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地大、人大,人為天地之心。宋明儒學中關於「人為天地之心」,經常被冠以唯心主義加以批判,這是將這句話當成理論去看待,出於小我之心,就很難真正讀懂這句話的意思。中華傳統文化不是理論,不是知識,而是一種實修實證的人生之路。
天地之心,即萬物一體之心
陽明先生說,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萬物本吾一體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於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無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慮而知,不學而能,所謂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無間於聖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務致其良知,則自能公是非,同好惡,視人猶己,視國猶家,而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求天下無治,不可得矣。
天地之心,是大我之心,是去除小我遮蔽
陽明先生說,聖人純於義理,而無人慾之私,其禮即天地之體,其心即天地之心,而其所以為之者,莫非天地之所為也,循理則與天為一。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即是心為天地之心的表現,
當我們以此心即天地之心去觀照我們的意識、念頭和想法的時候,就更容易提升我們的智慧、視野、格局、境界,乃至仁愛、勇氣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