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在上海大學成立。國家文物局、國際博協總部、中國博物館協會、上海市文旅局、全國部分文博機構、開設文博專業高等院校以及東道主上海大學近二百位領導嘉賓和專家學者參加了成立大會。
上海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昌勝在致辭中表示,成立國際博協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簡稱ICOM-IMREC)是上海大學近年來在博物館學領域推動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國際化的重要舉措。它需要各個博物館、高校及科研院的努力,共同將中心打造成國際知名的博物館高端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的重鎮。
國際博協主席阿爾貝託·加蘭迪尼通過視頻的方式對ICOM-IMREC的建成表示祝賀,並對國際博協與上海大學攜手為世界博物館界服務充滿信心。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國際博協培訓中心負責人朱鴻文,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丁鵬勃,復旦大學教授陸建松,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國際博協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劉曙光和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等領導和專家先後就ICOM-IMREC成立發表講話。他們認為,要更好地促進世界範圍內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鑑,不僅需要在博物館的具體業務中協同合作,也需要在學術理論研究上開展國際性合作,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相互啟發,尤其在全世界博物館都面臨著一系列新挑戰,同時也是新機遇的背景下,跨地域、跨文化、跨學科的國際信息交流和最佳做法共享至關重要。以上海大學和國際博協的專業實力和專家資源為依託,ICOM-IMREC作為國際博物館研究、交流的重要平臺,將為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人提供專業支撐,促進博物館人能力建設和博物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希望通過中心的成立和運作,不斷擴大中國與國際博物館界的多邊業務交流與技術合作,深化中國與世界各國博物館界的雙邊交流和合作,積極參與有關博物館的國際行動,發出中國博物館聲音。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成旦紅,上海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昌勝,中國博協理事長劉曙光,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安來順,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褚曉波,國家文物局副司長金瑞國共同為ICOM-IMREC揭牌。(活動主辦方供圖)
根據國際博協與上海大學達成的協議,國際博協研究中心管委會主席由國際博協主席阿爾貝託·加蘭迪尼擔任,副主席由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段勇擔任,研究中心負責人為安來順教授。
成立大會上,還舉辦了「上海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國際文博教育基金」捐贈儀式,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龔思怡介紹了目前ICOM-IMREC的資金籌備情況。校黨委書記成旦紅接受捐贈方代表們的支票,並頒發捐贈證書與紀念章。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成旦紅,上海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昌勝,中國博協理事長劉曙光,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安來順,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褚曉波,國家文物局副司長金瑞國共同為ICOM-IMREC揭牌。
據介紹,ICOM-IMREC是上海大學與國際博協合作建設的博物館相關領域的國際博物館學術研究和業務交流平臺,旨在開發建設國際博物館智庫和學術網絡,開展博物館領域共同議題的跨地域、跨學科研究,推動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學科建設,發布行業分析數據和戰略研究報告。同時,ICOM-IMREC依託國際博協優質學術資源和上海大學文博學科特色教學科研力量,開展中外博物館青年領導者學歷教育,提供博物館管理者領導力建設模塊課程,共享博物館及相關領域前沿性理論和實踐科研成果。
責任編輯:姜泓冰
作者:姜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