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短暫,離別太多,滿目山河空念遠,何時懂得「憐取眼前人」?

2020-12-11 扁擔圈讀書

人的生命有多短暫呢?如古人文中所云「人生如夢」,故而無數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然而短暫的人生中,我們還要不停的經歷各種分別,或許是生離,亦可能是死別。既然如此,我們應該趁著這短暫的生命做些什麼呢?昔日羅隱《自遣》裡說:「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何不是勸人珍惜當下?《古詩十九首》裡有:「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人生苦短,自然是要及時行樂。但最重要的是,當我們面臨無數次分別的時候,是否想過要珍惜身邊的每個人呢?

北宋晏殊少年成才,性情也頗為爽快,喜歡瀟灑的詩酒生活,但亦是對人生保持著自己的理性態度,所以時常思考生命的長短,或是人生之中的聚散離合。在不停的分別與送別之中,也懂得了世間無常,人與人終歸是要離別的,而人生短暫,每天汲汲營營也是無趣至極,故而要及時行樂,珍惜時光,更是要珍惜出現在我們身邊的親人與朋友。由此為感想與基礎,晏殊一首《浣溪沙》橫空出世,留給後世一首關於人生與別離的經典名篇。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片刻的時光,有限的生命,平常的離別也總讓人極度悲傷,所以啊,那些尋常的酒筵歌席就不要因為太過頻繁而推辭了,畢竟要趁此機會及時行樂。

登高的時候,放眼望去,山河遼闊,人就顯得格外渺小,故而會突然思念起遠別的親友們,只是哪怕是獨處家中,看見在風雨的吹打中落下的繁花,也更讓人感受春光易逝。所以啊,不如趁著在酒桌上的這些機會,好好珍惜眼前的人。

上闕詞人開篇感嘆人生短暫,不過片刻的時光,而在這短暫的生命中又有無數次的離別,因為離別次數多了,故而是「等閒」,但也因為「等閒」,才更容易讓人悲傷。不過就因為人生短暫,於是晏殊接著寫「酒筵歌席莫辭頻」,縱然酒席太過頻繁,也莫去拒絕參加,畢竟對酒當歌,著實是一件令人舒暢的事情,趁此機會及時享樂,才不枉大好時光。

下闕裡,詞人開始抒情,如何抒情,自然是借景了。先是登高望遠,感慨山河遼闊,突然對遠方的親友產生了深深地思念,或許是天地太大,難免感到人之渺小,但縱然不去登高,獨坐家中亦會在落花之中產生傷春之感,時空遼闊,有些事情失去了就不會再回來了。這顯然是詞人空想的景象,但其中亦是他無限的惆悵。

之後一個「不如」轉折,與其煩惱那些虛無縹緲的事情,不如好好珍惜眼前人、眼前事,「不如憐取眼前人」與上闕最後一句「酒筵歌席莫辭頻」相呼應,「莫辭頻」是因為要「憐取眼前人」,再次強調要及時行樂,不要沉溺在痛苦的思緒裡,亦不要因為歌舞享樂而沉迷,這才符合晏殊一貫的生活態度,雖享樂卻永遠保持理智。

該詞取景宏大,雖依舊是婉約之詞,但意境深厚,在晏殊詞中別具一格。比起這浩瀚宇宙、廣闊江山,人實在是渺小,比起這無止境的時光,人的生命所存在的時光著實短暫,比起永遠的相伴相守,我們要經歷的離別也太多。「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艱難,亦是充滿愁苦,我們能做的只是在這有限的時光裡做些令自己開心的事情,好好珍惜身邊的人與身邊的事情。

誰還沒有經歷過離別呢?我們外出求學、外出工作,離開父母給予的守護,這是離別;我們從學校畢業,與那些朝夕相處的朋友們告別,這亦是離別;我們日漸成長,身邊的老人慢慢離去,這依然是離別……這麼些千千萬萬的離別與無數次的相遇構成了我們短暫的人生,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去阻止這樣的分別與時光的消逝,於是只能在抓得住的時光裡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和父母相處的過程中,珍惜每一次的陪伴時光;在未曾離開校園的日子裡,珍惜每一次與好友暢聊未來的時光;在身邊的親友還在世時,多做些令他們愉快地事情。

這個世界本就沒有後悔藥,而短暫的人生也無法允許我們重來,所以為我們能做的只有珍惜,因為珍惜,方才不悔,因為珍惜,才不枉來這世間一遭。人生在世,把握當前、享受生活,超脫愁苦,方才是應有的生活態度,不必陷於愁苦之中,亦不用在無止境的奢靡之中失去自我。當我們學會憐取眼前人之時,或許你就讀懂了晏殊這首詞,讀懂了我們聚散離合的短暫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後來的我們》:滿目山河空念遠 不如憐取眼前人
    前言:我是個俗氣至頂的人,見山是山,見海是海,見花便是花,唯獨見了你,雲海開始翻湧,江潮開始澎湃,昆蟲的小觸鬚撓著全世界的癢,你無需開口,我和天地萬物便通通奔向你。我最大的遺憾 是你我們每個人都曾在年少時光熾熱、膽怯又熱戀的愛過一個人。
  • 葉嘉瑩講《浣溪沙》: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
    等閒離別易銷魂。 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 落花風雨更傷春。 不如憐取眼前人。 「一向年光有限身」,「一向」在詞曲裡有兩個意思,有時是長久的意思,有時是短暫的意思。這裡是短暫的意思,每一年美好的春光是很短暫的,生命也是短暫的。 「等閒離別易銷魂」,本來生命就無常,年光不停留,生命也不停留,而在這短暫的人生中,還有種種聚散離別的遭遇和悲哀。
  • 落花滿身,年華向晚,滿目空山遠,憐取眼前人
    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那年的青梅已成往事,眼前時光依舊如流,在過盡春風秋月,看過人間冷暖後,才恍然明白:不如憐取眼前人。這句詞裡,同時包含著一種感傷和無奈,又暗示著人們應該珍惜眼前的一切。昨日不可追,明日不可待,人生唯一能夠把握的,只有當下,唯一能夠憐惜的,只有眼前的人。幸福,從來只在眼前,雖不能做到笑看風雲,卻可以在一壺清茶裡,品嘗人生的清歡。
  • 「大海星辰皆不得,夢想遠方不可及」,皆是「滿目山河空念遠」!
    「滿目山河空念遠」!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夢想遠方不可及」與這句「滿目山河空念遠」,在情感上頗有共鳴吧。滿目山河空念遠縱觀這首詞,上闕和下闕的前兩句都是在寫人生的不如意之事,光陰易逝,人生苦短,聚少離多,思而不見,落花傷春,然而,如此「珠圓玉潤」之人,怎能為此沉淪
  • 每天一首古詩詞|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他的情感是理性的,帶著生命的哲思與自我的觀照,即便悲哀也是收著的,深藏在平淡的字句中。就如這首《浣溪沙》一般,有悲苦,但從不沉溺。詞人說,春光是如此地短暫,人生也是如此的短暫,生離與死別是那樣輕易地就來到。想到這些如何不令人惆悵感傷,黯然銷魂呢?可是詞人緊接著筆鋒便一轉,「酒筵歌席莫辭頻」。
  • 網易雲唯美古風熱評: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
    多年後,第二次他回答;「長安遠,因為抬頭可見太陽,卻不見長安。」舉目見日,不見長安,亦不見你。六、我認為最深沉的愛,莫過於你離開以後,我活成了你的樣子。 ——網易雲《青原櫻》熱評七、你不過一青樓名妓,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人嘗。以爾青樓素女身,怎配紅袍狀元郎,好一個半點朱唇萬人嘗,怎配我這狀元郎。
  • 不如憐取眼前人,宴殊所主張的活在當下。
    什麼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喜歡附庸風雅的乾隆皇帝,連霸佔女人的時候還不忘拽文。不過,畢竟不是真實歷史,這個帳應該屬於瓊瑤阿姨。全詞如下: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00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 不如憐取眼前人。身穿囚服的男人跪在地上,身後的劊子手已經舉起了長刀。那男人低著頭,雙目失神,口中默默地念著這首詩。陳珂近日來也十分苦惱,姜玉妙曾是他的心上人,白月光,見她落難,心中未免不忍。如今姜玉婉說起此事,簡直正中下懷。「婉兒,我有一計,就是可能會讓你受些委屈。」「爺,只要能救出姐姐,我受點委屈又有何妨?」姜玉婉只覺得自己真真是嫁對了人,姐姐遭難,夫君竟願意伸出援手。
  • 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珍惜眼前人!
    好好珍惜眼前人學會珍惜眼前人吧,因為這一輩子太短了!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珍惜眼前人。散了的人就不要找了,你現在應該做的就是好好珍惜眼前人!在這個朔大的世界,誰遇到誰都不容易,人生沒有彩排,很多事並沒有第二次,請珍惜眼前人珍惜一直陪著你的人。好好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不要把你最疼愛的人弄丟了!
  • 晏殊告訴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片刻的時光啊,有限的生命。沒有人可以長生不老,在我們這短暫、有限的一生中,會面臨無數次或尋常或生與死的離別,而每一回離別,都會使我們有限的光陰減少,直至消失。
  • 浣溪沙 晏殊(宋詞)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浣溪沙 晏殊(宋詞)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時光短暫啊,春華難留,人生有限。實在是心緒神傷,太多愁善感了。即使是平時很普通的分別,也不免魂銷黯然,更別說生離死別了。
  • 還要「滿目山河空念遠」嗎?憐取當在「雙20」,新年的願望!
    最後有個抽籤互贈禮物的環節,同學們準備的都是筆和本,我卻準備一份那個年代幾乎沒人敢想的禮物,絹花!贈給女同學禮物的時候,我還唱了一首《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更讓我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是,整個晚會現場,每個桌上都分插了絹花加上棚頂的拉花,那樣一場晚會,真的堪比春晚,人生中再也無法攀高的規格!
  • 你知道「不如憐取眼前人」的出處嗎?「眼前人」又是誰?
    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這首詞的意思大致是:人生短暫,時光有限,即使是平常的離別也容易痛苦。既然如此,相聚時就應該盡情暢飲,不要頻頻推辭。思念之人在遠方,相隔千山萬水,見到眼前的風雨和落花,更加覺得傷感。與其為遠方之人、為這悽清景色傷感,不如珍惜眼前人。
  • 滿目山河空念遠,何不珍惜眼前人
    滿目山河空念遠,何不珍惜眼前人小的時候聽媽媽說過,每個去世的人都會變成一顆明亮的星星閃爍光芒,用 自己的力量繼續守護自己愛的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總是能讓人為之動容,包括 親情、愛情、友情。他們會為對方付出一切,毫無怨言。
  • 是「似曾相識燕歸來」,還是「不如憐取眼前人」,誰為晏詞中冠冕
    且不論其他,只《浣溪沙》這個詞牌,晏詞中就另有一佳作,現錄如下: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一年的時光只似一晌,人的一生又是如此有限。時間與生命,詞人啟篇即點出這個永恆的話題。光陰之久,久到沒有盡頭;光陰之快,快到轉瞬即逝。相比之下,人生則愈顯短暫和微不足道。如此強烈的對照,直撼人心魄,一下將讀者領入了詞人彼時的意境。緊接著,詞人又道出了詩家另一個常規話題:親情、友情。
  •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休將白髮唱黃雞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這是晏殊的一篇名作,主旨是傷別念遠,嘆時光有限,與他一貫的「及時行樂」主張相吻合。詞中雖感嘆時光有限別離有時,落花傷春,想要表現的乃是對時光流逝的「無可奈何」之情,但詞人並沒有完全沉溺在悲傷之中,而是在愁苦之餘及時剎住車,不讓消極的情感泛濫,表現出理性的節制與反省,回歸現實,做出了「不如憐取眼前人」的選擇。葉嘉瑩說「至於『不如憐取眼前人』一句,它所使人聯想到的也不僅僅是『眼前』一個人而已,而是所該珍惜把握的現在的一切。」
  • 時光太趕,風雨太傷,不如憐取眼前人
    浣溪沙宋·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經歷了無數的離別,才知道了離別這樣的事情最令人神魂黯然。所以,煙雨濛濛、落花滿地的日子總是那麼多傷感,只因那裡面縹緲著太多的眷戀。一個人,心中有所牽掛,心中有傷別,於是更加懂了珍惜當下,憐取眼前人。
  • 如何面對離別的傷感?晏殊寫下一首詞,最後7字是標準答案
    除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外,人畢竟是一個情感的動物,傷感的情緒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竄上你的心頭。但真要為這個問題,尋求一個標準答案的話,我認為北宋詞人晏殊的那句「不如憐取眼前人」,堪稱完美。這句話出自晏殊的詞作《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它是晏殊在一次離別宴席之後所寫。在詞中晏殊感嘆了離別太多、人生短促,表達了不要沉陷於離別的傷感,應該珍惜當下的豁達思想。
  • 鑑賞晏殊的《浣溪沙》: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鑑賞晏殊的《浣溪沙》: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晏殊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他與晏幾道在當時的詞壇上,被人們稱為「大小晏」。接下來,筆者跟大家一同鑑賞的是他的《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