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了硬筆書法的龐中華,80年代紅遍整個中國,為何風光不再?

2020-07-02 風吟槍嘯
創造了硬筆書法的龐中華,80年代紅遍整個中國,為何風光不再?

普列漢諾夫說:一切都在流動著,一切都在變化著,時代不同,新事物總在替代舊事物。人的成功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每個時代的背景及需求各不相同,所以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產物。

在一個時代中一枝獨秀的事物,可能換個時代就泯然眾矣,並不是它不夠優秀,是當前的時代是百家齊鳴的時代,很難再形成一枝獨秀的局面。

一、影響力的衰退

在80年代,說起書法,首先想到的是,留著長長的鬍子,身穿傳統服飾的老人,拿著一根毛筆,在宣紙上揮毫潑墨的形象,而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這個局面,他就是用鋼筆寫書法的開啟者——龐中華。

龐中華出生在1945年,他所處的年代,鋼筆是稀有物件,只有老師等文化工作者才能擁有一隻鋼筆。龐中華在小學時期用竹子自製了一根鋼筆,得到了老師的誇獎,從此他與鋼筆結下不解之緣。

創造了硬筆書法的龐中華,80年代紅遍整個中國,為何風光不再?

龐中華日夜練習鋼筆字,並試圖將中華書法與鋼筆相結合,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他終於創造出了屬於鋼筆的硬筆書法,龐中華填補了用鋼筆寫書法的空白。

之後,龐中華為了推廣他的硬筆書法,跑了無數次出版社,無數次電視臺。終於他的努力和誠心,打動了當時的媒體,於是,開啟了鋪天蓋地的宣傳。

80年代時,媒體只有電視和報紙,電視也只有兩三個頻道。這就導致當時的人們,接觸外界的途徑很少,途徑少,人們的眼光就容易聚焦在同一件事物上。媒體聚光點的影響力,龐中華很快紅遍整個中國,全國上下都抱著極大的熱情學習龐中華硬筆書法,而如今為何風光不再?

然而,時代總在發展,社會一直在進步,廣播和地方臺的出現,讓社會中有了其他的聲音。進入21世紀後,網際網路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大大小小的各種視頻網站如春筍般冒出來,更有無數自媒體,在不斷博得人們的關注。

創造了硬筆書法的龐中華,80年代紅遍整個中國,為何風光不再?

這就讓一件事情很難在社會上聚焦,哪怕有熱度,也只能堅持一段時間,很快就被新的事物所覆蓋。影響八十年代一代人的硬筆書法家龐中華,曾靠當時獨有的媒體聚焦點,引起社會關注的熱浪。

可如今,也隨著媒體聚焦點的消失而消失,他也隨之&34;。當一件事隨著時代浪潮擁有了無與倫比的影響力時,它也會隨著浪尖的消失而失去影響力,失去影響力的它,只能被後浪拍在沙灘上。

二、多樣性的選擇

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剛剛吹起,中國各地還沒有興起下海浪潮。當時的社會比較單一,國家主體是國企工人,衣服樣式是統一的藍白灰,人們的生活比較單調,沒有娛樂活動,更沒有其他消遣的方式。

當時寫字寫的好的人不止龐中華一人,只是其他人都在閉門造車,書法對於他們來說只是愛好,他們並沒有想著將書法發揚光大。

創造了硬筆書法的龐中華,80年代紅遍整個中國,為何風光不再?

在當時,一個人想學書法,需要去找專業的書法家學習,耗時費力不說,能不能學成也是個大問題。因此。當時的社會上,根本沒有學習其他字體的途徑。

龐中華硬筆書法的出現,讓想要學習書法的大眾,有了不拜師,在家就能學習書法的機會,再加上市面上沒有其他字體可供學習,所以龐中華硬筆書法幾乎成為唯一的選擇,你不學它,就沒得可學。

但如今,隨著網絡的發展,學習成了一件輕鬆的事情,只要家裡有網,就能在線學習。那些書法造詣高的人,也有了發揚書法藝術的想法,於是,通過網絡這個媒介,社會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筆法、字體。

創造了硬筆書法的龐中華,80年代紅遍整個中國,為何風光不再?

原先只有文化人才能學習的字體,也飛入尋常百姓家,讓人們有了更多樣的選擇。而在有無數選擇機會的今天,大家更偏向於個人的喜愛,龐中華硬筆書法再也不是唯一的選擇,所以,選擇龐中華硬筆書法的人變得越來越少。

當一條曾經有無數人走過的路,變得人煙稀少,可能並不是因為這條路壞了,更可能得是通往目的地的路變多了,人們可以選擇不同的路走了。

三、永久的光榮

龐中華硬筆書法雖然在當今社會失寵了,不再有80年代時的號召力,但龐中華硬筆書法仍有無可取代的歷史地位。

中華文化自有書法以來,書法一直是文人騷客的專屬,百姓不要說學習書法,連識字都很困難。建國後,拼音法和簡體字的出現,讓文盲的數量大大減少,可書法依然高高在上,不是誰都能觸碰的。

創造了硬筆書法的龐中華,80年代紅遍整個中國,為何風光不再?

龐中華硬筆書法的出現,改變了這種局面,讓大眾也能接觸到書法,讓更多人產生了對書法的熱愛,也讓其他字體有了發揚光大的機會。可以說沒有80年代龐中華硬筆書法的一枝獨秀,就沒有後來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龐中華為書法的傳播打下堅實的基礎,也在人們心中種下了書法藝術的種子。正如龔自珍己亥雜詩所說: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龐中華的硬筆書法雖然失寵了,但它仍被無數人尊敬。

每個時代有自己的產物,每個產物有自己的歷史意義,若拋開歷史背景看事物,人們會驚訝於如此落時的東西,是如何在當時引起那麼大的轟動。其實,曾經那些事物並沒有過時了,它們早已將精華,注入整體文化中,沒有它們的出現,就會不有如今絢麗多彩的世界。

相關焦點

  • 硬筆書法第一人龐中華,為何如今銷聲匿跡?
    看著在評論區不斷爭吵的人們,筆者不禁想起一個人,他就是曾經被譽為「硬筆書法第一人」的龐中華,在上世紀80年代,他的書法作品,傳遍整個中國,影響了一代人,然而為何如今他的作品卻銷聲匿跡?專家們甚至稱他的字「俗不可耐」,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龐中華書法為何不再流行?水平不夠?著名書法家田蘊章:通俗書法
    龐中華的水平究竟處於何種層次?書法先驅提起龐中華這個名字,無數人的記憶被重新喚起。20世紀70、80年代,龐中華幾乎隨處可見,儘管他只是一個書法家,可是那時候的龐中華卻憑藉著自己的書法水平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
  • 影響了三代人的龐中華書法,為何不再風光?外界稱:一直誤人子弟
    那是80年代,可這個成績,放現在也是超級能打。80年代,正值春風開始吹起的時候,人們對知識的學習如饑似渴,當龐中華老師掀起了硬筆書法的學習狂潮後,央視也邀請他去做書法講座。,只要練習硬筆書法,無人不識龐中華。
  • 風靡一時的硬筆書法,如今輝煌不再,還記得龐中華的硬筆字帖嗎?
    風靡一時的硬筆書法,如今輝煌不再,還記得龐中華的硬筆字帖嗎?在上世紀90年代,能夠寫一筆漂亮的鋼筆字,可說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那時候,硬筆書法風靡一時,連電視上都有硬筆書法家龐中華的節目,好多學生放學回家,做完作業還要練幾張龐中華的鋼筆字帖。70、80後的朋友應該都有這樣的記憶,不過,回過頭去再看時,硬筆書法為何又悄無聲息地退出了我們的視線呢?
  • 80年代紅極一時的「硬筆書法第一人」龐中華,如今快活歸來
    微博的主人,如今已經74歲,在上個世紀80年代,曾因硬筆書法火遍全國。他的名字,叫龐中華。也許龐先生自己也沒有想到,在沉寂多年之後,古稀之年的他,會因為昔日自己的一段視頻,重新回歸公眾視野。龐中華,一個久違了的名字。
  • 龐中華的硬筆書法到底好不好?為何有許多人對他不屑一顧
    文·段宏剛1945年出生於四川達州的龐中華,可以說創造了中國硬筆書法圈的一個奇蹟,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他的名字頻頻出現在書法圈和文化界,是許多書法愛好者崇拜的偶像,一時風光無限。這30多年以來,他總共出版了《龐中華鋼筆字帖》、《龐中華現代硬筆字帖》、《龐中華詩抄》、《龐中華談談學寫鋼筆字》等100多種字帖和書法專著,創作之餘,他還創辦書法學校,培養了許多書法人才。龐中華之所以能夠成名,源於兩個因素的加持。一是他的硬筆書法本身寫得很好。
  • 硬筆書法第一人龐中華,為何如今銷聲匿跡?專家:他的字俗不可耐
    看著在評論區不斷爭吵的人們,筆者不禁想起一個人,他就是曾經被譽為「硬筆書法第一人」的龐中華,在上世紀80年代,他的書法作品,傳遍整個中國,影響了一代人,然而為何如今他的作品卻銷聲匿跡?專家們甚至稱他的字「俗不可耐」,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硬筆書法第一人龐中華,為何如今銷聲匿跡?專家:他的字俗不可耐
    看著在評論區不斷爭吵的人們,筆者不禁想起一個人,他就是曾經被譽為「硬筆書法第一人」的龐中華,在上世紀80年代,他的書法作品,傳遍整個中國,影響了一代人,然而為何如今他的作品卻銷聲匿跡?專家們甚至稱他的字「俗不可耐」,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龐中華書法究竟如何?為何頻遭質疑?田蘊章:通俗書法
    書法先驅提起龐中華這個名字,無數人的記憶被重新喚起。20世紀70、80年代,龐中華幾乎隨處可見,儘管他只是一個書法家,可是那時候的龐中華卻憑藉著自己的書法水平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那時候龐中華的字帖是所有練習書法的孩子的楷模,而龐中華的硬筆書法字帖幾乎所有孩子人手一本。孩子們對龐中華的感情十分複雜,一方面龐中華漂亮大氣的硬筆書法讓他們十分羨慕,然而擁有龐中華字帖的孩子們不得不在練習書法的恐懼下瑟瑟發抖。對於那個年代的人們來說,龐中華就是書法領域的標杆與大神。
  • 龐中華硬筆書法紅極一時,現遭到質疑,硬筆書法該何去何從?
    上個世紀90年代,是一個浮躁的時代,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的變化,商品經濟的浪潮滾滾而來一時間整個社會都不得不重新適應每天都在更新的事物,而與此同時90年代也是一個浪漫的年代,校園民謠
  • 曾經的「硬筆書法第一人」龐中華,如今為何如此沒落?
    曾經的「硬筆書法第一人」龐中華,如今為何如此沒落?書法雖然是中國的傳統藝術,但是現在學習的人越來越少,從以前的全民藝術,幾乎成了小眾藝術,所以書法界全國性的名人非常少,但是如果你出生於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有一位書法家你一定認識,那就是著名硬筆書法家書法教育家龐中華。
  • 曾經龐中華的硬筆書法風靡一時,現在為何有人質疑他的水平?
    文/曉秋月夜庵曾經龐中華的硬筆書法風靡一時,現在為何有人質疑他的水平?說起龐中華的硬筆書法,相信正在瀏覽小編我文章的朋友基本上都有臨帖的經歷吧,而且那時候也經常在許多電視節目上看到與龐中華傳授書法相關的節目,他也成了眾人眼裡的「中國硬筆書法第一人」。
  • 龐中華書法真的是俗不可耐嗎?專家:他的硬筆書法影響了一代人
    龐中華,大家可能都不會陌生,上個世紀80年代 ,是書法需要改革的時代,人們的寫字方式發生了改變,有習以為常的毛筆書寫改為硬筆書法,龐中華的硬筆書法由此聲名鵲起,當時在那個年代,能有一本硬筆書法練習字帖,可遇而不可求。
  • 龐中華被稱硬筆書法第一人,為何淡出書法界?田蘊章說出真相!
    說到龐中華的名字大家都非常的熟悉,特別是對於書法愛好者更是非常的了解,因為龐中華被稱為是中國硬筆書法的第一人,是他的研究讓中國的硬筆字有了書法的藝術美。龐中華是一名地質學員,在當時上世紀80年代隨著鋼筆的誕生,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寫出漂亮的字,也沒有關於鋼筆的書法教程,於是龐中華就抓住了這次機會,自己就利用業餘時間研究書法,最後寫出了一手漂亮的鋼筆字,而且得到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認可,龐中華的這種字體也被稱為是「龐體」字。
  • 硬筆書法第一人龐中華,曾盛極一時,如今被專家唾棄:俗不可耐
    上世紀80年代,人們的寫字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毛筆書寫漸漸退出日常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方便的鋼筆硬筆書法用鋼筆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各中小學學生,人們迫切的希望能有一本練習硬筆書法的字帖,此時,龐中華橫空出世,推出《談談學寫鋼筆字》,僅兩個星期,就銷售了20萬冊。
  • 龐中華硬筆書法:毛筆字傳承國粹,硬筆書法已經成為過去式?
    龐中華硬筆書法,幾曾風靡一時,如今風光不再。對於這一說法,我不敢苟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國開始進入一個百廢待興的歷史時期。尤其是經歷了六七十年代那個特殊的歷史階段,中國的文化事業已經是瀕臨危機,國粹國學幾乎無人問津,傳延無望。與之相反的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對文化層面的需求越來越高,這種經濟發展與文化停滯甚至倒退不相適應的現象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焦慮,龐中華硬筆書法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應運而出。
  • 為什麼說龐中華是中國硬筆書法第一人?
    為什麼說龐中華是中國硬筆書法第一人?龐中華是上個世紀中國硬筆書法第一人,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專門從事硬筆書法創作和教學,出版了100多種字帖和專著,代表作有:《龐中華談談學寫鋼筆字》、《龐中華鋼筆字帖》、《龐中華現代硬筆字帖》、《龐中華書法集》、《龐中華詩抄》、《龐中華散文集》、《龐中華人生感悟》、《硬筆書法簡論》等。
  • 龐中華書法水平怎麼樣?如今遭受書法大家唾棄,專家:俗不可耐
    於是,龐中華的硬筆書法應聲而起,成為當時大多數人的選擇。毫不誇張的說,龐中華的硬筆書法字帖,幾乎伴隨了80和90後的整個童年。龐中華出生於1945年10月21日,是中國著名硬筆書法家、教育家和詩人。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是書法改朝換代的年代,人們的寫字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由常用的毛筆變為了硬筆,但龐中華推廣鋼筆書法一開始並不順利。
  • 面對龐中華的硬筆書法,想起這樣一句話:古來萬事貴天生
    當代著名硬筆書法家龐中華先生的成功與成才之路,恰是時代賦予的文化使命,是機遇,也是他才華與時代需求相結合的一個典範。上個世紀80年代有一股硬筆書法的熱潮忽然湧現,然後在這個熱潮當中誰有才華誰便是領軍人物。龐中華毫無疑問就是書法才華的擁有者,在硬筆書法熱潮興起之前,他已經潛心修煉硬筆書法有十多年的實踐磨礪。
  • 龐中華為什麼會跌落「神壇」?痛失硬筆書法的「第一把交椅」
    提到硬筆書法,我們自然而然地會聯想到田英章、荊霄鵬、顧仲安、張秀等人,偶爾也能夠聯想到龐中華,提到龐中華這個名號,可能很多年輕人卻不知道,其實,他的硬筆書法也是一代人的回憶,尤其80後們,在他們的校園生活中,龐中華絕對是一位風靡人物,是每一位80後們最真的記憶,可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龐中華這個名號似乎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