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巨額居民儲蓄:老百姓為啥有錢不敢花?(全文)

2020-12-11 網易新聞

核心提示: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份,我國居民儲蓄已連續3個月突破43萬億元。在過去5年時間裡,居民儲蓄更是實現了翻番的增長。短短5年時間,居民儲蓄從20萬億元攀升至43萬億元,如此快速增長引發各界關注。專家指出,投資渠道狹窄、物價房價的攀升、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居民對未來預期不樂觀等因素,是目前我國居民儲蓄規模持續擴張的重要原因。老百姓為啥有錢也不敢花,如何降低過高居民儲蓄率,已經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點問題。

我國居民儲蓄猛增 連續三個月破43萬億

我國居民儲蓄餘額連續三個月破43萬億

作為普通居民家庭財富的主要體現,目前我國居民儲蓄餘額已超過40萬億元,最近三個月更是持續站在43萬億元關口之上。

中國人民銀行的最新數據顯示,到8月份,我國居民儲蓄餘額已連續三個月突破43萬億元,位於歷史最高位。其中,活期存款超過16萬億元,定期存款超過27萬億元,顯示出存款定期化的趨勢。

我國成儲蓄率最高國家

作為普通居民家庭財富的主要體現,目前我國居民儲蓄餘額已超過40萬億元,最近3個月更是持續站在43萬億元關口之上。中國人民銀行的最新數據顯示,到8月份,我國居民儲蓄餘額已連續3個月突破43萬億元,位於歷史最高位,成為全球儲蓄率最高的國家。目前居民儲蓄率已超過50%,遠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中國人喜歡攢錢 儲蓄率高達50%以上消費增速回落

中國人喜歡攢錢。《中國統計年鑑》的數據,中國儲蓄率從2000年的37.6%提高到2011年的51.8%,並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明顯高於發展水平相近的發展中國家,更高於發達國家。而消費(尤其是國內消費)卻一路下滑,其在GDP佔比從2000年的62.3%下降到了2011年的49.1%。

我國居民儲蓄何以猛增——三問巨量居民儲蓄

居民為啥有錢不敢花

9月11日,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十裡信用社工作人員在清點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的最新數據顯示,到8月份,我國居民儲蓄餘額已連續三個月突破43萬億元,位於歷史最高位。其中,活期存款超過16萬億元,定期存款超過27萬億元,顯示出存款定期化的趨勢。新華社發(張春雷 攝)

巨額居民儲蓄折射社保不健全 百姓對未來心裡沒底

中國人往銀行存錢已創造出幾個世界之「最」。央行最新數據顯示:到8月份,我國居民儲蓄餘額連續3個月突破43萬億元,位於歷史最高位,已成為全球儲蓄金額最多的國家;人均居民儲蓄超過3萬元,是人均儲蓄最多的國家;居民儲蓄率超過50%,是全球儲蓄率最高的國家。專家指出,過高儲蓄率並非好事,暴露出消費低迷,內需乏力等經濟問題。同時也說明百姓對未來缺乏安全感,寄希望於增加儲蓄防範風險的心理。政府未來應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加大財政投入,減少居民預防性存款。

我國成儲蓄率最高國家 後顧之憂讓居民不敢花錢

居民儲蓄率雄居全球首位,這意味著中國普通老百姓的手中餘錢越來越多了,也意味著國內金融機構有充足的信貸資金支持經濟的發展。然而,欣喜的同時,不能不看到其中存在的問題。首先,它折射出普通老百姓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消費迷茫。毋庸置疑,中國人的投資渠道比較狹窄。買房子吧,限購政策接連面世,老百姓擔心房價下降,得不償失;存銀行吧,存款利率低,與每年通脹相抵,幾乎不賺錢,甚至賠本;買股票吧,眼下股市萎靡,股民財富嚴重縮水。

高儲蓄率反映百姓投資渠道過少投資產品缺乏

高儲蓄率反映出來的另一個問題是投資的渠道過少、投資產品缺乏。從這些年的情況來看,儘管銀行、保險等行業也在積極開發投資產品,但居民的投資目標主要還是鎖定在商品房上。商品房投資在價格的快速上漲中基本綁架了居民的投資行為、投資能力和投資方向。絕大多數居民無論買不買房,都無暇顧及其他方面的投資,而將注意力全部放到了住房方面。加上其他的投資產品風險極大,且收益狀況根本彌補不了住房價格上漲帶來的損失,高儲蓄率自然難以避免。

中國人均儲蓄過萬世界第一 有錢為啥不敢花

港人退休焦慮症 儲蓄最少都要數百萬

高儲蓄隱喻民生質量亟待提高

高儲蓄率背後有三大問題

儲蓄率持續高企的喜與憂

高儲蓄率抑制消費 網友盼提高收入完善社保

網民指出,在養老、醫療、教育等體系尚不完善的情況下,選擇「高度儲蓄」實屬無奈之舉。但是,在外需受阻、產能過剩的背景下,高儲蓄率的確已開始阻礙我國經濟發展。網民認為,大力完善社會保障、改革收入分配機制、拓寬消費渠道,才能助力中國經濟順利轉型。

【網民許一力】要讓老百姓有信心把錢拿出來消費,最關鍵的在於初次分配環節和二次分配環節。只有打通這些環節,才能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切實改變政府主導的依賴投資和出口的增長路徑。

【網民「江德斌」】要想讓老百姓敢於花錢,就應該做兩手準備:提高居民收入和完善社會保障。只有當老百姓手中有餘錢了,才會花錢。而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之後,民眾才不再有後顧之憂,不再為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發愁,自然也就敢於花錢了。

【網民「子房先生】在經濟轉型初期,高儲蓄率能滿足投資快速增長的資金需求;而在調整經濟結構時期,它卻是導致國內消費動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白雲飛青天】只有消除人們對養老、醫療、教育的後顧之憂,老百姓才敢花錢才能把儲蓄轉成消費力。

【王傳濤】所謂的「敢消費」無非是指在消費之後,擁有十足的安全感,即便沒有多少現金,也能看得起病、上得起學、活著能買得起房子、死後能入墓地……這需要政府部門做的,就是來些實實在在的大蛋糕。

【葉祝頤】提高國民收入水平,完善民生福利,化解老百姓「不敢花錢」的焦慮情緒,十分重要且勢在必行。當然,在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的大背景下,讓政府、企業大規模漲工資不現實,但是把握公平導向,理順收入分配關係,提高公民勞動所得,應該是政府努力的方向。

專家談讓居民少儲蓄多花錢:減稅讓利提高收入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擴大消費需求,是否應該像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那樣採取大規模刺激政策呢?對此,範劍平表示,擴大消費不能急功近利,而應該志在長遠。從短期形勢來看,我國的消費還是基本保持穩定的,因此沒有必要大幅度調整短期需求管理政策來刺激消費需求。

如何降低高儲蓄率:政府擴大在社保醫療等領域財政支出

如何降低過高居民儲蓄率,已經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點問題。分析人士認為,首先應加大政府在社保、醫療衛生和教育領域的財政支出,擴大國企分紅比例,加大對居民的收入再分配,降低居民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中國式高儲蓄率困境」如何破解?

近年來,我國人民幣存款呈現加速度增長態勢,中國的高儲蓄率世所罕見。一方面儲蓄率持續走高,另一方面,消費增長卻相形見絀,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個突出現象。究其原因,一是居民收入總體偏低,因此不願多花錢;二是教育、醫療、住房等社會保障長期不足,居民不得不對未來進行「預防性儲蓄」,因此不敢多花錢。

(原標題:聚焦巨額居民儲蓄:老百姓為啥有錢不敢花?)

相關焦點

  • 中國居民總儲蓄72萬億,是這4個國家的總和,你貢獻了多少?
    據2019年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居民儲蓄最高的5個國家分別是,(1),中國 72萬億美元 (2),美國 31.82萬億美元 (3),日本 13.8萬億美元 (4),德國 11.1萬億美元 (5) 印度 8465.15億美元 。
  • 從「不敢買」到「買不到」 儲蓄「籠中虎」躁動「惹火」基金
    摘要 【從「不敢買」到「買不到」 儲蓄「籠中虎」躁動「惹火」基金】原來對基金敬謝不敏的投資者,紛紛變身基金持有人;股市沉浮多年的老股民,也轉而買起了基金。
  • 北上廣存款六位數仍拮据,不愛儲蓄的加拿大人卻「越來越有錢」
    左一個《微信年度帳單》右一個《支付寶年度帳單》不知道大家看完之後會不會和小編一樣驚嘆這一年我居然花了這麼多錢?不過,中國人歷來都有儲蓄的習慣,從農業時代存儲糧食,到工業時代存儲貨幣,據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3年我國就已經是全球儲蓄金額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人均儲蓄最多的國家。
  • 郵政儲蓄轉身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有一陣子沒上郵政儲蓄所辦業務的王女士今天下午走進北京西直門附近一家郵政儲蓄所時發現,不大的儲蓄所裡安上了叫號機。「咦,怎麼搞得像銀行了?」王女士嘀咕。她不知道,就在今天上午,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終於正式成立。
  • 房價上漲的主因來自居民儲蓄的不斷增加
    而浙江的城市居民年收入6萬人民幣,消費3.7萬人民幣,儲蓄2.3萬人民幣,臺灣的所得與消費基本十幾年不同了,而大陸的所得和消費發展趨勢是所得每年增速高於消費的增速,導致儲蓄每年更是加速度的上漲。在這種情況下,你認為需要什么正能量?房價永遠不動,那麼請問儲蓄要往哪裡去?全部存在銀行領取每年1.2%左右的利息嗎?
  • 中國企業儲蓄多不分紅 誰來給「鐵公雞」拔拔毛
    讓老百姓鬆開緊捂的「錢袋子」、擴大居民消費已成為實現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關鍵,也成為世界經濟研究的新興課題。日前,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發布了一份針對中國消費的專題研究報告。報告指出,中國居民消費對GDP的貢獻度已從1990年的51%下滑至2008年的35%,與此同時,企業儲蓄佔國民儲蓄比重持續上升的問題引起關注。
  • 央行發布最新通知,80萬億居民儲蓄大逆轉,未來錢不能存銀行了?
    央行發布最新通知,80萬億居民儲蓄大逆轉,未來錢不能存銀行了? 如果居民損失了大量儲蓄在股市上的錢,損失的後果將由居民自己承擔。人們當然不希望將自己的積蓄投資到股票市場上。在中國家庭財產結構中,房地產的比例接近80%,達到77.7%,而金融資產僅為11.8%,股票在總資產中的比例不到1%。
  • 全民儲蓄向全民負債轉變,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這些錢都花哪了
    文:曇花俗話說:手有餘糧,心中不慌。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國人存錢的習慣漸漸消失了,透支消費卻越來越多。近年來,中國的儲蓄率一直在下降。2010年至2017年,居民儲蓄佔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25.4%下降到12.7%。
  • 不敢提升生活成本,其實是窮人思維
    以前燒碳的時候,四個月就算燒五噸,最多花四千多塊錢。現在燒氣,一天最少得花50塊錢,一冬天燒四個月得花六千多,這錢花得讓文文肉疼,每天都嚷嚷燒氣費錢費錢費錢,嚇得家裡人都不敢和文文多說話了。家裡每天幾點開壁掛爐,開幾個鐘頭,文文都掐著表算帳。這麼幹,把屋裡弄得沒有多少暖和味兒。
  • 大陸居民財務健康狀況調查報告來了,來看有哪些亮點
    中國老百姓做對了什麼?記者獨家專訪了富達國際中國區董事長何慧芬。中國內地居民財務健康情況優於英德日加香港何慧芬告訴記者,此次調研覆蓋了中國的一線、二線城市的逾4700多位月收入5000元以上、年齡在20歲以上的城市居民。對於受訪對象與實際情況的擬合度,富達國際經過嚴密設計。
  • 市民儲蓄24年縮水:預期收益22萬 銀行給8400元
    儲戶:存2000元24年後可得22萬  盛忠奎是丹江口市公安局退休員工,他回憶,1989年9月21日,妻子陳詠梅路過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原名)丹江口市支行迎賓路分理處時,得知有一份定期保值儲蓄業務,24年後可獲得一筆巨額本息,就花了2000元,分別以自己和兒子的名義辦理了兩張長期定期保值儲蓄業務存單。
  • 中國人真的沒那麼有錢,不要被網上現象蒙蔽了
    中國國民在海外市場的高額消費力,並不代表著中國國民很富有,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居民消費水平依然存在較大差距,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進程中依然存在著嚴峻的問題。由於我國人口基數較大,儘管總體經濟在全球名列前茅,但中國國民的人均消費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起來差距依然較大。
  • 愛儲蓄的中國人,錢都用在了哪裡?我們的錢被這三樣東西「掏空」
    根據4月24日央行發布的《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顯示,我國30個省的城鎮居民家庭戶均資產為317.9萬元。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來自住房。物價和房價類似,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我們的物價也是「水漲船高」。不少商品的價格漲幅,已經遠超我們的工資增長情況。
  • 「儲蓄大國」變成「負債大國」?人們不再儲蓄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受此影響,我國的儲蓄率在全球常年都處於第一,在去年年底我國儲蓄總量已突破200萬億元,成為當之無愧的「儲蓄大國」。回顧來看,在2000年我國的儲蓄率已經達到35%,而在2008年該數據則飆升為51%。單獨來看,這數據似乎不高,但是在2005年那會兒,全球的平均儲蓄率只有19.7%左右。
  • 這條新線為啥被老百姓稱為「扶貧路」 「民生路」? 答案在這...
    這條新線為啥被老百姓稱為「扶貧路」 「民生路」? 答案在這...當地居民企盼從大山深處走出去衢寧鐵路圓了百姓鐵路夢為沿線鄉村經濟振興作出了巨大貢獻文圖:何衛東 楊存興 張程編輯:吳芳芳
  • 2012年1-7月份哈薩克斯坦銀行儲蓄和信貸情況分析
    2012年1-7月份哈薩克斯坦銀行儲蓄和信貸情況分析  眾所周知,銀行儲蓄和信貸就像是一對「孿生兄弟」,相互依存和相互促進,發達的信貸市場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居民收入、企業的盈利水平,而後者又將為信貸市場提供充足的資金儲備。
  • 普通人為啥不敢坐故宮的龍椅?這才是真實的原因!
    在故宮中,龍椅被賦予了特殊的色彩與含義,龍椅不僅僅是一把皇帝做的椅子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龍椅是權力和地位的代名詞,古代的王公大臣,誰要是敢在龍椅上坐一下,恐怕腦袋立馬就沒了,有多少人為了這把龍椅家破人亡,又有多少人被這把龍椅拖累的前功盡棄,當然還有多少人的心中放不下那把無形的龍椅。
  • 抗戰時,為啥繳獲的日軍大衣無人敢穿?血的教訓不敢忘
    導語:抗戰時,為啥繳獲的日軍大衣無人敢穿?血的教訓不敢忘二戰時期,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都在發生戰爭。其中,日本和德國的侵略性最強,這兩個國家都在戰爭中侵略了三十多個國家,加大了戰爭的損失。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當時有很多老百姓都生活在炮火紛飛當中。再加上日軍的裝備比我軍戰士要好很多,所以這場戰持續的時間比較長。那麼日軍的裝備究竟有多好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首先說說日軍的單兵裝備,在生活方面,有暖水壺、飯盒、軍毯等等,還有挎包、腰帶、防毒面具。還有彈藥盒,每個彈藥盒當中能夠裝下30發的子彈。
  • 房奴:我不敢休息,因為我沒有存款,每月還要還房貸!
    原發/房產指聞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了一個每天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的年輕人,講述了自己這些年來一直為了房貸而拼搏的故事,他說他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不敢休息,因為我沒有存款,每個月還要還房貸!其實這位房奴只是千千萬萬個房奴中的一個縮影,高房價下又有多少房奴敢休息呢,又有多少人手裡有存款。多少人掏空的自己的錢包,甚至信用卡,尋求網貸的幫助,在高房價的壓力下每個人都想盡一切辦法生存下來。
  • 早財經|商務部副部長:著力推動解決老百姓「有錢花、敢花錢、想...
    畢竟,自今年4月以來不支持率已經連續超過支持率,54%的不支持率已經創下自2012年第二次執政以來最高水平。究其原因,第一,輿論批評安倍抗擊疫情不利,現在東京每天感染人數不斷攀升。第二,中美關係的複雜形勢前所未有,安倍夾在中美之間左右為難,已經沒有多少活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