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二本的學生考研清華北大到底有多難?

2020-12-13 領鋒說教育

很多學生都有名校情結,高中時沒能努力考取清華北大,只上了一個普通二本學校,大學時想努力一把,考研清華北大,有希望嗎?到底有多難?下面我們來看幾個網友的答覆

網友一:

我說個真實的,我是很普通學校的學生,剛入學沒多久吧,就看到學校拉條幅,有個學長考研考到了清華(或者北大,反正是其中一個),大家的老師導員都是差不多的,真的沒什麼差別,但是聽我們導員說,那大哥冬天在圖書館考研室學習,每天帶一大桶涼水,早上去了雙腳直接插涼水裡,就開始學,大冬天啊,北方啊,室內圖書館大家也都穿羽絨服啊。所以說真正考不考的上不是機率的問題,是自己有多大決心有多努力,能付出多少。看到很多人比我們優秀,其實沒必要比較,因為有人真的真的比我們拼,就平常心,能享受生活就享受,能吃苦就吃苦。最後要相信點滴積累,真的特重要,量變才能引起質變,所以我們要注重平常的積累

網友二:

我們有個學姐,4年來天天風雨無阻去圖書館,宿舍就在我們旁邊,但我們都沒印象,考上北大的研究生,複試被嫌棄,努力爭取了一下,錄取了,而且在考上之後還天天去實驗室……所以只要不是智商特別高,基本都得這樣吧~而且我覺得可以中科院也是很好的選擇,我們專業考上中科院的要比清華北大的多……加油吧?

網友三:

有人考上過,所以希望是有的。但我只聽說過兩個人,一個是藝術生,一個在考研機構工作三年。藝術生其他課我不清楚,只知道英語九十多;參加工作的人最有參考價值,他天天聽考研課,為老師和考生服務的,很多知識就算不去背也記住了。考清華北大,數學和英語需要特別強,需要接近滿分,政治至少要七十以上,專業課就是需要看什麼專業了。如果你是剛上大學不久,考上機率比較大,畢竟可以複習三年;如果不是就還是放棄吧!

網友四:

基本就是0了,首先弄清楚二本這個概念。但凡教學水平中等的地區,只要不是完全不學基本都可以考上二本。而一本二本和985最大的區別我認為是氛圍和自律性。我是電子科技大15屆計院的,這麼說吧,我們院可以說是學校最好的幾個院之一了。在有毅力有智商有氛圍的一切大條件下,清華北大研都可能某年一個沒有。可想而知順推到普本的難度。

網友五

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的,一般清華北大就收985 211和一些不比211差的大學的可能分數比一些照顧性211還高的一本。其實普通一二本考c9都比較難,普通的985還有很大的希望的。考研是不公平的,很多導師不認為那些山區,偏僻二三線城市的人能有足夠的能力,導師都是老闆,他希望有好的員工。他沒有足夠的時間看你強不強,考研我感覺有高考的六成吧。

網友六:

理論上來講比你高考要考上這兩所學校的機率要大,因為高考考上這兩所學校的人都是既有天賦又努力,而考研只要你拼命努力就算天賦一般也還是有機會的。當然這只是說筆試,面試除非你認識導師或表現得極其出色才有機會,因為我之前參加過北大的夏令營,那的老師連我母校山大都瞧不上,更不用說二本了。所以,我勸你還是放棄比較明智。。考我們山大啊,也還不錯……

在上大學之前,你與考上了名校的同學就已經有差距了,四年的大學生活多半會將差距拉的更大。當然了,二本學校裡也會有很優秀的學生,所以,這就是你的希望。如果真的打算好了去考清華、北大的研,就早早定下專業,與導師聯繫,勤奮地準備,用你的努力和堅持補足你在學歷方面的不足。為了自己的夢想去奮力一博,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是,這件事情,做好會失敗的準備。

相關焦點

  • 19考研,二本院校的學生考上北大清華到底有沒有可能
    考研人數增加,保研比例高以及報錄比低等特性,就決定了普通高等院校很難完成「躍龍門」的壯舉。真的不可能嗎?那倒也不是。有希望嗎?有,確實很小。只是「上」北大清華,無所謂專業,這樣機率會大些。有個學長,是北大的偶爾會給我講述關於這方面的情況(當然,本人不是北大)。他有個老鄉,就是二本院校的,考研時,考上了北大國發院金融專業,而且北大金融難度是大於工科類、環境類專業的。這就是典型的例子,只是小概率事件而已。
  • 三本院校學生考研有多難?
    因為在用人單位眼裡,二本以下就不是本科了,他們基本上把三本與民辦院校化為一類,都是招聘時排除在外的對象。在這種情況下,三本學生為了有一個好的就業崗位,不得不通過考研改掉三本的帽子。三本考研有多難?我想用以下2個觀點來進行分析。1.學習基礎相對較弱,先天優勢不足三本學生在高考錄取時,錄取分數線比二本、一本相差50-150分左右。
  • 二本生考研也敢「衝」清華北大?不少人「撿漏」,成功上岸
    作為中國最有名氣的兩雙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一直都是很多學子的夢想。小時候總在想,長大了是去北大上大學,還是去清華上大學呢?到後來才知道這個夢想真的是遙不可及,全國只有最頂尖的一小撮人考生才可以去這裡上學,大部分的學生還是上了普通的一本、二本和專科。
  • 作為一個二本學生,考研考中山大學有希望嗎?最關鍵的是什麼?
    作為一個二本學生,考研考中山大學有希望嗎?最關鍵的是什麼?談到普通二本學生考研985也並非高不可攀,關鍵在於專業的選擇。在兩廣人的眼中,除了北大清華,就是中山大學最得認可了。即便是西南地區,川渝一帶,中大的影響力也是很大的。在很多四川、重慶人眼裡,中山大學與中部的武漢大學各擅勝場,同為「大南方」的第一流名校。
  • 北大研究生感嘆:二本考研上北大,被北大土著瞧不起,滋味不好受
    北大是我國最知名的院校之一,甚至在全世界都是很有名氣,雖然有很多人想去北大讀書,但北大並不是想進就能進的,因及其低的錄取率讓北大這所大學愈發的神秘,無獨有偶,在某論壇卻出現了不為人知的一幕,一名北大研究生大倒苦水,看起來較為傷感。
  • 普通二本大學畢業的農村學生,有何出路?學姐:出路有3個!
    很多人都想考進名牌大學,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考進清華北大,甚至連一本的分數線都達不到,只能去一個普通二本大學讀書。有人可能認為,普通二本相對於重點大學來說,沒什麼前途。其實這樣的想法是不好的,能夠考上大學,就證明學習能力還是不錯的,不應該看低自己。
  • 考研真實案例|二本院校學生考研逆襲北大,她是怎麼做到的?
    @阿爾蒙德:從二本院校逆襲考上北大當我下定決心考北大的時候,我沒有告訴我的任何一位老師和同學。因為我知道如果我告訴他們,他們一定會勸我慎重決定,不要好高騖遠,畢竟那麼多人考研失敗了。當然可能也會有人覺得二本院校的學生想考北大那不是痴人說夢嗎?
  • 想要考上清華北大有多難?考進清華北大的又是哪些學生呢?
    想要考上清華北大有多難?考進清華北大的又是哪些學生呢?清華北大是國內頂尖的學府,是所有學生夢想的學習聖地,可是,進入清華北大又是多麼難,每年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基本都在690分左右,這時候就要求學生基本語文、數學、英語要達到140分往上,文綜或者是理綜要達到280左右,這樣的成績才有進入清華北大的機會,基本每科的分數都要達到接近快滿分的分數才可以,不然,任何一科出現低分數的情況,這時候上清華北大都不保險,那麼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又是哪些學生呢
  • 考進「清華北大」有多難?過來人:裸考進清北,難於上青天
    考進「清華北大」有多難?過來人:裸考進清北,難於上青天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牌面,自然實力毋庸置疑。作為我國處於金字塔尖的兩所大學,一直以來都是千萬學子最夢寐以求進入的高校。可是,多少年以來,清華北大仍然沒有大規模擴招,兩所學校總共加起來也就只招六、七千學生,在全國千萬高考生基數面前,這幾千人真的太少了,都不止千裡挑一。在過去的時候,如果有縣裡的孩子考入清華北大,必然是當地最大的新聞,可是,如今這幾年,縣級中學的學生越來越難考入清華,不禁讓人發出感嘆:考入清華與北大到底有多難?那麼,如果想要進入最高學府的話,需要什麼條件呢?
  • 北大土著瞧不起二本考研考到北大的學生,網友:哪來的優越感?
    北大土著瞧不起二本考研考到北大的學生,網友:哪來的優越感?學歷,正在成為新時代鎖死階層上升的象徵,很多沒有拿到211、985名校學歷的人,被很多精英階層掌握的大型企業拒之門外。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你要是大專畢業的學生,想去某個國企、網際網路大廠去上班,百分之九十九是沒有希望的,剩下的百分之一就是你通過努力考上名校本科或者研究生學歷。可即便是這樣,也會被很多人瞧不起,因為你第一學歷是專科。
  • 二本考研上北大,卻被北大土著瞧不起?「文憑第一論」引熱議!
    北大研究生在社交軟體上敘說出個人心聲,其感慨到被某一些北大內部土著輕蔑無視,而其中的原因就在於本科是二本院校,後期考研進入北大,可是即使第一學歷是本科,但僅僅只是普通院校的二本並沒有什麼稀奇的。可就因為如此,在北大遭受到非人的白眼與所謂的一些「潛規則」。
  • 考研初試成績上400分是一個什麼概念,能上北大清華嗎
    眾所周知考研滿分500分,而高考成績滿分750分,而對於參加過高考和考研的學生而言,高考成績不理想,沒有去北大清華,但是考研成績上400分,不論考研複試成績如何,這個分數可以去北大清華嗎?而考研英語成績上70分,至今還沒見過,考研英語成績上80分更是沒聽過。可見考研英語成績上80分的難度有多厲害。
  • 江蘇高考多難?清華保送生在江蘇只能上個普通本科?
    高考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個詞,也是很多人實現人生理想必經的一件事,但因為省份不同,所以大家考試的試卷大有不同,有的地方比較難,而有的地方比較簡單。而江蘇卷在全國所有試卷當中來說,是個比較有難度的題,但是也是因為這樣,很多的江蘇考生覺得江蘇的都是人才,甚至有人覺得在江蘇考個二本水平,能夠比得上其他省市清華北大錄取生的水平。
  • 考研:普通二本,也能輕鬆考上這幾所985大學,其中一所在上海!
    或許你聽說過,一些名牌大學有「第一學歷歧視」。在選擇學生時,他們非常注重考生的本科院校,很多教授寧願要分數低一些的211畢業生,也不想要非211的普通本科生。這麼多大學在意考生的第一學歷,不斷的增加來自本校學生的保研名額,普通本科的學生要考985學校的研究生真的只是痴心妄想嗎?
  • 考上普通二本院校,畢業後有出路嗎?做好這5點,不怕沒前途!
    這個吐槽雖然有點無奈,但也是真實的情況,二本分數線的考生越來越難選擇學校了,能夠選擇的學校要麼辦學實力不強,要麼所處地域不佳,要麼是專業沒有特色。於是有些考上了普通二本院校的學生,還沒有開學就開始擔心畢業後的出路問題了,反覆在思考「畢業後到底有沒有出路?出路在哪裡?」的問題。
  • 同樣是考進清華,高考和考研有什麼差距?過來人:完全不一樣!
    文/木木寶貝育兒記 如果說學生們最希望考上什麼樣的大學,相信多數考生心中都會浮現出「清華北大」,而在國民的心中「清華北大」已經是公認的最高學府,一旦考上這樣的學校,以後發展的機會也源源不斷,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 現在是大一,普通二本院校學生,應該怎麼準備考研?
    隨著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和學歷的貶值嚴重,考研似乎已經成為了本科畢業生們最好的出路之一,每年考研的人數也是屢創新高。其實,考研人數最多的是普通一本、二本院校的學生,重點大學的很多同學在畢業的時候就已經被保送,所以真正能夠走上考場的是那些較為普通的一本、二本考生。
  • 普通學生如何考上清華北大?如果你不夠聰明,那你就必須足夠努力
    考上清華北大有多難?我們以2018年清華的招生數據來分析,總共招生約3800人,其中有約300名國際生無需參加高考,直接申請就能進清華;還有一些五大競賽保送生和外語保送生,藝術和體育特招生,只要獲得過大獎就有保送資格,獲得過小獎也能降分錄取。
  • 普通的二本院校大學生,要不要考研?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
    一位二本的大學生曾問過我這麼一個問題:「普通的二本院校大學生,要不要考研?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可以說,二本大學生參加考研的人特別多,因為很多二本的大學生通過考研這條「綠色通道」,提高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 2018年高考:用數據來告訴你考二本有多難,還覺得高考容易嗎?
    2018年高考:用數據來告訴你考二本有多難,還覺得高考容易嗎?大家全都在說的是二本也有好出路,國家是設立二本自有其道理的的。可是,為什麼沒人肯承認呢?請注意,這裡說的錄取是指被普通高等學校錄取。那普通高等學校又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實施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機構有:全日制大學、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職業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所以這錄取率中很多是指被專科、職業學校、學院、三本、二本錄取的。來看看考上二本的難度。這裡面還缺一個重要的數據,就是各省人數。大家自己搜搜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