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三本主要就是獨立學院,在三本就讀的三本學生是大學生中最特殊的一個群體之一。社會對於三本的認可程度很低,絕大部分用人單位在招聘的時候,都會在學歷這個條件後面寫著「獨立學院本科畢業生除外」。因為在用人單位眼裡,二本以下就不是本科了,他們基本上把三本與民辦院校化為一類,都是招聘時排除在外的對象。在這種情況下,三本學生為了有一個好的就業崗位,不得不通過考研改掉三本的帽子。
三本考研有多難?我想用以下2個觀點來進行分析。
1.學習基礎相對較弱,先天優勢不足
三本學生在高考錄取時,錄取分數線比二本、一本相差50-150分左右。從學習成績上看,總體上來說三本學生的學習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弱。這是三本學生考研最大的難點。因為考研初試筆試成績佔考研最後錄取總成績的60%,在某種程度上,考研初試成績高低決定了最終能否被錄取。因此,在這一點上三本學生不具備學習能力的先天優勢已經成為考研路上的攔路虎。況且考研本來就是千軍萬馬爭獨木橋的過程,想通過短短一年左右的複習時間提升學習能力成功考研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2.在考研複試的時候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視
考研由初試和複試組成,雖然說初試是成功考研的關鍵,但是複試卻是有很強自主性的一種綜合性面試。大家都知道,考研複試的時候是需要作個人自我介紹的。通過你的自我介紹,面試組成員就會知道的第一學歷,以及相應的學歷背景,這個印象分是佔複試很大比重的。就如同清華北大本科畢業生比清華北大研究生更值錢的道理一樣,本科出身才是決定最終出身的關鍵。
在同等條件下,如果考研初試筆試成績相同,二本及以上大學的考生在與三本學生同臺面試的時候毫無疑問會佔優勢。這是因為在大家潛意識裡,三本學生不如二本及以上學生的學習能力。畢竟研究生是一個科學研究的學習過程,導師招你來是幫忙做事的,他肯定願意招收一個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不清楚具體情況的時候,短短幾分鐘面試無法抉擇時,那就看第一學歷出身了。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不要以為別人說三本和二本及以上學生沒有差別,實際上在具體選擇的時候,第一學歷出身就看出了最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