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成都完美上演 沈鐵梅讚揚王玉梅:「唱...

2020-12-11 百家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

「王玉梅的川劇唱得好。她的川劇交響音樂會很成功!我祝賀她。」4月22日晚9時10分,當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在成都雲端·天府音樂廳完美落幕,從重慶專程趕來成都觀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的重慶市文聯主席、重慶市川劇院院長、著名表演藝術家沈鐵梅,這樣評價王玉梅的川劇交響樂。

清醇美妙的旋律,委婉悠揚的唱腔。王玉梅,年輕的川劇表演藝術家,為4月春天的成都營造出了一番春季盎然、美輪美奐的藝術境界。

4月22日晚7時30分,成都春風和煦。位於成都天府五街的天府音樂廳,在四川交響樂團一曲《暗香疏影入管弦》中,拉開了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的序幕。

記者趕到演出現場採訪看見::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大氣、優雅、精美。王玉梅用優美的不同風格的川劇唱腔,徵服了現場觀眾。觀眾好評如潮。許多觀眾稱讚這是一臺近年來,在四川戲劇舞臺上的極有藝術品質創新的大型川劇交響音樂會。

一段流暢舒展的高腔《思凡》,低回柔婉。一段輕重有致的彈戲《拷紅》,俏麗甜美。寧靜恬謐的音樂氛圍中,王玉梅用9個不同藝術風格的川劇唱腔,給現場觀眾捧上了一臺豪華的視聽盛宴。她不襲陳言、務求創新的可貴精神,獻上了她在豐富和發展川劇聲腔藝術的一片痴情。

傳統與現代並用,夢幻和現實交揉。這不是躁動追求下的藝術錯位,而是堅持民族文化的同時,力求發展民族文化,換個說法,就是要尋求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的統一,符合現代觀眾的欣賞習慣和審美情趣。

2018年春節期間,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率先獨家報導了王玉梅新年川劇藝術創新,引起了很大關注。在成都電視臺2018年春晚上,川劇表演藝術家王玉梅和成都歌手趙祺混搭演繹的《成都》,首次將川劇和通俗唱法融合,王玉梅清麗的川劇聲腔與粗獷的搖滾音樂相得益彰,令人耳目一新,為觀眾帶來全新的川劇體驗,展現了成都之美。

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在90分鐘裡, 共由三個篇章構成。第一部分展現傳統《源味》篇,第二部分體現探索《藝創 》篇,第三部分融合實驗《樂鳴》篇。

整臺音樂會,王玉梅用那金子般的川劇聲腔藝術,向現場觀眾,呈現一個個不同藝術風格的傳統的川劇經典選段。

作為川劇表演藝術家、「梅花獎」得主王玉梅,在現場先後演唱了高腔《思凡》、彈戲《拷紅》、《天府之聲》、高腔《刁窗》、胡琴《梅花絕句》、崑腔《赤壁懷古》、《釵頭鳳》等曲目,在現場,王玉梅再一次與成都歌手趙祺混搭合作,現場演繹了《成都》,川劇和通俗唱法融合,把音樂會再一次推向了高潮。

此外,王玉梅還特邀了國家一級演員,當年同臺表演川劇《杜蘭朵》的閨蜜、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簡小麗現場領腔。優秀歌手趙祺、花腔女高音張怡、優秀京劇青年演員孫欣等與王玉梅同臺演唱了川腔、美聲、清音、京劇、通俗「溶合」表演,他們最後上臺,組合演唱《天府之聲》,又一次掀起了高潮……

王玉梅主攻花旦、奴旦,嗓音清純,音域寬廣,聲腔、表演細膩傳情。曾榮獲第四屆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中國首屆小百花越劇節「金獎」和電視「飛天獎」二等獎、2011年憑藉高腔《燕燕》獲第25屆中國戲劇梅花獎,2012年獲得「巴蜀文藝獎」特別獎。

王玉梅首次舉辦川劇交響樂,就傾倒了戲迷,取得了巨大成功。作為成都本土的川劇表演藝術家,隨著川劇交響音樂會的成功,王玉梅也受到了戲迷們強烈關注。

總撰稿、評書藝術家袁國虎說,用兩句話總結晚會的成功:縱向繼承不泥古,橫向發展不媚俗。

同時,袁國虎接到王玉梅的邀請,為這臺晚會撰稿之時,袁國虎只說了四個字「義不容辭」,立刻慨然應允。他說,這是感恩,一是感數十年川劇藝術滋養自己的恩。二是感王玉梅的恩,12年前,袁國虎漂泊成都,立足未穩,王玉梅對他的幫助非常大。

洋為中用,古為今用。交響樂 與中國傳統川劇的結合,王玉梅的精彩演唱,不僅讓觀眾感受到了交響樂的優美,也現場觀眾領略川劇經典的獨特魅力,為川劇的發展之路成功進行了一次探索。

一曲曲飄逸的歌,像一幅幅流動的畫卷,使人沉醉其中。一聲聲華麗的腔,如一段段傾吐的心聲,讓人流連忘返。

王玉梅用清麗的川劇聲腔藝術, 展現了她不斷地探尋與激活優秀川劇傳統文化,賦予鮮活的當代價值與意義。她還不懈地苦苦追求,執著地自我超越。以獨特的視角,另闢蹊徑,發現了一條川劇聲腔藝術的新大陸。將古老的戲曲元素與當今的流行音樂相結合。碰撞、交流、汲取……

據記者了解,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得到了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的高度重視。此次川劇交響音會,由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指導,成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成都市音樂產業推進辦公室主辦,成都市川劇研究院承辦的《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已進入倒計時。本次音樂會陣容強大,由著名音樂家曹光平、川劇音樂家王起久任音樂總監,四川交響樂團、成都市川劇研究院樂隊聯合演奏,四川職業藝術學院音樂系「輕舞飛揚」藝術團現場合唱,四川交響樂團常任指揮、青年指揮家肖超指揮,詞、曲、配器由曹光平、王起久、王文訓、蔣立芳、藍天、陳磊、肖超、周瓅、向鷗、林仝、趙雷、鄧文樹等人擔任。

記者採訪王玉梅時,談及川劇音樂會成功,王玉梅說,她從內心深深感謝成都市委、市政府、市文廣新局、成都市川劇研究院等有關領導以及多位藝術家,對音樂會、對川劇的無私地多方面支持! 音樂會成功,是大家、團隊的成功。

在藝術發展的旅途中,儘管充滿艱辛,不乏坎坷,但王玉梅一路走來,走出了人生華彩,走出了人格魅力,走出了生存價值。藝術精湛,人品更佳,生活中的她,樸實,誠摯,熱心公益。她永遠帶著一份熱忱,一顆虔誠的心。迎接新的挑戰,追求美的超越。

採訪結束時,王玉梅向記者講述了一個小故事:我在舞臺下,看見沈鐵梅老師專程從重慶趕來成都觀看自己的音樂會,內心很高興,深深感謝沈鐵梅。沈鐵梅老師是我心中的女神! 20多年前自己上藝校時,我第一次看沈鐵梅老師的川劇表演時,那時我才15、6歲。當時,我就想,將來一定要努力向沈鐵梅老師學習,刻苦學習川劇藝術。將來有一天,自己也開一個像樣子的川劇音樂會。在沈鐵梅老師20多年的影響下,自己終於實現了當年的夢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相關焦點

  • 名角王玉梅「川劇交響樂」專家座談會舉行 沈鐵梅點讚:川劇藝術後...
    座談會現場封面新聞訊記者 杜恩湖4月22日晚,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王玉梅「暗香疏影入管弦——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在成都ICON雲端天府音樂廳取得了圓滿成功。4月29日上午,成都市川劇研究院舉辦了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專家座談會。
  • 川劇名角王玉梅藝術大實驗:川劇交響音樂會 22日晚成都舉行
    4月13日中午1時,記者獲悉:,一場極有藝術品質創新的「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將於4月22日晚,在成都雲端·天府音樂廳隆重舉行。音樂與川劇的結合,不僅能讓人感受到交響樂的優美,也能讓大家領略川劇經典的獨特魅力,為川劇的發展之路進行一些探索。音樂會中的主角王玉梅作為成都本土的川劇界的領軍人物,隨著川劇交響音樂會的日子臨近,受到越來越多的戲迷和樂迷的強烈關注。
  • 交響樂「幫腔」川劇!川劇名家王玉梅22日用川劇演繹《成都》
    人民網成都4月16日電(王波)4月22日晚,極有藝術品質創新的「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將在成都雲端·天府音樂廳隆重舉行。屆時,川劇表演藝術家、「梅花獎」得主王玉梅將演唱《思凡》《拷紅》《天府之聲》《梅花絕句》《釵頭鳳》等曲目,更是將運用川劇來演繹那首膾炙人口的《成都》。
  • 川劇也混搭 「梅花獎」得主王玉梅唱起了《成都》
    川劇與交響樂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昨晚,「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在成都雲端·天府音樂廳隆重舉行。在交響樂團的伴奏下,川劇表演藝術家、「梅花獎」得主王玉梅為觀眾們帶來了《思凡》《拷紅》《天府之聲》《梅花絕句》《釵頭鳳》等曲目,還運用川劇來演繹那首膾炙人口的《成都》,讓人耳目一新。  音樂會在高腔《思凡》唱段中開場,王玉梅一開嗓,立即驚豔全場。《拷紅》《刁窗》等川劇經典唱段在交響樂團的伴奏下輪番唱響,別有一番韻味。
  • 川劇新時代藝術發展座談會在重慶舉行 沈鐵梅等多位戲曲名家共謀...
    繼13日晚成功舉辦「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川劇藝術巡禮」主題晚會後,12月14日上午,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又馬不停蹄主辦了「川劇新時代藝術發展座談會」,邀請多位戲曲專家學者,為重慶川劇院的未來發展,為川劇藝術展開了一場「借腦工程」。
  • 「紅旗頌·光榮與夢想」交響音樂會上演 經典歌曲迎國慶
    9月29日晚,在《紅旗頌》遼闊悠遠的旋律中,由四川日報報業集團、成都紅旗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聯合舉辦,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7周年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紅旗頌·光榮與夢想」大型交響音樂會,在成都嬌子音樂廳隆重上演。包括革命老英雄陳開義在內的近千名觀眾,飽含深情地觀看了音樂會,許多觀眾追憶往事,禁不住熱淚盈眶。
  • 沈鐵梅、孫勇波領銜 經典川劇《李亞仙》上演
    9月20日,由沈鐵梅、孫勇波領銜主演的經典川劇《李亞仙》在龍鳳呈祥大劇院上演。相較於2016年的版本,此次上演的《李亞仙》不僅對燈光和舞美進行了升級,整體表現手法上也更加細膩。沈鐵梅更是用精湛的表演將中國古代女子溫柔體貼、敢愛敢恨的形象演繹到了極致,完美呈現了李亞仙的付出和掙扎。  記者 齊嵐森 黃琪奧 攝/視覺重慶
  • 古代「川渝大片」即將上演!首屆大足川劇文化藝術節要來了
    距離首屆大足川劇文化藝術節還有十幾天,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川劇文化藝術節的舉辦地——雍溪!  雍溪,系古代從成都到重慶的交通幹線小川東道,在唐宋元明時代的重要遞鋪之一,是古時客商到重慶的必經之地。  小川東道全長815裡,從成都出發、經龍泉驛到簡陽,再經樂至、安嶽
  • 川劇名家名段精彩上演
    川劇名家名段精彩上演推薦閱讀   本報訊(記者 張良娟)11月25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主辦,四川省藝術研究院、四川省文化品牌發展促進會承辦的「四川省川劇界慶祝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川劇名家名段品牌展演」活動在成都啟動。
  • 「川劇皇后」沈鐵梅時隔30年再演《三祭江》
    「川劇皇后」沈鐵梅時隔30年再演《三祭江》   「藝聚山城」渝港名伶匯演昨晚在渝舉行 六月六日晚,重慶市川劇藝術中心,沈鐵梅正在演繹傳統折子戲《三祭江》。本版圖片均由熊明攝
  • 經典川劇唱響成渝「雙城記」
    川劇文化淵源流長,是成渝之間的文化共通點。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振興川劇事業,培育青年川劇人才,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10月29日至11月3日,「成渝兩地川劇藝術交流演出系列活動」在重慶國泰藝術中心、涪陵大劇院精彩上演。《目連之母》《盜冠袍》《紅梅記》等經典川劇劇目,由陳巧茹與成都市川劇研究院的演員們,在重慶的舞臺上精彩呈現。
  • 一本日記引出一段絕密歷史 諜戰川劇《天衣無縫》驚心動魄
    11月6日,在電視劇版《天衣無縫》上演之前,由成都市川劇研究院精心打造的川劇版《天衣無縫》,率先跟觀眾見面。舞臺上,兩朵「梅花」王玉梅和王超的精彩演繹,將「諜戰」表達得淋漓盡致。當晚7點半,「諜戰」大幕在三聲響鈴後正式拉開。故事由貴婉的一本日記貴婉引出,「煙缸是誰?玫瑰和槍代表什麼?驚嘆號、遠航有什麼寓意?」每當貴婉哥哥念出日記裡的隻言片語,都會引發觀眾猜想。
  • 四川重慶聯合舉辦第四屆川劇節 弘揚傳統文化
    近日,記者從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了解到,今年10月至11月,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中國藝術研究院支持,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省振興川劇領導小組、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重慶市文化和旅遊委員會主辦的第四屆川劇節在成都舉行。
  • 川劇少年班畢業匯報 經典折子戲輪番上演收穫掌聲
    原標題:川劇少年班畢業匯報 經典折子戲輪番上演收穫掌聲7月2日、3日下午2點,成都市川劇研究院、成都市文化藝術學校·川劇少年班畢業折子戲片段匯報演出,在成都錦江劇場開鑼上演。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由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王玉梅,和國家二級演員熊劍主持,成都市川劇研究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蔡少波致辭。「川劇少年班四年的學習中得到黨和政府、社會各界、劇院、學校方方面面的關心支持,畢業才是人生的起點,今後的路更長更艱難。」他要求少年班的同學們,要「誠實做人、尊敬師長、奮發練功,為早日成為一名光榮的川劇事業工作者而努力奮鬥。」
  • 過足川劇癮!4朵「梅花」將同臺綻放,5臺大幕戲輪番上演
    陳巧茹、王玉梅、王超、虞佳,四朵「梅花」同臺綻放,將會絢爛奪目……紅星新聞獲悉,成都市川劇研究院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建院60周年系列活動,將於9月21日至27日在成都舉行。在9月16日的新聞通氣會上,成都市川劇研究院院長雷音介紹道,將有名家薈萃、好戲連臺的多項慶祝活動,將全面回顧劇院發展歷史,展示川劇在新世紀煥發的勃勃生機。9月21日晚在成都錦江劇場舉行的的開幕式上,四朵「梅花」將攜手其他川劇名角,共同為廣大戲迷獻上精彩演出。
  • 《報恩記》聚焦孝道文化 助力瀘州川劇「走出去」
    原標題:《報恩記》聚焦孝道文化 助力瀘州川劇「走出去」 江風吹動塔鈴響,報恩尋孝傳天涯……」10月24日晚,作為「復興路上頌黨恩——四川省十月演展季」系列活動之一,由瀘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習所打造的川劇《報恩記》在成都上演。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王超、王玉梅聯袂出演,呈現了瀘州報恩塔背後動人的故事。   傳說南宋時期,瀘州安撫使馮楫在自己的壽宴之日,有幸認出流散多年淪為乞丐的瞎母。
  • 系列活動紀念川劇大師陽友鶴
    」在成都隆重登場。王玉梅等名家名角們聚會一堂,暢談了陽友鶴大師嚴謹的藝術風格與高尚品格。54號的成都錦江劇場舉辦的陽友鶴生平及藝術成就回顧展,通過300多幅珍貴照片讓川劇愛好者能夠籍此重溫陽友鶴大師及川劇藝術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閃光點滴。
  • 川劇未來怎麼走?趙季平魏明倫陳智林沈鐵梅支招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11月3日,第四屆川劇節「名人論川劇——川劇傳承發展論壇」在成都舉行。「巴蜀鬼才」魏明倫,著名音樂家趙季平,川劇表演藝術家沈鐵梅、陳智林分別從劇本、音樂、聲腔、人物塑造等方面暢談自己的川劇情懷,抒發自己對「川劇振興」的個人見解,並祝福川劇未來:「出人出戲出觀眾,花開滿園!」
  • 川音川調話川情 市川劇院八項活動慶祝建院60年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成都,古蜀文明發祥地,中國十大古都之一。因地處川西盆地,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川音川調讓這座有數千年年城市文明的歷史文化名城充滿著生機和智慧。悅來茶園,坐落在蓉城之中的「百年戲窩子」。
  • 梅花獎得主沈鐵梅領銜 川劇《江姐》登臺國家大劇院
    梅花獎得主沈鐵梅領銜 川劇《江姐》登臺國家大劇院 小新 攝中新網北京7月1日電 (記者 高凱)「紅巖上紅梅開,千裡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30日晚,川劇聲腔第一人沈鐵梅於國家大劇院歌劇院的舞臺上以完美狀態演繹了人們熟知的橋段。川劇《江姐》取材於小說《紅巖》,劇本來源於著名劇作家閻肅1964年創作的同名歌劇,由「三度梅」獲得者、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領銜主演,大反派甫志高、沈養齋則由梅花獎得主孫勇波、胡瑜斌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