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讓斑馬線」目前已經實施了兩年多的事件。據了解,一開始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相繼展開的。而實施「禮讓斑馬線」,是一種城市文明和城市人文的體現。它讓司機和行人構成了一種在相應規則之下互利互惠的出行共同體。但是,隨著施行的兩年來,越來越多關於「禮讓斑馬線」的爭議出現。而今年,關於「取消禮讓斑馬線」的呼聲也是不斷增多。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禮讓斑馬線」這一規則在很多時候對於行人和司機來說都是比較模糊的。司機不知道如何控制「禮讓」的度。不知道自己怎麼做才算是正確的禮讓。人們最通俗的理解是斑馬線上有行人的時候停車等待,但是還有其他很多情況。如對面已經綠燈,行人闖紅燈。如轉彎等等。不經意間中招被罰的司機往往苦不堪言。而行人對於「禮讓斑馬線」的認知模糊大多體現為:只要是斑馬線你就要讓我。於是,個別人闖紅燈因為斑馬線。個別低頭族通過路口繼續低頭和「中國式過馬路」現象變多等等。在錯誤的認知中,人們會認為,不管是哪種情況,只要我站在斑馬線上面,車輛必須等我,否則就要接受道德和交規的雙重懲罰。甚至還會出現故意拖延「氣氣司機」的「嘚瑟」情況。
再有,可能是最多的情況了。在上下班的高峰期,某個路口可能人流不斷。尤其是在沒有設置紅綠燈的路口。斑馬線的行人可能同時出現的不多,但是卻是始終不間斷。這樣就造成車輛擁堵。偶爾「見人縫插車子」的話很有可能被罰。於是,很多人也是將交通的擁堵歸結在「禮讓斑馬線」上。而這種情況,則是「禮讓斑馬線」在交通設施簡單卻交通形勢負責的地方出現的。一般來說,有紅綠燈的情況下,司機們還是等等的。但是前文中的情況,雖然不多,但是總是能夠成為交通擁堵的癥結。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取消禮讓斑馬線」的呼聲總是出現,但是讓人感到慶幸的是,反對的聲音更多。因為不管怎麼說,車是鋼鐵人是血肉。行人本身就處在比較弱勢的一方。如果再不體現出對於行人的人文關懷,整個城市未免有些太過冷血。且,「禮讓斑馬線」的意義不僅僅是體現城市文明和人文關懷,最重要也是最實際的是可以大大減少交通事故發生的機率。單單是這個,就無比重要。
小編說一下自己的看法。也許在個別路口個別人會出現「我是行人你必須讓我」的現象,但是這不是全部的行人。網上出現類似「在斑馬線跳舞」或者「司機沒及時減速被怒罵」雖然是的確發生了的事實,但是也是少數現象。我們不能將其放大和將其定性在整個群體上面。再有,把城市交通擁堵怪罪於「禮讓斑馬線」未免有些太過言過其實了。也許禮讓斑馬線會讓車子低速行駛導致車流變慢。其他的交通行為也有可能導致交通擁堵。我們總不能因為等紅燈要停車而取消紅綠燈吧?要秩序,要安全,最後才能暢通。
行人和車子都是交通的參與者並且是互利互惠的關係。在小編看來,正確且明確了解「禮讓斑馬線」是每個交通參與者都應該做到的。如果雙方該走的走,該停的停。自然會減少意外和麻煩的發生。也許有時候有一方做得不夠好,但是這不能成為我們取消「禮讓斑馬線」的理由。部分言論的出現,其實反而有利於我們對於事件的探討和完善。您說對嗎?
有時候,停下來,我們就能感受到彼此的溫度,不是嗎?
對此,您是怎麼看的呢?歡迎評論區告訴小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