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怪像」:白事不請自到,紅事不請不到!規矩也是人情

2020-10-21 北京符籙文化院


在廣大農村地區,其實只是看上去比較落後,很多地方不管是從文化上,還是從待人處事的處理方式上看,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比如說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都必須要面對的兩件事情,一件是婚姻,一件是死亡,這兩個裡程碑是不管我們想不想都最終都要面對的事情。可能有人會說了,有的人就是一輩子都不結婚的呀,當然了這些社會上少數的例子,就不在我們今天所討論的範圍內了。

今天我們主要想給大家講的就是,在農村裡人們面對這兩件事情的態度和做法。在農村,人們把喜事也就是結婚這種事情叫做「紅事」,我們經常看到有人結婚的時候,家裡都是張燈結彩的,遠遠望去一片紅色;而要是家裡有人去世了的話,就叫做「白事」,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大家都會披麻戴孝的穿上黑色或者白色的衣服。


因此農村就流傳出了這樣一句俗語,叫做:「白事不請自到,紅事不請不到」,意思就是說,一個家庭要是辦白事的時候,一般情況不用邀請,鄰裡街坊的自己就會來了。如果是辦紅喜事,你要是不邀請人家的話,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出現「不請自來」這種現象的,這到底是揭示了人與人交往中的一個什麼道理呢?



首先我們都知道,你如果在一個地方住了很久的話,肯定是會跟周圍的鄰裡們相互熟絡地,久而久之就會演變成一種很親切的鄰裡關係。這種現象在城市中,可能已經沒有那麼明顯了,但是在農村還是非常的顯著的,因為民風淳樸,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沒有那麼多的花花腸子,誰家裡出了點什麼事情,或者是家裡買了什麼好東西都會跟鄰居一起分享,這樣才能體會到更多的快樂和親切。


同樣的,如果一戶人家裡有親人不幸去世了的話,那自然是不用自己說,鄰裡之間就能夠馬上發現,往往在身邊的人,都會對彼此的家庭成員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農村家庭的分布本來就是比較集中的,出了什麼事情稍微一傳,大家就趕過來幫忙了。而且如果家裡死了人,這本來就是一件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當事人的親人肯定不會刻意的去大肆宣揚,這都是靠著多年以來鄰裡間的默契觀察出來的。


而且辦白事也不是一個家庭就能夠張羅得起來的,肯定是需要大家一起相互幫襯著才行,畢竟大家之後還要一起生活很久,誰又能保證自己家裡永遠都不出意外呢?等到意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同樣別人也會對你伸出援助之手。


那麼為什麼有喜事的時候,就一定要主人請了才會來呢?這跟我們的一句老話說起來還是挺像的,那就是:「不要錦上添花,要雪中送炭」,別人家裡遇到事情的時候你去添一把力,這是雪中送炭,別人家裡有喜事的時候,你去湊個人數這就是錦上添花。為什麼一般人們家裡結婚都要送喜帖呢?這就是主人把自己家裡的喜訊公諸於眾的一種方法,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情,當然要大家一起分享,喜悅才會加倍。


一般情況下,主人肯定是優先邀請自己的遠房親戚,或者是親家家裡的客人,這個時候如果沒有被邀請的話,肯定就要識相的選擇不去,不然到時候登記分子錢的時候,你的名字不在宴請名單裡,那多尷尬呀是吧。

但是不管怎麼樣,就算是沒有被邀請到,也不要認為自己跟主人的關係就是不好的,畢竟結婚還是兩個家庭的事情,朋友只要在一邊默默地獻上祝福就好了,這樣既自己心裡舒服,鄰裡之間的關係也維繫的好,豈不是兩全其美的事情嗎?


從農村人的相處模式之間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人與人之間,其實都要維繫著一種非常舒服的關係,既不會太近,也不會太遠,在需要的時候我會伸出援手,在你高興的時候,我會送上最衷心的祝福,這不就是相處最好的模式嗎?


文章摘自道學平臺公眾號(id:edaojiao)

相關焦點

  • 農村人講究「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是為啥?看完懂了
    儘管紅白事同等重要,但是在農村卻有「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的說法,這是為啥呢? 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的意思是,如果對方家中辦喜酒,那麼人們在收到請帖以後才會去參加,如果沒有收到請帖的話
  • 有人說,農村「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這回事嗎?
    農村人「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好像專門說什麼人,是說娘舅吧?也不對,紅事(專指嫁女結婚)娘舅是要專門請,不請不會來。白事,到娘舅家報喪也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實際上這也是變相地「請」,按傳統規矩,是請娘舅來驗證去世老人是否善終。
  • 農村辦喜事規矩「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辦喜事規矩「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啥意思?有啥講究?關於辦喜事,在農村裡說法也比較多,時至今日在國內多數地區依然還保留著「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的老規矩,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其中都有啥講究呢?紅事不請不到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是說,在辦紅喜事的時候,如果主人家沒有邀請你去幫忙,就不用主動去幫忙。
  • 農村俗語「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是怎麼回事?有些講究
    對於農村來說,由於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所以一般誰家有了紅白大事,總是會有許多人上門,紅事的上門賀喜喝杯喜酒,白事的上門幫忙料理後事,鄉裡莊鄰總是非常純樸自然,過去還會表現得更加講究一點。那麼,為什麼農村俗語有這樣一種說法:「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喜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有什麼說法和講究
    農村地區有很多傳統習俗,尤其婚喪嫁娶方面的講究,禮數是非常重要的。有句俗語叫「喜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其大概意思是這樣,村裡辦喜事的人家,主人要上門邀請,親朋才會去參加,沒有收到邀請是不能參加的。
  • 專家不解:農村白事不請自來,紅事不請不去,這是為啥?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對於農村地區的人們,紅白喜事都相當注重形式,所有的家庭都把「嫁娶」和「喪葬」當成是自己家最重要的事情。小編還記得,在小的時候,家裡不管是紅事也好,白事也罷,都相當注重規矩,從剛剛出生的孩子,到已經長大,甚至年老的人,都必須掌握紅白喜事的禮儀。
  • 農村人為啥「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啥講究嗎?
    ,畢竟你不知道誰能來參加宴席,現實生活當中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很多人你想像不到他來了,很多人你以為他一定了,可他恰恰裝作了不知道。農村人為啥「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啥講究嗎?在農村卻是有這樣一個說法,如果孩子結婚,閨女出嫁或者是家裡生孩子滿月酒,如果擺宴席一般都是會電話通知對方,而如果是老人去世,或者是三年拜祭,那麼一般都是不通知人的,這在過去一直都是一個傳統,至於為什麼出現這樣一個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 農村有個規矩,紅事少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很多人不解原因
    文/濤聲依舊農村有個規矩,紅事少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很多人不解原因?上面所說的這些規矩對於農村人來說十分重要,但是在一些人看來卻非常的令人不理解,比如說東西就有這樣一條規矩,如果農村發生紅事的話,那麼基本上很少有人來幫忙,如果發生白事的話,無論多遠都會來幫忙,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紅事叫,白事到」農村這些「不成文」的規定,你了解多少?
    但是,在農村有些規矩禮法雖然沒有人規定必須遵守,但是這些禮法已經深入農村人的骨髓成了一個又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所謂「紅事叫」,在農村,家裡的男孩娶妻需要男方在家裡大擺筵席款待賓客,而農村人家大多數是在家裡擺席,因此就需要提前做很多準備工作。如果人家叫你去幫忙,說明在人家的心裡你是他們家親近的人,雖然婚禮當天你會幫著忙裡忙外,但是婚禮結束以後,主人家會單獨宴請婚禮幫忙的人。
  • 農村新怪象:紅事不請不去,白事再忙也要幫忙,啥原因?答案來了
    文/豬友巴巴農村趣事:紅事不請不去,白事再忙也要幫忙,什麼原因?不管,在近些年來,隨著農村「空心化」的發展,留守在家是少了,這些傳統的儀式也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其中,顯而易見的是,農村辦白事或紅事,越發的冷清了,過去忙前忙後,人來人往的現象,很難見到了!不過,卻也有另外,比如說近年農村頻出這件怪事,紅事不請不去,白事再忙也要返鄉幫忙,這究竟是為何呢?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 「白事到、紅事叫」,已經成為農村常見現象,這是為啥?
    因為農村的傳統氛圍比較濃厚,因此在對於一些事情的總結上非常流行,也是從中流出了很多俗語,這些話多數都比較有趣,關於農耕和養殖的方面能夠給人帶去不少啟發,但是和生活有關的俗語,則是會指引農民朋友們做出最好的選擇,而在農村兩件大事中的總結,也是存在著不少俗語,來幫助在這件事情中獲得最好的做法。
  • 農村老話:「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說的有道理嗎?
    很多人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農村是個典型的熟人社會,在這裡人情世故顯得特別重要,會來事、懂規矩的人就很受村裡人的歡迎。人緣好了,自己家有什麼紅白喜事大家也都願意幫忙,否則別人就等著看你的笑話。農村有句老話叫「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你覺得說的有道理嗎?
  • 農村有一個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原因在這裡!
    在農村有一個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要回去,其實是這和農村的習俗有著很大的關係,農村有句俗話叫「紅事叫,白事到",意思是說,如果家裡面有什麼喜事,比如娶兒媳婦嫁閨女,孩子百日宴等,像這樣的喜事都要下請帖,或者是登門告訴一聲,以表示禮節,現在有電話方便了,打電話告訴一聲也是可以的
  • 農村的人數量驟減,白事以後還會有人幫忙嗎?讀完之後你就明白了
    大部分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不過最近這兩年,隨著農村生活越來越好,經濟發展的也非常快,所以也吸引了很多年輕人留在自己的村子裡生活。大家都知道在農村地區,紅事與白事是特別重要的事情,所以在農村地區也有一個習俗就是"紅事不請不到場,白事不請自到",從這句老話種,我們也可以看出來農村人是十分的重情重義並且村裡人是一個團結的大集體,一家有事,全村都會來幫忙。
  • 農村隨禮「兩極分化」,紅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為啥區別對待?
    人情這個詞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我特地查了下,所謂的人情指的是人的感情表現。如今再提到隨禮,農民頗有點隨得不開心的意味,這倒不是因為農民掙到錢了,反而變得小氣了,而是因為農村現在隨禮已經泛濫了,隨便的一戶農民,可能每個月都要隨禮,有時候家裡添置件小物件都算來算去不捨得,但隨禮的時候還必須「通情達理」,給的恰到好處,這讓農民頗為頭疼。
  • 在農村,紅事不叫不幫,但只要村裡有白事,不用叫卻有人來,為何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紅事不叫不幫,但只要村裡有白事,不用叫卻有人來,為何】近些年,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收入大幅度提升,生活方式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也發生了很大轉變,在網上購物的人普遍增多。
  • 農村怪象:紅事要叫,白事多遠都得回去弔唁,為啥?
    農村怪象:紅事要叫,白事多遠都得回去弔唁,為啥?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對於人類來說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光陰真的是轉瞬即逝。小時候我奶奶告訴我「紅事要叫,白事要到」。
  • 在農村,紅白喜事都是大事,白事不用叫,別人都會來幫忙,為啥?
    農村是個沒有陌生人的地方,在這裡生活的孩子都是長輩看著從小長大的,彼此之間有忙就忙,沒忙平時大家就會聚在村口巷尾的嘮家常,說八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農村還是個人情味特別濃厚的地方,特別是在農村,遇到喜事和喪事這種儀式感很強的大事時,鄉裡鄉親更是第一時間前來幫忙。
  • 農村有一個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這是為什麼?
    農村有一個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這是為什麼?也許很多人都發現了,農村有一個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會回去,這是為什麼?其實,農村廣泛還有一個說法就是,「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麼說的話,大家也許就能理解了。
  • 農村有老人去世,家裡白天夜裡敲鼓打鑼折騰幾天,這樣算不算擾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心比心,像題主這種說法是很犯忌諱的,就算是「嚴重擾民」吧也只能自己在心裡嘀咕,不能對外人說的,因為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也會「擾民」,不擾民說明在村裡人緣不好,就不能入土為安,你說了別人會說你不會做人,死者為大,農村人厚道,沒有誰願意和死人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