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川,茶馬古道上一個靜謐安然的美麗之地

2020-12-12 鬆手馳鴻TWU

茶馬古道的風雲,裝點歷史與文明的燦爛和輝煌,靜靜的沙溪,透露著古樸的思念與美,一種追溯與回憶的感動時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纏綿的漫漫之夜,唯有馬幫的鈴聲,驚醒夢中的孤獨與相思!遠行的人,心中的哀思與牽掛,伴隨馬嘯西風的蕭瑟,走過無數茫茫風雨之路,只為那種等待與守候的希望,一種至親的情和愛,生命與生存的光明!

沙溪,位於大理劍川縣,一個茶馬古道上保存和遺留最完整的古老而古樸的美麗集市!近年來,由於其在雲南茶馬古道的歷史與完整性地位,而被社會和世人熟知,成為劍川旅遊乃至大理旅遊的一道靜美風景,吸引了不少來自四面八方的遊人和尋覓者!

劍川,是一個具有歷史文化淵源和民間民族藝術文化傳承的重點保護縣,中國有名的木雕雕刻文化藝術之鄉,以其悠久精湛的木雕藝術文化遺產傳承與發揚而聞名於世!劍川,是西部美麗狂放的民間白族歌城,尋覓白族情歌的純美之地!電影《五朵金花》的唯美傳奇愛情故事,就是從劍川小夥阿鵬與金花的美麗邂逅開始,到一路追尋與尋覓的色彩傳奇過程,一度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優美故事!

青青的劍湖,柔柔的情,藍色天空的美,和著靜靜的思念,飄向遠方的世界!那濃濃的美麗鄉愁,打溼了多少次思念的夢,感動了遠行與漂泊的心!戀劍湖,醉劍湖,想念阿媽牽掛的笑容與淚水的味道!劍湖美,劍湖柔,忘不了的美麗柔情,觸動了深深的心與靈魂!

茶馬古道上幽咽的呼聲,依舊還原曾經的回憶與記憶,沙溪的時光依然美麗燦爛,靜默的迷人!歷史的回眸,歲月的延續,成為一種滄桑與時光的見證!劍川之美,那麼純淨,那麼的讓人感動,那麼的讓人留戀!

石寶山的愜意風景,融進了白族民間的萬人載歌盛會,簡直一種民族和諧與融合的饕餮之宴,深深的觸動了世間的情和愛,讓人感嘆與驚羨!感嘆一種民族的純真與美,驚羨一種民族的自然與和諧!在雲南,你將有太多的機緣接觸和融入這種民族與民間的美麗盛會,體驗那種不一樣的心與靈魂的激情綻放的高度與深度!雲南,其實就是一種醉美的自然與民族情結!

天然美麗的老君山,神秘濃情的千獅山,雋美的石寶山,靜謐沙溪,柔美劍湖,還有那民間木雕藝術文化的民族遺產的傳承,構成了劍川一幅純美的自然與旅遊畫卷,衝擊著世界與世人的視覺與眼光!劍川老君山與麗江老君山,屬於同一體系的自然保護區,風光原始而秀美,讓人沉醉!與麗江相比,劍川是未被開發的處女地,因此有劍川就是麗江的美麗後花園的美譽!其實,劍川的純美與麗江的美,各有千秋和令人迷醉的地方!

劍川,茶馬古道上一個靜謐安然的美麗之地,悠悠的文獻名邦,是大理旅遊的另一種風情文化之美,集文明,文化與藝術之魅,讓人充滿了感受與品味的情緒與思維!

如果說民間木雕雕刻文化藝術的發揚與傳承,是劍川的一種形象與代言,那麼千獅山的石獅群落,更顯示了石獅之王精湛的石雕雕刻技藝與霸氣!在劍川,走沙溪,於民間文化與藝術的美麗氛圍,品茶馬古道的蕭蕭風雲與歷史變幻的輪迴,讓你的思想與愛,情感與靈魂,在那種靜謐與安然中默默升華!

在雲南,或許你看到和感受到的,更多的是那種民族融合的美與貧困邊疆的深度衝擊,而你往往會因為雲南的地域與民族的美與魅,忘卻了雲南深深的美麗之殤!129個縣市組合成了雲南醉美的高原情懷與高原情結,總是能夠深深的感動和吸引你的心與魂,情和愛,思想與思維!

劍川,只是純美雲南的一種代表,當你親歷雲南,走遍雲南的時候,你將有一種不一樣的感覺,感受與感慨!因為雲南之美,需要你用心並用情的來體驗和體悟!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相關焦點

  • 古道西風瘦馬——茶馬古道上最後的風景
    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在陸路上開闢了兩條對外通道,一條在北方,就是大家熟知的絲綢之路;一條在南方,被稱為「亞洲的天堂走廊」的茶馬古道。茶馬古道是一個有著特定含義的歷史概念。自古以來,地處高寒的康藏地區不產蔬菜,藏民族以糌粑、奶類、酥油、牛羊肉為主食,高脂肪,高熱量,需要喝酥油茶,分解脂肪,防止燥熱,補充維生素。
  • 雲南大理返鄉青年8年前沙溪古鎮建馬幫,4年前回故鄉守護茶馬古道
    對於馬幫和馬鍋頭,現代人或許很少聽說過,但在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馬幫是雲貴高原上重要的物流與信息傳遞途徑,馬鍋頭作為馬幫的首領,自然也有著響亮的名頭和無上的榮光。同「絲綢之路」一樣,「茶馬古道」也是古代中國與世界貿易開闢的道路。「茶馬古道」這個我們如今習以為常的名詞,正是因為馬幫的行走而形成的。
  • 雲南劍川海門口遺址
    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鐘山唐宋石窟群、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古集市、第101個世界瀕危建築遺產、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併流核心區、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名邦、茶馬古道、蜀身毒道等等,這些都是與一個名字——劍川有關,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 劍川,藏在大理與麗江之間的古城
    沙溪古鎮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歷史重鎮,至今保留著完整的馬幫文化,鎮上的寺登街被譽為「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集市」。 隨著茶馬古道的衰落,沙溪漸漸被遺忘,卻也因為遺忘,得以保留了茶馬小鎮的風貌。
  • 這個地名,中國有十餘個,雲南這個被稱「活著的茶馬古道」
    一次在大理的客棧,和一位江蘇的住客興致勃勃地聊起下個目的地「沙溪古鎮」,但不一會兒,我們發現說的不是同一個地方。她的沙溪古鎮在江蘇太倉,一派水鄉古韻,我的沙溪古鎮在雲南劍川,曾是茶馬古道重鎮。這麼多「沙溪」裡面,有兩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便就是太倉和劍川的沙溪古鎮。一條茶馬古道,為現今的雲南留下諸多景點,而其中歷史最久遠的恐怕就是這個沙溪古鎮了,追溯起來,遠至春秋時期就有人居住,歷史長達2400多年。它也是茶馬古道上最後的集市,後隨茶馬古道的衰落,漸被淡忘。
  • 沙溪:這個「20年前的麗江」,卻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避世古鎮
    的確,在雲南有宜人的氣候、美麗的風景、原生態的美食,更有遠離塵囂的慵懶,而毛線今天要推薦的,便是雲南為數不多寧靜的古鎮——沙溪鎮。沙溪鎮位於大理劍川縣東南部,距縣城32千米,地處大理、麗江、香格裡拉三大旅遊區之間,東南與洱源縣交界,西北與劍川縣彌沙、羊岑、甸南相鄰。居住有漢、白、彝、傈僳、納西等民族,其中白族為主要民族。
  • 中國大西南茶馬古道上的十大古鎮
    雲南·西雙版納·易武古鎮易武古鎮是茶馬古道的起點,是雲南美麗的西雙版納州勐臘縣西北山頂上的一座邊陲小鎮,氣候比較清涼,是普洱茶的發源地,有存活千年以上的普洱茶樹。古鎮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六大茶山之一,當地生產的普洱茶是皇家貢品,遠銷東南亞各地。
  • 茶馬古道的前世今生
    1歷史沿革茶馬古道是指唐宋以來至民國時期漢藏之間進行茶馬交換而形成的一條交通要道。主要有南北兩條道路,即川藏道和滇藏道,構成了一個龐大的交通網絡,連接西藏與四川、雲南等地。與此同時,茶馬古道卻依然採用騾馬馱運與人力背運相結合的運輸方式,由於道路崎嶇不平,運輸效率低下,且成本相對較高,內地難以大量輸送貨物進入西藏。因此相對英國而言,運輸成本高使得茶馬古道在近代歷史上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 美麗雲南(第二季)|敬畏與執著 劍川方志魂
    「稻耕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秦漢之際雲南納入中央王朝管轄 劍川成為南方絲綢之路「蜀身毒道」和 「茶馬古道」的重要交通要衝 與中原、東南亞和 中、西亞地區有商貿文化往來
  • 茶馬古道雕塑,在歷史久遠的茶馬古道上傾聽馬幫的鈴聲漸響
    說到茶馬古道,人們總會想到茶馬古道的古茶樹,湯色紅潤,香氣誘人,回味甘甜種種。殊不知其更要深刻的意義:它見證著中國乃至亞洲各民族間千百來因茶而締結的血肉情感;茶馬古道是民族遷徙的走廊,它為人類尋找永恆的家園提供了許多實證茶馬古道是佛教東傳之路;茶馬古道是世界文明的主要通道,在茶馬古道上,多元文化開始融合。
  • 探秘磨西古鎮 那些被遺忘在茶馬古道上的故事
    磨西古鎮就位於「蜀山之王」-貢嘎山的東坡,「海螺溝冰川」的山腳。 如果不是探險者們闖入了這個世外桃源,恐怕這美麗古樸的小鎮至今還沉睡在歷史的長河裡。磨西古鎮位於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南部,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入口處,距成都約304公裡,距瀘定52公裡,距康定約70公裡,舉世聞名的大渡河從山下湍急流過。 也許正是因為它坐落在山勢水勢險要的地方,鎮上的大多數建築還都保持著清末民初的原貌。
  • 茶馬古道雕塑,文化內涵深厚的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茶馬古道分陝康藏(川藏線)、滇藏線兩路。「茶馬互市」。這樣,藏區出產的騾馬、毛皮、藥材等和內地出產的茶葉、布匹、鹽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橫斷山區的高山深谷間南來北往,流動不息,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日趨繁榮,形成一條延續至今的「茶馬古道」。
  • 隱藏在茶馬古道上的古鎮,有「文化之國」的美譽,現免費對外開放
    說到滇藏茶馬古道,讓人想起茶馬古道的普洱、大理、麗江、香格裡拉等重要城市, 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雲南省茶葉、布匹、鹽、日用器具、西藏區騾馬、毛皮、藥材等在馬幫下,在橫跨山區的高山深谷之間向南向北,流動不止, 很久以前,形成了一個有特色的城市, 喜洲古鎮,就是其中之一。
  • 探討茶馬古道與茶馬貿易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
    漫漫的茶馬古道上, 僅有商品與貨物的流通, 還有文明的火種在傳遞。本文在簡述了茶馬古道與茶馬貿易的概況後, 又分別從三個方面闡釋了茶馬古道與茶馬貿易的歷史價值, 最後提出了深化茶馬古道與茶馬貿易現實意義的具體舉措。
  • 遇見茶馬古道,遇見你。
    茶馬古道,一條人文精神的通道,從久遠的唐代至今,經歷了千餘年的歲月滄桑。從雲南普洱茶原產地(今西雙版納,思茅等地)出發,經大理,麗江,中旬,德欽邦達,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達,拉薩,然後在經過江孜,亞東,分別到緬甸,尼泊爾,印度,國內路線長達,3800多公裡。
  • 美麗雲南(第二季)| 敬畏與執著 劍川方志魂
    「青銅文化」和「稻耕文化」的重要發源地秦漢之際雲南納入中央王朝管轄劍川成為南方絲綢之路「蜀身毒道」和「茶馬古道」的重要交通要衝明永樂二十年(公元1442)明王朝在這裡開科取士儒學大興劍川歷史上有 (張伯簡紀念館) 梁啓超先生說「最古之史
  • 群山 | 白仲才:茶馬古道上的旅途頓號
    地上的石頭已經很蒼老了,有的已經被馬蹄打磨掉稜角變得光整平滑,有的被踏陷出一個個深深淺淺馬蹄型的窟窿,大大小小的石頭上,長滿了厚厚的苔蘚,山風吹過,覆蓋在石頭上枯黃的落葉腐枝便無奈地翻滾搖晃著,極不情願地飄向山谷…… 這就是承載了久遠歷史塵埃的那條古道——經過寧洱縣同心鄉那柯裡村的茶馬古道。
  • 普洱茶的故鄉,中緬邊境上的馬幫故事,茶馬古道從這裡走來
    茶馬古道,源遠流長,興盛於唐宋明清時期。這是二戰中後期最繁榮的時期。中緬邊境有一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莊園。古街、古道、古驛站無聲地訴說著過去馬幫的故事。這是雲南省勐海市的大邑莊園。茶馬古道從這裡到遠方。茶馬古道一直神秘莫測。它是世界上最壯觀的自然風光和最神秘的文化旅遊線路。
  • 尋訪火站村茶馬古道遺蹤
    那些遠年的人、那些遠年的事、那些與遠年的人和事關聯著的物件,重新在我生活的這一片土地上走了回來。沿著歷史漸漸清晰起來的脈絡,我們的眼前又一條古道遺蹤呈現出來了,這就是坐落在徽縣榆樹鄉火站村,在歷史的煙雲裡沉睡了千年的茶馬古道。榆樹鄉坐落在徽縣的東北部,在現今的地理位置上並不算是最偏遠的荒僻之地。我對它最早最具體的認知是和板慄、野草莓聯繫在一起。
  • 四川作家孟勇散文集《茶馬古道千江月》出版
    四川作家孟勇散文集《茶馬古道千江月》出版。  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17日訊(記者 張進春) 茶馬古道是西南地區文化和風光的珍貴載體,與絲綢之路同為世界最著名的交通線。四川作家孟勇將二十年的茶馬古道瞭望和思索,集結為《茶馬古道千江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