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刊文:「四大名著」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拿出來炒作一番

2020-12-18 澎湃新聞

現代快報10月23日消息,幾天前,中國青年報似乎變身一座擂臺。

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在該報發文稱:四大名著不適合孩子閱讀,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學生高澤林隨即給該報寫下長文加以反駁。

自打有四大名著始,這類爭論就沒停過,但當埋身高考複習資料中的青年人也從課桌上抬起頭來「說不」的時候,一切都不一樣了。

【圍觀

四大名著就在那裡,我們該如何面對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自從有了四大名著,幾百年來,各種爭議就沒停過。

「四大名著」如同一個月潮,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拿出來炒作一番。北大考試研究院秦春華院長指「四大名著」不適合孩子閱讀,其實不是新觀點,很多新派人士已經自作主張過好多回為孩子查禁這四本書了——《收穫》雜誌編輯部主任葉開撰文直抒胸臆。

不過,秦春華教授並沒有如那些老學究那樣,以面目可憎的文章霸道地喝問正在讀四大名著的孩子們。相反,他的視角帶有幾分柔軟。

秦春華這樣敘述他的觀點由來——暑假帶女兒去旅行。一路上,女兒纏著我不停地講故事。肚子裡的存貨早就被她掏空了,不得已開始講三國。翻來揀去,竟然發現三國裡能夠適合小姑娘聽的故事實在不多。絞盡腦汁勉強搜颳了一個「蔣幹中計」,女兒倒是聽得津津有味。等她睡著之後,妻子很認真地對我說:「以後你別再給孩子講蔣幹中計這類故事了,情節太複雜,再說這種騙來騙去的故事孩子聽多了不好。」一語驚醒夢中人。仔細想想還真是這麼回事,計謀計謀,說白了不就是騙人嗎?對於6歲的孩子來說,是不應該過早接觸這些內容。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潘知常也向現代快報記者表示,「四大名著的原版書確實不適合孩子閱讀,裡面的視角都是成人化的,並不適合年齡小的孩子看。」

「第一他理解不了,第二一些故事的細節描述確實有勾心鬥角的傾向,不適合孩子接受。要是正兒八經看的話,最好還是等到上高中之後,那時候孩子有了一些判斷力和是非觀,這樣能更好地消化名著裡面的內容。」

不過,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知名寓言文學作家石飛看來,這都不是事兒。

他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採訪時,直言不諱地反對「孩子不適合看」的論調。

他認為,四大名著中,肯定有一些所謂的糟粕,這是其歷史局限造成的,但瑕不掩瑜。

石飛編著出版了多部書籍,他善於引用和改寫四大名著中的經典故事(比如「曹操殺楊修」),形成淺顯的寓言文字,向孩子們呈現。他認為這種嘗試贏得了孩子們的歡迎,「書賣出去了很多」就是例證。

如果認為講述欺詐的故事不適合給孩子看,那也可以把道理和孩子們講清楚,沒必要太擔心。

南京圖書館國學研究所主任徐藝農則建議家長有選擇地引導孩子看四大名著。

「閱讀會經歷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對於孩子,我們可以引導他們先進行一些片段性閱讀,讓孩子閱讀一些故事性強的內容,從中汲取好的善良的一面。四大名著中也的確有不少反面的東西,讓孩子儘早了解真實的人生也不一定就是壞事,反而讓孩子獲得了認識世界的機會。」徐藝農說。

這種觀點頗受一些既希望孩子多讀名著又不希望孩子「中毒」的學生家長們的支持。

葉開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採訪時強調,孩子完全可以讀四大名著,沒什麼不可讀的。與其指責「四大名著」不適合,不如請一些真正的專業人士,向孩子們推薦真正適合他們看的書。

【對話】

「少不讀水滸」只是一種片面說法

青少年該把興趣轉移到紙質書上

一名正在緊張備戰高考的學子為何如此厚愛四大名著?如何看待「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等古訓?當下的青少年閱讀出現了什麼問題?該如何解決?

圍繞這些問題,現代快報記者與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1)班學生高澤林進行了一場對話。

柒周刊:四大名著早已經歷了時間檢驗,而除了經典本身的光環之外,你覺得四大名著主要靠什麼打動了一代代讀者?

高澤林:四大名著主要靠內容的豐富性、情節的生動性,人物形象的豐滿、語言的魅力打動了一代代讀者。

柒周刊:對「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你是怎麼理解的?現實中,大家經常說起,似乎極少有人遵守這個「古訓」。

高澤林:對「少不讀水滸」,我的理解是:水滸中有血腥暴力的成分,有可能給青少年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使青少年情緒衝動、意氣用事,做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產生用暴力、武力解決問題的一種傾向。

「老不讀三國」指的是三國中有權謀、算計、心機等這樣一些內容,這些內容會讓一個老年人老謀深算,思慮過重,從而產生一些對社會有害的思想,做出損人利己的事情。

這個「古訓」我覺得只是一種說法,像這樣的「古訓」還有不少,看似有道理實則片面。並不因為有這個「古訓」就能否定一本書,也不妨礙它成為經典,更不會因為有這樣的說法,一本書就成為禁書。所以極少有人遵守。

柒周刊:近來不斷有學者提出四大名著應刷新「成員」,甚至提出《金瓶梅》應該擠進四大名著,你是否贊同?如果你來評選,四大名著該是哪些?

高澤林:對於刷新「四大名著」,我認為「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就該是「四大名著」。我覺得它們是最經典的,藝術成就、文學水平和地位也是最高的,還是保持現狀為好。像《金瓶梅》雖然有其特色,但是和現有的「四大名著」相比,還是缺少一些比較普遍性的價值。

柒周刊:四大名著你都讀過,有的還不止一遍,那麼,你讀得最多的是哪一部?為什麼會特別青睞?它的最大營養是什麼?

高澤林:我讀得最多的是《西遊記》,我覺得《西遊記》是四大名著中最有趣、最好讀的一部書,情節最生動、形象最立體。我尤其喜歡孫悟空。《西遊記》最大的營養我覺得是一種對過程的求索,就是在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這樣的一個取經歷程當中,重要的是過程,它的一些情節可能會有一些重複,但是就像真實的人生一樣,就是一個循環往復、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不斷前行的一個歷程。所以說我覺得這是它帶給我的人生的最大啟示。

柒周刊:你覺得當下青少年閱讀有何局限性?有沒有迫切需要解決或者改善的問題?

高澤林:我覺得局限性主要是閱讀的數量較少和時間較短,而且深度不夠。需要解決和改善的問題就是如何將青少年的興趣轉移到閱讀紙質書上,讓他們能夠靜下來、沉心靜氣地去進行深層次的完整的閱讀。

柒周刊:可否簡單說一說你的閱讀和你的寫作的關係。一直以來中青報都是一個非常耀眼的平臺,你在該報發表文章有沒有在同學中引起轟動?你在寫作上的目標是什麼?

高澤林:閱讀和寫作的關係就是首先有閱讀的積累,然後在閱讀達到一定量的積累上產生自己的思考,有所思考後,就自然而然有一種想法,要把自己的思考形成文字表述出來。有「閱讀」才有內容可寫,才會恰當使用語言、才會表達。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文章在我的同學中引起一些轟動,但是,因為大家有許多自己的事情要做,所以也沒有說引起太大轟動。我在寫作上的目標是追求邏輯的嚴謹性和思維的深刻性。

【調查】

小學生多數讀過四大名著,《西遊記》最受歡迎

近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南京長江路小學,在六(3)班發放「四大名著閱讀調查」問卷。問卷調查回收份數44份,其中男生20份,女生24份。閱讀過四大名著原版的人數為17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7人。閱讀過四大名著少兒版的人數為30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6人。其中有些學生既讀過原版,也讀過少兒版。

問卷第一個問題是:四大名著你看過幾本?學生們少的看過三本,多的不僅少兒版的四本全看過,還看過原版。

女生陳思延說,家人給她買了少兒版的四大名著,看過之後她又到書櫥裡拿了爸爸媽媽收藏的原版。「這些書裡的人物形象特別生動,我很喜歡看。」

針對「最喜歡四大名著中的哪一本,最不喜歡哪一本」的問題,調查中發現,男女生都喜歡《西遊記》。男生楊一品說,《西遊記》十分刺激,所以喜歡。

男生陶爍然認為孫悟空很酷。男生張育寧表示,《西遊記》裡有幻想,是神話,所以喜歡看。女生們也很喜歡《西遊記》。女生孫昀說,《西遊記》中機靈的孫悟空、呆頭呆腦的豬八戒等給故事增加了很多生趣 。女生朱宏博說,《西遊記》裡的孫悟空的特色是猴性,十分有趣。

也有不少學生喜歡《三國演義》,女生戴彤芸說,最喜歡看《三國演義》,其中的人物大多都「很聯盟」,在書中可以學到更多道理、方法。

在四大名著中,學生們讀得比較少的是《紅樓夢》,男生普遍表示不喜歡看《紅樓夢》。男生陶爍然不喜歡《紅樓夢》的理由是,裡面的人物都不酷。男生史克嘉表示最不喜歡看《紅樓夢》,因為其中人物太過女性化。讀過《紅樓夢》的部分女生比較喜歡這本書,認為裡面的詩詞寫得很好。

女生凌江月表示最不喜歡《水滸傳》,特別是「黑旋風」,脾氣不好,很粗。而一些男生比較喜歡,男生史克嘉說最喜歡《水滸傳》,因為其中的好漢個性鮮明,故事情節引人入勝。

對於「四大名著適不適合中小學生看」的問題,不少學生表示適合小學生看,也有的表示,《紅樓夢》不適合小學生看,但適合中學生看。

四大名著賣得不錯,各個年齡段的版本都有

現代快報記者來到位於中山東路的南京新華書店教育書店。二樓少兒讀物的「招牌」就是四大名著的注音配圖版。翻開內頁,這套配圖版本的四大名著裡,幾乎所有的故事都配著俏皮的插圖。原版書中的章節被改編成一個個400字左右的小故事,都是白話文,語言簡潔洗鍊,對話較多。

「這是適合一二年級孩子閱讀的版本,裡面很多內容都已經刪減了。比如《紅樓夢》,裡面情情愛愛的東西淡化了很多。留一個情節和故事給孩子們看看,先啟蒙下。」南京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教育書店銷售主管蔣來寶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四大名著每年的銷量都很好,是必備的熱門售賣書類之一。」

在書店的現場,現代快報記者看到,中國四大名著有好幾個版本,「有注音的,非注音的,非注音的又包括刪減版的和非刪減版的,都是為了適應各個年齡段的讀者。」一位新華書店的工作人員透露。

「我們家到現在還沒讓她接觸《紅樓夢》,主要還是考慮到這個故事的主線關涉愛情,孩子現在接觸太早了。」王女士是一名中學語文老師,女兒現在上三年級。平時對於女兒看書的種類,王女士一直保持開明的態度。「現在看的名著都是注音版本的,裡面的故事我們家長也看過了,問題不大。」

女兒曾經問過王女士林衝為什麼會殺人,「當時我也覺得比較難回答,不過後來跟她也說了,是那個時代的問題,她也能接受。」王女士表示,在女兒跟她討論名著中人物鬥爭或殺人問題的時候,她會適當引導孩子往正面的方向看。「關於人物勾心鬥角的這些情節,我們會略過去,或者給她解釋原因。」王女士說。

長江路小學六(3)班語文老師趙昌竹說,其實在小學課本裡,有四大名著裡的故事收入,如《林衝棒打洪教頭》《武松打虎》。而學生們的課外閱讀書中,也有推薦《西遊記》,《西遊記》本身是神話,孩子們非常喜歡。

趙昌竹建議,小學生可以從少兒版讀起,長大些再看原版。而《紅樓夢》的內容對小學生來說相對難理解 ,可以到中學再讀。

「小孩子閱讀上涉獵廣一點,對以後的學習和成長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中高年級的語文課本中就有一些課文來自四大名著,看一點對後面的學習肯定有幫助。」遊府西街小學語文老師幹露表示,「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家長也要參與,共同學習,以免孩子在理解上會和原著產生出入,可以配合對歷史人物的評價等來對孩子加以引導,適當節選閱讀內容,無需讓孩子囫圇吞棗地全盤閱讀。」

(原題為《四大名著:惹不完的爭議》)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四大名著》回味無窮
    四大名著在今天是家喻戶曉,這句話不假,但是不全面。應該說是四大名著的影視作品更為人所知。但是喜歡看原著的人比起作品改編的影視劇還是要相差甚遠。文化界一直呼籲看原著小說,曾經有人請教一位學者,是否可以用影視代替原著?得到的答案是根本不可能。
  • 中國古代四大名著是誰評選的? 四大名著是怎樣評選出來的?
    中國古代四大名著是誰評選的? 四大名著是怎樣評選出來的?時間:2016-10-12 11:03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古代四大名著是誰評選的? 四大名著是怎樣評選出來的?
  • 一段戲說讀懂四大名著
    一段戲說,讀懂了四大名著,看透了人生百味。《戲說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各取一端,各有特色,各逞風採。 西遊:俺們天上有人,紅樓:俺們朝廷有人,水滸:俺們道上有人,三國:俺們有的是人。 紅樓:賈不賈,白玉為堂金做馬,西遊:耍不耍,唐僧騎著大白馬,三國:打不打,五虎關張趙黃馬,水滸:傻不傻,好漢枉做朝庭馬。
  • 為什麼央視的四大名著,總被人拿出來翻拍
    四大央視版本是中國影視發展史上的經典版本和經典之作!成為一代又一代人記憶中不可磨滅的精神糧食與經典版本。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商品意識的增強,一些商業製片人和影視導演描準商機,總是把這四大名著經典版本拿出來翻拍!筆者認為,從商業意識和商業運行模式來看,這種行為極有經濟效益可圖!
  • 四大名著重複出版令人震驚
    包括四大古典名著在內的古籍,在紙張浪費方面所做的貢獻「功不可沒」。四大名著每部高達200個左右的版本,簡直令人不可思議。名著在流傳過程中,可能會有增補遺漏、旁白注釋,出現數種版本是可以理解的。為了便於人們學習和研讀,有關部門和學者也花費了大量精力,推出了公認的最為權威的版本,比如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上下兩冊的《紅樓夢》,以庚辰本為底本,就是市面上公認的最好版本。
  • 《火影》永不消停,每隔一段時間就火一把,萌新入坑需謹慎
    而比火影完結還早的《死神》,卻早已沒了熱度,一提到死神,很少有人關注這個話題。似乎每隔一段時間,火影已經成為定局的劇情還會衍生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最近突然冒出了一個佐助騙婚的消息。因為很多人覺得佐助心裡是愛著鳴人的,他之所以和小櫻在一起,只是為了《博人傳》的延續。
  • 四大名著並不是四大名著,而是六大名著,被淘汰的兩本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四大名著有《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以及《紅樓夢》,現在我們一再的被翻拍,可見他們非常的受歡迎,但是在建國以前我們有六大名著知道他們為什麼後來變成了四大名著嗎?所以現在大多數人了解這四本書籍都是通過拍出來的影視劇,就算是現在穿越劇泛濫的年代,這四本書還是不斷有人翻拍。
  • 「四大名著」的前身,其實是「六大名著」,被砍掉的兩部書是啥?
    「四大名著」的前身,其實是「六大名著」,被砍掉的兩部書是啥?四大名著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了,因為在我們心中這是眾所周知的文化常識。雖然這四部古典小說給人年代很久遠的感覺,但是其實他們真正成書的年代,並沒有很古老。
  • 《紅樓夢》有230個版本 四大名著重複出版驚人
    包括四大古典名著在內的古籍四大名著每部高達200個左右的版本,簡直令人不可思議。名著在流傳過程中,可能會有增補遺漏、旁白注釋,出現數種版本是可以理解的。為了便於人們學習和研讀,有關部門和學者也花費了大量精力,推出了公認的最為權威的版本,比如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上下兩冊的《紅樓夢》,以庚辰本為底本,就是市面上公認的最好版本。有了這個版本,還需要再出版數量繁多、打著各種版本旗號的《紅樓夢》嗎?
  • 《金瓶梅》為何不在「四大名著」之列?
    甚至有人認為,《紅樓夢》的寫作,曾受過《金瓶梅》的影響。從時間上看,從題材上看,這種可能都是存在的。中國的傳統小說,只注重王侯將相,不注重家庭生活、人情世故。《金梅梅》是開風氣之先的第一書,但仍舊「穿靴戴帽」,把市井人家的家庭生活,裝在武松殺嫂的故事框架之內。
  • B站上架《四大名著》引發熱議,原來名著還有這樣的一面?
    對於很多人來說,「四大名著」系列都是我們的童年回憶,從小就被爸爸媽媽教導要多看名著。看著看著,就愛上了......電視劇版的《三國演義》可能是四大名著裡最長的,一共有84集。當然,現在重看又是一番不同的風味了。
  • 四大奇書、四大名著、六大名著這三位老弟到底是啥關係?
    其實不知道六大名著並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因為六大名著這個概念被四大名著壓的太狠了。所以也就小眾到很多人都不知道。咱們呢先講講四大奇書。怎麼又冒出個四大奇書來,誒,這四大奇書可算得上是四大名著的爺爺輩兒了。這四大奇書按時間先後來分別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
  • 淺說四大名著何以是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這個概念,指的是什麼呢,是中國古典長篇小說最具代表性的四部作品,分別是《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它脫胎於馮夢龍四大奇書的說法,四大奇書是把《紅樓夢》更換為《金瓶梅》,四大奇書都是明代作品,待清代《紅樓夢》問世後,有人覺得《金瓶梅》淫穢描寫過多,就用《紅樓夢》替換,形成了今天四大名著的概念。開頭就說了,四大名著全稱應該是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它的甄選範圍就是在古典長篇小說領域。
  • 「七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為何有3本被刪掉?
    我們先說為何會有「四大名著」,「七大名著」這種說法。事實上早就有人透露這個問題了,不管是七大名著,還是四大名著。這些書都是最近一些年甄選出來的,具體到新中國成立之後,也就是說四大名著和七大名著是在1949年以後的叫法。之前的時候,是沒有這個說法的。
  • 昔日網絡小說「四大名著」,本本都是經典,如今還有多少人看過?
    最近龍龍看到網上有很多作者都在說網絡小說「四大名著」這個事情,今天龍龍也來湊個熱鬧吧。不過龍龍這次並不是和大家分享我心中的的網絡小說「四大名著」是什麼,而是跟大家介紹一下很久之前大家評選出來的網絡小說「四大名著」。
  • 建議大家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做一次
    太久沒有搗騰自己的頭髮了長髮及腰枯枯躁躁實在忍受不了由於頭髮過長的緣故 經常還會有斷髮的困擾 感謝我葉凡歐巴百忙之中抽空給我安排上了做完護理的頭髮又柔又順 簡直不要太好看突然覺得頭髮護理真的很重要 建議大家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做一次 保護好自己的發質 也會給自己加分不少噢擼個美美的妝 配上溫柔的S卷 一起做個精緻的小女人吧
  • 四大名著偉大歷史,如何讓寶寶從小閱讀四大名著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是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這四部巨著。四大名著是漢語文學史中不可多得的經典作品,是中國乃至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文化遺產。細緻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其中的故事、場景、人物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可謂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
  • 四大名著本來是六大名著?除了四大名著外的那兩本名著是哪兩本?
    眾所周知,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名揚海外,在國內也是人人皆知,四大名著分別是《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四大名著是我國古典長篇小說的典範,也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其實本來我國古代有六大名著,但是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文學社響應國家提出的提高人民群眾文化水平的號召,率先出版了六大名著裡的四本,也就是現在的四大名著,收到非常好的社會反響。其他的出版社也跟風紛紛推出這四本名著,久而久之,人們就開始把這四本名著叫四大名著了。其實本來是六大名著,有人問,還有兩大名著是哪兩本?
  • 彩繪「四大名著」圖書上市:畫出來才知道我們的四大名著有多絕
    日前,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了解到,「彩繪四大名著」系列圖書上市,為何要用「插畫+文字」的形式呈現名著?淺顯易懂的文字是否有助於引導讀者的閱讀興趣?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採訪了「彩繪四大名著」系列圖書編輯以及《群雄逐鹿:彩繪三國演義》的文字作者,試圖挖掘這套「彩繪四大名著」背後的故事。
  • 四大名著淺析
    四大名著大家都不陌生,曾有一段時間,我國宣揚的是六大名著,解放初期刪去了兩本《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才變成了現在的四大名著。現在我國雖然讀書的人不多。但談論起來還是提到四大名著的人較多。多數人有這樣的理解和看法:《西遊記》以西天取經為主線,人妖混雜,是非難辨。表現出孫悟空是正義的象徵,但主題卻反應出的是老孫徇情枉法。《三國演義》反應的是國人內鬥,濫用孫子兵法,傳承的腐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