手為世界博物館界服務充滿信心。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國際博協培訓中心負責人朱鴻文,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丁鵬勃,復旦大學教授陸建松,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國際博協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劉曙光和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等領導和專家先後就ICOM-IMREC成立發表講話。他們認為,要更好地促進世界範圍內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鑑,不僅需要在博物館的具體業務中協同合作,也需要在學術理論研究上開展國際性合作,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相互啟發,尤其在全世界博物館都面臨著一系列新挑戰,同時也是新機遇的背景下,跨地域、跨文化、跨學科的國際信息交流和最佳做法共享至關重要。以上海大學和國際博協的專業實力和專家資源為依託,ICOM-IMREC作為國際博物館研究、交流的重要平臺,將為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人提供專業支撐,促進博物館人能力建設和博物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希望通過中心的成立和運作,不斷擴大中國與國際博物館界的多邊業務交流與技術合作,深化中國與世界各國博物館界的雙邊交流和合作,積極參與有關博物館的國際行動,發出中國博物館聲音。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成旦紅,上海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昌勝,中國博協理事長劉曙光,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安來順,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褚曉波,國家文物局副司長金瑞國共同為ICOM-IMREC揭牌。(活動主辦方供圖)

根據國際博協與上海大學達成的協議,國際博協研究中心管委會主席由國際博協主席阿爾貝託·加蘭迪尼擔任,副主席由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段勇擔任,研究中心負責人為安來順教授。

成立大會上,還舉辦了「上海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國際文博教育基金」捐贈儀式,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龔思怡介紹了目前ICOM-IMREC的資金籌備情況。校黨委書記成旦紅接受捐贈方代表們的支票,並頒發捐贈證書與紀念章。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成旦紅,上海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昌勝,中國博協理事長劉曙光,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安來順,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褚曉波,國家文物局副司長金瑞國共同為ICOM-IMREC揭牌。

據介紹,ICOM-IMREC是上海大學與國際博協合作建設的博物館相關領域的國際博物館學術研究和業務交流平臺,旨在開發建設國際博物館智庫和學術網絡,開展博物館領域共同議題的跨地域、跨學科研究,推動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學科建設,發布行業分析數據和戰略研究報告。同時,ICOM-IMREC依託國際博協優質學術資源和上海大學文博學科特色教學科研力量,開展中外博物館青年領導者學歷教育,提供博物館管理者領導力建設模塊課程,共享博物館及相關領域前沿性理論和實踐科研成果。

責任編輯:姜泓冰

作者:姜泓冰

相關焦點

  • 「國際博協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在上海大學成立
    12月10日上午,作為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The International Museum Research and Exchange Centre of ICOM,簡稱ICOM-IMREC)成立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行。
  • 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在上海成立
    根據國際博協與上海大學達成的協議,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管委會主席由國際博協主席阿爾貝託·加蘭迪尼擔任,管委會副主席由上海大學分管領導段勇擔任,研究中心負責人由上海大學安來順教授擔任。關強在儀式上講話,他指出,上海大學與國際博物館協會聯合成立「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作為博物館相關領域中唯一的全球性研究與交流平臺,具有高起點、廣影響的優勢,在開發建設國際博物館智庫和學術網絡,開展博物館領域跨地域、跨學科研究,加強全球博物館研究與合作,特別是亞太地區博物館更加融入國際博物館發展進程具有重要意義,將在推動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學科建設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 「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在上海大學...
    12月10日,作為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The International Museum Research and Exchange Centre of ICOM,簡稱ICOM-IMREC)成立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行。
  • 國際博協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落戶上海大學
    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據上海大學官方微博消息,12月10日,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簡稱ICOM-IMREC) 即日起正式落戶上海大學。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在講話中表示,此次上海大學與國際博物館協會聯合成立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作為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平臺,具有高起點、廣影響的優勢,在開發建設國際博物館制度和學術網絡,開展博物館領域跨地區跨學科研究,加強全球博物館研究與合作,特別是促使亞太地區博物館更加融入國際博物館的發展進程具有重要意義,必將在推動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學科建設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 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ICOM-IMREC)成立大會在...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12月10日,作為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The International Museum Research and Exchange Centre of ICOM,以下簡稱ICOM-IMREC)成立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行
  • 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落戶上海 發揮博物館專業化平臺作用
    12月10日,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ICOM-IMREC)成立儀式暨新冠疫情下的博物館觀察與分析研討會在上海大學舉行。ICOM-IMREC是上海大學與國際博協合作建設的博物館相關領域的國際博物館學術研究和業務交流平臺,旨在開發建設國際博物館智庫和學術網絡,開展博物館領域共同議題的跨地域、跨學科研究,推動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學科建設,發布行業分析數據和戰略研究報告
  • 今天,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落戶上海大學
    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落戶上海大學。 上海大學 供圖12月10日,作為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簡稱ICOM-IMREC)落戶上海大學。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大學了解到,ICOM-IMREC是上海大學與國際博協合作建設的博物館相關領域的國際博物館學術研究和業務交流平臺,旨在開發建設國際博物館智庫和學術網絡,開展博物館領域共同議題的跨地域、跨學科研究,推動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學科建設,發布行業分析數據和戰略研究報告。
  • 故宮、國博等全國博物館都來了!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落戶上海大學
    12月10日,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簡稱ICOM-IMREC)成立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行。「博物館+」跨界創新融入日常生活,「博物館熱」成為社會文化新時尚。坐擁5535家博物館,我國正在從一個博物館大國向博物館文化強國轉變。同時,全球博物館間的合作也為促進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拓展空間。
  • 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成立 開發建設國際博物館智庫
    昨天上午,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成立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行。  據了解,該中心旨在開發建設國際博物館智庫和學術網絡,開展博物館領域共同議題的跨地域、跨學科研究,推動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學科建設,發布行業分析數據和戰略研究報告。同時,將依託國際博協優質學術資源和上海大學文博學科特色教學科研力量,開展中外博物館青年領導者學歷教育,提供博物館管理者領導力建設模塊課程,共享博物館及相關領域前沿性理論和實踐科研成果。
  • 故宮、國博等全國博物館都來了!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
    12月10日,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簡稱ICOM-IMREC)成立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行。 「博物館+」跨界創新融入日常生活,「博物館熱」成為社會文化新時尚。坐擁5535家博物館,我國正在從一個博物館大國向博物館文化強國轉變。同時,全球博物館間的合作也為促進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拓展空間。
  •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成立
    圖說: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成立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近年來,中醫藥國際化已成為國家戰略,中醫藥國際標準化更是推動實現中醫藥國際化國家戰略的重要基礎。今天上午,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張江校區舉行,中心將發揮中醫藥原創優勢,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
  • 上海師範大學光啟國際學者中心成立
    光啟中心是在學校支持下建立的高水平學術研究機構,主要致力於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文化傳承和社會服務等工作,將通過兩館兩中心(光啟學術館、光啟編譯館、光啟通識教育中心、光啟口述中心)的建設,聘請國內外優秀的專家學者駐院開展研究,積極推進國內外學術界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 上海揭牌成立青少年國際交流中心
    中青在線上海12月15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燁捷)今天,上海青少年國際交流中心成立儀式暨首屆青少年國際交流城市定向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舉行。據悉,未來在團上海市委指導下,上海青少年國際交流中心將通過一系列國際化的民間交流活動,展示長三角及上海地區青少年的風採,傳播優秀民族文化,傳遞中國改革開放的聲音。
  • 數字人文國際高峰論壇暨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
    「數字人文國際高峰論壇暨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 陳鍊/攝11月23日,上海師範大學主辦,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上海市「中華典籍與國家文明」戰略創新團隊承辦的「數字人文國際高峰論壇暨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滬召開。  上海師範大學副校長陳恆致開幕詞。
  •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成立!打造全球傳統醫學總部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今天正式成立了!在上海中醫藥大學的校區東南角,即將聳立起一座地上12層、地下1層的建築群樓,總建築面積近5萬平方米。中心將以3個國際組織的工作機構為核心、以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相關研究機構為基礎,在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中打造一個全球傳統醫學的總部。中心項目的啟動是市委市府落實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戰略的重要部署,也是發揮中醫藥原創優勢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舉措,成為上海中醫藥大學全面開啟「十四五」時期建設的新起點。
  • 上海建國際頂尖細胞治療研究中心 提升國際影響力
    上海建國際頂尖細胞治療研究中心 提升國際影響力 2020-06-07 13:43:08 」和建立「上海大學細胞治療創新研究院」成立。
  • 上海交通大學成立日本研究中心
    日前,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舉行成立儀式,同時召開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的國際研討會。    由於國內近年來對於促進中日兩國友好交往和加深對日研究的呼聲不斷增強,上海交通大學決定整合各個學院的既有資源創立學校層面的跨學科日本研究中心,旨在提高研究水平、進一步加強兩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公共外交,建設一個國內頂尖、國際著名的日本綜合研究平臺和政策智庫。
  • 傳播優秀民族文化 上海青少年國際交流中心成立
    上海青少年國際交流中心成立儀式暨首屆青少年國際交流城市定向賽近日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舉行。在團市委指導下,中心未來將通過一系列國際化民間交流活動,展示長三角及上海地區青少年的風採,傳播優秀民族文化,傳遞中國改革開放的聲音。
  • 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在京成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段丹潔)12月3日,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成立大會暨新時代國際文化交流研討會在京舉行。該聯盟由中國人民大學發起,共23家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共同加入「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當選聯盟理事長。
  • 開啟中醫藥發展新引擎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成立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成立儀式12月16日在張江校區舉行。該中心項目的啟動將成為發揮中醫藥原創優勢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上海中醫藥大學全面開啟「十四五」時期建設的新起點。研究中心設計效果圖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群,市府副秘書長虞麗娟,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軒福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市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胡鴻毅,市政協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副主任黃小路,張江高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張丁發,全國勞動模範、上海浦東供電公司張江中心主任謝邦鵬,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中醫藥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陳凱先,國際標準化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