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院校學生考研有多難?

2021-01-20 教育放大見

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三本主要就是獨立學院,在三本就讀的三本學生是大學生中最特殊的一個群體之一。社會對於三本的認可程度很低,絕大部分用人單位在招聘的時候,都會在學歷這個條件後面寫著「獨立學院本科畢業生除外」。因為在用人單位眼裡,二本以下就不是本科了,他們基本上把三本與民辦院校化為一類,都是招聘時排除在外的對象。在這種情況下,三本學生為了有一個好的就業崗位,不得不通過考研改掉三本的帽子。

三本考研有多難?我想用以下2個觀點來進行分析。

1.學習基礎相對較弱,先天優勢不足

三本學生在高考錄取時,錄取分數線比二本、一本相差50-150分左右。從學習成績上看,總體上來說三本學生的學習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弱。這是三本學生考研最大的難點。因為考研初試筆試成績佔考研最後錄取總成績的60%,在某種程度上,考研初試成績高低決定了最終能否被錄取。因此,在這一點上三本學生不具備學習能力的先天優勢已經成為考研路上的攔路虎。況且考研本來就是千軍萬馬爭獨木橋的過程,想通過短短一年左右的複習時間提升學習能力成功考研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2.在考研複試的時候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視

考研由初試和複試組成,雖然說初試是成功考研的關鍵,但是複試卻是有很強自主性的一種綜合性面試。大家都知道,考研複試的時候是需要作個人自我介紹的。通過你的自我介紹,面試組成員就會知道的第一學歷,以及相應的學歷背景,這個印象分是佔複試很大比重的。就如同清華北大本科畢業生比清華北大研究生更值錢的道理一樣,本科出身才是決定最終出身的關鍵。

在同等條件下,如果考研初試筆試成績相同,二本及以上大學的考生在與三本學生同臺面試的時候毫無疑問會佔優勢。這是因為在大家潛意識裡,三本學生不如二本及以上學生的學習能力。畢竟研究生是一個科學研究的學習過程,導師招你來是幫忙做事的,他肯定願意招收一個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不清楚具體情況的時候,短短幾分鐘面試無法抉擇時,那就看第一學歷出身了。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不要以為別人說三本和二本及以上學生沒有差別,實際上在具體選擇的時候,第一學歷出身就看出了最後結果。

相關焦點

  • 考研有多難?六個等級劃分好了請對號入座
    考研有多難?六個等級劃分好了請對號入座2019考研報名人數暴增五十萬,一下子就把考研的難度提上來不少,19形勢也被大家調侃為神仙打架。不知道2020考研的小萌新有沒有感受到競爭的慘烈,對於很多人來說,考研競爭不輸高考,而且這是很多人第一次關於未來方向的自主選擇。關於考研大多數都會覺得難,畢竟在備考的過程中很多同學都開始大把的掉頭髮了,而且會一年比一年難,風險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那麼考研到底有多難?
  • 考研如何選擇學校,聽聽一個二本B類學生考取985院校的擇校經驗
    據統計,2020屆考研學生已經佔到了本科生的40%,越來越多的本科生已經意識到本科學歷已經在社會中沒有優勢可言,尤其是對於那些非985、211或者雙一流的學生來說。我們學校畢業的學生大部分都回到自己縣城的老家,考公務員、銀行、老師等。而我當初選擇考研的原因很簡單,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我的本科院校在離我的家鄉很近,我想走出去,我知道如果上學不能出去的話,我這一輩子都會生活在這裡,我不甘心。即使讀完研選擇回來,那也是我自願回來,而不是被迫只能選擇留在這裡。
  • 三本考研能逆襲?能否勝過「985」學生,浙大鄭強教授給你答案
    根據前幾年的規定有很多的三本院校已經改成二本院校了,但還是有很多人把它稱為三本大學。三本大學意味著學生要花很多的錢才能上這所大學。有些家庭條件比較一般的學生都是念不起的。家庭不好的學生都不敢報名。有很多三本院校都是一些民辦的院校。所以是不會得到國家的扶持的,還有很多民辦三本院校在社會上都是不被認可的學校。
  • 普通二本院校學生要不要?考研有出路嗎?看看教育達人怎麼說
    有學生問: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看到這個問題,我先講講身邊的一件事:朋友家孩子那年高考,考了不到300分,上了個民辦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到了大學後,她努力學習,通過專升本,取得了本科學歷。本科畢業後,接著考研,考到了省內一所不錯的醫學院。
  • 一個普通二本的學生考研清華北大到底有多難?
    很多學生都有名校情結,高中時沒能努力考取清華北大,只上了一個普通二本學校,大學時想努力一把,考研清華北大,有希望嗎?到底有多難?下面我們來看幾個網友的答覆網友一:我說個真實的,我是很普通學校的學生,剛入學沒多久吧,就看到學校拉條幅,有個學長考研考到了清華(或者北大,反正是其中一個),大家的老師導員都是差不多的,真的沒什麼差別,但是聽我們導員說,那大哥冬天在圖書館考研室學習,每天帶一大桶涼水,早上去了雙腳直接插涼水裡,就開始學
  • 考研到底有多難?全國100所高校考研難度排行榜,想考研儘早準備
    近幾年,隨著就業競爭壓力的增長,「考研熱」又再度成為輿論焦點。從數據來看,考研大軍的規模不斷壯大,考研難度每年也在增加,但大家的報考熱情並沒有消退。有人考研是早就做好的人生計劃,而有的人考研則是迫於就業壓力,臨時起意,無論哪種,我們都要了解考研到底有多難?
  • 考研最容易的4所「211大學」,最適合二本三本學生報考,機會很大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一段糾結的經歷,大一大二過去,大四即將來臨,處於大三的我們此刻好糾結,未來到底是考研還是就業呢,如果選擇就業也開始關注秋招,尋找合適實習單位,如果考研就要趕緊著重準備,但很多同學在考研的時候總有很多顧慮,尤其是二本和三本院校的同學
  • 考研真實案例|二本院校學生考研逆襲北大,她是怎麼做到的?
    @阿爾蒙德:從二本院校逆襲考上北大當我下定決心考北大的時候,我沒有告訴我的任何一位老師和同學。因為我知道如果我告訴他們,他們一定會勸我慎重決定,不要好高騖遠,畢竟那麼多人考研失敗了。當然可能也會有人覺得二本院校的學生想考北大那不是痴人說夢嗎?
  • 三本學生的吶喊:全網都在強調第一學歷重要性,考研的意義在哪?
    寫在前面:話說全網都在強調第一學歷的重要性,這個表述有點誇張,誠然,985、211、雙一流名校肯定都是大家理想的學校,對於企業來說也希望從名校招到優質的學生,但三本學生要給自己有一個合理的定位,拋去不切實際的想法,自然會找到出路。
  • 現在是大一,普通二本院校學生,應該怎麼準備考研?
    隨著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和學歷的貶值嚴重,考研似乎已經成為了本科畢業生們最好的出路之一,每年考研的人數也是屢創新高。其實,考研人數最多的是普通一本、二本院校的學生,重點大學的很多同學在畢業的時候就已經被保送,所以真正能夠走上考場的是那些較為普通的一本、二本考生。
  • 2020考研:歷史學考研專業的院校有哪些
    中國歷史,博大精深,很多同學因為喜歡,在高考志願中選擇了歷史學專業,但我們要明白一個現實問題,就是歷史學專業很難就業,這時就會有很多同學繼續進修——考研。那麼歷史學考研專業的院校都有哪些,歷史學最近幾年的考研分數是多少呢?
  • 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有多難,醫學類考研院校推薦
    醫學考研一般分為臨床醫學專業、內科學專業、兒科學專業、老年醫學專業、神經病學專業、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專業、皮膚病與性病學專業、臨床檢驗診斷學專業、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專業、護理學專業等,每個專業還有細分的專業。
  • 考研:藝術生考研和文化生考研有什麼不同?各專業院校有哪些?
    近幾年,考研的分數線在上升,但依然有很多學生是願意考研。因為考研之後,就業的平臺都會不一樣。包括藝術生的考研人數也在不斷增加。因為之前藝術類招生比較多,所以競爭也很激烈。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藝術類考研與文化類考研有哪些不同?藝術類院校有哪些?僅供參考。
  • 為什麼說三本院校畢業生一定要去考研?讀研有哪些變化?大吃一驚
    為什麼說三本院校畢業生一定要去考研?讀研有哪些變化?大吃一驚!到了大學四年級,大學生們總是為一件事而煩惱,實際上考研究生應該具體結合考生自身的情況綜合看嗎?但是,一般情況下,如果家裡沒有礦的話,「三本」大學的畢業生一定會去讀研究生。
  • 數一考完崩了,數二裂開了,數三沒希望了,2020考研數學有多難?
    2020年的研究生考試終於落下了帷幕,從備考到開考,一路走來,是考研學子的早起,是考研學子的晚睡,更是考研學子的那一份青春。按理說考研歷程如此辛苦,考完了就應該放鬆了。然而,卻有不少研友們開心不起來。從考研公布報考人數後,2020年考研的關注度就一直居高不下。超341萬的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不僅再次創造了報考的新高,而且也讓今年的考研上岸的形式十分嚴峻。原本嚴峻的考研形勢就已讓研友們有苦難說,然而開考後的試題,更是讓研友們淚流滿面。思政不少研友押錯了方向,英語也有不少網友表示看不懂,到了數學,研友們還直接翻車。
  • 「考研熱」高溫不退!三成「雙一流」院校畢業生選擇讀研深造
    從院校類型來看,三成「雙一流」院校畢業生走上了讀研深造之路,地方本科院校畢業生中讀研深造為12.2%。從學科讀研比例來看,醫學(2019屆:26.6%)、理學(2019屆:23.3%)、農學(2019屆:22.8%)三大學科持續佔據讀研排行榜的前三名,讀研比例連續三屆超過兩成,且呈現進一步上升的趨勢。讀研人數增長是因為學生逃避就業壓力,「偏安」校園一隅嗎?
  • 2019考研人數突破238萬,大三學生可以參加考研嗎?很多人不知道
    就有關權威機構統計,2019年考研人數將突破238萬,較2018年增加30多萬人,但高校以及各類研究機構招生人數僅僅60多萬,這就意味著很多的考生上不了研究生。面對逐年競爭激烈的考研,很多的在校大三學生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大三能夠考研嗎?如果可以的話,我大三就準備考研了,就算考不上,最起碼有了考研的經驗,來年考的話也會得心應手。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大三學生可以參加考研嗎?
  • 高考失利,該選三本、專科還是復讀?聽聽老師怎麼說
    我很喜歡我在中山某機構當王牌教師的朋友說的一句話:「你現在感覺高三有多難,復讀就有多難。」這句話怎麼理解?我們先放一邊,先來解決學生提出的,如果高考失利,沒有考上二本院校,那麼三本、專科和復讀應該怎麼選擇?事實上,在不同角度上考量,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 19考研,二本院校的學生考上北大清華到底有沒有可能
    考研人數增加,保研比例高以及報錄比低等特性,就決定了普通高等院校很難完成「躍龍門」的壯舉。真的不可能嗎?那倒也不是。有希望嗎?有,確實很小。只是「上」北大清華,無所謂專業,這樣機率會大些。有個學長,是北大的偶爾會給我講述關於這方面的情況(當然,本人不是北大)。他有個老鄉,就是二本院校的,考研時,考上了北大國發院金融專業,而且北大金融難度是大於工科類、環境類專業的。這就是典型的例子,只是小概率事件而已。
  • 二本學生想考研到211、985學校困難嗎?有機會保研嗎?
    在歷年的考研中,二本、三本是考研的主力軍,其報考人數也在逐年增加,從而考研的難度也在不斷的增加,那二三本的學生想要考入名校的話,成功的機率大嗎?先說一個偽命題——面對困難,總有人勸你省點力氣。乍一看確實是這麼個道理,作為過來人或長輩給晚輩是一個善意的提醒。但仔細琢磨這句話的時候,總感覺哪裡有些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