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考研,二本院校的學生考上北大清華到底有沒有可能

2020-12-13 小公主老師

以眾人角度來看,此舉痴人做夢,可能性幾乎為零,甚至是浪費時間。考研人數增加,保研比例高以及報錄比低等特性,就決定了普通高等院校很難完成「躍龍門」的壯舉。

真的不可能嗎?那倒也不是。有希望嗎?有,確實很小。只是「上」北大清華,無所謂專業,這樣機率會大些。報考時,選擇文史類專業或者是冷門專業,不是沒有可能。但是,如果為熱門專業,比如:經管類、計算機類等,相對說來,可能性會降低不少。有個學長,是北大的偶爾會給我講述關於這方面的情況(當然,本人不是北大)。他有個老鄉,就是二本院校的,考研時,考上了北大國發院金融專業,而且北大金融難度是大於工科類、環境類專業的。這就是典型的例子,只是小概率事件而已。

對考研了解的都知道,18年考研人數238萬,其中往屆生107萬,尤其是衝擊北大清華的。有二戰的、三戰的甚至有四戰、五戰的。二戰很普遍得現象,或者說二戰可以被北大清華錄取,叫做「幸運」,但是四、五戰叫做「鑽牛角尖」,意義很小。

如果19考研,有這樣做的考生,大膽的報考、大膽的衝擊,儘自己最大的可能,萬一考上了呢。一定不要鑽牛角尖。改變自己常規的複習思路以及思維方式,提高複習效率。普通高等院校與985院校學生的差距,個人認為,不在智商,而在思維方式,做出「變」,才會有「新」。

我是小公主老師,請多多關注我。

相關焦點

  • 一個普通二本的學生考研清華北大到底有多難?
    很多學生都有名校情結,高中時沒能努力考取清華北大,只上了一個普通二本學校,大學時想努力一把,考研清華北大,有希望嗎?到底有多難?但凡教學水平中等的地區,只要不是完全不學基本都可以考上二本。而一本二本和985最大的區別我認為是氛圍和自律性。我是電子科技大15屆計院的,這麼說吧,我們院可以說是學校最好的幾個院之一了。在有毅力有智商有氛圍的一切大條件下,清華北大研都可能某年一個沒有。可想而知順推到普本的難度。
  • 考研真實案例|二本院校學生考研逆襲北大,她是怎麼做到的?
    他們是這樣考上985、211的!@阿爾蒙德:從二本院校逆襲考上北大當我下定決心考北大的時候,我沒有告訴我的任何一位老師和同學。因為我知道如果我告訴他們,他們一定會勸我慎重決定,不要好高騖遠,畢竟那麼多人考研失敗了。
  • 北大土著瞧不起二本考研考到北大的學生,網友:哪來的優越感?
    北大土著瞧不起二本考研考到北大的學生,網友:哪來的優越感?學歷,正在成為新時代鎖死階層上升的象徵,很多沒有拿到211、985名校學歷的人,被很多精英階層掌握的大型企業拒之門外。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你要是大專畢業的學生,想去某個國企、網際網路大廠去上班,百分之九十九是沒有希望的,剩下的百分之一就是你通過努力考上名校本科或者研究生學歷。可即便是這樣,也會被很多人瞧不起,因為你第一學歷是專科。
  • 考上普通二本院校,畢業後有出路嗎?做好這5點,不怕沒前途!
    這個吐槽雖然有點無奈,但也是真實的情況,二本分數線的考生越來越難選擇學校了,能夠選擇的學校要麼辦學實力不強,要麼所處地域不佳,要麼是專業沒有特色。於是有些考上了普通二本院校的學生,還沒有開學就開始擔心畢業後的出路問題了,反覆在思考「畢業後到底有沒有出路?出路在哪裡?」的問題。
  • 學生考上民辦二本,一年學費兩萬六,感覺對不起當農民工的父親!
    最近有個小粉絲給我留言,說他今年考上了西安某民辦二本高校,也就是二三本合併前的三本院校,一年的學費就要兩萬六,他感覺很有負罪感,看著工地幹活的父親,他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該不該去讀。這位小粉絲的困擾其實困擾的不是他一個人,而是所有考上民辦二本的貧困家庭孩子,在學費面前,他們都有些憂慮,在前途面前,他們更是迷茫。但是,民辦二本雖然比不上其他公辦本科,但是比起大專,優勢還是很大的。首先,從學歷上來看,民辦二本也是本科,和清華北大一樣都是本科,但是再好的大專都只是大專,大專和本科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 二本生考研也敢「衝」清華北大?不少人「撿漏」,成功上岸
    不是說高中失敗了,就永遠不能去清華北大上學了,上了大學繼續努力,一樣可以考清華北大的研究生。那就有人問了,一個普通的二本學生,也能夠通過考研去上清華北大嗎?還別說,每年都會有不少的二本考生去「衝」清華和北大,最後也有部分人「撿漏」,成功上岸。這也就讓我們知道,除了高考,還是有機會去清華北大上學的。
  • 三本院校學生考研有多難?
    因為在用人單位眼裡,二本以下就不是本科了,他們基本上把三本與民辦院校化為一類,都是招聘時排除在外的對象。在這種情況下,三本學生為了有一個好的就業崗位,不得不通過考研改掉三本的帽子。三本考研有多難?我想用以下2個觀點來進行分析。1.學習基礎相對較弱,先天優勢不足三本學生在高考錄取時,錄取分數線比二本、一本相差50-150分左右。
  • 同樣是考進清華,高考和考研有什麼差距?過來人:完全不一樣!
    文/木木寶貝育兒記 如果說學生們最希望考上什麼樣的大學,相信多數考生心中都會浮現出「清華北大」,而在國民的心中「清華北大」已經是公認的最高學府,一旦考上這樣的學校,以後發展的機會也源源不斷,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 高考和考研考上985名校,哪個更出色?浙大教授道出了自己的看法
    這位網友是今年參加考研的學生,初試成績還不錯,能夠順利進入複試。但是他卻很擔心,因為自己是一個畢業於二本院校的學生,他所報考的研究生院校是一所非常出名的985學校。他擔心這所學校會因為自己是二本院校的學生而在複試環節中被壓低分數。
  • 考研率最高的二本,比北大都強!考上就當學霸!家長:羨慕啊!
    距離高考結果公布只有幾天的時間了,很多家長都在發愁到底該給孩子報一個什麼樣的志願。其實在現如今本科已經不是學習的終點站,大多數學生會攻讀研究生學位,尤其是對於一些二本學生而言好的研究生學位吃撐了非常重要的人生履歷,為後續找工作開闢了一個優良的學術背景。
  • 考上清華北大,意味著什麼?
    2020年的高考已經結束,相信對於每一位高三學子來說,能夠考上名校是夢寐以求的事情,對於一些學習非常好的尖子生來說,他們的目標可能有些高,他們想要報考的學校甚至是清華北大,那麼為什麼學習好的學生都喜歡報考清華北大呢?考上清華北大,意味著什麼呢?
  • 北大研究生感嘆:二本考研上北大,被北大土著瞧不起,滋味不好受
    北大是我國最知名的院校之一,甚至在全世界都是很有名氣,雖然有很多人想去北大讀書,但北大並不是想進就能進的,因及其低的錄取率讓北大這所大學愈發的神秘,無獨有偶,在某論壇卻出現了不為人知的一幕,一名北大研究生大倒苦水,看起來較為傷感。
  • 考研:普通二本,也能輕鬆考上這幾所985大學,其中一所在上海!
    如果能重回高中,再經歷一次高考,相信很多人會選擇認真讀書爭取考上985高校吧。或許你聽說過,一些名牌大學有「第一學歷歧視」。在選擇學生時,他們非常注重考生的本科院校,很多教授寧願要分數低一些的211畢業生,也不想要非211的普通本科生。
  • 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是因為天生智商高,還是後天的努力?
    在我國清華北大是我國著名的高校學府,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綜合實力都強於普通院校,能考上這兩所院校的也都是學霸級人物,對於普通學子來說是一場遙不可及的夢。對於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同學,有人說他們是靠天賦取得如此優秀的成績,也有人評論說是因為後天的努力才決定了他們能考上清華北大。
  • 二本學生想考研到211、985學校困難嗎?有機會保研嗎?
    已經錯過高考的我們,想要再次改變自己的命運,努力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來提升自己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在歷年的考研中,二本、三本是考研的主力軍,其報考人數也在逐年增加,從而考研的難度也在不斷的增加,那二三本的學生想要考入名校的話,成功的機率大嗎?
  • 二本考研上北大,卻被北大土著瞧不起?「文憑第一論」引熱議!
    北大研究生在社交軟體上敘說出個人心聲,其感慨到被某一些北大內部土著輕蔑無視,而其中的原因就在於本科是二本院校,後期考研進入北大,可是即使第一學歷是本科,但僅僅只是普通院校的二本並沒有什麼稀奇的。可就因為如此,在北大遭受到非人的白眼與所謂的一些「潛規則」。
  • 二本畢業生除了考研,其實還有這些機會
    名牌大學有什麼優勢呢?經常我們聽長輩們說在學校好好學習,長大之後考名牌大學,尤其是清華、北大成為很多學生心目中的名牌學校,作為奮鬥目標,每個人都希望在高考中能夠拿下好的成績考進名校,你知道名校的到底有什麼優勢呢?
  • 北大本科生考研雙非院校?這位北大本科生的經歷讓人唏噓不已
    前不久在某社交平臺爆出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有一名貼吧網友發帖稱自己是北大本科畢業生,但是考研想去考一所雙非院校的研究生。這個帖子發出來以後,許多人提出了自己的質疑,質疑樓主是來作秀的,他的本科肯定不是北大,北大的學生怎麼可能會考雙非院校的研究生呢?再不濟也要考一個985的研吧,畢竟底子擺在那裡,考上的機率還是很大的。
  • 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等一流名校的學生,靠的是自己努力還是老師教育
    那些考上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學生,真的是老師教出來的嗎?事實上,教育學上有個理論,對於人的成才來說,叫先天因素決定論還是教育決定論。這114人如果不是放在人大附中,而是放在其它鄉下學校或農村學校,那麼他們有可能考上北京大學或清華大學嗎?顯然不太可能。如果跳出北京來看,2019年高中考入清華、北大人數大人數最多的是衡水中學,達到了恐怖的275人。
  • 普通二本考上北大的研究生遭受歧視,網友:學校並不是決定性因素
    考研的日子在一步步的逼近,每個考研黨都在進行著緊張而激烈的複習。就在前幾天,一名北大研究生的吐槽在網絡上炸開了鍋:從二本考研上北大,被北大土著看不起。眾多考研黨看到了這則消息,內心波瀾起伏,久久不能平復。那麼那些以下博上的研究生面對本校土著的看不起,到底應該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